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按】從“樣板戲”到如今的“紅歌”、“紅劇”,前三十年與后三十年自是不同,但“主旋律”依舊,只是面對著當下的復雜語境和時間對革命歷史的沖淡,如今的主旋律比“樣板戲”時期有著更高的難度挑戰,于是明星大腕、凄美愛情、諜戰懸疑一股腦地奔涌而來,到最后,對于歷史的重述群眾到底“喜聞樂見”了沒?主旋律和商業模式究竟是誰成功利用了誰?歌曲、電視劇、電影各種文藝形式又是哪個最為出色?成敗得失自有論者。
作者簡介: 毛尖
浙江寧波人,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外語系學士、中文系碩士,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現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 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上海都市文化,英美文學,電影史。
毛尖是電視劇愛好者,準確說是主旋律電視劇愛好者。寫過電影評論集《慢慢微笑》的毛尖,現在談電視劇、研究電視劇遠多過電影了,從她不停為海內外朋友推薦、寄送電視劇碟片可見一斑。國產主旋律電視劇,相對應于韓劇、日劇、美劇,毛尖認為"國產劇"的品牌效應也在持續效應,而在國產電影不作為的年代,毛尖說,"我們都把夢想和熱情投給了國產連續劇。"
記者:石劍峰
這幾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相當一部分是主旋律,既有現代戲《士兵突擊》,也有戰爭戲《亮劍》等,它們的重播率也非常高,甚至把一些日韓和中國的臺港偶像劇都比下去了。根據您的觀察,怎么會有那么多人對這一題材電視劇感興趣?
毛尖:關于這個問題,《士兵突擊》的導演康紅雷有一個說法很好。他說,一天到晚搞一幫男人進出酒店吃西餐,有什么意思!所以,從類型劇的角度講,日韓和中國的港臺西餐劇看多了,《士兵突擊》、《亮劍》這類中餐劇當然會有收視率和重播率。其次,從意識形態角度看,《士兵突擊》、《亮劍》對于中國觀眾的親和力,至今都被低估。一般認為,現代人生活這么累,看電視,也就圖一個"眼睛吃冰淇淋,心靈坐沙發椅",但事實上,《士兵突擊》也好,《亮劍》也好,天南地北引發滾滾收視,因為他們既刺中了時弊,也喚醒了記憶:我們曾經而且現在也可以活得多么有精氣神!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講,《士兵突擊》、《亮劍》都超越了軍旅題材,再用康紅雷的話說,拍許三多、拍他的戰友,是為了表達"最中國"的東西。去年,我們和王曉明、倪文尖等一起討論過中國連續劇的"中國氣息"和"時代之痛",也是特別感覺此類中國連續劇的"中國性"。至少在我看來,在日劇、韓劇、美劇的品牌效應之后,"國產劇"也有了品牌效應,而且這個效應還在持續發酵。反正,國產電影不作為的年代,我們都把夢想和熱情投給了國產連續劇。人心低迷的時代,我們需要黃金甲,還是鋼七連,誰都看得出來。
不知道您是否對各類型電視劇的收看群體有過研究,是否存在一種分化,年輕人看偶像劇時尚劇,另一批人看主旋律?
毛尖:主旋律和偶像劇、時尚劇不可能涇渭分明,尤其近兩年,我們一次又一次看到這種界限被打破,而且這種趨勢還會越來越彰顯。比如《士兵突擊》就是一例,它可以是革命傳統劇,也可以是勵志劇;然后呢,《士兵突擊》可以勵志,《杜拉拉升職記》也可以勵志,雖然同時它又是偶像劇、時尚劇、辦公室劇;再然后呢,《杜拉拉升職記》是辦公室劇,《潛伏》也是辦公室劇,雖然我們更愿意在革命諜戰劇范圍內討論《潛伏》。主旋律在變,偶像劇也在變。我感覺,接下來會是一個主旋律和偶像劇合流的時代,湖南衛視的《恰同學少年》就是例子,做得不好就是《風華正茂》這種快男快女穿軍裝。當然,話說回來,這種合流也不是今天的潮流,半個世紀前,它本就是革命題材影視劇的舊傳統,楊子榮不曾經是我們的偶像?阿慶嫂不也是一代風流?
回到概念問題,到底什么是主旋律電視劇?您怎么界定主旋律?
毛尖:關于主旋律,我覺得劉恒的說法可以參照。劉恒是張藝謀《菊豆》、《秋菊打官司》的編劇,也為馮小剛寫了《集結號》的劇本。在新世紀,他寫了四部主旋律的劇本。提到為什么會做主旋律電影,他說:"除了征服觀眾和征服自己以外,我以為一個更大的目的是征服敵人,這個敵人是廣義的敵人,包括意識形態的敵人。我們要對他們說,你說你們的價值觀不錯,我說我們的價值觀也不差。"劉恒說"我們的價值觀也不差",語氣還是軟弱了點,不過,通俗地說,表現我們的主流價值觀,表現我們價值觀的導向,或者說期望,就屬于主旋律。而我們的價值觀,上到社會主義,下到人民美食,都是。而說到主旋律連續劇,一般人都會直接聯想到革命歷史劇,或者反腐倡廉題材,但主旋律連續劇的類型很多,最好的例子當然是二十年前的《渴望》。《渴望》不講革命,也不直接談政治,但它顯然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作品,就像制片人鄭曉龍說的,文藝作品的主題就是傳播真善美,鞭笞假丑惡。《渴望》沒有更高的主旋律,就是講述普通老百姓的善良和美麗,與群眾特別近。《渴望》完了以后,當時總結過"三貼近":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貼近觀眾。這個三貼近,至今還是電視劇的最重要法寶。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談到主旋律電視劇就要跟社會主義、信仰等革命話語聯系起來,在當下,您怎么看兩者之間的關系?
毛尖:主旋律電視劇和社會主義、革命信仰的關聯,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是說,社會主義、信仰等等就是主旋律電視劇的全部內容。至于兩者的關系,這么說吧,譬如現在都談商品化、消費主義,主旋律電影,當然是要反商品化、反消費主義的,但常常,一個反消費主義、反商品化的電視劇沒做好"二反",反而宣傳了商品和消費,就像《金瓶梅》。這在我們的影像歷史中也很常見,類似阮玲玉的苦情戲卻招來了小姐太太帶著裁縫去看阮玲玉的旗袍式樣。這個時候,再來看革命題材影視劇中的信仰表達,就比較有意義了。最近幾年,《潛伏》、《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些電視劇,用高音表現了革命信仰,如此純凈又高亢的表達,大概也只有這種題材的連續劇能做到。在一個犬儒和虛無盛行的年代,他們展示的"信仰之美",包括這個信仰在年輕人中間的接受度,在我看來,是我們這個國家青春氣質的源頭。
自1980年代以來,主旋律電視劇一直是中國電視屏幕上重要的播放內容,如今的主旋律電視劇跟二三十年前的主旋律電視劇相比,在功能上有哪些差異?
毛尖:用當年《渴望》創作班底的話來說,以前拍主旋律,主要是為了個"暖和",暖和老百姓;對電視劇制作人員來說,則是"過把癮",但現在不一樣了。電視劇在整個社會中的結構性功能和過去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二三十年前,看電視劇,包括主旋律,主要還是父母輩的生活。就我個人來說吧,除了看王朔參與編劇的《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我很少看連續劇,《還珠格格》這樣低幼的不會看,清宮劇也不看,白領劇也不看。那個年代,文藝青年還是社會中的清新力量,而作為文藝青年,我們基本只談電影。電視編劇,那不能跟小說家比。電視劇不登大雅之堂,搞得一般小說家去寫劇本,都有點偷偷摸摸,意思有點"下海"。那時候,電影還是電視劇膜拜的對象、學習的榜樣、前進的方向。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電視劇不僅成為人民娛樂的主體,也接管了電影的全部功能。也就是說,過去我們通過電影來解讀意識形態,現在我們通過電視劇。"中國電視劇"已經是海內外著名品牌,中國電影則可以死了。這些年,我至少幫朋友買過十套以上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暗算》等連續劇,與此同時呢,《趙氏孤兒》這種大片也好,《畫壁》這種小片也好,白送都沒人要。
其實,現在的電影和電視已經不在一個影像語境中。我用最近大熱的《失戀33天》來解釋。滕華濤是電視劇出身,拍過《蝸居》、《王貴與安娜》等,他進電影圈,被腐朽的電影圈看不起,說是"又來了個搞電視劇的"。但是,八百九十萬的制作,創下三億的票房,又眼饞死了電影圈,搞得還有著名導演在網上說怪話,覺得這樣的電視電影能創票房簡直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可我的觀察是,《失戀33天》這樣的電視劇題材和拍法能夠完勝大銀幕,說明電影已經腐朽到沒有一絲抵抗力。我的預測是,一個電視進軍電影的時代即將到來,這會是一個比較激動人心的影像新時代。
所以您這些年堅持一個觀點,中國電視劇比電影好,電視劇比電影值得看。
毛尖:現在的電視劇比電影好,不是中國的獨特現象。十來年前,飯桌上交流碟報,寶爺說他已經不看電影,只看美劇,當時我們還覺得他是噱頭。可是看看這幾年,所謂影迷,指的已經常常是電視劇迷了。電視劇比電影值得看,不光是電視劇中有真生活真人生,而且現在的電視劇普遍比電影更有承擔更有思考。比如,拿了奧斯卡獎的《拆彈部隊》對戰爭的思考,還是庸俗人道主義,導演凱瑟琳•畢格羅竟然還號稱這是一部"與政治無關"的電影,相比之下,《24小時》中,我們還能特別正面地聽到反美的恐怖分子譴責美國的國家英雄杰克•鮑爾:"你們侵略我們的國家,還把這種侵略叫做正義!"所以,《電影手冊》評價《24小時》說:這部連續劇自覺地承擔了美國故事片沿革中的歷史責任,這種責任,在今天的好萊塢已經完全找不到了。
幾乎是一樣的結構,中國很多電影的情感結構是畢格羅式的,比如南京大屠殺能拍成《南京!南京!》,就是好萊塢人道主義的勝利,活生生把一場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拍成一場人類的弱點之戰,不僅為鬼子做影像粉飾,還為他們做哲學超度。相比之下,抗戰連續劇多么激動人心,無論是前面說到的《亮劍》,還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豹》、《永不磨滅的番號》,雖然都問題多多,可都鼓蕩著中華民族的元氣,有國家,有人民,有革命,有信仰,看著就爽。
我們可以看到,這類主旋律電視劇與文學文本關系非常密切,編劇很多是寫作出身,或者他們從小說改編,您怎么看他們兩者之間關系?
毛尖: 先不管主旋律,影視和文學的關系,一向就糾結。這方面,希區柯克的經驗比較準確,改編二三流的小說,比較容易出好電影。最近《失戀33天》那么火,它原來的文本就是豆瓣的一個熱門帖。相比之下,王安憶的《長恨歌》、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都是好小說,但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就比例不對,感情不對。影像需要一個"物質基礎",小說讀者可以靠想象補全,影視觀眾則要現貨,所以,電視劇《紅樓夢》被網絡稱為"紅雷夢",首先就因為演員姿色跟不上。所以,越是好的小說,那部分被想象補足的東西越難物質化,也就越難影視化。
而說回主旋律影視劇,我的感覺,你問的,還主要是革命題材影視劇。我們也說實在話,那些影視劇的小說產品,無論是先于電視劇的還是后于電視劇的,常常也就是個通俗讀物,但這些通俗讀物,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動作多,東西多,所以符合連續劇的物質要求。
可是我們的影視工作者總會遇到一些限制,今天這類電視劇不能在黃金時段播,明天那類總播放時間不能超過多少等。現在又有限娛令,這類限制也會對主旋律影視劇創作有些影響,無論正面還是負面。
毛尖:我雖然是不贊成用限娛令的方式來治理電視臺,這是知己知彼的反面,彼此沒有想象力的做法,但我們也得承認,這種限制也有橫豎橫的悲情。說到底,現在低俗節目已經多到我們看AV女郎都覺得蠻純潔的地步了。其實呢,限娛令也不是今天才有,廣電總局真威風過嗎?反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限娛令肯定會招來一大批更狡猾的羊皮狼。至于限娛令對主旋律影視劇的影響,我們從正面說,應該是有好處的,非誠勿擾一個星期只能播三次,那么,主旋律應該更有天地嘍。但問題是,主旋律不是靠多時段播放或反復播放來變成主旋律的,而長時間的播放更可能傷害主旋律,逆反還是其次,反了就悲劇了。天天主旋律,就算放的是《潛伏》這么好看的主旋律,《還珠格格》也會成為新的影像革命。
如果說主旋律電視劇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愛國主義教育或者說是道德教化,這一功能其實在美劇中也有體現的。您怎么看美劇中的道德教化功能尤其是美劇中的美式愛國主義教育?
毛尖: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做得最好的,美劇當然也承擔了這個功能,而且,隨著美劇觀眾的增加,美劇的教化功能更加無遠弗屆了。這方面,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中國的《成長的煩惱》,我們看到人家父母面對孩子的第一次約會,父母給的第一次性教育,簡直要熱淚盈眶。這一個熱淚盈眶不要緊,美國意識形態就軟著陸了。弄到現在,中國人搞戀愛,泡酒吧吃西餐,擺泰坦尼克的姿勢,穿斯巴達克的衣裳,加上教堂、加上十字架,光看背影你能認出是自己人算你識貨。不要以為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喊喊我愛你祖國,所謂管住男人先管住他的胃,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包括愛祖國的風土人情,愛祖國的吃喝玩樂。美劇中,人家有吃著我們的包子說我愛你嗎?美國人才不肯把這樣的好事給我們,可我們多幫襯人家啊,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美國一直在我們的影像中,漢堡比包子多,酒吧比茶館多,美劇的愛"美"教育叫一個潤物細無聲啊。這個真不用多說了,看看駱家輝就能明白美國人多會做愛國主義營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