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千千萬萬的職工下崗
《飛天》09年4月號下半月
白玉蘭凋謝的背后——讀長篇小說《最后的白玉蘭》
作家在書中描繪的一對綻放的白玉蘭,是一個紡織企業的產品標志,是幾代人用心血創出的企業品牌,它綻放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敗落在了一群蛀蟲巧取豪奪的手中。它的凋謝是一批國有企業在改制進程中人為導致企業垮臺的縮影。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涉及上千萬人的國企職工下崗,是經驗還是教訓?是創舉還是失誤?當時下結論似乎為時過早。人們面對一批批國有企業倒閉,職工下崗失業的現象從抵制到接受,再從沉默到熟視無睹。甚至有人認為城市貧民和下崗職工的困境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社會為所有的人都提供了公平的機會,懶惰才是造成貧困的直接原因。一些媒體傳達給公眾的信息是:下崗職工素質差,缺乏活力,被養懶了,養嬌了,喪失了競爭的斗志,下崗職工是競爭中的失敗者,理應被淘汰,甚至煞有介事地提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不找市長找市場”……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
歷史注定我們必須搞下崗嗎?下崗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辦法嗎?誰有權力決定讓千千萬萬的職工下崗?
1997年與1998年之交,零點調查公司的訪問人員就中國民眾普遍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入戶走訪了全國十個城市的五千余名市民,傾聽他們對時局的看法與評價,以期通過調查揭示民眾的心態。調查表明,“下崗失業”、“貪污腐敗”、“國有企業虧損”、“犯罪”、“環境污染”等被認為是民眾最為關心、也是當前中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在受訪群體中,92.7%的人認為“下崗失業”問題在中國非常嚴重或比較嚴重,排在所有社會問題之首,由于下崗失業直接影響到百姓的生計,故而成為引起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嚴重社會問題。
直到今天,一些社會現象我們仍在為之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當下崗失業者淪為貧困群體時,一個個曾經風光一時的企業家卻倒下了,一樁樁瓜分國有資產的黑幕被揭開了,這時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下崗失業”與“貪污腐敗”和“國企虧損”之間的某種必然聯系。這里,曾獲得“中國改革100新銳人物”稱號的女企業家張海英的案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典型例子。張海英曾因漯阜鐵路的改制一度成為風云人物,多年以后,事實證明這是一起有預謀的侵占國有資產的改制,被侵占的國有資產高達8790余萬元,她因此獲得了又一個稱號——安徽“第一女貪”。張海英案發,揭開了國有資產流失的黑洞。在監督缺失的狀態下,企業高管可以為所欲為,虛報、截留、隱瞞、侵占……無所不用其極。
作為一起發生在國企改制過程中的有著巨大影響的事件,該案再一次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和反思——近十多年來,隨著國企改制廣泛推廣和實施,發生在國企改制領域的犯罪案件也在不斷增加,涉案金額也越來越大。如被稱為“國企第一貪”的原山西省技術進出口公司、山西大典商貿公司經理宋建平,涉案金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其貪污罪的主要犯罪事實——侵吞國有資產2.53億元;知名國企——古井集團總裁利用改制獲千萬股權,扯出了內部高管腐敗窩案等,都是發生在改制過程中。從互聯網上以“改制”和“貪污”作為關鍵詞一搜索,全國各地發生的借國企改制之機貪污的案例就有很多。
在貪蠹們以改制的名義成為富翁富婆的同時,卻不知道有多少國有資產大量地流失,又有多少人為此失去了生存的家園,在極少數人占有財富的時候,而下崗失業的職工們卻被無情地剝奪了勞動的權利、就業的權利、生存的權利,對此,我們還能忽視嗎?我們的文學還能沉默嗎?
如果說張海英鯨吞國有資產的數額令人咋舌,那么我省女作家賈立新最近出版的長篇小說《最后的白玉蘭》則詳細地揭開了國企垮臺的真實內幕,將蛀蟲們如何利用職權搞垮企業的卑劣手段描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
《最后的白玉蘭》講述了一個名星紡織企業——隴河市雙蘭針織廠從輝煌到破產的整個過程。雙蘭針織廠是省上的“六好企業”,市上的納稅大戶,國家輕工部的先進單位,老廠長王光明退休前為企業打下了殷實的家底,企業的資產可以讓廠子不搞生產經營都可以躺著吃幾年。然而,先后上任的兩屆企業領導,為了達到侵占國有資產的目的,打著企業改制的幌子,做出了一系列腐敗之事,手段令人發指。其做法與張海英同出一轍:先是將企業描繪得氣數已盡,然后逼上級改制,最終國有資產被個人占有,最后以企業破產、職工失業了之。作品中,七十歲的馬治國為了“救廠”,主動請纓出任雙蘭廠廠長,同時“請”來“高人”——剛出獄的項宇騰“共同治廠”,他們為了達到企業破產、瓜分資產的目的,拉攏利用女職工藍郁婧做幫兇,將廠里的資產一步步地分割完畢,最后又賣廠房。馬治國在與房地產開發商李木山的骯臟交易中,企圖利用藍郁婧以色相賄賂李木山,而最終馬治國只能在“婊子無情,奸商無義”的恨罵中,領教了藍郁婧的陰險手腕。如同與張海英案一樣,職工們因對自己賴以生存的企業破產而痛不欲生時,馬治國等人則在高級賓館徹夜狂歡。
賈立新是一位工人出身的作家,她和職工們一樣,與自己工作多年的企業感情深厚,而他們的工廠卻硬是讓企業領導借改革之機搞垮了,職工們為此失去了生存的家園。她在后記中深有感觸地說:只有經歷了企業興衰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種不可思議的無奈,那種徹骨的傷與痛。同時,賈立新又是一名黨員,她發自內心地疾呼:我也是一名黨員,但在企業破產后的七年的期間,我沒有交過黨費,沒有參加過任何組織活動,原因是我不知到哪里去交黨費,與我同樣失業、下崗的黨員們都和我一樣找不到組織。賈立新本人的經歷與書中人物命運有許多相似之處。文學創作的源泉來自現實生活,許多時候,作家自覺不自覺地就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情融入到書中去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最后的白玉蘭》中的幾個人物的命運:雙蘭廠職工在七年拿不到工資的情況下,省級勞模吳秀蘭老師傅因無錢治病離開人世時,臨終還逼著讓兒子歸還廠里的貨款。她去世后,廠子連個花圈都送不起,而廠里補發給她的幾年工資是幾箱線衣褲衩;曾被省長接見過的繡花能手、充滿青春活力的女青工肖玉菲,淪為歌廳坐臺小姐,在飽受屈辱之后才反省覺悟,生活還是要靠誠實勞動,她辦起了“玉菲繡坊”,開始自食其力地生活;另一位善良美麗的女性樂君,因喪偶在廠里多年沒有工資的情況下,帶著孩子忍辱負重地生活著,她的善良卻被一個男人當作軟弱來欺,為了這個男人的一句謊言,她出面為其借來五千塊錢,最后這筆錢成了她沉重的債務。道貌岸然的市政府工作組成員韓大啟,垂涎樂君的美色,以“你最困難,你缺男人,你需要幫扶”的無恥理由,欲強奸樂君,樂君在萬分悲哀時,淚水漣漣地反問:“是政府讓你來強奸困難女工的嗎?”此種悲哀真是讓人痛心之極;下崗男工羅金雄,他們一家人都是廠里的職工,生產經營紅火時,他們全家人年年當先進,真正是職工與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廠里垮了,羅金雄一家人的命運也由此改變了,自己沒能力養家,只能在廠門口擺個小攤賣線衣褲衩,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菜價低些,油價賤些,大米便宜些,我那些褲衩子賣個好價錢”。媳婦嫌他窩囊,兩人協議離婚,在遭跛腿又有眼病的律師戲弄后,只能用臟話粗話解氣。由于心情不爽,吃牛肉面時,嫌筷子是假的,醋也是假的,將面館老板“連大姑娘也有假”的嬉笑當做別人有意和他過不去,結果被人打腫了腮幫子。羅金雄的形象是部分由于下崗而生計無著落的人的代表:軟弱,自私,而又務實,整日為生計而細細算計的小人物。
小說中具有諷刺意味的另一個人物——藍郁婧,是個能把六十歲的男人思想搞亂,把五十歲的男人財產霸占,把四十歲的男人腰桿擰斷,讓三十歲的男人妻離子散,讓二十歲的男人找不到女伴的風云人物。這個女人,對付利用她的男人有自己特殊的一套手腕,在與不同男人的明爭暗斗中,撈了企業的大筆錢財,傍上了房地產開發商李木山,甩開了一手扶持她起來的老情人馬治國,最終坐上了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的交椅。廠長馬治國是作品中的關鍵人物,老謀深算,陰險至極,面對市政府和上級主管單位的關懷與支持,他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柔克剛的做法,實現了“一個臭皮匠擰死三個諸葛亮”的局面,最終將一個好企業葬送了。讀這部作品,讓人憤然拍案,又讓人同情惋惜。《最后的白玉蘭》中的下崗職工們對國家的改制政策充滿殷切的期望,并積極投身其中,當自己的利益與企業改制發生矛盾沖突時,表現出對企改極大限度的寬容和理解,面對因下崗失業而失去生活來源時,他們發出了“愿我們的犧牲換來祖國的富強,民族的興盛”的心聲……讀到這里,不禁讓人激情澎湃:下崗失業的職工們,依然懷著對黨和政府的一腔樸素感情,依然懷著一顆顆赤子之心,這種崇高的品質和堅定信念,怎么能不讓人為之動容!
《最后的白玉蘭》是一部揭示社會矛盾,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作品。關注現實人生、關注社會民生、關注民族命運是中國文學自古以來一脈相承的優良傳統,這就是現實主義的傳統。關注現實的文學由于其所取藝術立場的特征,它對現實世界的真誠關注,它對人類眾多成員生存處境和生活命運的熱烈關切與同情,就注定了它必然奉守積極入世的、有批判鋒芒的、有理想追求和生活寄托的藝術精神。
在當今時代,凡是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作家,他們的筆觸應該深入地表現我國社會變革的生活,作家的藝術立場更須以關注社會人生的真誠態度去直面現實,正視各類實際存在的生活矛盾,在生活的巨大震蕩中揭示現實的發展動態與社會脈象。創作實踐表明,關注現實的文藝作品其生命力最堅韌,最強大,最能獲得審美共鳴,也最深入民心。以生活為底色,關注現實,為人生而歌的現實主義,才是吸納百川綿延久遠的汪洋大海。作家只有從社會生活中,從時代現實中獲得鮮活生動的藝術素材,從而獲得一種超越個人情感的大情大義。可以說,關注社會的責任感使作家與社會生活血肉相連、與人民情感息息相通。責任感是作家獲得深刻思想和博大情懷的酵母,只有把藝術之根深深扎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之中,扎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之中,才能獲得大情懷和大境界。
長篇小說中的一對芬芳的“白玉蘭”已經凋落了,但愿從此之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要再發生此類的悲劇,使國企改革真正成為有利于國民,有利于政府、有利于職工、有利于提高生產力、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大好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