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精神的群眾性揚厲—關于紅色文化熱潮的一種思考
劉潤為
·
2011-08-27
·
來源:《文藝報》
主動精神的群眾性揚厲—關于紅色文化熱潮的一種思考
劉潤為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90期,
摘自 2011年8月8日《文藝報》
近些年來,紅色文化熱潮在中國大地上蓬勃發展,并且于今年“七一”前后形成高潮。在這些沉淀著中國人民歷史感情的時日,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從街談巷議到媒體宣傳,從群眾的自演自唱到中華紅歌會的盛大匯演,人們時時可以受到紅色氛圍的感染,處處可以看到紅色激情的奔涌。這是中國人民自覺的精神選擇!這一文化現象毋庸置疑地表明,中國人的主動精神正在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揚厲。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曾經自豪地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516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這是一個具有深刻歷史感的科學論斷。大家都知道,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隨著國家主權的喪失,中國人在精神上也陷入被動。以儒家為代表的封建主義文化,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面前簡直形同朽木,根本就不堪一擊。非但如此,它還往往成為封建頑固派反對改革或革命、維護或復辟帝制的思想工具。曾國藩打太平軍要尊孔,慈禧反對變法要尊孔,袁世凱當皇帝要尊孔,張勛復辟也要尊孔……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以今天的從容心態,用學術眼光看去,這一口號無疑有絕對化之嫌,但在當時卻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產物。中國的封建主義文化不行,西方的資本主義文化行不行呢?也不行。中國人曾經虔誠地前赴后繼地學習資本主義文化,但是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資本主義文化能讓西方富強,怎么就不能讓中國富強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時的資本主義已經形成世界體系。而這一體系的形成,則意味著中國已經失去了走獨立的資本主義道路的歷史機遇和現實空間。資本的邏輯是弱肉強食。國際資本主義絕不允許再出現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與它爭奪市場和資源。你要在中國搞獨立的資本主義嗎?國際資本主義就要對你不客氣,就要千方百計地搞掉你,而不管你對它是多么尊敬與崇拜。這里可以拿孫中山和袁世凱作一個比較。孫中山是真誠地信仰資本主義的,袁世凱則標舉封建主義的旗幟,但在推翻帝制以后,當孫中山躊躇滿志地準備按照資本主義共和制建立新的國家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卻支持袁世凱而拋棄了孫中山。原因就是孫中山要通過資本主義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袁世凱則要通過封建主義讓中國繼續成為西方列強的附庸。在蹂躪中國、欺負中國人民方面,中國的封建主義文化和西方的資本主義文化就是這樣由對手轉而結成了“戰略伙伴”。“太平希望付煙云,誤國人才何足云。孤客天涯空有淚,傷心最怕讀新聞。”南開教師張皞如于1916年寫的這首《傷時事》,真實傳達了當時中國人苦悶、悲憤、彷徨的心境。
那么,為什么學會馬克思列寧主義就能讓中國人在精神上轉為主動呢?就是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沖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科學理論,適應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需要;就是因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中國人民從中國實際出發,找到了一條通向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從而終結了近代世界歷史上看不起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時代。
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紅色文化,就是中國人民在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創造的科學文化,就是一種不斷吸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又超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先進文化,就是一種以主動精神為支撐又充分體現中國人主動精神的偉大文化,毛澤東則稱之為“中國人民學會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文化”。對于長期掙扎于苦難深淵的中國人民來說,這種文化猶如陽光和雨露。可以看一看我們的理論著作:《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論持久戰》、《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國人還有那種歧路彷徨的感覺么?沒有了,因為每一個歷史階段我們都能發現規律、科學決策、從容應對,從而牢牢掌握了斗爭的主動權。再來看一看我們的精神狀態:“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夏明翰),“自信揮戈能退日,山河依舊戰旗紅”(朱德),“草原秋風狂,凱歌進新疆”(王震)……中國人還有那種苦悶悲傷的情緒么?沒有了,有的只是戰取光明的堅定信心與一往無前的豪邁氣概。在這種新文化面前,形形色色的封建主義文化、資本主義文化、法西斯文化的每一次挑戰都敗下陣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結成“神圣同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發動了空前的文化“圍剿”,其結果是“一二九”青年革命運動的爆發和人民文化陣地的擴大;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筆部隊”制造的謊言紛紛像肥皂泡一樣破滅,而中國軍民《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歌聲則淹滅了強盜們的槍聲和炮聲;解放戰爭時期,南京政府御用文人炮制的一切文藝作品的總和,也敵不過《白毛女》這樣的一部歌劇。
這里應當特別指出的是,這種新文化的杰出實績和獨特魅力還往往令對手折服。20世紀30年代,蘇區在極為困難條件下進行的文化建設,就是掌握巨大物質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國民政府根本辦不到的。1934年11月,國民黨軍在攻占寧都縣后,經過社會調查發現:這個縣在成為蘇區以前,僅有1所中學、15所小學和一些私塾;成為蘇區以后,全縣除劃設長勝、洛口兩個地區外,83個鄉共設有列寧小學184所、俱樂部114個、識字班5861個,“其余如文化閱覽室、書報所、夜校、掃除文盲協會等,到處皆是。”面對這樣的事實,這個調查組不得不向“上峰”報告說:共產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辦理精神足資仿效”。1947年9月9日,國民黨召開六屆四中全會暨黨團聯席會議。根據蔣介石的指示,會上印發了中共延安整風的3個文件,即《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決定》、《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蔣介石還特別強調,這3個文件“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大家要特別注意研究,看看他們是如何增強黨性,加強全黨的統一;如何調查敵情,研究敵情;如何教育干部,改造學習的風氣。”敗退臺灣以后,蔣介石痛定思痛,于1950年開展了國民黨改造運動。其間,他除再次將延安整風的有關文獻作為參考資料外,還要求國民黨干部學習4本書,即《辯證法》、《中共干部教育》、《中共工作領導及黨的建設》和《中共整風運動》。當然,由于黨的性質的根本不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新文化是他們根本學不來的。
90年來,這種具有高度精神主動性的文化不斷發展壯大;90年來,這種具有高度精神主動性的文化不斷轉化為排山倒海一般的巨大物質力量,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然而,一個時期以來,由于種種復雜的國際、國內原因,一些中國人在精神上又由主動淪為被動。他們不再認同指導我們救亡圖存、起衰復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又回過頭去,到中國封建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那里討生活,或者鼓吹以儒學為立國之道,或者主張用新自由主義指導改革,或者要求用民主社會主義改造我們的黨;他們放棄國際文化斗爭的主動權,趨同西方資產階級的所謂“普世價值”,刻意迎合文化霸權主義的需要;他們以一種虛無主義的態度來對待中國近代史特別是革命史,歪曲史實、美化侵略、偏袒賣國,相反卻在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們的臉上無端地抹黑……人們不禁要問,重新拾起那些使中國人的精神屢陷被動、使中華民族屢遭劫難的陳舊文化以為靈丹妙藥,還有起碼的歷史記憶么?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精神上的被動性已經由文化界蔓延到其他社會領域。前不久我去丹東瞻仰抗美援朝紀念塔。那里的同志介紹說,塔文中美國“第七艦隊侵入我國臺灣海峽”的“侵”字,某些人非要改成“進”字,后來還是在不少老同志和廣大群眾的強烈反對下才又改了過來,因此塔文留下了更改的痕跡。連美國侵略我海峽這樣的歷史事實都不敢正視,可見精神上的被動已經達到了何種地步!
然而,人民群眾卻不理睬這些花色斑斕的說教。在享受并擴大前輩奮斗成果的歷史條件下,他們不喜歡把自己的精神搞得那樣糊涂,那樣鄙陋、羸弱而委瑣,而是要求將前輩用鮮血和生命創造的光榮發揚光大。這種愿望在紅色歷史那里找到了寄托。歷史是精神家園,人們通過緬懷紅色歷史,凈化心靈,增長見識,獲得了創造未來的勇氣和智慧;歷史是啟示錄,人們通過思考紅色歷史,進一步明確了自身的根本利益所在,從而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歷史是教科書,人們通過學習紅色歷史,找到了維護自身根本利益、捍衛國家前途的強大思想武器……但是所有這一切,都不是簡單地重復過去,而是依據現時實踐的需要,在繼承紅色精神遺產的基礎上進行的新的文化創造。完全可以預料,人民群眾在新的實踐中創造的新的紅色文化,將比過去的紅色文化更豐富、更高級、更富有精神主動性。
荀子的《樂論》里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亂生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治生焉。”所謂“氣”,就是社會風氣;所謂“成象”,就是形成主導性氣候。文化與社會風氣、人心向背和國家治亂的內在關聯不可不察。消極文化的泛濫,不僅會使中國人在精神上重新淪為被動,而且對整個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都會產生負面影響。而群眾性紅色文化熱潮的興起和發展,則是推動國家走向大治的保障和動力,因為它確切表明:億萬人民群眾正在以人民意志的形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正在以群眾呼聲的形式推動科學發展、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近年來,重慶的紅色文化搞得好,那里群眾的覺悟就高,社會風氣就正,經濟社會就全面發展,社會就和諧穩定,這是每一個不帶偏見的人都能看得見的事實。因此,我們說紅色文化熱潮的蓬勃發展是黨之大幸、民之大幸、國之大幸。我們應當歡呼它!
各級黨委和政府則應當尊重群眾的熱情、愛護群眾的熱情、引導群眾的熱情。要特別警惕大雷大轟、運動群眾的傾向,要堅決杜絕“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的短期行為,要十分注意處理好群眾的主體文化需要和多樣文化需要的關系。只有這樣,廣大群眾的熱情才有可能持久,紅色文化熱潮才能朝著健康、扎實、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t5r.html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