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淚水,再吝嗇也要流--電影《驚沙》折射出信仰的力量
劉仰
·
2011-03-11
·
來源:烏有之鄉
前天下午流了不少眼淚,想忍住,想不讓人看見,但是沒用。全場幾百號男女老少,沒有不流淚的,穿制服的軍人也一樣。這是一個特殊的場合,我參加了電影《驚沙》的首映典禮,男主持人是朱軍。朱軍主持的時候,忍不住叫人送來紙巾,擦拭自己的眼淚。在這個場合,不論鐵石心腸的男人,還是柔情似水的女人,都在流淚。所以,讓淚水流吧,因為很久沒有流淚了。
電影《驚沙》海報
《驚沙》講的是紅軍西路軍的故事,故事主線是西路軍的親歷者、幸存者秦基偉上將在那段慘烈歲月的經歷。周日我接到邀請,去八一廠看片,但我正好有事,未能前往,所以,對該影片的完整劇情缺乏了解,殊為遺憾。好在我以前在各種史料中接觸過西路軍的歷史,對西路軍悲壯的命運還不算太陌生,看了片花和劇情的大致介紹,對全局的總體精神還能體會。首映典禮的現場,主創人員、幸存者的講述,也一再感動著我。
電影《驚沙》海報
西路軍是紅軍歷史上最悲壯的一次失敗,在近5個月時間里,2萬多紅軍將士戰死或被俘后遭殺害的超過一半,其中包括很多中高級將領,例如時任紅軍五軍團副總指揮、兼任十三軍軍長的董振堂。董振堂犧牲后,國民黨割下他的頭顱,掛在高臺縣城墻上很多天。至今,遺體也未能找到。西路軍還有當時唯一全部由女兵組成的成建制部隊,這些女紅軍戰士作戰極其英勇,幸存者的遭遇也極其令人傷感。國共合作后,收容了一部分被打散的西路軍戰士,但還有一些散落西漠。
紅軍高級將領董振堂
西路軍的失敗原因有好幾項值得總結,這里不展開討論,只說其中一點,就是輕敵,對形勢估計判斷失誤。西路軍西渡黃河時,只帶了幾天的干糧,原以為可以就地解決給養,但是,河西走廊除幾個重要的“綠洲”外,大都是人煙稀少之地,就地補充給養非常困難,并且缺乏水源,紅軍難以施展游擊戰的特長,也難以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能夠補充給養的“綠洲”城鎮,都在投靠國民黨的馬家軍手中。而且,馬家軍都是騎兵,紅軍幾乎都是步兵。然而,即使在如此嚴酷的條件下,寡不敵眾的西路軍依然殲敵2萬余人。電影《驚沙》中有一句臺詞:這里除了烈士,只有戰士,沒有傷員。這句話是當年一句最真實的話。
電影《驚沙》劇照
西路軍的事跡,由于一些歷史原因,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未能獲得正確的評價,也未能得到應有的宣傳,差不多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共和國元帥徐向前曾經是西路軍的總指揮,有人評價他說:“幾十年來為顧全大局,他面對種種誤解、責難,甚至詆毀,或緘默不語,或不得不說違心話”。直到晚年,徐向前元帥才花了三年多時間寫了一部回憶錄,其中列出專門章節,講述西路軍的歷史。因此,每每讀到西路軍的歷史,總是讓人唏噓不已。電影《驚沙》可以說是第一部真實再現西路軍歷史的影片。據主創人員介紹,他們當初都不知道,這部電影拍攝完成后,能否公映。然而,從試映的效果看,這部電影感動了所有的觀眾,包括很多在校的大學生。我即便還沒有完整地看過這部電影,在首映典禮上,看到一些片段,也讓我難以止住自己的眼淚。
老紅軍王定國在電影《驚沙》首映典禮上,送給女主演國歌一頂八角帽。
然而,在首映典禮上,我發現,有一些特殊的人沒有眼淚。例如,西路軍幸存的女紅軍戰士,98歲的王定國老人。也許,她們的眼淚早已流完了,也許,真正的戰士從來不流淚。這么一個矮小瘦弱的女性,誰能想象,當年曾經是浴血奮戰的勇士?但她確實就是。
西路軍幸存者之一,老紅軍王定國
電影《驚沙》的首映典禮,今晚19:30在CCTV-6播出,幾天后將在影院上映,建議大家帶著家人一同前往觀看。在當今中國,《驚沙》能夠完成拍攝并且公映,不僅僅只是因為真實再現西路軍歷史這樣一個價值,而是有更廣大和深遠的意義。當年,年輕的紅軍戰士之所以能夠不惜生命、浴血奮戰,關鍵就在于他們有堅定的信仰。雖然西路軍在軍事上失敗了,但是,他們配合了河東紅軍和中央的行動,他們的信仰絕沒有失敗。這一信仰在幸存者和其他紅軍戰士身上繼續延續和光大,直到最終的勝利。西路軍的失敗,也正是由于強大而堅定的信仰,才顯得更加悲壯,更加感人,更加令人難忘。今天,我們可以簡單總結說,這一信仰的本質就是,要建設一個美好的新中國。
面對當今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我常常會想,如果今天的人們同樣擁有這種信仰,有時候,哪怕這個信仰還有一絲尚存,很多事情也不至于落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從更長遠看,中國要重新成為世界強國,也必須有堅定的信仰。雖然技術和實力都不可缺少,但是,在技術和實力同等的條件下,信仰就是制勝的關鍵。精神不能代替物質,但精神的力量是物質絕對無法超越的。毛澤東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這句話說的非常樸實,也非常實在,這是真理。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