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一部紅色勵志影片的現實處境
“我歷時五年,耗資幾百萬拍攝這部影片,就是不想把它做成教育片,我就是要轉變現在這種接受正能量教育必須是免費的觀念。”電影《戰友》的導演艾辛在影片座談會中說。“觀眾愿意花一百多塊錢看一部狗血片,為什么不愿意花20塊錢看革命青年的奮斗歷程呢?我就是要拍一部院線片。”
但現實不如艾導所愿,講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的革命奮斗歷程的文獻記錄片《戰友》自在人民大會堂首映以來,已經一年有余,仍沒有爭取到在院線上映的機會,“現在的票房都需要大范圍的廣告投放來保證,我們要上院線,就要在公交車上、地鐵站里投放廣告,這個資金由誰來出呢?黨和政府從宣傳經費中拿出很少一部分就夠了,但我們還是籌不到錢”,艾辛導演說。
那么《戰友》這部電影本身究竟如何呢?3月28日,清華大學時政研究會的同學自費在文圖未央廳放映了此片,吸引了王鳳生、王傳利、歐陽沁、熊義志、呂冀蜀等多位老師以及一百多位同學。電影結束后,七八個學生圍著艾辛導演熱烈討論,艾導回答完同學們的問題趕到片后的座談會時,已經遲到了十幾分鐘。
王傳利老師在影片座談會中說,“這部電影有三個優點,一是文獻資料豐富,片中的文獻資料很多都是極其寶貴的;二是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比一般文獻紀錄片更具故事性;三是講個人的奮斗史與時代、與國家民族使命結合起來,格調更高。”
上不了院線,這部電影只能在各高校、事業單位小范圍放映,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歐陽沁提出,此片很有教育意義,希望在黨課、業余黨校放映此片,“其實,我并不想把這部電影做成教育片。”艾辛導演再次強調,略顯失落。
艾辛:我為什么要拍《戰友》
這是一個流行速食文化和快餐文化的時代,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是一個為了現實欲望而失去了人類底線的時代。人們在追求各種利益的最大化中幾乎忘卻了沉重,忘卻了悲壯,忘卻了思考。尤其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幾乎不思考信仰、信念、人生價值等精神正能量層面的問題。
因此,今天的中國需要重溫我們悲壯而苦難、卓越而輝煌的抗爭歷史;需要重構我們為之奮斗了近一個世紀的信念、信仰;需要喚起我們中華民族莊嚴正義的文化記憶。
應該說中華民族悲壯的抗爭歷史具有巨大的文化傳承價值和意義。我們需要重溫近一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恥辱、抗爭與拼搏、崇高與悲壯,這些精神的實質可以給予我們向上的力量和前行的動力。中國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的落后與挨打、恥辱與軟弱是我們民族尊嚴與自信的流逝,是我們數千年輝煌燦爛文化的墮落。
歷史告訴我們,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悲壯的抗爭奮斗可以產生先進的文化信仰和信念;可以產生前赴后繼的抗爭動力;可以產生警示的力量和勵志文化。落后挨打的悲劇、恥辱和慘痛教訓,催生了中國近代史上前赴后繼的民族英雄的抗爭奮斗歷史。
歷史翻回到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第二次攻進北京。政府軟弱腐敗,百姓民不聊生。以義和團為代表的民眾奮起反抗,各類反清起義不斷,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憂國憂民。此時梁啟超發表《少年中國說》的檄文,這篇文章點燃了當時國人的激情,激勵無數青年志士為推翻腐朽封建的舊王朝浴血奮戰,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洪流。
這洪流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撼動了當時的黑暗舊中國。時值朱德14歲(1886),毛澤東7歲(1893),周恩來2歲(1898)。他們的童年是在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孫中山組織中國同盟會推翻帝制的硝煙和風云浪潮中度過的。中華民族百年經受的磨難與屈辱在他們稚嫩的心中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在探索和追尋走向民族的復興之路上,無數仁人志士用血肉之軀喚醒受難受辱的同胞,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抗爭。這抗爭如火如荼,這抗爭亙古未有!
半個世紀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三位少年和他們成千上萬的同伴前赴后繼完全徹底改變了落后的舊中國,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實現了以前輩“紅日初生,其道大光,我少年中國,與國無疆”的中華民族偉大理想。
歷史已經在腥風血雨中翻過了恥辱和慘痛的一頁,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們續寫了中華民族奮斗的新篇章。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展示悲壯抗爭、拼搏奮斗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示歷史而展示,而是為了現在和將來的民族復興、和平與發展。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尊重革命先烈生命價值的體現,更是意在凝聚后來人的信仰意識和確立人生價值觀。
信仰、勵志是為了讓靈魂自覺自省自信自立。創作《戰友》的過程,也是創作者審視生命價值和蕩滌靈魂的經歷。影片結尾紅旗飄飄的畫面,是創作者的對中華民族一代英烈的敬畏。創作者為此寫下了這樣的歌詞:“紅旗帶來的顏色,你的鮮艷,我的信仰。”在五星紅旗下,對人生價值觀的拷問就會產生這樣的認知:平庸的人命只有一條,叫性命;優秀的人有兩條命,叫性命、生命;偉大卓越的人則有三條命,即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別代表著生存、生活和責任!而中華民族的代代英烈所創造的生命價值是永生的生命,是后人永遠的敬仰。
在穿越歷史的解讀中認知歷史,在反思歷史的思考中傳承歷史和文化。通過對中華民族悲壯抗爭歷史的解讀和認知,就能更加理解毛澤東早年的追尋與謀求、青年的抗爭與拼搏、中年的探索與奮斗、晚年的孤獨與憂患!他一生反帝反封建反愚昧,爭取民族尊嚴和民族獨立,為人民大眾謀幸福、為民族謀求復興;一生堅定建立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社會,為此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一切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是杰出的軍事家,他們家庭出身背景、不同身份的母親哺育、不同的童年成長環境、不同的青年求索經歷,卻被同一個信仰吸引,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拼搏,共同實現了締造人民共和國的偉業,讓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 使中華民族從此擺脫屈辱,昂首挺胸的站起來。
如今三位偉人已經遠去了,屬于他們的歲月也隨之遠去,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他們親手締造的人民共和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無論歲月相隔多遠,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人民始終相信,偉人們的人格和精神,偉人們的智慧和魄力會穿越歷史的煙云,歷久彌新。我重溫發生在他們之間的那一幕幕叱咤風云、驚心動魄、撲朔迷離、行云流水,浪漫動人的往事,會給我們許多啟迪與思考!
無論人們怎么評價和敘說,歷史會還原偉人的本身。只有完全放棄主觀情感和想象,才能實現真實歷史的還原,才能從宏大敘事中、從說教層面中走出來,去接近歷史、還原歷史。
據說黑格爾在評判封建舊中國時認為:造成中國落后的原因是中國人內在精神的黑暗,中國是還沒有被人類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里,理性與自由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人們還沒有擺脫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狀態。凡是屬于精神的東西……都離它很遠。
孟德斯鳩也曾經在貶低封建舊中國給君主下跪的習俗時說:“解放一個習慣于被奴役的民族比奴役一個習慣于自由的民族更難!”
如此侮辱性的評價。近代史上經歷的國恥和民族危難,催生了近代中國人民的悲壯抗爭的歷史。各種反清起義不斷;戊戌變法求新求變;梁啟超發表《少年中國說》呼吁強國強國;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國最有骨氣的文人斗士魯迅,他以他的文筆當投槍,一生專做三件事:一是打公知;二是罵漢奸;三是諷愚民……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杰出代表的精英才俊,從少年時代經歷的悲劇恥辱歷史中覺醒。他們不屈不撓,引領中華熱血兒女前赴后繼,續寫了驚天地泣鬼神、輝煌、悲壯的民族抗爭歷史。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正是以鴻篇巨制的氣勢,以文獻紀錄的真實還原了這一宏大歷史畫卷的真實。用信仰、崇高、主流價值觀等正能量挑戰社會潰敗和人性墮落。吸引、召喚當今共產黨人和當今青年的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呼喚當今青年出類拔萃。
《戰友》成為中國最長的文獻紀錄電影,上下兩部,169分鐘,濃縮中國二十世紀的波瀾壯闊,濃縮人民共和國的輝煌艱辛,濃縮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位偉人的奮斗歷程。這是創作者嘔心瀝血,堅守堅持歷時五年的結果。在信仰、思想意識混亂的當今社會,影片《戰友》的面世,會為當今的年輕人在確立人生價值觀,選擇人生道路等方面打開一扇思考的大門。
如今,新媒體、速食文化可以鋪天蓋地,但不能一統天下。戲劇、故事片、紀錄片等藝術片類仍以自己的優勢傲視群雄。在我看來,新媒體雖然快捷方便,但是快餐速食卻代替不了思想的深刻和藝術的無限回味。我相信,人類的藝術規律不會被浮躁社會的速食形態所改變,尤其是起源于人類圖騰儀式,人類集體體驗意識的審美屬性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為什么劇場和電影院將始終伴隨人類的文明進程而輝煌燦爛,并且成為國家和城市的文化標志。
影片《戰友》中的人物都已經離世,他們留下的故事已經成為歷史檔案和還原當年的歷史,讓我們在解讀輝煌、壯烈的背后,也感受鮮血和淚水,也理解傷悲和遺憾。
從十年前拍攝《走近毛澤東》,到今天完成《戰友》,用故事片的理念拍攝文獻紀錄電影一直是我的追求。讓紀錄電影回歸電影院,回歸電影藝術的屬性,吸引觀眾自覺觀影,更是我們紀錄電影人孜孜所求!過去,一些大型文獻紀錄電影受時代的局限性影響,拍攝模式是豐功偉績加生平,影片風格以歷史資料加專家口述為主:以電視專題片的宏大敘事和說教為主,這樣影片就會導致所承載的內容必然是大而空。因此,如何避免文獻紀錄電影的內容概念化,宏大敘事化、說教圖解化、畫面和解說脫節的政論專題化等等,是創作的關鍵。文獻紀錄電影不能僅僅用解說詞講故事,更應該用歷史的眼光、現實的角度,有機地再度開發和解讀文獻歷史資料,用歷史文獻資料,用歷史文獻資料畫面結構故事,用故事影片的理念和敘事風格來講故事。
文獻紀錄電影的創作,我非常認同這樣一個共識,就是創作者在追求歷史本質的真實、歷史文化精神的真實時,應著眼于挖掘歷史本身的真善美,著眼于體現人類的共同理想,同時又代表著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性格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精神。影片充滿了人性的思考和人文關懷。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代表的抗爭、奮斗、探索、犧牲精神,都是中華民族優秀先進文化精神的體現。這種精神既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這種歷史文化精神和今天時代的需要是息息相關的。它反映的歷史,曉喻的是現實,呼喚的是未來,是一種真正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文獻紀錄電影《戰友》的創作過程,是文獻影像資料運用電影藝術元素創作的過程;是運用電影藝術風格和敘事手段再度開發歷史影像資料的過程;是用紀錄的真實、解讀的真實,對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全方位歷史還原的過程;;是文獻紀錄片電影的真實歷史敘事完成審美真實的創作;是將重大歷史事件和重大歷史人物人性化、情感化和普通化的審美解讀。通過歷史真實的還原表現他們在偉大中普通、在普通中偉大的親民形象,給帶有政治色彩的沉重、嚴肅的文獻紀錄電影以鮮活的、引人入勝的藝術感染力。紀錄電影《戰友》的創作內核正在于此。
因此,《戰友》上映后,廣大觀眾不僅充分肯定了影片的成功,而且認為《戰友》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好作品。人們在評價這部影片時,使用得最多的詞語是:“新穎”、“精彩”、“很感人”、“構思技巧”、“使人感悟”、“時代感強”等等。觀眾普遍認為該片的敘事風格所講訴的故事很感人,語言表現力很有深度和力度,尤其是環環相扣的語言表達勾連力度和高度的概括,使影片起承轉合很清楚,并能夠點燃觀眾的激情。正是創作者的用心,才使影片故事性強,藝術風格清新流暢。
影片《戰友》敘事結構采取大結構的跳躍又有立體關照,所體現的敘事性較強,清楚地展現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與三位偉人的特點和追求。通過影片使人感受到,偉人是時代造就的偉人,也是現實生活中普通人、平凡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個人嗜好、優點缺點?!稇鹩选酚谜滟F影像資料所表達的沖擊力告訴人們,他們是最真實的人,是民族之驕子。
《戰友》一片避免了把其拍成面面俱到的人物傳記或者功勛片、成就片等等,而是用一種歷史的眼光,客觀唯物主義的眼光,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位領袖參與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事件作為背景,重點講訴三人半個世紀的追求、半個世紀的友誼與合作,共同建立人民共和國建設國家的故事,把視角和表現主題選定在三人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求索和拼搏。通過對現有文獻歷史資料和影像資料的再度開掘,客觀講訴三個偉人精彩合作的故事,他們是最成功的事業的合伙人。通過三個偉人的探索與追求以及人生價值觀,生動地展現了中國革命的艱難歷程,教育意義非常大。
我想用詩人汪國真的詩來結尾:“因為向往,所以選擇了遠方;因為無可依靠,所以必須選擇堅強;在前路渺茫的時候,也不放棄希望;在孤立無緣的時候,靠信念支撐前行的力量。”
(作者是國家一級導演)
《戰友》:一部引導心靈的電影
作者:郝一星 藝術評論家、中國劇作家協會會員 原載:新影網
盡管影片有近三個小時的長度,但觀影時并不覺得冗長,沒有絲毫的沉悶感,反而是一氣呵成,看完感到很激動、很興奮,許多感受涌上心頭。什么原因呢?我覺得該片有幾個值得關注的亮點、看點。
第一個亮點是立意新,視角獨特,敘事有策略,清晰、流暢。
說到《戰友》的立意新,首先是新在影片的片名。從戰友的視角看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三個為共產主義事業和民族復興事業奮斗終身的偉人,圍繞偉人間的關系和奮斗歷程又引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前赴后繼的革命先烈群體,他們志同道合,他們心心相通,他們是鐵桿戰友。從開篇到結尾,整個影片充滿了戰友之間的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以及深厚的戰友情誼。因此感覺這個片名既獨具新意又獨具視角。
其次,《戰友》的立意新在選材的精心和視角的獨特。《戰友》一片不同于以往同類題材作品的是沒有拍成面面俱到的人物傳記片或者功勛片、成就片等等,而是用一種獨到的歷史眼光,客觀唯物主義的眼光,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位領袖參與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事件作為背景,重點講述三個中國少年和他的戰友們半個世紀的追求、半個世紀的友誼與合作,共同建立和建設人民共和國的故事;把視角和表現主題選定在三個少年如何成長,如何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求索和拼搏。通過對現有文獻歷史資料和影像資料的再度開掘,客觀講述三個偉人精彩合作的故事,讓后來人看到,他們是最成功的事業合伙人。
再就是《戰友》的立意新在獨具匠心的敘事方法和敘事策略,使影片清晰、流暢。影片開篇,導演用詩化的文字和詩化的畫面把歷史由遠拉近,引出中國版圖上三個英俊少年出生地的自然地理三角關系,以及后來三個少年為國家為民族拼搏奮斗形成的中國政治鐵三角關系。緊接著又引出三個人與三種花,再由三種花引出整個影片的定位詞,這不僅彰顯出導演的藝術風格,也讓人感受到導演獨到的敘事策略和敘事功力。觀影后該片詩化的語言時常在耳邊響起,詩化的畫面時常在眼前浮現:
他詩情畫意愛梅花(梅花和毛澤東)
他心清情柔戀蘭花(蘭花和朱德)
他情深意綿依海棠(海棠花和周恩來)
他們生于不同的家庭
他們有著不同的童年
他們共舉同一面旗幟
他們共走同一條道路
他們共創同一個偉業
他們實現同一個理想
他們同于1976年相繼辭世
他們生死與共為戰友
第二個亮點是有機地駕馭和用活了珍貴的歷史資料,把資料再度開發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導演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把碎片式的歷史資料巧妙地加以二度創作,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這些流動的歷史鏡頭組接起來,把今天的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帶回到歷史現場。觀眾隨著歷史畫面的移動,進入到影片的主題故事敘述,通過生動的畫面,瀏覽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后期的歷史時空,令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這里僅舉兩個實例。
對于鴉片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一步步把中國變成半殖民地社會的那段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屈辱歲月,影片通過一組歷史影像資料以及音樂音響予以再現,除了那些其他影視作品中常見的資料畫面,導演特別選取了一組很有沖擊力的鏡頭:八國聯軍的炮艦轟開了中國的國門;外國士兵的鐵蹄橫行在故宮門前,拿著槍驅趕同胞;把國人當棒球打,還揪著辮子砍下中國人的頭,然后用人頭歡慶勝利。這組血淋淋的鏡頭勝過一千句教科書式的文字表述。
影片中還出現長江里一艘艘外國船艦的鏡頭,中國的勞工纖夫赤身裸體為外國人拉纖,骨瘦如柴,面黃肌瘦,命懸一線,看得人心發酸。面對這些真實的歷史,不用說一句話,觀眾就會鮮明地感覺到什么是民族屈辱,看到過去的中國竟是如此愚昧落后,中華民族竟是如此的受盡欺凌,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個中國少年成長背景烘托出來,使得影片很具沖擊力。
還有一組國民黨軍圍剿中央蘇區的影像資料,據導演說,這些資料是從國民黨政府當年拍攝的所謂“剿匪”的影像資料中挑出來的。以前的影視紀錄片在表現這段歷史時,由于沒有任何真實鏡頭的支持,只能用空鏡頭,或用油畫、三維動畫,或模擬情景再現加以處理,觀眾看不到紅軍反圍剿的真實畫面。而《戰友》這部片子里,觀眾不但看到了,而且還是從國民黨軍進攻的視角看到了紅軍反圍剿的悲壯與氣勢。從這些畫面上士兵的裝備和攻勢,就能想像到紅軍面對的是強敵,進而想像得出戰斗是多么激烈殘酷。觀眾自然就會思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真是歷經曲折磨難,最后的勝利來之不易。這組鏡頭填補了那段歷史的空白,彌足珍貴,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個亮點是對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位歷史人物的把握別具慧眼。
導演在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的背景中,既客觀又巧妙地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人是怎樣風云際會,成就轟轟烈烈的偉大事業的。在上集《求索·新青年》中,導演把歷史鏡頭聚焦在同一時間的不同空間,凝練簡潔,效果極佳:一方面展現出那個四分五裂時代的動蕩激越,一方面交代了他們三人各自不同的經歷。這一亮點讓我想到,以前此類影視作品很少涉及的領袖人物的稟賦、性格、氣質,乃至家庭出身和個人的情感世界。而《戰友》恰恰是充分地用結構的力量,把三個杰出的中國少年的第一次聚首表現得非常精彩,讓觀眾清楚了領袖的成長與奮斗除了自身的個性,還與波瀾壯闊的時代相關聯。與此同時,導演還用比興手法,以梅花、海棠花、蘭花,分別表現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性格和品格,形象生動地詮釋了他們的人生價值觀與命運結局,也給整部影片增添了詩意。尤其是三種花所表達的三位偉人的婚姻愛情與他們的價值取向相融合,充分再現了偉人崇高品德和浪漫情懷,給觀眾帶來無限的遐想與震撼。
于是觀眾便看到三個普通的中國少年怎樣的拼搏、探索、奮斗,怎樣的相互吸引,同心同德,成為復興中華民族的志同道合的戰友;通過他們通力合作改變了中國千瘡百孔的舊貌,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邁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一步。為什么這么說呢?看過影片《戰友》后,觀眾就有了形象的感受和認識。
1840年以后,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一代人親身經歷了民族危亡、外憂內亂、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動蕩,憑著一腔青春熱血,毅然投身于社會變革,在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百年悲壯歷程中,是他們的奮斗和犧牲支起了搖搖欲墜的神州大地,被壓迫被奴役的中華民族終于挺起了帶血的胸膛,揚起了不屈的頭。未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人們回顧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一代中華兒女將特別醒目,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一代人,他們的生命之光將永遠閃耀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因此,影片《戰友》也會成為史詩性的記錄與再現。
第四個亮點是《戰友》的解說文采和語言表述很精彩。
《戰友》的敘述語言既有感染力還有一定的深度,既具文學性又通俗易懂。尤其是開篇,用“意恢宏,境博遠”引出“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誕生了一支為勞動人民打天下的軍隊,他們領角掛紅旗,頭戴紅五星,老百姓親切地稱他們為工農紅軍。”這種既通俗易解又很文學的語言有一種無形的穿透力,準確、高度地概括了誕生在上個世紀的中國工農紅軍的崇高意境和純潔品格。
再比如講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的時候,當時參會的代表們認為毛澤東是個書呆子,影片就圍繞書呆子往下講,轉而概括說毛澤東并不是書呆子,而是善于把書用得很活。又比如說,影片講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不僅震驚了世界,而且工農大眾透過紅軍高舉的鐮刀斧頭大旗,看到了大旗的前面是千百年來勞苦大眾所夢想的金光大道。文章寫到這兒,不由得摘兩段解說詞再度回味一下。
“紅軍所到之處,生活在中國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和無產者,從紅軍和共產黨人的行動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當紅軍高舉的那面鐮刀斧頭的紅旗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堅信這條道路的盡頭就是勞苦大眾千百年來所夢想的新中國。”
“這是人民的力量,這是民族的復興。他們鞠躬盡瘁為人民,領袖與人民就像魚兒和水永不分離。從青春年華到黃昏暮年,從延安的創業歲月到北京的勵精圖治,他們志同道合,患難與共。永遠的同志,親密的戰友。他們掌上百萬兵,心中人民情。”
這類精彩的語言細節在影片中很多,正是這些精彩的語言細節和畫面細節串起了整個影片的整體精彩。影片的語言有一種無形的張力,在敘事的大跳躍中環環相扣。因此,《戰友》的這種語言勾連力度不僅讓人感覺結構很流暢,而且彰顯出創作者很有觀察力、表現力以及把握結構的能力。
第五個亮點是影片中通過三種花的藝術表達,再現領袖人物的情感真實。
在影片中,導演獨具智慧地用三種花作為敘事象征,把主人公的婚姻愛情和觀眾的情感推向高潮,這是文獻紀錄片的一個敘事創舉,也是最出乎意料之外的打動人心的精彩之處。
影片把海棠花與周恩來夫婦浪漫的愛情和婚姻連在一起;把朱德元帥喜愛蘭花與懷念夫人伍若蘭勾連在一起;把毛澤東的詩詞《詠梅》和他懷念妻子楊開慧勾連在一起。這種來源于真實又高于真實的藝術還原手法用在文獻紀錄片中很鮮見,起到了非常震撼的藝術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還有楊開慧在獄中寫“偶感”懷念丈夫的情節感動了很多人,觀影場上一片抽泣聲。人們從影片中的許許多多這些精彩細節中感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為什么走向革命的道路?為什么尋找社會主義道路?而且為了理想,他們以及他們的親人做出怎樣的犧牲?看了影片以后不僅心靈受到震撼,而且能點燃人的激情和理想之火。
第六個亮點是《戰友》運用故事片的理念和故事片的結構敘事,影片結構既有大的跳躍又有立體的關照。
《戰友》把中國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歷史和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個偉人的人生奮斗、理念結合起來,既有廣度也有深度,并通過真實的歷史影像資料和一連串的感人細節,對他們三人的人格、性格、品格用故事片的結構手段娓娓道來,精彩敘述,以高屋建瓴的視角和表達,從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的總體高度,巧妙地概括、提煉出了中國二十世紀的歷史和三個偉人的結合點,并將這個核心點通過藝術手法真實地放大,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影片的創作是成功的。
影片的敘事結構圍繞開端、鋪墊、沖突、懸念、高潮、交鋒、結局等故事片的創作理念,把三個偉人以及相關人物的性格、秉性、追求、理想、坎坷、命運結局等等表現得非常精彩,被觀眾譽為一部像故事片的文獻紀錄電影,能為人們打開一扇思考的大門,這也是影片最成功之處。
影片《戰友》還有許多的感人情節和細節,這些精彩的細節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三個少年出身于不同的家庭,為了振興民族大業,他們各自求索,如何被同一個信仰吸引;如何第一次聚首;如何風雨同舟;如何對外戰勝蔣介石、汪精衛的打擊,對內經受張國燾的叛變;如何攜手共創新中國。等等這些精彩點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例舉了,觀眾可以通過欣賞影片自己去感受。透過影片為你打開的一扇又一扇經典之門,去尋找和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
總之,大型文獻紀錄電影《戰友》的上映如同中國電影一股東風,在當今影壇奢靡做作的團團霧霾中露出了一角湛藍的天空,引導心靈飛向高遠的境界,人們可以在迷霧中看到方向——啊,原來人可以這樣活!于是,在觀影后的當天,我便寫出了我的感受發給了導演。
大型文獻紀錄片《戰友》觀后
其一
不堪回首舊山河,血火刀兵苦難多。
多少英雄多少恨,神州夜漫淚滂沱。
其二
惟楚有材始信真,男兒叱咤蕩乾坤。
雄才大略回天手,五百年來第一人。
其三
淮安巴蜀兩奇男,際會風云寫滄桑。
四十年來人漸遠,猶聞戰地黃花香。
(本文內容綜合自水木新風微信公眾號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