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關于愛情,馬克思怎么說

馬啟明 · 2015-04-15 · 來源:澎湃新聞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編者按: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感到個體的渺小、生活的乏味以及人際關系的疏離,我們雖然生活在城市里但卻感覺我們不屬于這個城市,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異化。現代社會里還充斥著個人主義的神話,我們從心靈雞湯里總結出太多的:“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不講所處的社會關系、物質條件,迷信努力,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宗教:當大多數人一事無成時,喝口心靈雞湯我們就可以痛并快樂著了。

  讓我們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聚會上,你煢煢孑立,看著別人談笑風生,自己只能禮貌性地強顏歡笑,然后拿出手機,不斷更新自己的微信或微博,或者翻閱過去的短信。這種感覺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韓國作者柳東民在《馬克思問我哪里痛》的開篇所描述的正是這樣的場景。這種感覺與其叫孤獨,不如說是異化或者疏離。實際上,《馬克思問我哪里痛》這個書名中的“痛”,指代的正是馬克思這個術語——異化。所謂“異化”,就是個人與周圍事物疏離化、陌生化,從而失去了與它們的共通感。“人生如逆旅”,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無論身在哪里,我們都無法找到歸家的感覺——徹底的疏離感或陌生感糾纏著我們。所有的人或物都成為外在或者異質于我們的存在,讓我們渾身不自在,寧愿一個人宅在家里。換句話說,我們無法與外部世界建立任何積極的共通經驗。這或許是今天宅男宅女大量存在的原因所在:寧愿一個人孤單,也不愿在眾人中飽嘗孤獨。而所謂友誼、愛情或者團契的歸屬感,正是源于相互之間的共通性,當我們失去了這種共通感,人生的孤獨痛苦便隨之而生。這些現象,就是《馬克思問我哪里痛》所要跟我們探討的。

  聽書名你會以為這是一本心靈雞湯,但用馬克思熬成的雞湯卻別有風味。大多數的心靈雞湯,不外乎是些做人處事、調節心性、自我安慰的老生常談,但此書的特點是,它不把個人問題僅僅視為個人問題,而是在愛情、政治和社會等問題之間自由切換。作者經常從個人生活的細微之處,上升到對社會政治問題的討論,最后又會不經意間回到個人問題。在他看來,這體現的就是一種人文學的想象力,因為幾乎所有的人文學都是在研究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因此他主張從個人的感性生活出發來閱讀馬克思,而這也讓原本對于普通讀者而言相對抽象的話題,變得易于理解。然而,作者也同意馬克思的觀點,個人并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個體,而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個人的問題最終要放置到社會語境中才能理解——這也正是本書不同于一般的心靈雞湯之處。但最終,對社會問題的解答是為了澄清個人的存在處境,社會主義也要落實到個人幸福層面,如馬克思所言,“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關于愛情,馬克思有話要說

  作者對個人處境的討論往往從大眾最為關心的個人情感問題切入。作者借德國思想家霍耐特關于“承認的斗爭”的論述指出,承認最基本的類型就是愛,而這種愛包括友情、愛情以及對知識的愛。這里關于愛情的論述最有趣。

  愛情的發生也許是沒道理可講的,但在理想的現代親密關系中,個人的自我實現是愛情的首要考量,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的是能夠理解自己的伴侶。“我”在“你”中可以看到“我”,而“你”在“我”中也可以看到“你”自己,這是一種相互承認,兩人可以建立積極的共通關系。不然,“你”對“我”來說就是巖石般的存在,難以穿透,無法理解。而當我們失戀,也就是當戀人“你”離開時,“你”也帶走了一部分的“我”——“我”并不是獨立的實體,而是由包括愛情關系在內的多重社會關系所構成的,我很可能陷入憂郁,并且沉迷于你所留下的物件,從而患上戀物癖。這時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物件成為物神,成為“我”的拜物。我們渴望這種物神甚于物神所指向的愛人。在馬克思那里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貨幣也成為物神,讓我們忘記真正要追求的東西。

  那么,愛情是如何發生的呢?這里作者引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阿爾都塞“偶然相遇的唯物主義”觀念。

  學過中學教科書的我們都知道,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從原始社會經過階級社會最后必然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教科書說,這是馬克思給我們的承諾,注定要發生。但在阿爾都塞看來,這是徹底的唯心主義觀念,壓根不是什么唯物主義。既然注定要發生,那我們還需要去斗爭嗎?在作者看來,歷史發展沒有什么必然,也沒有什么內在于歷史的目的。歷史只是發生,關鍵的是認清歷史中的多元矛盾,并抓住歷史契機——阿爾都塞將其稱為形勢(conjuncture)。對此阿爾都塞有個比喻,真正的唯物主義者“搭上一輛行駛中的火車,既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起點),也不知道要到何處去(終點)。”阿爾都塞的這種思想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中也找到了支撐。馬克思正是在伊壁鳩魯關于原子偏斜的論述中看到了偶然與自由的關系。換句話說,接受偶然就意味著享受自由。

  漢語中有個詞叫“緣分”,蘊含著命中注定的意思。在兩性關系中,我們往往會賦予某些事件以重要甚至神秘的意義,認為這些事件意味著兩人的緣分,當感情破裂的時候,回憶這些事件很可能會讓兩人重歸于好,因為過去的事件冥冥中意味著彼此注定。但很多情況下關系可能更加惡化,以至于兩人痛苦不堪,最后不得不分手。對此還有一個成語,“有緣無分”。但作者通過馬克思和阿爾都塞告訴我們,“對任何一個事件賦予特權予以解釋,這種思維是錯誤的。”也許這種觀念很無情,因為它將兩個人的相遇只是理解為偶然事件,并沒有什么道理可言,然而一旦我們接受這種觀念,似乎也有釋然的感覺:在相遇的時候,我們畢竟抓住了“形勢”,確立了愛情關系,而當關系難以維持,接受事實并將“你”在“我”的心中安置好,也不失為次好的結果。

  客觀來講,作者為了說明異化而舉的這些關于愛情的例子,與馬克思的異化概念存在著不少偏差。在馬克思那里,異化是階級社會的特有境況,而失戀之類的情感問題,即便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依然還會繼續存在下去,這是人類永遠無法擺脫的糾葛。如果真要從異化角度來談論愛情,就必須考慮到,在現代的市場社會,金錢是愛情和婚姻的重要考量。而因為經濟上的不平等以及男性霸權的存在,很多男人過的其實是雜婚制的生活——他們或者購買性服務或者包養情婦,形式上的一夫一妻制所遮蔽的是一夫多妻制的事實。因此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只有在消滅私有財產和男性霸權的共產主義社會,才會有真正的一夫一妻制。也只有那時,我們才能完全享受愛情所帶來的的歡樂和痛苦,而不必考慮金錢的因素。

  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是貨幣成了你和我的中介

  實際上,作者也認為,異化并非像宗教和存在主義哲學所認為的那樣,是個體在世間無可避免的命運。而整本書所要說明的,也不外乎是,個體的異化總是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與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相互關聯的。也就是說,談論個人幸福抑或痛苦,就不能不談論資本主義,不能不問馬克思。

  那么,我們為什么會不幸福,馬克思給出的回答又是什么呢?

  這需要從本書的一個關鍵詞拜物教(fetishism)說起。拜物教原本意指蒙昧社會中人類將物當作神來崇拜的宗教現象,但馬克思將它與商品崇拜聯系起來,賦予了它新的內涵。所謂商品拜物教,它的秘密就在于一切人與人的關系都以物與物的關系表現出來,于是,本來作為人類創造物的商品,就具有了神秘的屬性,似乎反過來成了決定人類命運的力量。商品拜物教滲透到了社會關系中的方方面面,它讓商品成了一切人與物的表征,讓價值成了一切人與物的尺度。

  作者援引了波蘭尼的觀點,認為有些物品諸如土地、勞動和貨幣等,本不是商品卻被當作商品來交換,這樣的所謂“商品”就只是一種虛構的商品。其結果是市場交換的關系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一切本不是商品的物品都商品化了,原本那些不能交換的、具有公共價值的事物,都變成可交換的了。這樣的社會就是波蘭尼所說的市場社會,它取代了現代之前的共同體。在前者那里,市場在社會中具有支配性的地位,而在后者那里,市場是嵌入社會中的,社會的制序、文化和道德,都對它構成了制約。因此,在共同體中,還存在著神圣的價值和情感,但在市場社會中,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如作者引用馬克思所說的,資本家是一個不斷發動革命的階級,除非不斷地對既有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進行改革,否則他們便不能生存下去。

  于是,在市場社會中,市場社會中的商品交換和經濟規律(往往伴隨著神秘無常的命運),就成了決定我們個人境遇的力量。在這樣的社會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就被市場關系所主宰,他們之間的交往被剝離了一切情感、人格、信念和道德的投射,而僅僅成了憑借一紙冰冷的契約而實現的交換關系。這種社會關系逐漸在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都取得了支配性的地位。

  最近微信朋友圈上的廣告植入,正是這種現象最典型的體現。微信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同用戶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本,給不同用戶的朋友圈植入不同的廣告,有的植入寶馬,有的植入手機,有的則是可樂,顯然,這三者的受眾,其所占有的資本是不同的。于是有了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朋友圈看 寶馬 ,而我只能看 可樂 !”朋友圈本來是人與人維系和培育交往關系的平臺,但這個廣告的植入,恰恰一下子暴露了“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差距。實際上,只要我們身處社會,我們就會在越來越多的方面感受到,“我”與“你”之間橫亙著一個叫做貨幣的中介,而這個中介所造就的,正是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

  努力就能成功?醒醒吧!

  在資本主義的理想狀態中,個體處于普遍的市場關系之中,被剝離了一切身份和出身,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和自由地通過自己的理性和勞動,來獲取自己的生存資料和社會地位。既然我們都被抹去了一切“質”的關系,成為了原子化的個體,那么,個人的幸福與否,痛苦與否,其原因就自然而然地被歸諸于個體了——這也幾乎是所有的成功學、心靈雞湯和經濟學家所共享的信條。由此,資本主義就形成了一種關于個人能力的意識形態,一種能力主義的神話,即只要勤奮、有能力(和機遇),個人就能獲得成功,如果他失敗了,那就只能歸咎于他的懶惰、無能(以及時運不濟)。但作者對此持懷疑態度。在他看來,這種意識形態不過是資本主義對自身歷史的一種杜撰,實際上,資本主義的財富積累并非是從勤奮和能力開始的,而是從掠奪開始的——作者舉了英國圈地運動的例子。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能力主義的神話。網上流行的反心靈雞湯段子也表明人們慢慢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探討相關問題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西方引起熱議,并很快被翻譯成中文。西方經濟學教科書總是在一遍一遍地強調,自由市場是建立在公平交換基礎上的,它會讓勤勞的人富起來,懶惰的人貧困下去;作者皮克迪卻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完善的分配體制,僅憑自由市場等價交易是不可能保障社會公正的。確實,放眼看看我們今天到處炫富的富二代,再看看工地上搬磚的農民工,誰更加努力呢?

  但馬克思的眼光比皮克迪顯然更為長遠,在他看來,分配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占有權的問題,經濟公平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人的自由的問題。不要忘了,成功學家告訴我們,只要自己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其實是把自己的觀點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上:每個人都在做公平的交易。比方說工人把自己的勞動像商品一樣出賣給資本家,從資本家那里得到報酬,賣掉的商品越多,獲得的回報(工資)也就越大。對了,公平的問題就是自由的問題。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所以上帝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

  馬克思偏偏質疑了這個前提。這種能力主義神話基于一種原子個人的假設,它刻意掩蓋了個人奮斗背后所牽涉的社會和經濟關系。在市場社會中表面上平等的商品交換(包括商品與貨幣、貨幣與勞動力之間的交換)的背后,是不同交換者之間在占有的資源、權力和信息上的極大的不對稱,在交換過程尤其是勞動過程中,有一方必然是處于被剝削的地位的——于是有了資本家從工人那里抽取的剩余價值。

  說到這一步,仿佛柳東民給我們熬的不是馬克思主義雞湯,而一鍋中藥,味道苦澀呢。但有了它,我們就能發現,其他雞湯雖然可口,但毫無營養。柳東民引用齊澤克的話告訴我們:我們會因為買房買車,因為應付岳父岳母公公婆婆而焦頭爛額并患上婚姻恐懼癥,這個時候,甜美的愛情想象往往能幫我們渡過難關。成功學雞湯之于資本主義社會的作用,也是如此。所以阿爾都塞才會說,意識形態起到了維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作用。馬克思告訴我們,要真正戳穿這些意識形態,就需要變革生產關系。

  然而,在更為根本的層面上,共產主義不僅關乎到分配,更涉及到對人與人的交往關系的新的籌劃。在作者看來,無論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它們都旨在為人類帶來嶄新的希望,以克服我們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從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關系中擺脫出來,建立一種新的直接交往機制。對于這種交往關系,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我們現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關系是一種合乎人的本性的關系,那么,你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只有擺脫異化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人。因此,共產主義最重要落實到個人的幸福之上,如作者所言,“所有的革命都始于人間的大愛。”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2.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5.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9. 中日合作:是該扒扒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軍美化師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