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 鑄劍安天下 軍墾立邊疆
女:民,以食為天!軍,以糧草先行!
男:二十萬大軍、四萬舊政府官員的吃飯問題,成了新生的共和國之大難!
女:當年的話美國駐迪化副領事馬克南曾猖狂地說:
男:共產黨的軍隊,好進不好出!我要親眼看著他們一個個渴死、餓死,葬身黃沙曠野之中!
女:決不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更不能給新生的共和國及貧苦的新疆人民添負擔!
男:發揚“南泥灣精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女:揮劍決浮云,鑄劍安天下!
男:王震司令員率領進疆部隊10萬大軍,攜手伊犁三區革命的3萬民族軍,團結新疆起義部隊的8萬官兵;
女:在天山南北的千年戈壁沙漠、萬古荒原上,
合:開始了共和國創世紀的軍墾大生產!
第一章 軍墾第一犁
舞蹈:1、《軍墾第一犁》
(配樂:曲13:《軍墾第一犁》)
(舞蹈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表現:
先遣隊風雪兼程,前往天山南麓開都河流域和南北疆山隘要道的鐵門關察勘水文地質資源情況。
1、1949年深秋,二軍第十六師師長張仲瀚奉命率領由農林水牧專家和勘測設計人員組成的三十多人的先遣隊提前由甘肅酒泉出發,一路風塵,闖過終年大風的安西,越過甘新邊界的星星峽,涉過千里無人煙的戈壁大漠,風雪兼程,前往天山南麓開都河流域和南北疆山隘要道的鐵門關進行水文地質資源情況察勘的場景;
2、先遣隊到達焉耆古城的第二天,張仲瀚師長就登門拜訪前一天剛剛平息了起義部隊中反革命暴亂的愛國將領——三八三團團長昌祥生。積極與駐地起義部隊溝通交流人民解放軍接管軍政及屯墾事宜,為大部隊駐守和屯墾生產作準備的場景;
3、昌祥生團長積極給予人民解放軍大力支持!帶頭捐獻牛羊等物資,并積極動員蒙古王公貴族獻地援軍的場景)
【背景畫面:(按舞蹈順序出現)
1、終年大風的安西,甘新邊界的星星峽,千里無人煙的戈壁大漠,東疆古城哈密;
2、古城焉耆。】
第二部分表現:蒙古人民的無私情懷:
在昌祥生團長的幫助和引薦下,第三天,張仲瀚師長拜訪了愛國人士——土爾扈特蒙部女盟長鄔靜彬。女盟長以蒙古族的隆重大禮迎接共產黨軍隊的師長來訪,主動獻地獻草場并倡導動員蒙古王公貴族獻地支援人民解放軍扎根立足的場景)
【背景畫面:(按舞蹈順序出現)
1、初冬的古城焉耆。寬闊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即將封凍的開都河。
(女盟長大禮迎接張仲瀚師長之舞蹈時的背景)
2、初冬的巴音布魯克草原。美麗的土爾扈特蒙部落蒙古包群。
3、展現蒙古族軍隊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橫掃歐亞大陸的場景;
4、展現世居巴爾喀什湖西岸的蒙古人民不畏沙皇的強暴在首領渥巴錫的率領下舉族東歸的場景;
5、清朝乾隆皇帝賜封巴音布魯克草原給東歸蒙古族人民——南路土爾扈特部落休養生息的圣旨;
6、巴音布魯克草原景色。】
[背景滾動字幕:
1949年10月13日,第一兵團第二軍十六師師長張仲瀚率領由農林水牧專家和勘測設計人員組成一支三十余人的“袖珍”部隊,先于大部隊從酒泉出發,一路風塵,直插焉耆古城,勘測天山南麓開都河流域和南北疆山隘要道的鐵門關地區的水土資源,為大部隊屯墾生產做準備。
1948年11月5日,先遣隊到達古城焉耆。此時的新疆已是初冬。開都河即將封凍!
在新疆干旱氣候條件下種地,必須在頭年初冬進行冬灌泡地,來年耕耘才會有收成。可我軍田無一坰,地無一壟。開荒?沒有人手!來年如何立足?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不與民爭利的人民軍隊,如何保證來年部隊的生存與生產?
在先遣隊到達的前一天剛剛平息了起義部隊中反革命暴亂的愛國將領——三八三團長昌祥
生,給予人民解放軍大力支持!帶頭捐獻牛羊等物資,并動員蒙古王公貴族獻地援軍!
(女盟長大禮迎接張仲瀚師長之舞蹈時的背景滾動字幕)
蒙古族人民是心地善良、胸懷博大寬廣的民族。南路土爾扈特蒙古部落女盟長鄔靜彬深明大
義,對張仲瀚師長的來訪以大禮相迎,并積極倡導獻地運動。女盟長率先垂范,捐出自己的采邑
——4萬多畝灌溉土地和250萬畝草場給駐地人民解放軍屯墾搞生產,幫助人民解放軍立足生根!
在女盟長鄔靜彬的帶領下,和碩特部王公貴族捐助了2萬多畝土地,支援解放軍屯墾大生產。
在開都河畔這片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盟軍團結凝成的土地上,
人民解放軍拉開了新中國屯墾戍邊的序幕,開始了新疆屯墾大生產的軍墾第一犁!]
第三部分表現:師長拾糞傳佳話
1、張仲瀚師長率領先遣隊在開都河流域及鐵門關騎馬踏勘、選址布點,勘測水土資源情況的場景;
2、當地百姓指導人民解放軍冬灌泡地的場景。
3、張仲瀚師長率領先遣隊利用早晚業余時間在焉耆街頭拾糞肥,幫助百姓打掃牲畜棚圈、廁所積肥的場景:晨曦中,兩個小戰士挑著滿載的糞擔趕往地頭。在焉耆橋頭看見前面一個高大的身影,很像他們的張師長。小戰士爭論著是不是,緊跟著追上去,一直追到地頭才趕上張師長。師長親切與他們交談,鼓舞了戰士們的干勁。回來時在街頭看到新鮮的馬糞,張師長用雙手捧到筐中的場景;
第四部分表現:起義部隊友軍的支援
1、人民解放軍師長親自挑筐在焉耆街頭拾糞積肥的消息不脛而走。起義官兵一片嘩然,奔向街頭觀看,拍手叫好。倍受震撼的起義部隊陳俊旅長拜訪張仲瀚師長的場景;
2、得知部隊冬灌泡地缺人手,陳旅長派出機槍連和炮兵連支援先遣隊冬灌;起義部隊協助先遣隊
冬灌的場景。
3、在共同的勞動中,起義官兵對共產黨領導的隊伍倍加欽佩,深受影響。遇到冬灌渠堤決口,立
即毫不猶豫跳入冰水中堵決口,連鞋襪也顧不上脫的場景)
[背景滾動字幕:
在新疆種地,與內地不同。干旱的土地必須在頭年初冬進行冬灌泡地,第二年才能播種收獲——當地百姓熱情指導新來乍到的人民解放軍先遣隊。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貧瘠的土壤必須大量施用農家肥料。積肥增產!師長張仲瀚號召:先遣隊不分男女,一律利用緊張的踏勘選址布點間隙,拾糞積肥。張仲瀚師長率先垂范,挑筐積肥,街頭拾糞。
“君子之德風”!先遣隊員們你追我趕,掀起了積肥熱潮。
人民解放軍師長親自挑筐在焉耆街頭拾糞積肥的消息不脛而走。起義官兵一片嘩然。焉耆起義部隊一二八旅旅長陳俊倍受震撼,專程拜訪張仲瀚師長。對將軍如此治軍風范感佩贊嘆不已!
時值初冬。開都河即將封凍。土地不冬灌,來年播種無望。可大部隊尚在千里之外,沒有人手,怎么辦?國民黨部隊剛剛起義。冰水剌骨的寒冬,艱苦的冬灌勞動,、、、、、、向誰借人?
張師長無聲的行動,感化教育了起義官兵。陳俊旅長立即抽調機槍連和炮兵連支援先遣隊冬灌!
兩支部隊齊心協力搶冬灌,趕在開都河封凍前,冬灌泡地8千多畝,為來年春耕生產準備了條件。]
第二章 如水的奉
舞蹈:2、《軍民大生產》
(配樂:曲14:《軍民共修和平渠》、曲15:《軍民大生產》)
(舞蹈分二部分:
(第一部分:
1、 表現王震司令員、六軍軍長羅元發、政委張賢約同駐迪化官兵一道,冒著風雪嚴寒拉石頭,軍民共修和平渠的場景;
1950年新年剛過,駐迪化警備區司令、二軍第十七師就組織部隊開始了全新疆首個水利建設項目——修建和平渠。師長程悅長將軍率領將士們擴挖和平渠,鋪砌防滲片石。從三甬碑采石場到和平渠工地,每趟往返五十千米崎嶇冰雪路,病中的政委袁學凱堅持帶頭參加修渠建設;王震司令員、六軍軍長羅元發、政委張賢約也拉著爬犁加入了大會戰的滾滾洪流;
當時,正值滿天飛雪、遍地堅冰的隆冬季節,習慣了干三季休一冬的新疆本地人,驚訝地看到曾經8次負傷的王震,穿著破舊的棉軍衣,帶領戰士拉爬犁搬運石頭,走在隊伍的最前面。那早已被汗水浸濕了的破棉衣,經寒風一吹又結上了一層冰霜,他卻神情自若地躬著腰,步履穩健地向前趕。僅僅幾天,部隊和地方人員拉運的石頭堆積如山。
2、 迪化(現在的烏魯木齊)全城沸騰了。迪化老百姓傾城出動,萬人空巷!從三甬碑到和平渠工地沿途五十里崎嶇冰雪路上,全市民眾圍觀鼓掌!各民族群眾手捧熱奶茶、馕餅,爭先恐后慰問這支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軍隊的場景。《奶茶歌》歌聲中,頭頂馕餅盤手提奶茶的新疆各少數民族姑娘翩翩起舞,舞蹈中向人民子弟兵敬獻奶茶馕餅;
3、 無數青年學生、機關職員、普通群眾紛紛加入修渠勞動大軍的場景。)
[背景滾動字幕: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水,是農業的命脈!
1949年冬,新年剛過,人民解放軍二軍駐迪化警備部隊,開始了全新疆第一個水利建設項目——擴建和平渠的工程。
警備區司令員程悅長和正在病中的政委袁學凱率領將士們擴挖大渠,鋪砌防滲片石,進行修渠建設;
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奠基人王震司令員不顧身體曾多次負過重傷,親自拉爬犁上陣,率先垂范;
六軍軍長羅長發、政委張賢約也拉著爬犁加入了水利大會戰的滾滾洪流!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將軍們身先士卒,戰士們倍受鼓舞!一路上你追我趕,熱火朝天!
一時間,迪化百姓傾城出動,萬人空巷!
從三甬碑采石場到和平渠工地,沿途五十里崎嶇冰雪路上,全市各民族群眾手捧熱奶茶、熱馕餅,爭先恐后慰問這支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軍隊!
市民們感動了!無數青年學生、機關職員、普通群眾紛紛加入修渠的勞動大軍!
從此,一曲雄渾的軍民團結、民族團結、兵地團結、共建家園的交響樂響徹天山南北,回響
了整整六十五周年!]
(舞蹈第二部分:
1、表現王震將軍率領第二十二兵團陶峙岳、陶晉初、張仲瀚和專家組成的勘測隊,在早春的朔風中,涉冰水過瑪納斯河,對瑪納斯河流域進行勘測,籌劃在石河子建設軍墾新城的場景;
2、1950年初春,人民解放軍10萬進疆大軍、伊犁三區革命的3萬民族軍及新疆起義的8萬官兵,帶著滿身征塵,奔赴天山南北冰雪覆蓋的亙古荒原、沙漠戈壁,戰天斗地,爬冰臥雪,風餐露宿,挖地窩子、割蘆葦,安營扎寨;
3、天山南北遍地開花,各級領導帶領部隊用步槍做水平儀,在戈壁沙漠勘測水土資源,規劃
農田水利建設;
4、將士們一手拿槍,一手砍土鏝,挖大渠,筑堤壩,開荒造田。當地百姓紛紛送來牲畜和犁,
幫助部隊開荒的場景;
5、兩個連隊向堅如頑石的凍土挑戰。虎口震裂了,砍土鏝把子上血跡斑斑,咬咬牙繼續干。春寒料峭的冰雪中,光著膀子揮汗如雨的戰士們在開荒中自覺自發地展開勞動競賽,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獲勝者獲得“砍土鏝開荒氣死牛”錦旗的熱火朝天場景;
屯墾大生產中,組織“水利大會戰”“開荒勞動競賽”促生產,各崗位涌現出“勞動模范”“開
荒英雄”:
(所有工地上你追我趕、熱火朝天;大幅標語激勵人奮進:“變戰斗英雄為勞動模范”、“人人立功、
事事立功”、“發揮一技之長”、“學習志愿軍戰斗英雄,爭當生產模范”、“圍繞‘鞏固勝利、保衛
國防、發展生產、建設國家’的中心任務,抓緊生產空隙進行文化學習和技術學習”、、、、、、)
6、開春,將士們引來天山雪水澆灌新開墾的土地,播種新的希望的勞動場景。)
【背景畫面:
1、隆冬季節的天山北坡,茫茫塞外千里冰封,朔風肆虐的畫面;
2、天山北坡的瑪納斯河冰水滔滔。工程兵指戰員們正在冒著嚴寒風雪架設跨河大橋的畫面;
3、瑪納斯河西岸的戈壁荒原,布滿人民解放軍戰士們的營地——地窩子的老照片。】
[背景滾動字幕: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遵照毛澤東主席“要多為新疆各族人民多辦好事”的教導,駐疆部隊不與民爭地,不與民爭水。
1950年早春2月,人民解放軍駐疆各部隊除執行剿匪任務的將士之外,全部啟程向戈壁荒原開跋!拉開了共和國大西北屯墾戍邊大生產的帷幕!
王震司令員率領20萬大軍,帶著滿身征塵,風餐露宿,爬冰臥雪;一手拿槍,一手砍土鏝,投入了屯墾戍邊的新戰斗!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千萬里”的人民解放軍10萬進疆大軍,攜手伊犁三區革命的3萬民族軍,團結新疆起義的8萬國民黨官兵, 在千年戈壁葦湖堿灘、萬古沙漠荒原上安營扎寨!在邊陲新疆這片廣袤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開始了“沙漠之中造綠洲,戈壁灘上蓋花園”的輝煌創造!
將士們鑄劍為犁,用砍土鏝、人拉犁,翻開戈壁荒原的凍土,播種希望!
用“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續寫著共和國承接泱泱中華兩千多年屯墾戍邊歷史的古韻長歌!
駐疆部隊在茫茫荒原上白手起家,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
到1950年底,新疆部隊在天山南北修建水渠32條,總長2470里,可灌溉耕地127萬余畝。1951年,全軍區播種89萬畝,收獲糧食4450萬公斤。
20萬大軍駐守邊防,反倒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新疆各族人民從中看到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對毛澤東主席和共產黨充滿感恩和信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