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波非那波,這里先說的周立波是那位作家,他的小說《暴風驟雨》曾被拍成電影,他的另一部小說《山鄉巨變》更是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畫家,中國連環畫界的“托爾斯泰”,“小人書”大師——賀友直。
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是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就連他居住一輩子的上海也幾乎把他忘記了。賀友直及以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小人書”連環畫藝術,完全有資格作為文化遺產得到保護,而在這個生來缺乏對傳統歷史文化存有敬畏的民族,在“破舊立新,推陳出新”的習慣思維里,在不是“否定”就是“打倒”的惡性循環中,許多優秀文化便不得不在“市場經濟”的規則下無情的“被消失”了,小時候愛不釋手的《連環畫報》也無奈停刊了。如今這位年近九旬的老先生仍然住在三十平米的老房子里,靠一天畫一張的方式過活。
曾經的上海不但是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更是令人神往的文化大都市,除了大白兔奶糖,鳳凰牌自行車等給全國人民帶來過甜蜜幸福的生活享受外,上海電影制片廠、上海美影廠、上海電影譯制廠、上海人民出版社等為全國人民提供了割舍不了的精神食糧。請不要以為這是懷戀文革,而是與今天的現實對比之下,不免有些令人感傷。
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畫家董希文的《開國大典》,上面的人物曾因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被多次涂抹和篡改,足以說明我們對待歷史是那么的荒唐隨意,謊言和欺騙象吃飯撒尿一樣自然而然。一個以“重情”自據的群體為了功利需求,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青面獠牙。請不要以為這是過于極端,而是和先進國家“PK”之后,無不讓人倍感心寒。
作家周立波已成過去,如今又出了個“滑稽”周立波,當賀友直老先生面對兩個周立波時,當他的高級幽默遇上這低俗滑稽時,這種時光穿越不知會否讓他產生別樣的心情和感受。作家周立波時代,人們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創作藝術,甚至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埋頭苦干。那時侯的電影演員叫“表演藝術家”,他們遵循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深入生活,揣摩角色。譯制廠的演員更是只用聲音就創造出了一個個史詩般的鮮明形象。
而“滑稽”周立波時代,演員已不敢稱自己是“藝術家”了,為了片酬不得不淪落為“藝人”。在這個片場剛演完淑女,到下個片場又演起了蕩婦。也許有人會說,過去的東西已不適合現代了,要“與時俱進”。不錯,但這正是極左極右、缺乏理性、簡單化思維的病癥。文化是在傳承中發展的,中國在不同歷史階段摧毀人文的行為,造成了當今文化荒蕪低劣是事實,否則為何要專門開個中央全會來研究文化問題。不難看到,歐洲許多國家在二戰中被毀的城市都是照原樣恢復重建的,為的就是要追回那些值得珍藏的往日情懷,在音樂廳,歌劇院天天上演著幾百年前的作品,現代生活形態和歷史文化遺跡融為一體,形影不離。
所謂“上海灘”,原是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象美國一樣沒傳統文化,一切都是外來的。正象周立波說,現今的上海人往上數三代沒有一個是上海的,其祖先許多是他們現在看不起的“外鄉人”和“船上人”。令上海驕傲的東西又恰恰是殖民地租界的歷史,如果沒有租界也就不會有外灘建筑作為上海的標志。所謂“海派文化”某種意義上也可說是“殖民地文化”,是受西方文化熏陶后的本土化。所以,上海的東西就顯示出帶有一定的“洋氣”。
不過現在的上海已完全失去了它往日的文化優勢,所謂的“海派清口”是欺世盜名。真正的上海風情是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舉手投足都和現在不一樣。現在的“海派”和“河派”,“溝派”沒啥兩樣,老上海的情調就算鉆進下水道都難以找到。賀友直老先生幾乎無人理睬、陳逸飛不幸過早“殉職”、陳丹青自稱是“大嘴烏鴉”、余秋雨這個“著名學者”,也始終難以擺脫口碑不佳。
有人說滑稽周立波的出現,體現了上海的“多元文化”。那么,如果上海昆劇院、京劇團、讓周立波出道的滑稽劇團、和他曾經的操盤手關棟天,因“文化繁榮”而演出不斷,賀友直老先生煥發著他的藝術青春,生產著喜聞樂見的杰出作品,高雅的有人陶醉,低俗的也不會“奈伊祖特”(上海話:把他做掉),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說“多元文化”是無可厚非。而悲慘的現實是,就剩周立波這一個“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超級波霸”,作為“貼牌”的“海派文化”在那里招搖撞騙。能引來一番口舌的也就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在這種情況下,說“多元文化”無疑不夠客觀,是因為目前的文化缺位才有機會讓他抖膽把這稱作“海派文化”,以捕捉社會熱點話題,用諷刺和夸張手法營造票房。但如果說票房價值就等于文化價值,這不能不說是無知得過于夸張,充其量只好說這是沙漠里的一片水洼。
他給同濟張生發的微博,讓人從心理和生理都產生厭惡,也使他失去了作為“大上海人”、“城里人”、和“公眾人物”應有的“腔調”。而他的眉宇之間也已告訴人們,這種世俗之相與他持有的“腔調”是那么的“表里如一”,這就是他真實“格調”的赤裸呈現。正因為此周立波非那周立波,所以賀友直老先生只好在一旁無奈感慨這世道的“物是人非”,這是“滑稽時代”造就的“滑稽”。如果這能代表今天“倍受凌辱”的“上海文化”,讓人不禁想問,難道這就是“N個代表”在上海的率先實踐?
“情調”、“情懷”、“格調”、“風情”這些東西,是在穩定的環境和歲月的時光里生長出來的,是要有一顆敬畏之心加以呵護的,要摧毀它則無須多久。上海經歷了三次蛻變,老上海的情調在解放后消失了;新上海的文化在改革后“下崗”了;“現代”上海的趣味在開放后惰落了。 賀友直 先生可以說是上海歷史和文化變遷的縮影,橫跨了上海的三次蛻變,而恰恰是在“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利益”取代了“道義”的今天,他被邊緣化了。
文革沒有“革”掉的,被改革“革”掉了,這是上海之殤。賀友直的《山鄉巨變》給中國建立了連環畫藝術的里程碑,而中國的“社會轉型”給賀友直“回贈”了事業的終點站。如果你對文化還存有一份敬意,不妨上百度視頻搜索《賀友直之白描人生》,關注一下這位即偉大又平凡、既睿智又幽默、即可敬又可愛、即是“熊貓級”,又遠不如熊貓受人關注的“國寶”藝術家。在他的方寸作品間,領略一番什么叫老上海真正的“海派文化”。
當前中國的文化形態,繼“哈日”、“哈韓”族后,似乎又出現了“哈泰”癥狀,無論是上海還是北方,無論是“喝咖啡的”還是“吃大蒜的”,在某方面都產生了不約而同的奇妙現象:“喝咖啡的”上海人都怕老婆,“吃大蒜的”東北人都愛偽娘。不知是否是“縮化劑”導致中國男人“雄風喪失”,難怪國足隊員腳下都是軟趴趴的。在審美趨向上也發生了“超越”,上海人喜歡“小流氓”加“小癟三”,北方人喜歡“豬腰子”加“鞋拔子”。由此可見,失去了“核心價值”的精神狀態,讓人找不到東北西南。
一個深厚,精致的賀友直冷落了,一個膚淺,低俗的周立波走紅了,這是一個悖論,這就是令人錯愕的“現代化上海”之精神狀態。外灘建筑是老外造的,而浦西老上海的風情已不復存在。當初的設計者們如果看到這番景象,一定會為這種“現代愚昧”感到心如刀攪,扼腕痛心。而我們則肩抗著一個紋路稀疏、淺顯的腦子,看著那些突兀的新大樓蠻橫林立,讓當年作為遠東標志的國際飯店成為“傳達室”,咧著大嘴,笑到滿地口水,正在為這種葬送情懷的“現代化成就”而陶醉。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老外們都把“上海”讀作“傷——害”了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