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塵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黥布起兵反叛,劉邦率大軍討伐,黥布不敵,倉皇而逃;劉邦令繼續追擊,自已率部分人馬回朝,路過故鄉沛縣時,在行宮擺酒晏請父老鄉親,唱歌作樂。劉邦喝到興頭上突然親自擊筑而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唱完后,他令青年軍士合唱,自己卻舞之蹈之,不覺心隨情動,淚流滿面。 這首氣勢磅礴的《大風歌》表達了劉邦重返故鄉的得意之情和因鯨布背叛思考如何安邦定國的迫切心愿。他死后,漢惠帝便將沛宮立為宗廟,祭祀劉邦,并讓當年隨劉邦唱歌的120年青年專門從事音樂工作,至漢景帝時,《大風歌》便一直是沛地一年四季祭祀宗廟的樂舞。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蒼然而泣下!這是1500多年前陳子昂的絕唱。這是詩人訴說自己盛時不遇的名篇。它表達了作者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心情非常孤獨、郁悶。
這三首歌都只有二三十個字,共同的特點是大氣磅礴,悲壯激烈、孤獨直白,都有一種誰與我共的頂天立地的英雄豪氣。但是,我以為這三首歌又都是含蓄的,因為它們隱含了詩人自己內心深藏的許多思想在內。中國現代大詩人艾青對詩歌 的含蓄是這樣評價的:“含蓄是一種飽滿的蘊藏,是子彈在槍膛里的沉默”(艾青:《詩論》)!這三首歌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在槍膛里沉默的子彈”。這三首歌又是有區別的,區別在于歌者的人生際遇不同。因此,這三首歌又印證了艾青的另一句論詩名言“一首詩是一個心靈的活的雕塑”。
荊軻、劉邦、陳子昂,一個是職業殺手,一個是開國皇帝,一個是偉大詩人,這樣的三個人,在任何時代本來都是不沾邊的。可是,他們的詩歌卻同樣與時光同在,與日月爭輝;所以,一個人的社會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社會進貢獻了什么。荊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劉邦和子昂都有對身后事的思考和茫然。
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是這樣。毛澤東自己說他一生做了二件事:締造共和國和發動文化大革命。締造共和國,毛澤東自己是肯定的,沒有不同的意見;文化大革命主流觀點是否定的,由此二否定毛澤東及其思想民間存在二種觀點;毛澤東自己沒有對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地位做過評估,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毛澤東自己的評估意見,這對我們今后的發展進步,少走彎路會大有裨益。
毛澤東有沒有對她親自發動的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地位做過評估呢?就口頭或者文字資料看肯定是沒有的;這是一般研究者的OUT結論。我不這樣看。因為對一個事件做評估可以有三種方式進行:口頭語言的,書面文字的,行為方式的。我認為毛澤東在身體,視力,語言(說話不暢)都不好的情況下,他選擇了用“行為方式”來對文化大革命和“身后事”做一個評估或者說表達。
實際上,毛澤東在1972年會見尼克松,破冰中美關系的時候,白內障眼病就很嚴重了。一直拖到1974年底決定請廣安門醫院的主治大夫唐由之為毛澤東做手術。真正做手術有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 手術前,唐由之投毛澤東所好,以白樂天的詩安撫毛澤東放心做手術:“案上漫鋪龍樹論,盒中空燃決明丸,人間方藥應無用,爭得金篦試刮看。”毛澤東一生相信自己的體質強健,不太相信看醫生吃藥是出了名的。這首詩的意思是有了病還是要相信科學,要看醫生吃藥才行。唐由之又引用“靈藥千般難得救,金針一撥日當空”詩句,來說明數百年過去了,白內障的藥物治療仍然是一個“千般難救”的世界難題,最終還是得靠做手術來接觸毛澤東對手術的心理顧慮。
毛澤東是一個肯負也敢負責任的政治家。在他的晚年不可能不對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地位做一個基本判斷。他曾經叫鄧小平代表中央對我好大革命做一個評估,鄧小平以自己是文化大革命的“局中人”婉拒了。這充分證明毛澤東是希望在生前對文化大革命做一個結論的。
毛澤東又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在他晚年的最后日子里,他作為詩人的特質表現得更為突出,強烈和耐人尋味。我們知道,林彪事件后,毛澤東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大為下降;毛澤東是一個須臾離不開書的人,白內障使其雙目幾乎失明更加深其身體與精神健康的滑坡。在那些日子里,只好請北京大學的歷史教授蘆荻來為他“讀書”;以史為鑒,是毛澤東一生認識世界和能動的進行改造世界恪守的基本方法論。這種方法論一直伴隨到毛澤東生命的終點。
在毛澤東自己決定做摘除白內障手術時,躺在手術臺上的毛澤東要求工作人員為他誦讀岳飛的《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詞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情懷之經典絕唱。抗日戰爭時期與《義勇軍進行曲》一樣,裹著硝煙、熱血、槍彈與刺刀沖鋒陷陣。這首詞精忠報國的愛國熱情與志向大家都知道,不要贅言;但是,毛澤東自知來日不多,而且是在手術中聽誦此詞就絕不是單純的審美欣賞了。我要說的是,此時的毛澤東已經82歲高齡,且健康狀況不佳,已經不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的問題了;甚至也不能希冀“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了(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由此,我們那個回想起毛澤東61年前和柳亞子欣賞的《浣溪沙》中的“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中表達的心情是異曲同工的。有些人要么是愚蠢,要么是別有用心的說毛澤東晚年神志不清了完全是不值一駁的屁話。這是手術臺上發生的事情。我們再來看看手術后康復期的另一個片段:手術效果很好,毛澤東又能夠自己讀書了,非常高興。一天,她在讀書時突然大哭起來,唐由之不解,文起緣故;能做到遞過手里的書給唐由之看,唐由之見是南宋陳亮的《念奴嬌--登多景樓》: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陳亮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愛國詞人,自稱“人中之龍,文中之虎”,詞風近辛棄疾,力主北伐,反對議和。這首詞通過對六朝故事的回顧,借古諷今,表達了自己的抗金主張。 多景樓位于今江蘇鎮江市北固山。山的后峰有相傳為劉備招親的甘露寺;甘露寺的后面就是多景樓,北臨長江,視野遠闊;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有《多景樓》詩,稱其是“天下江山第一樓”。 毛澤東自己寫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此時,此地,此身(健康)、此情,江山人物,身前身后,誰與吾同!這是民族的慟哭的原因吧。據唐由之回憶,毛澤東當時哭得很大聲,哭聲悲切,淚流滿面,毫無掩飾,何人可揾英雄淚!
雄才大略的毛澤東此時似覺國家大事難與人促膝,(周恩來的健康更差)“今日向何方”的憂慮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首詞開篇三句就足以讓此時的毛澤東淚不由己:“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撫今追昔,無可名狀。辛棄疾也有“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句(《南鄉子--登京口北固樓有懷》);再同是思想家,政治家,詩人、愛國憂民方面,陳亮、辛棄疾與毛澤東是有許多共同點的。這首《念奴嬌--登多景樓》中含有批判南宋劃江偏安,不顧國家統一的茍且無為和大膽任用年輕人再圖中興,光復山河的英雄氣概。
竊以為,末二句“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在此時的毛澤東心里應該仍然是在思考接班人的問題。越年,這個“小兒”便是林彪事件以后,景毛澤東長期考察,才逐步進入中央最高層的華國鋒。“小兒破賊”,典出東晉淝水之戰。當捷報傳來時,東晉的謝安正與客人對弈;他把飛馬驛報丟在桌上,了無喜色,弈棋如故。客人問及和事,謝答曰:“‘小兒輩逐已破賊”。當時指揮淝水之戰破秦的是謝安的弟弟謝石和侄兒謝玄,故稱為“小兒輩”。
荊軻、劉邦、子昂是以詩表意抒情;毛澤東則是借詩表意抒情。殊途同歸,皆為千古絕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