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幾首主席詩詞的新解釋
真正偉大的藝術家展示給人們的都不只是藝術品本身。藝術家越是偉大,他的作品越是簡捷明了自然,而這些作品能夠表達的以及讀者可以感悟到的思想意境也越是深邃廣博含蓄,它們往往超出了作者寫作時的本意。最上乘的功夫叫返璞歸真,可以使作者的本意和作品的引申意渾然一體,乃至令其本意反而模糊起來。
對于詩詞,我最感興趣的是作者寫作時的本意,而不是從作品中引申出來的思想。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句,它本是李商隱“對愛人的誓言”。當然,你盡可以理解為多么偉大的奉獻精神,但據此理解的作者已不是寫本詩時的作者了。我們讀古人書,是不必拘泥于古人的,但要“想見其為人”,則非如此不可。這叫做知人論世,對主席也一樣?! ?/p>
可惜我對主席的了解非常有限,大多來自于96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傳》?,F在就依據我所知道的主席的“戰斗生活經歷”,對他的部分詩詞作一個全新的解釋。
一、《采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1、重陽。我看到這首詞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標題。所謂“重陽”,其本意是指“起死回生”?! ?/p>
主席是在一場大病有了明顯好轉之后寫這首詞的。病得很嚴重,以至主席對曾志說過:看起來我這個人命大,總算過了這道“鬼門關”。更有意思的是,在國民黨的宣傳中他已經死于肺結核病了。共產國際在莫斯科也聽到毛澤東病故的誤傳,第二年初在《國際新聞通訊》上發了一千多字的訃告。
天時、人世以及這首詞如此完美的“巧合”,讓我覺得這首詞的本意只怕不是來“表達詩人與紅軍戰士們在艱苦的戰斗生活中從容不迫、歡快愉悅的心情”。他是在為自己大難不死而慶幸,并借機“言志”。 下面的事實基本上可以證實這種想法?! ?/p>
2、此處“戰地”指何地?普遍認為這里的“戰地”指“這年5、6月間,紅四軍攻占龍巖,蔣介石組織兵力會剿紅軍,紅四軍主力配合當地游擊戰爭,9月21日,攻占上杭,擊敗敵人的會剿”。這種解釋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戰爭9月21日就已經結束,怎么能等到10月11日重陽節這一天才詩興突發了呢?
更重要的是,主席7月初就被迫離開部隊,紅軍的這次勝利與他有多少關系?
再說了,紅四軍攻克上杭縣城后,在九月下旬召開中共紅四軍第八次代表大會,主席借口身體不好,不參加會議,紅四軍前委就給了他黨內“警告”處分,并要他馬上趕來。主席只得坐擔架到上杭。大家見他確實病得很重,讓他繼續養病。主席和紅四軍關系已經搞成這個樣子,主席的脾氣大家都很清楚,他個性強,絕不可能在此時熱心地謳歌曾經把他趕走了的,至今仍由陳毅等人把持著的紅四軍。
所以我認為如果把這個“戰地”泛指,不要特指,把它理解為與錯誤路線做的斗爭,解釋起來才合情合理。這種戰斗他已經歷多次了,比如三月初,中共湘南特委的代表周魯就曾到井岡山假傳圣旨開除了他的黨籍。這樣再看“一年一度秋風勁”,只怕你就不會再把它僅僅理解為單純的秋景了吧。“一切景語皆情語”,讀者如果認為詩詞中的風光描寫,就是風光描寫,套孔夫子的話說是“不可以言詩”的。
3、“寥廓江天萬里霜”。對這句主流的解釋實際上是相當不“和諧”的。說“對革命前途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描繪的秋光、秋色明艷而壯麗”,又說這表現了“作者重回紅四軍前委工作時的激動心情”, 還說“選擇寥廓江天與萬里霜這兩種形象,側重表現境界開闊”。
難道就沒人注意到是“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澤東才在上海中央(當時由周恩來主持)‘九月來信’的支持下恢復職務的”這個事實?重陽節前后,紅四軍內對他的誤解還遠沒有消除,而他的病也只是有所好轉,前委讓他“繼續養病”,根本沒讓他回軍內工作。據我推測陳毅他們讓主席參加“八大”,不過是想再拎出來批斗一番,打打“落水狗”,哪里會真心讓他工作?所以這里的“必勝信心”、“激動心情”從何說起呢?
“寥廓江天”意境固然寥廓,但后面又緊跟了個“萬里霜”。“霜”字在中國語匯里與“勝利信心、興奮激動”等不但不沾邊,而且還恰恰相反。
我認為主席實際上想說的是,他的正確主張還沒有得到黨內和軍內的理解支持,革命前途依然兇險,不過自己的病已然好轉,只要自己還活著,革命總是會有轉機的。原其意,既喜且憂,此處用“萬里霜”極言其憂既深且重。
4、再說“戰地黃花分外香”。這句不是當年原作,而是在 1962年發表時,由“但看黃花不用傷”改就的。這一個“傷”字,才正如一般解釋的那樣“反映了病中的心情”。一句“不用傷”,表明了他當時的處境——如果換了別人,是有充分理由“傷”的,并且是可以大傷特傷的。
5、總結。至此我可以把這首詞完整地翻譯如下:
在革命路線的斗爭中,我可以一次又一次被打倒,但革命的真理是顛撲不破的。這次大病不死,又讓我重起勝利的希望。
革命路線的斗爭猶如寒冷的秋風一次比一次冷酷,但在我看來卻如醉人的東風,終將吹得春暖花。因為真理的燧石,愈是受到猛烈地敲打,就愈是發出燦爛的光輝,人們最終會接受我的正確主張。
現在我的病已沒什么大礙了,但黨內軍內對我的誤解還沒有消除,想想革命的前途,又是多么讓人憂慮啊。
十年前第一次讀《毛澤東傳》即有上述想法,激動不已,多方查證,竟也言之成理,很是陶醉一番。及與人探討時才發覺“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從沒人把這當回事,于是興致索然。近日愁情百結,不免心中憤憤不平起來,隨便寫寫,聊以解憂。在這里我一般直接寫出我的理解,盡量不去引證。一方面是早已沒了學生時代的銳氣,本著“信者自信,疑者自疑”的態度,僅僅提供一種思路,不求說服誰。另一方面,詩詞對主席來說不過是“雕蟲小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索索不足道”,本文也不是要對這些詩詞做什么考證,而是作為印證主席當年心境的佐料。
“文以載道”,文章不過是“道”的載體,“毛澤東思想”這個大道已經充分展示在《毛澤東選集》一至五卷中,執著于這些詩詞上的細稍末節,“明查秋毫而不見輿薪”豈不可笑?
二、《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主席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
1、風景這邊獨好。這句沒什么問題,一般都認為是中央蘇區南部——在第五次“反圍巢”一再失利的大背景下,主席指導下的會昌南線戰局穩定,相比之下這當然是一道“獨好的風景”。
2、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認為一般注家對這句話的解釋“相當不靠譜”。其實主席對此是說得很明白的——
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贛南軍區司令員龔楚去看他,酒后毛澤東喟然長嘆,“我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受過三次開除中委和八次嚴重警告的處分,這次更將造成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現在,可不是我們井岡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說時竟凄然淚下。
我認為主席所說的“踏遍青山”指的就是“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受過三次開除中委和八次嚴重警告的處分”這些。主席善以健筆寫柔情,以苦為樂,視人生如旅途,履險如登山,且是秀色如畫的“青山”?! ?/p>
四月下旬,在他被冷遇三個月后經過周恩來同意,攜帶幾個隨員前往中央蘇區南部的會昌視察并指導工作,并取得了“風景這邊獨好”的有利局面。我認為這就是主席所說的“人未老”。
3、正話反說的下半闕。一般的注解認為,作者雖然心情郁悶,但筆下的景物生機盎然,“不大能感受到‘郁悶’的氣氛”。而我的意見則恰恰相反。
登高遠眺,胸襟頓時為之廣闊,本是抒發壯志的絕好場景,但古人“一上高樓萬里愁”,為什么呢?對于古代文人或者對于任何一個抱負的人來說,人生的常態是壯志難籌。我們知道理想與現實差距越大,就越是令人抑郁,所以“傷情最怕上高樓”。登山與登樓在這方面作用是等同的。
主席站在嵐山嶺上,近看“會昌城外高峰”,連綿不絕“直接東溟”,遠看南粵諸峰“更加郁郁蔥蔥”,他的心境恐怕絕非東方不敗那種“葵花在手,江山我有”的豪邁,主席在這里“哪不壺不開,偏提哪壺”,用自然境觀的極度壯闊,反襯內心的極度凄涼。是“以樂景寫哀景,益增其哀”之意。
這也許有點“削履適足”,但問題是如果不這樣理解,那將置主席自注于何地?再說這種做法在文藝上也有先例多多的。
4、回頭再看“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對這一句歷來的注意是非常不夠的,草草地引用一句諺語了事。在戰場上主席歷來是“慎重初戰”的,他怎么會如此浪費筆墨,開頭用九個字來表達一個如此簡單的意思——“俺們登山走得早,天不亮就出發了”。
我們知道任何偉大的作品,就其意思表達來說,不但不能有任何的不足,也決不允許有任何冗余,必須首尾相顧,環環相扣。以這個標準看,上述解釋與后邊的哪一句哪怕有絲毫的聯系呢?沒有,一點也沒有。豈不怪哉?
我認為這句話是非常具體的寫實,后邊“風景這邊獨好”正是主席“早行”的成果。
這句話大致可以這樣通俗的翻譯:漫漫長夜很快就要過去了,因為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就意味著黨內“左傾教條主義者們”的破產。紅軍目前唯一的出路是戰略大轉移跳出包圍圈。現在我就早早地來南線戰場為“長征”做準備了。自從參加革命以來雖然屢受打擊,但我堅持自己正確的主張絕不動搖???,我到南線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里的局勢就已經穩定下來,與北線戰場比較一下就會明白,這次“反圍巢”失敗應該是誰的責任。
——雖然沒有見到過任何相關資料,但我嚴重懷疑主席四月下旬由周恩來批準到會昌,完全是他自己主動提出的,就是為紅軍長征做準備的,而周恩來批準他去的根本原因也正是想為“反圍剿”失敗準備一條退路。
這是不是太牽強了呢?我們再看看主席寫這首詞前都干了些什么,就會明白,如果他事先沒有料到紅軍會“大逃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 …… ……
“隨著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失利,特別是廣昌保衛戰的嚴重失敗,中央蘇區的北大門已被攻破,整個局勢越來越危急。
“四月下旬,經過周恩來同意,毛澤東攜帶幾個隨員離開瑞金,前往中央蘇區南部的會昌視察并指導工作。這是他被冷遇三個月后才又得到的一次工作機會。
“五月間,毛澤東又出席粵贛省委召集的各級干部會議。他說:目前斗爭形勢很緊張,蘇區越來越小,要求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深入開展查田運動;擴大白軍工作,消除赤白對立;恢復鎢砂的生產與輸出,保護商人的正當利益;組織余糧大半出口,向白區購買布匹、食鹽;整頓地方武裝組織,清洗混入隊伍的不純分子,準備保衛勝利果實;做好擴紅工作,完成擴紅任務等。(注:這完全就是在為長征做經濟、軍事上的準備)
“在經過一段時間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指導劉曉、何長工等制定了南線的作戰計劃和工作部署。針對陳濟棠的粵軍同蔣介石存在矛盾的情況,他說:總的要擺正“打”與“和”的關系,和平局面是巧妙地打出來的。(注:1934年10月10日,中央工農紅軍第九軍團抵達會昌縣珠蘭集結,并作為中央主力紅軍的左翼后衛從這里開始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毛澤東在會昌工作了兩個多月,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央蘇區南線的相對穩定的局勢,同北線接連遭受嚴重挫敗的形勢形成鮮明的對照。一天,毛澤東帶著幾個戰士登上會昌城外的嵐山嶺,遠望南方,寫下了《清平樂·會昌》
…… …… …… ……
在他登上會昌山那天,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革軍委已做了重要決定,發布了《給六軍團及湘贛軍區的訓令》,派遣任弼時、蕭克、王震率紅六軍團向湖南西南方向突圍西征。這預示著,空前絕后、舉世矚目的長征就要開始了。
我認為主席作為杰出的大軍事家戰略家謀略大師,其驚人之處恰恰體現在這句誰也沒放在心上的“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上。
4、結束語
對本詞的解說,也許有點過于另類,但這都是我第一次看《毛澤東傳》時水到渠成,腦子中自然浮現的結果,似乎不能謂之穿鑿。令人驚喜的是,數年之后無意中在一本書中發現了下面的話——“君”指何人,諸家有不同理解。20世紀60年代因為要翻譯成外文,袁水拍、葉君健等人便去問毛澤東。毛澤東解釋說, “‘君行早’的‘君’,指我自己,不是復數,要照單數譯”。是啊,這里“君行早”說的根本就不是爬山這回事,在翻譯時這個“君”字與他的隨行人員有什么關系呢,否則主席的話又怎么能講得通呢?
這些個糊涂“諸家”是誰呢? “十年苦讀,不如一朝頓悟”,真有這樣的事嗎?哈哈,哈哈……
這首詞在意思表達上更加曲折隱晦,從藝術角度看,則更加深沉含蓄,相比之下,主席晚年諸如“無限風光在險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詞句,只怕就遜色多了?! ?/p>
三、《十六字令·山》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這首詞解釋起來有點麻煩,不得不多說兩句。它的特別之處在于,盡管它非常重要,《毛澤東傳》上卻沒有收錄。我想可能是編者弄不準這首詞具體作于何時何地,也可能是這首詞的寓意太過明顯,不便列出。我不知道是哪種原因,也許兩者兼而有之?! ?/p>
主席自注:“萬里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于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諸篇(注:包括此篇),反映了這一種心情”。理解本詞的關鍵,就在對“這一種心情”的認識上。
我認為這三個小令描述了“這一種心情”的三種狀態,對應于長征中權力中樞變更的三個階段?! ?/p>
第一、斗爭準備階段?! ?/p>
這里可以引用周恩來的話,“從黎平往西北,經過黃平,然后渡烏江到達遵義,沿途爭論更烈,在爭論的中間,毛主席又說服了中央許多同志”。對于這些斗爭主席是早有準備的,比如長征前“毛澤東從政治局常委張聞天那里得知政治局委員要分散到各軍團去隨軍行動的消息后,立刻到中革軍委提了兩條意見,第一、在轉移時將他和張聞天、王稼祥安排在一起,不要分散到各軍團;……”?! ?/p>
主席一貫謀定而后動,不打無準備之仗。我想在遵義會議前,他已經為重回權力中樞作了相當充分的準備工作。主席的原話叫做“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p>
第二、激烈斗爭階段?! ?/p>
斗爭暗地里一直都很激烈,但在遵義會議上以及會前達到了白熱化。主席的原話叫做“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p>
第三、斗爭勝利?! ?/p>
戰爭的一般規則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但在遵義會議上,主席做了適度的妥協,只是取得了對軍事指揮的實際決定權,而沒有對錯誤的政治路線進行清算。黨內高層依然團結,革命力量沒有因為斗爭而絲毫削弱。中國革命雖然形勢危機但依然大有希望。主席的原話叫做“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墜,賴以拄其間”。也許這里的“鍔未殘”僅指主席(或主席一方的人)未受什么損害,這似乎更合文字上的本意?! ?/p>
讀者如果有耐心讀到這里,就會奇怪,難道幾乎所有注家對此小令的注釋都錯了嗎?主席為什么當時不指出來呢?
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也許主席不想說,也許想把謎底留待后人說,也許時人想說又不便說吧?! ?/p>
四、《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一篇沒什么特別要說的,我只想強調一點,本篇的核心在“而今邁步從頭越”上?! ?/p>
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遵義會議后,主席重掌兵權;二、這次戰役,是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而現實中上紅軍也的確一改自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被動局面,在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從頭開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更大的勝利。
所以,此處的“雄關”,既可指現實中的名關險隘,也可引申為艱難的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 ?/p>
五、《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p>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本篇下闕沒什么好說的,因為最大的難題“蒼龍”,主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指的是蔣介石,而不是日本。為什么呢?革命的首要問題在于辨明真正的敵人。當年韓信登壇拜將對劉邦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今東鄉(向)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 很明顯,能與毛澤東一起爭奪中國前進方向決定權的,只能是蔣介石而不是日本。
然而,“君子一定不撒謊,但也沒有說出全部真相的義務”。我認為本詞另有一個中心,在上闕。主席心目中的“南飛雁”誰呢?誰“不到長城非好漢”呢?
這個問題我本想重點說一下的,剛才網上一查,已經有人指出“‘望斷南飛雁’隱射張國燾1935年9月擅自率8萬紅軍南下”,我就不必再啰嗦了,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也應該是罵張國燾的?! ?/p>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他一定是對這段歷史比較清楚的。對這段歷史比較清楚而又不說破的人是“揣著明白當糊涂”,是另一個層面上的高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