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藝精英顛覆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學傳統
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化改革的進行,當代文藝精英也緊密配合,用文藝的形式來推波助瀾。三十年來,當代文學出現了一股顛覆中華民族優良文學傳統的逆流,直到今天,這股逆流還借助主流媒體繼續泛濫。我們在批判資產階級精英在經濟上的倒行逆施之余,不能不關注一下文藝界的復辟現象。
毛主席說,革命的文藝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從反面來說,反動階級往往也借助反動落后的文藝來分裂人民,欺騙人民,打擊人民,反對革命。三十年來,我國出版的小說等文學作品可謂汗牛充棟,制作的影視成千累萬。但是我們們如果仔細地數算一下,究竟有多少是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的立場上來創作的?不能否認,一些真正的信仰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作家頂著文學界的復辟逆流創作出了一些優秀的革命文藝作品,但是這類作品的出版和發行,播放,都是很艱難的。往往要受到出版機關和影視主管部門的嚴格審查,當主管部門覺得作品雖然帶著紅色,但卻沒有從根本上影響到官僚特權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利益的時候,他們便“手下留情”,讓你過關。如果一部作品有些對他們不利的情節,它們就拒之門外,或者大刪特刪,刪掉革命的成分,然后讓你出版。如此“出版自由”,就限制了大量的革命文藝作品的出版。而作家們為了減少麻煩,也就盡量選擇那些“政治敏感性”差一點的題材來寫。這樣,好的作品越來越少,好作家也就漸漸銷聲匿跡了,而一些為金錢而奮斗的作家,投機取巧,趨炎附勢,不惜歪曲歷史和現實,歪曲工農兵形象,歪曲共產黨的形象,創作了大量的落后的甚至反動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在廣大青少年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可以說,70后、80后的青年,所接觸的基本上就是這類作品。這些精英作家們主觀上或者客觀上對帝國主義在中國推行和平演變政策起到了文化別動隊的作用。中國青年之被洗腦,跟他們的作品也是有一定關系的。
這些文學精英,不管在名利的角逐中取得了怎樣的桂冠,例如獲得本國的什么茅盾文學獎,外國的什么大獎,他們的成就只是曇花一現。他們的作品只是魯迅說的那種瞞和騙的文學,歷史注定他們的作品將成為打紙漿的原料,因為他們全部顛覆了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學傳統。他們的作品跟歷史上的優秀文學作品是不同質的東西,是沒有什么民主性和人民性的。
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些精英作家是怎樣顛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的。
首先,當代文學精英顛覆了自屈原以來的愛國主義傳統。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面對當時楚國的腐敗和秦國對楚國的虎視眈眈,屈原作為一位上層官吏,不忍心看到自己國家的滅亡,對楚懷王提出舉賢授能和聯齊抗秦的政治主張。但是終因楚懷王的昏庸和宮廷一幫小人的排擠,自己的主張沒有實現,最終被楚懷王放逐。放逐途中寫的偉大的詩篇《離騷》,表達了他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悲憤的心情。
屈原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從此,歷代正直文人都以屈原為榜樣,熱愛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當這些文人遭到昏庸的統治者的打擊和排擠的時候,他們往往以屈原自況。漢代賈誼就曾寫過《吊屈原賦》。當一個國家由于皇帝昏庸、吏治腐敗、外敵乘隙而入的時候,就會出現一批愛國志士。宋代這樣的作家最多。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愛國詞人辛棄疾,就是屈原一類愛國主義者。我們看陸游愛國詩歌和辛棄疾的一些追憶抗金的詞作,無不受其感動。而張孝祥、陳亮等愛國詞人的詞,至今讀起來有一種豪氣沖天的感覺。明代亡于清,多少騷客文人嘗到了國破家亡的苦楚,他們用自己的筆抒發了愛國主義情懷。鴉片戰爭之后,多少愛國志士感覺到國家一步步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辦殖民地的痛苦,便用詩歌和文章表達愛國主義思想。
愛國主義在封建社會是正直文人的靈魂。雖然他們不免帶有忠君的成分,但我們不能苛求于他們,畢竟人的思想是受時代局限的。
自從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以后,特別毛澤東等人創立中國共產黨以后,中華民族的這種愛國主義傳統得以進一步發揚。毛主席就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是空前絕后的的民族英雄。在他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跟帝國主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上打敗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帝為首的聯合國軍,在越南戰場上又一次打敗美帝。在中印反擊戰中,出奇兵打敗了印度軍隊。在中蘇邊境的珍寶島戰役中,毛的戰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蘇修。可以說,毛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他是中華民族空前的大英雄。建國以后,我們的教育始終貫穿著愛國主義教育,將黃繼光、趙一曼等民族英雄列為青少年學習的榜樣。經過毛澤東時代的人都知道,那時候我們為有毛澤東這樣有骨氣的領袖是多么自豪,我們為我們生在這樣偉大的國度是多么驕傲。作家們以反映愛國主義為主要主題。大量的抗日小說,抗美援朝的小說問世,電影上充滿著反對帝國主義的火藥味。愛國作家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鼓舞了多少青少年立下為國立功的宏志。反映抗日的小說電影不計其數。誰沒有看過反映抗日題材的《鐵道游擊隊》和《平原游擊隊》?誰沒看過小說《地道戰》、《銅墻鐵壁》。可以說,毛主席把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發展到極致。毛澤東的愛國主義思想鼓舞著作家們,作家們為表現愛國主義辛勤寫作。這就是那一時代的作家。
但是自從否定了文革,特別是邊緣化了毛澤東以后,精英作家們也漸漸地淡化了愛國主義色彩。漢奸精英全面否定了毛澤東,否定了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甚至否定了毛澤東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于是毛澤東這樣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愛國主義者成了妖魔。漢奸精英們公然為大漢奸秦檜翻案,為賣國賊李鴻章翻案,甚至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民辯護。他們攻擊抗美援朝戰爭,攻擊毛主席領導和指揮的一切正義的民族戰爭。在這樣的政治氣候下,一些精英作家也利用文學作為工具宣揚賣國主義思想。我們熟悉的影片《英雄》,顛覆了傳統的英雄概念,將那些沒有骨頭而臣服霸權的人說成是英雄,暗含的是當今世界的弱國必須臣服美帝國主義。像這樣的大片,其制作是國家出資,耗費大量納稅人的錢,反過來為虎狼之輩美帝國主義張目,麻痹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制作這樣的影片,難道僅僅是為了票房價值嗎?難道僅僅是什么文化產業嗎?影視審查機關究竟還有沒有一點愛國主義精神?
當代精英們極力反毛非毛之外,又極力攻擊當代文豪魯迅,直到最后將魯迅的作品從中學課本里面刪掉。我們說,魯迅不僅是反封建的猛士,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毛主席就稱其為是一棵獨立的大樹,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卑骨,并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這種性格是最可寶貴的。正因為魯迅跟毛澤東一樣,是一位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戰士,他才遭到精英們的極端仇視。否定毛澤東和否定魯迅是顛覆愛國主義傳統的罪惡行徑。
否定魯迅,又將舉世皆知的漢奸周作人抬了出來。書店里,小攤上,到處都是周作人的書。周作人在五四時期曾經是一位民主斗士,但是在大節上卻是必須否定的。
前些年我們在影視屏幕上也常常看到一些所謂抗日的片子。這些片子表面上看是宣揚抗日的,但是從調子上看,從細節上看,卻有宣揚賣國主義之嫌。有的把法西斯侵略者寫得很有人性味。寫男女之愛,作品往往用抽象的人性代替人的民族性和階級性,其實質是宣揚賣國主義和漢奸理論。電影《南京!南京!》表面上是紀念南京慘案的。本來,這類片子應該激起廣大觀眾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宣傳愛國主義思想。但是它卻極力美化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說什么漢奸也是為了生活才當漢奸的。《色戒》豈止是宣揚色情,更重要的是宣揚漢奸意識。這部片子極力美化和同情那個為日本人服務的女漢奸,激起廣大觀眾的憤怒。中國和美國,本來是兩個敵對的國家。略有愛國主義思想的人,在處理個人婚姻問題的時候不得不考慮這樣的跨國婚姻意味著什么。可是改開以來,多少女明星以嫁老外為自豪,他們毫無廉恥,嫁給老外,又以老外的身份到中國大陸上來吮吸中華民族的血。多少人把美國視為他們理想的天堂,將錢存在美國,將老婆孩子送到美國,使他們變成洋人,自己也懷揣綠卡在大路上做官。反映在文學藝術上,就是出現了大量的跨國之戀的小說影視,大量的宣揚美國資本主義沒落的思想意識形態和庸俗生活方式的的小說影視。他們以開放的名義,辱沒了祖宗,讓洋人也不齒。特別是在屏幕上,大量的美國影視被毫無選擇的搬過來,以沖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別是愛國傳統文化。影視的作用遠遠超過小說,于是少年少女們便被潛移默化,被洗腦。他們腦子里漸漸沒了祖國的概念,沒了民族的概念,恨不得把自己變成洋人。甚至在打扮上也學著洋人。他們覺得美國什么都好,而中華民族什么都不好,甚至人種也不好。這就是精英賣國文化造成的惡果。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中,相當多的青年人已經不知道歷史上還有那么多民族英雄,還有那么多為中華民族而犧牲的愛國志士。意識形態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它會對社會生活起到極大的反作用。愛國主義被淡化了,漢奸意識泛濫了,一個國家還不危險嗎?主管意識形態的當局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資產積極自由化造成了什么惡果?反觀毛澤東時代的那些小說影視,是多么令人鼓舞!而看看現在的一些抗日片,不能不叫人心涼。這說明,拋棄了毛澤東思想,遠離了革命,單純搞什么文化產業,必然淡化小說的政治思想內容,為了制造刺激點,必然標新立異。前幾年一位文藝界的朋友跟我說過,現在寫東西應該大膽,不能因襲舊的那一套,現在已經有作家對抗日提出質疑了。我沒有茍同他的看法,毛澤東主義的信徒有一種本能,就是愛國主義思想深入骨髓。這是不可動搖的。
第二,當代文藝精英顛覆了自《詩經》以來的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剝削壓迫的文學傳統。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作為其精華的詩歌,相當一部分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的。其中《碩鼠》《伐檀》最有代表性。在《伐檀》中,勞動人民公開指斥統治階級是些吃白飯的家伙。《碩鼠》更直接地把不勞而獲的統治階級說成是大老鼠。《詩經里》面還有不少篇章是寫勞動婦女的痛苦的,例如寫棄婦的《氓》。
漢代樂府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感于哀樂,緣事而發。其中大量的是寫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的。例如《戰城南》、《十五從軍征》等寫統治階級的不義戰爭給勞動人民帶來的極大痛苦。《婦病行》寫一位瀕臨死亡的病婦臨終對兒子的遺言,令人不忍卒讀。
漢末軍閥混戰,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出現了不少反映人民苦難的作品。就連曹操這樣的軍閥,都發出了“白骨蔽平原,千里無雞鳴”的感嘆。
反映勞動人民疾苦的作家,在唐代,當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作品和白居易的新樂府詩歌。杜甫的“三吏三別”,是寫勞動人民的痛苦的代表作。其“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白居易的《紅線毯》、《賣炭翁》婦孺皆知,都是揭露時弊同情百姓的名篇。
這種同情人民歌頌勞動人民對統治階級的反抗的文學傳統,到戲劇小說出現之后,更發揚光大。《水滸》直接寫人民不堪剝削壓迫揭竿而起,《西游記》則使用曲筆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封建統治者的造反英雄孫悟空。偉大的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等雜劇,把反抗的矛頭直接對準了最高統治者,讓竇娥喊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戡賢愚枉做天!”至今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見,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中,同情人民,揭露時弊,揭露統治者的殘暴是一種優良的傳統。
中國幾千年的社會都是剝削階級壓迫剝削人民的。只有到了現代,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才將此顛倒過來。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卓絕的奮斗,犧牲了無數的革命者,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從此人民當家做了主人。無產階級專政讓被壓迫階級——工農等勞動人民成了壓迫階級,成了國家的主人。伴隨著革命的勝利,革命的作家便開始了新的創作歷程。他們用自己的筆來歌頌人民,歌頌讓人民翻身解放的共產黨和毛主席。于是大量的好作品出現了。《山鄉巨變》《創業史》《三里灣》等一大批歌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小說涌現了。這樣的電影也紛紛上了銀幕。而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正是自《詩經》以來的同情人民的文學傳統在新形勢下的表現。
然而隨著文革的被否定,隨著毛澤東被邊緣化,隨著資本主義改革的深入,毛時代已經成為國家的主人的以工農為代表的廣大勞動人民便一步步變成了弱勢群體,不但不是國家的主人了,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所有制的私有化,催生了一大批新式資本家和一個官僚腐敗階層。工人由原來的領導階級變成了受雇傭的弱勢群體,已經組織起來的農民重新被分田單干。被推翻的剝削階級又以新的面孔出現了,變成了統治階級。一大批為新式資本家和官僚腐敗階層服務的精英也隨之產生了。這批精英帶著時代的特點,販賣歷史上最落后的最反動的文化,將中國文化界弄得沉渣泛起,烏煙瘴氣。他們瘋狂的攻擊毛主席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瘋狂的反毛否毛,為新式資本家和官僚腐敗集團唱贊歌,同時嘲笑以工農為主體的所謂弱勢群體。他們利用主流媒體,通過出版社和影視,對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敢于反對走資派的造反派進行瘋狂的丑化和妖魔化,將他們寫成毫無理性的暴民,如同歷史上反動文人將起義造反的農民寫成“賊”和“匪”一樣。進而,他們瘋狂否定毛主席領導的中國民主革命。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根據余華《活著》改變的電視劇《富貴》,竟然公開為被剝奪了的地主階級唱挽歌。看,富貴這個地主階級的大少爺是多么值得同情啊。他在舊社會過夠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僅僅因為賭博才變成了貧農。而在文革期間這位地主階級的花花公子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還有類似《大宅門》這樣的電視劇,不過表現的是地主階級如何通過自己的辛勤經營發家致富的。看看那些地主形象,一個個簡直是大善人了。胡漢三又來了。L某某宣揚的剝削有理剝削有功的謬論又泛濫了。從這些顛倒黑白的影視劇來看,當代文學精英們已經徹底顛覆了中華民族文化中反對剝削階級同情人民疾苦的傳統。
人類歷史是人民創造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但在歷史學家筆下,歷史成了精英的歷史了。改開以來大量的宮廷戲,都宣揚了一種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作者往往不厭其煩地宣揚封建皇帝的文治武功,宣揚他們的善良和政績。大量的清朝戲,大量歌頌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影視都屬于這種情況。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重新占據了舞臺屏幕,而以工農為主體的人民,不是被趕下舞臺,就是成為拉幫套的小人物,成了被諷刺嘲笑的對象。我們看看連篇累牘的充斥屏幕的影視,盡管也有不少是寫農民的,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花里胡哨的包裝,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被描寫的農民不過是天生的愚昧弱智。趙本山的長篇小品《鄉村愛情》,沒有絲毫的同情弱者揭露官僚腐敗階層的情節。在一種歡天喜地的小品式的搞笑中,在一片愛情的囈語中,所有的貧富差別,所有的剝削壓迫,所有的苦難都淹沒了。這種粉飾太平的戲劇,是跟歷史上那些揭露時弊,反映人民的痛苦的現實主義作品毫無共共同之處的。說到家,這是在文藝的市場化產業化中為了賺錢而杜撰出的搞笑的雜耍,是麻醉人民的鴉片,是毫無文化品位的垃圾。
大量寫商場的小說影視,完全將勞動人民這一歷史的主人邊緣化了。這里的主角都是大腹便便的企業家——資本家,官僚腐敗分子個個是帥哥,是體貼弱勢群體的慈善家。在一種叢林法則的指導下,作家們完全背離了老一輩作家的現實主義精神,站在強勢階級一邊,諷刺弱勢階級。當然也有一些寫下崗工人的抗爭的作品,這也是無可否認的。但是這些作品往往吃不開。一部揭露房難的《蝸居》深受群眾歡迎,卻被主管部門禁播了。這看出我們主管部門的立場也已經變了。
一句話,當代文化精英已經徹底顛覆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人民性”和“樂府精神”,完全站在腐敗集團和新式資本家一邊來反對人民了。
第三,當代文化精英顛覆了傳統文學作品中健康的愛情描寫,將美好的愛情變成烏七八糟的淫穢色情。
上面講到,《詩經》是最早的一部現實主義詩歌集。其中屬于國風部分,有一半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的。這些愛情詩歌,絕無半點淫穢色彩,都是非常純潔的。我們所知悉的《關雎》、《蒹葭》可視為代表,《蒹葭》寫了青年男女的刻骨相思,《關雎》寫了青年男女相互思慕之情。《靜女》則是一首幽默逗趣的情詩。
將情人幽會描繪得活靈活現。《子衿》則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等絲絲情語細膩地刻畫了一個熱戀中的少女苦等情人不來那種焦急惆悵的心情。 即使被儒家衛道士斥為淫亂的鄭衛之聲,也沒有任何赤裸裸的性描寫。漢代樂府詩歌中的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寫了劉蘭芝跟焦仲卿的真摯的愛情,歌頌了他們為愛情而殉情的行動。
古代詩歌里面對于權貴階級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褻瀆民女的惡劣行徑往往給予無情的諷刺挖苦和鞭撻。漢樂府中的敘事詩《陌上桑》中就寫了一個敢于反抗權貴調戲的潑辣女子羅敷。
這種描寫純潔愛情的創作傳統,一直延續了幾千年。直到宋元時代,隨著市民階層的出現,出現了新的文學形式——宋元話本和戲曲,題材就更加寬廣了。著名的愛情戲《西廂記》,就是代表。這出戲寫的是不為名利的真正的愛情,對后世有極大的影響。
近代社會更加復雜了。但是無論多么復雜,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視純潔的兩性之愛為高尚的事情,卻是沒有改變的主流道德觀念。任何赤裸裸的性描寫都是沒有市場的。
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帝反封建,知識青年愛情大膽了,但是并沒有發展到像當代精英們倡導的那種縱欲式的性解放的地步。我們從丁玲女士的《莎菲女士的日記》中可以看出,青年們為愛情苦惱過,但也不是如精英們所說的那樣,叫什么性壓抑。我們從這里面看不到任何淫亂的情節。寫性的也有,例如郁達夫的《沉淪》,但是那是借助寫性表達了一種反帝的內容。
至于解放區的文學,其對愛情的描寫那就更加純潔無暇了。解放后的一些小說戲曲,寫戀愛的不少,但都是歌頌一種在共同革命理想的基礎上的男女之愛。我們從趙樹理的《三里灣》等作品里面就看出這一點來。
但是當代精英對這一傳統卻進行了顛覆。他們從歐美引來了腐朽的性文化,借助主流媒體大肆傳播。性解放本來是個性解放的表現。但是這些精英們卻將性解放變成了性淫亂。在他們的作品里除了赤裸裸的性描寫,就沒有其他健康的內容。他們把人變成了野獸。他們將自己的性體驗不知羞恥的寫進作品。這是一種毫無思想內容只有感官刺激的文學垃圾,是應該徹底否定的。賈平凹的《廢都》開了當代色情文學的先河,其后的《淫城》《裸城》更是不堪入目。陳忠實的《白鹿原》雖然寫了革命,但是其淫穢描寫充斥著整部小說,在青少年中造成極壞的影響。還有些地方作家,也來效仿他們,寫出一些更加低俗的性文學作品,并以此沾沾自喜,以為趕上了時代潮流。影視作家們在寫嚴肅的題材的時候,例如寫抗戰題材也盡量插入色情情節。據說這樣可以吸引觀眾。一些人風趣地說,這些淫穢描寫好比給作品加的味精。
可以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那種純潔的愛情描寫在當代文學精英的作品里面已經很少見了。即使比較健康的作品也盡量加上色情的成分,目的是為了尋找刺激點。
至于那些床上戲,對于夜總會生活的描寫,對妓女生活的表現,那就更加更加赤裸裸了。
一些作家寫古代生活,例如寫宮廷生活,也是把自己低俗的審美趣味帶進去,將兩性關系寫得毫無遮掩。
這種赤裸裸的性描寫,在社會上已經產生了嚴重的惡果。多少青年因為受淫穢小說影視的影響而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淪喪了道德,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多少黨員干部為此喪失了信念和道德,沉浸在性的享樂中,成了混世魔王。色情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淫官。這些淫官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干著禽獸不如的勾當,包二奶,奸污婦女。色情文學和色情影視,嚴重地毒化了文化市場,讓無數的好人走上墮落的道路。
追究這種現象的原因,當聯系資本主義的改革來考慮。改革開放本來應當堅持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之,同時堅持社會主義的健康文化,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合理的成分,同化之,變為于我們有用的東西。這是一種借鑒。這是毛主席和魯迅一再倡導的正確做法。但是資產階級精英,為了否定社會主義,否定毛澤東,急不可耐地將西方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販賣過來,以毒害廣大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在他們的心目中,西方的生活就是這樣的,男女兩性之間可以十分隨便,可以淫亂,淫亂就是性解放。這其實是一種嚴重的資產階級享樂思想。其實,就是在西方兩性之間也不是那么隨便的,也有著嚴格的道德規范。其實精英們大量販賣的,并不是西方文化中的精華,而是糟粕。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文化精英和文化漢奸為了配合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的和平演變,在文化上也充當了他們和平演變的別動隊。今天,不管這些精英將自己的漢奸面孔偽裝得多么好,日益覺醒的中國青年已經漸漸認識了他們的真面目了。我相信,這類色情文學,隨著人民的覺醒,一定會變成一堆臭不可聞的文化垃圾。描寫健康純潔的愛情生活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將會代替之,逐漸占領市場。但這需要當局認識到三十年來改革路線的錯誤,積極主動地占領文化市場。
還應該提及的,就是當代精英還顛覆了中華民族“寓教于樂”、“文以載道”的文學傳統。特別是文以載道,自從唐代文學家韓愈提出之后,為歷代文人所重視。歷代文人寫文章都很重視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此才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之類名篇。歷代優秀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沒有不含有深刻思想的。
但是當代文化精英卻背離了這一優良傳統,將文學作品變成毫無思想內容只有刺激感官作用的小雜耍。改開以來幾乎在藝壇上獨領風騷的小品大都是這類無聊的東西。
近來影視作品越來越低俗了。低俗作品的大量出現,已經使觀眾非常厭倦,以至于電視的收視率大大地減少。影視劇作家避開重大題材,專寫低俗作品,其目的就是達到刺激觀眾感官的作用。這樣做,就完全避開了“載道”的目的。而在這種無聊的感官刺激中,青年人麻醉了自己的意志,不關心政治,忘記了國家民族。而這正是美帝國主義希望達到的效果。有司不可不引起注意,不要再單純強調什么文化產業和票房價值了。
現在我們再重復地總結一下,當代文化精英顛覆了中華民族的優良的文化傳統:顛覆了歷代文人的愛國主義傳統,顛覆了歷代正直作家反映民生疾苦抨擊剝削階級和揭露時弊的創作傳統,顛覆了歷代作家描寫純潔無暇的男女之愛的文學傳統,而以色情描寫代替之,顛覆了我國文人創作中寓教于樂和文以載道的傳統。總之,當代文學精英把中國文化引向了邪路。
但是,我相信,隨著毛澤東思想的回歸,新的社會主義的曙光的出現,廣大青年的覺醒,進步的健康的社會主義文化將會逐漸占領文化陣地。文學創作將會來一個否定之否定,社會主義的文學創作高潮將會再一次到來。
2010-3-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