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神話”,或黃金時代的背后——反思80年代文學的一個視角

李云雷 · 2009-03-1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神話”,或黃金時代的背后

——反思80年代文學的一個視角

李云雷

【左岸特稿】

一、重新認識80年代文學

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所以回顧30年的文章特別多,其實關于80年代的熱潮幾年前就開始了,出版了一些書,比如查建英的《80年代訪談錄》,甘陽主編的《八十年代的文化意識》,韓毓海、黃平、姚洋的《我們的時代》等,此外在文學方面,值得注意的還有洪子誠等人的《回顧一次寫作》,錢理群的《我的精神自傳》,王蒙的回憶錄,周昌義的《文壇往事》,程永新的《一個人的文學史》,王安憶、張新穎的《談話錄》等等。周昌義的書沒有公開出版,但在網上流傳很廣,他寫得很有意思,也具有很重要的文學史價值。在雜志上,有不少刊物都開辟“新時期文學三十年”這樣的欄目,《文藝理論與批評》四五年前就開設過“反思1980年代”的欄目,還有在大學的課堂上,比如北大的李楊教授、人大的程光煒教授都開過“八十年代文學”的課程,重新思考80年代和80年代的文學,他們的一些研究很具有啟發意義。

反思80年代,可以說是回顧與反思30年的一部分,80年代是30年改革開放的源頭或最初階段,但它又與90年代以后的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值得研究,在文學方面也是如此?,F在關于80年代文學的文章,大多是懷舊的,而較少真正的研究與反思,這雖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對于我們真正認識80年代卻是遠遠不夠的。

在“懷舊”方面,查建英的《80年代訪談錄》是比較典型的,這本書以訪談的形式,記錄了80年代文化領域中一些“風云人物”如阿城、北島、陳平原、崔健、甘陽、李陀等人的回顧與思考,我認為這是一本重要的書,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選擇對象過于“精英化”,雖然這些人物都是某一領域中的風云人物,但若著眼于一個時代精神的反思,在風云人物之外,普通知識者乃至普通人的感受,或許更有代表性與普遍性;二是選擇對象過于“新潮化”,這些人物都是當時的革新者,我們所聽到的也就只是他們的聲音,而缺乏他們革新的“對象”的聲音,若能將后者當時的感受與現在的思考收入書中,那么將會提供另一種關于80年代的敘述,這樣不同的敘述將會形成一幅關于80年代更加立體、完整,也更富有張力的圖景;三是“反思”的精神還不夠,雖然不少被訪談者有著反思的清醒意識,但或受制于他們80年代形成的知識結構,或出于他們對現實的判斷和考慮,反思的深入程度仍嫌不足;四是缺乏政治經濟學的視角,“訪談”雖然談的是各個文化領域的具體細節,但若要深入把握思想、文化界的變化,則離不開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分析,而這在書中卻較少被清醒地認識和把握,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但是要有真正的反思也很難,因為我們仍處在80年代話語的籠罩之中?,F在一般對80年代的印象,是它是個文學的“黃金時代”,我們需要追問的是,80年代是不是個“黃金時代”,對什么人來說是黃金時代,而這種黃金時代形成的基礎是什么?

說80年代是文學的“黃金時代”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在80年代,文學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中心,文學不僅走在文藝界與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個時代的前面;在這個時期,文學獲得了“主體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政治的束縛,獲得了相對自由發展的空間,各種文藝思潮此起彼伏,而商業化的大潮還沒有侵入這一領域;再就是,文學期刊發行量的天文數字,一個地方性刊物可以發行幾十萬份,而《人民文學》《當代》、《收獲》等全國性的大型期刊都能達發行量的最高峰,所以不少刊物的編輯都會帶著無限的留戀回憶起當時的輝煌,而在今天,純文學刊物發行量最好的不過七八萬份,而一般能到一萬份就很不錯了。從作者的角度來說,在80年代一篇優秀的詩歌或短篇小說可以使之名揚全國,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中心,這在今天都是無法想象的。

如果從整個社會對文學的重視與迷戀來說,我們可以把80年代稱為“黃金時代”,比如程永新在《一個人的文學史》中,就認為80年代和五四時期是20世紀中國文學的兩個高峰,這應該也是社會上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但是對于80年代文學來說,它“走向世界”的傾向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它對西方文學的“模仿”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大家,二是它的“精英化”使它逐漸遠離了底層,遠離了讀者,在它表面的繁榮之后隱藏著嚴重的危機。80年代文學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失去讀者的過程,所以在80年代過去不久,王蒙就寫了一篇“文學:失去轟動效應之后”,而到今天,這一狀況就更加嚴重了。

在將80年代文學“神話化”的背后,被遮蔽的則是1950—70年代,不僅這一時期文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而且這一時期社會現實的變化與文學制度的創建,也對80年代的文學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構成了其“繁榮”的基礎,而這一點則往往被研究者所忽視。在今天,當我們置身于一個充分市場化的文學環境中,就會更容易清醒地意識到,80年代文學的“繁榮”建筑在社會主義文學的遺產之上,而它正是通過抹去這一影響,而使自己顯得輝煌和獨一無二。接下來,我主要想從社會現實與制度方面,談談1950—70年代,特別是十七年文學對80年代文學的影響。

二、讀者的基礎及其“培養”

80年代“文學繁榮”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讀者眾多,刊物發行量大,但為什么讀者會這么多,刊物發行量會這么大呢?我想這里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讀者“能看”,這需要一定的識字基礎與文化水平,其基礎就是識字率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二是讀者“要看”,也就是一般民眾有閱讀文學作品的習慣,而這是文學“大眾化”所達到的效果,它使普通人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兩點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點都無法構成文學的“繁榮”,而這兩點都是在1950—70年代完成的,可以說這為80年代的文學繁榮打下了基礎。

我們先來談識字的問題。在談到文藝的大眾化問題時,魯迅指出,“文藝本應該并非只有少數的優秀者才能夠鑒賞,而是只有少數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鑒賞的東西。但讀者也應該有相當的程度。首先是識字,……倘若此刻就要全部大眾化,只是空談。大多數人不識字;目下通行的白話文,也非大家能懂的文章;……”[1]

文學接受的基礎是“識字”,這個并不算高的要求,卻構成了中國文學發展的瓶頸。而且不僅僅在文學方面,這也是傳統中國的現代化轉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能讓更多的普通人能夠閱讀,這是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的關鍵所在,從白話文運動,到簡化字方案,而“識字”則是這一基礎。

    在傳統中國的科舉制教育體系中,能夠受教育的人數很少,有文章指出,“19世紀前期,清代把由明朝沿襲下來的科舉制加以嚴格的制度化,精心培育出總數達100萬的儒學精英集團。到19世紀后期,這個精英階層則達到150萬,這個數量占當時人口的3.5%,比例并不算小。但是當時的精英教育是與普通的民眾教育相脫節的,精英教育并不是在民眾教育的基礎上發展的,而僅僅是特權階層為培養子弟入仕而獨立發展的。1850年,也就是中國早期現代化啟動之前的10年,中國人口總數已經達到4.3億人,但是受教育的水平卻十分低下。我們可以當時識字率這個標準來考察人口素質的整體狀況。有學者統計,清代中國國民的識字率大致30%到最低數的5%之間。由于對識字率的界定標準不同,所以相關統計數字出入較大。如果以粗通筆墨為標準,當時的識字率可達到30%,若以能夠記帳、寫信作文寫詩為標準,識字率則僅占男性人口的5%——10%?!?SUP> [2]

   1905年科舉制廢除后,識字率不升反降,“在科舉制度廢除后,隨著傳統文人士紳的衰亡,宗族制度與學田、義田、族學、義學的衰落,鄉村人口的識字率甚至不如19世紀以前。在19世紀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識字率大約為20%,而民國時期很多地區的人口識字率都低于這一比例。如抗戰前后湖北省人口的平均識字率只有16%。 若僅就農村人口的識字率而言,其比例則更低。據抗戰時期的一般觀察,士兵的識字率在10%以下。以此衡測當時中國農民的識字率,當亦不差?!?U>[3]

另一則材料指出,“自1895年后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期間,全國平均識字率一直在下降,直到30年代,具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只占總人口的17%,以致于梁啟超曾在1915年批評新政說,二十年來辦現代教育使得全民不識字?!?U>[4]

羅志田指出,廢除科舉在鄉村造成辦學主體由私向公的轉變,減弱了民間辦學和就學的積極性。新學制對貧寒而向學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而鄉民對新教育傳授的“知識”卻不那么承認,導致鄉村讀書人數量日益減少、平均識字率逐漸降低。[5]

    這一狀況引起了不少有識之士的憂慮,在 1902 年《致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一文中,嚴復說:“今中國所最患者,非愚乎?非貧乎?非弱乎?則徑而言之,凡事之可以愈此愚,療其貧,起其弱者,皆可為。而三者之中,尤以愈愚為最急。何則?所以使吾今日由貧弱之道而不自知者,徒以愚耳。繼自今,凡可以愈愚者,將竭力盡氣皸手繭足以求之?!?/p>

晏陽初將中國農村的問題歸為 “愚、窮、弱、私”四端,主張以文藝、生計、衛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別醫治,他認為平民教育的基礎是識字教育,中心是公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最早也是從識字教育開始,“一九一八年六月中,晏陽初到達法國普蘭設立服務中心。當地有五千華工,代寫代讀家信,實在是日常繁忙工作。晏很樂于這項工作,并且在華工們口述家信大意時,發現他們負責熱心——他們并不愚笨粗魯,只因貧窮及缺乏讀書機會而不識字?!蚩紤]如能教授華工識字并逐漸寫簡單家信,比較日常代他們寫讀家信,應更具長遠意義?!?U>[6] 后來晏陽初將這一做法從國外推廣到國內,此后他更將普通人受教育的權利概括為“免于愚昧的自由”。[7]

但民國時期,普通人受教育的狀況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在1930年5月所做的“尋烏調查”中,毛澤東對江西尋烏縣的教育狀況做了一個分析:“女子可以說全部不識字,全縣女子識字的不過三百人。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南半縣文化因交通與廣東的影響比北半縣更加發達。依全縣人口說,約計如下:

不識字    百分之六十

識字    百分之四十

   識字二百    百分之二十

   能記賬      百分之十五

   能看三國   百分之五

   能寫信      百分之三點五

   能做文章  百分之一

   初小學生  百分之五(五千人)

   高小學生  百分之八(八千人)

   中學生     五百人

   大學生     三十人

   出洋學生  六人

   秀才    四百人

   舉人    一人”[8]

即使江西尋烏這樣的狀況,在全國范圍來說也是比較好的,這一狀況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后,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變,新中國不僅通過提高小學入學率來普及基礎教育,而且通過掃盲班、夜校、冬學等各種形式來為成年人掃盲,使全國人口的識字率大大提高,而這則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小學入學率便由民國時期的23%,大升至1952年的49.2%,在大躍進開始時更在毛澤東大力鼓吹‘開門辦學’及辦學權力下放下,由 1957年的61.7%大增至1958年的80.3%。后來隨著大躍進的失敗,毛澤東退居二線,教育政策亦隨之改變。小學入學率便跌至1962年的 56.1%。在文革前,隨著毛澤東重新掌權,1964年小學入學率便提升至71.1%,1976年則達96%?!?U>[9]

適齡兒童入學率或者識字率的提高,對整個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僅就文學來說,基礎教育的普及,不僅為文學的接受提供了廣大的潛在讀者,而且還為處于社會底層的“未來作家”提供了讀書與寫作的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1950—70年的中國為80年代的“文學繁榮”提供了最為堅定的基礎。但又不止于此,即使僅從讀者的角度來說,識字僅僅是最基本的條件,要對文學有了解,有興趣,有閱讀的習慣,也是需要逐漸培養的,而80年代之所以有那么龐大的讀者群,也與1950—70年代文學“大眾化”對讀者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大眾化”的生產—流通—接受模式

我們再來看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按蟊娀笔菑?0年代開始討論,在40年代的解放區確定為文藝的一種發展方向,而在1950—70年代得以廣泛實踐的一種文學創作方式。我們都熟悉趙樹理的一個故事,趙樹理給他的父親讀新文學作品,但他父親聽不懂,他從此受到觸動,立志要做一個“文攤”作家,寫普通讀者也能讀懂的作品,我們可以把趙樹理的轉折,看作一種具有原型意義的“趙樹理問題”,那就是新文學如何沖破知識分子的小圈子,真正走到普通大眾之中去?這也是困擾新文學的一個重要問題。

但“大眾化”不僅僅是一種文學創作的傾向,而且也是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出版、評論、發行、接受等各個環節。從讀者的角度來說,識字率提高了,能夠閱讀文學作品了,但是能不能夠讀到,能不能夠讀懂,讀了之后是否有興趣再讀,也就成為了新的問題。

能不能夠讀到,這是一個文學作品的發行與流通問題。在農村里的孩子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小時候很喜歡看小說,但全村都找不到幾本,每次去串親戚,看到他們家有書,就看得入迷,看不完一定要借回去看,現在這還是家里人經常提起的話題。在浩然的小說《活泉》中,就生動地描寫了他童年時想看書看不到的苦惱,有一次去借書:“我跟他說了不少好話,向他保證不把書往外傳,不給丟失。我見他仍不松口,就起誓發愿,還說,要你給你破了一個角兒,要多少錢,我賠你多少錢,行不?他終于被纏得心眼活動了,說,那你就先拿一本去,不能超過三天就得還給我。我連聲答應,行,行!一定,一定!”

為什么看不到書,跟作品的發行量有關。五四之后的新文學中,作品的發行量是很低的,“中國書的銷路一向太小了,一本書能銷到十萬冊以上的怕只有周先生的《吶喊》與《彷徨》,茅盾的據說普通也只有三五萬冊,其他更不必論了。”[10]而在1949年之后,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為例,1958年初出版后,僅一年半就銷售了130萬冊,1960年它的日本版發行5年后,也印刷了12次,印數也達到5萬。再比如《紅巖》,“1961年出版的《紅巖》,一年多的時間內就發行了500多萬冊,創下了當時長篇小說發行的最高紀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都有人起早排長隊等候購買《紅巖》。這一現象并不僅僅局限在50—70年代,‘文革’后《紅巖》開始重印,到1984年又發行了300多萬冊;90年代以后仍有多家出版社再版重印,如果再加上《紅巖》出版前中國青年出版社發行了300多萬冊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紅巖》的發行量已經遠遠突破1000萬冊的大關。這一天文數字的發行量,不僅在50—70年代的中國文學中絕無僅有,很可能還是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中長篇小說的最高記錄?!?U>[11]

除了這些作品,還有專門面向普通群眾的“工農兵”叢書,形成了兩次出版熱潮,從1947-1952年是“工農兵”叢書出版的第一波熱潮,其中有冀南書店于1947年出版的“工農兵叢書”,共7種,上海群益出版社于1950年出版的“工農兵文藝叢書”,約8種,三聯書店從1950-1951年出版了“工農兵文藝叢書”,約48種,上海廣益書局于1951年開始出版“工農兵故事叢書”,這套叢書歷時三年。而1958-1959年是“工農兵”叢書出版的第二波熱潮,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8年出版了“工農兵文藝叢書”,約有13種;上海文藝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了“工農兵創作叢書”,約45種;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了“工農兵文藝創作叢書”,約3種;1959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工農兵文藝學習小叢書”,約10種。[12] 此外,還有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農村讀物”版作品,以及改編為連環畫、地方戲曲、影視劇、廣播等各種藝術形式,擴大了文學作品的接受范圍,形成了直接抵達最基層、最底層的發行網絡,而這則與出版、發行上的“大眾化”傾向密切相關。

與之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書的定價。如果發行量的擴大解決了普通群眾能否接觸到書的問題,那么定價的問題,則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買得起或看得起的問題。

《創業史》(第一部)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年1.37 元,1977年1.15 元,1982年1月版1.35元,1988年5月版3.05,1990年定價20 元;2000年7月版24元;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月版,38.0元,這是中國當代長篇小說藏本,包括《創業史》的第二部上卷。

再來看《青春之歌》,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1.15 元,1979年版1.52 元,1981年版1.3 元,1990年版4.95 元, 2005年版28 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2 年版14.60(文集版),單行本21.6 元,98年版04年印刷 26 元;2004年版28.5 元。

這其中有一定的通貨膨脹率,按照陳明遠先生的計算,50年代中期標準人民幣1元的購買力,相當于1963—1966年的1元2角左右,1977—1979年的1元3角左右,1982—1983年的1元5角左右,1985年的2元,1988—1989年的3元,1991年的4元,1993年的5元,1995年的8元,1996年的9元,1997—1998年的10元左右。[13]

如果扣除其中通貨膨脹的因素,那么到21世紀初書的價格大約是60年代的3倍左右。這一增長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高,但這也為最底層的讀者構成了障礙,所以80年代以來讀者不斷萎縮,這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此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作品。對于讀者來說,能夠讀、能夠讀到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普通讀者對于一部“文學作品”應該有什么樣的要求呢,或者說他們為什么要讀文學作品呢?我想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讀懂,二是描述他們關心的事情,三是能夠達到一定的藝術水準。

讀懂可以說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但是從80年代以來,朦朧、晦澀似乎成了文學成功的一個標志,似乎越難讀懂就越有“藝術性”,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就跟越好讀越有藝術性一樣,是否晦澀可以說與藝術性無關,我們不排斥一些探索人類意識中朦朧領域的晦澀作品,但以“難懂”作為作品成功的標志則是不對的,這可以說是文學“精英化”的一種表現。而對于普通讀者來說,能夠讀懂則是他們接受的一個必要條件。

“新文學”與“舊文學”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不將文學當作“失意時的消遣或得意時的玩意”,而是作為一種與現實人生密切相關的事情,讀者接受“新文學”,與閱讀舊小說或看電視劇不同,如果說后者是與他們的生活沒有或很少有聯系的一種娛樂方式,那么“新文學”則促使他們認識現實并改變現實,所以描述他們關心的事情便是一種內在的要求,無論是政治上的重大變化,還是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文學只有提供這一方面的東西,才能使他們感興趣,80年代文學最初也正是因此才贏得了廣泛的讀者,但伴隨著“向內轉”和“純文學”化,則使文學遠離了這一些讀者。

藝術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但這是與精英不同的另一種藝術趣味、習慣與方式,不能以精英的趣味來簡單地加以要求。

現在文學作品的讀者,除了老讀者范圍較廣以外,大多是大中城市的知識青年,包括大學生、白領或中小資產階級,我們可以說是“精英”或“精英”的預備隊,這應該是這30年來文學出版與文學教育傾向“精英化”的結果,從“大眾化”到“精英化”,從政治化到“商業化”,這正是30年來文學所走過的路,而在這一過程中,它則把大部分普通讀者排除到接受的范圍之外了,80年代則是這一變化的初級階段,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大眾化”的渠道,造成了表面的繁榮,而后又摧毀了這一運行方式。如果說1949年之前大部分群眾不讀文學作品,是由于不識字,那么在80年代以后大部分中國人不讀文學,則是由于“大眾化”這一文學的生產—流通—接受模式受到了摧毀。

四、作家的分化與“轉變”

最后,我們再來看看作家。從80年代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作家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從“人民作家”到資本的“賺錢機器”的轉變,這是就那些知名作家而言的,另外一點,就是作家的分化很大,看那些“作家富豪榜”上的作家,年收入可以達到上千萬、幾百萬,而一些年輕作家、還沒有名氣的作家,則基本上不能靠寫作為生,大多靠作協體制的資助,或者以另外的職業為生,將寫作當作一種業余活動。

80年代作家的培養,是按照“人民作家”來培養的,但是他們成長起來后則背叛了這一方向。為什么這么說?80年代作家的成長、成名,基本上都是在期刊上發表作品的,期刊是社會主義文學體制的一個機構,按照這些機構的原本目的,要培養的是為人民寫作的作家,所以對文學新人的培養是盡心盡力的,比如我們現在看一些作家的回憶,就會提到編輯部為作家“改稿”,把作家請來,外地的還安排食宿,讓他們專心專意地修改作品。比如余華曾說,“我人生的轉折是在1983年11月,一個長途電話改變了我的一生。電話是當時《北京文學》副主編周雁如打的,接通后她第一句話就是告訴我她早晨一上班就掛了這個長途,一直到下午快下班時才接通。我一生都不會忘記她當時的聲音,說話并不快,但是聲音清晰準確,她希望我去北京改一篇小說,并且告訴我路費和住宿費由《北京文學》承擔,這是我最關心的事,當時我每月的工資只有30多元。她又告訴我在改稿期間每天還有2元錢出差補助,最后她告訴我地址——西長安街7號。我放下電話,第二天就坐上汽車去了上海,又從上海坐火車去了北京。到了北京后周雁如告訴我文章的結尾有點陰暗,希望再修改修改。當時我住在八一廠的招待所,回去后我一天就給她改好了?!?U>[14]格非也說,“我的小說,比如《迷舟》,《邊緣》,《湮滅》等作品都經歷了這樣一個修改過程。如果說我從改稿中所學到的東西往往超過創作所得,這也并非是一種夸張之語?!?U>[15]

不僅作家如此,評論家也是如此,以下是關于“80年代”的一段的對話:

“陳村:那么你們以前的身份是?

吳亮:我是工廠工人,和程德培一樣。所以我到現在還是有一種業余感。

程德培:就只有我們兩個人沒有在大專院校呆過,也不是什么科班出身。

吳亮:我倒還很喜歡這樣的狀態。第一次被周介人叫到《上海文學》編輯部談稿子的時候我還穿著工廠工作服哎,我上班溜出來的。

……

程德培:……那時候的編輯部像所培養人的學校,特別注意從來稿中發現人才,而且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U>[16]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80年代的編輯部對業余作者、自然來稿多么重視,甚至投稿連郵費都是編輯部付的,而且不只是一個編輯部如此,而是一種制度安排與一種體系,這在今天不僅不可能,甚至是不可想象的。在商業化的環境中,我們會很難理解當時文學期刊的所作所為,只有將之放在社會主義文學的傳統中,才能對這樣培養“新人”的方式有所了解,在浩然、王蒙、劉紹棠、高玉寶、李學鰲、胡萬春等作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套培養新人的體系的作用,而對于80年代成長的作家、評論家來說,他們幸運地分享了這一“體系”的方便或好處,卻也成了這一體系的摧毀者,他們成了“精英”作家,并以精英的價值觀與文學觀,與普通讀者、也與他們成長的環境拉開了越來越遠的距離。可以說余華、吳亮、程德培的成長,不僅僅是由于他們的才華,也是由于有發現并培養他們的機制,而今天這一機制已經被破壞,所以在工人、農民中即使存在有文學才華的作者,也很難成長為作家,即使成為了作家,也是與普通讀者沒有太大關系的“精英”了。

在80年代的“文學繁榮”中,另外一個起很大作用的是作協,我們看一下現在最知名的作家,可以發現他們大多獲過80年代的“全國優秀中短篇小說獎”,而這一獎項則是作協組織并運作的,它對文學新人的發現與培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協作為一個半官方的“群眾組織”,在80年代文學的繁榮中發揮了重大影響,而這一成立于1949年的組織,無疑是社會主義文學在制度上的一種安排。

不少人對作協頗有微詞,比如“斷裂”,比如有作家宣布退出“作協”等,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應該建立在事實的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做一些比較,1949年前作家有不少生活很困難,像葉紫就是貧病交加而死的,朱湘有不少“新月派”的富朋友,卻也是因貧病跳水自殺的,作協的建立使作家的生活獲得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不再僅僅靠賣稿為生,這是其好處,但作協的管理與運作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尤其在1950—70年代,這是應該反思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取消。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俄羅斯的狀況,在張捷的《當今俄羅斯文壇掃描》、《當代俄羅斯文學紀事(1992-2001) 》中,我們可以看到20世紀80、90年代,在“自由派”作家的激烈沖擊下,原來的蘇聯作家協會分裂成幾個小的作家協會,陷入了發展的困境,不少作家的生活也十分困難,到現在他們向政府提出國家應該支持文學事業,而政府則說,“當初是你們要自由的。”——在這里關鍵不是要不要“自由”的問題,而是要什么樣的自由的問題。

在培養文學新人上,文學期刊與作協逐漸失去了原來的主導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商業化的邏輯,現在出版社與作家直接合作,以“暢銷書”的方式運作,期刊被當作一種可有可無的陪襯,另外以“新概念作文”為代表的文學新人培養方式,則對作協的培養體系造成了沖擊,2007年一些“80后作家”被吸收入作協,可以視為作協對這種商業模式或“偶像化”新人的妥協。

現在最有商業價值的作家,一是80年代成名的作家,他們將80年代積累起來的名氣(象征資本)轉化為現實的商業利益,他們對讀者的“號召力”成為了資本的賺錢機器,而至于他們寫作的內容與方式是不重要的,至少對市場而言如此。

二是所謂“80后作家”,這部分作家是文學的商業化、偶像化轉型中的受益者。他們“先進市場,后進文壇”,以出版與市場的巨大力量沖擊著中國文學。這些以商業化包裝的華麗詞句雖然不無青年人的感傷與叛逆,但大多屬于撒嬌性質,它們不僅對社會與時代的變遷不感興趣,而且對“80后”的現實處境也并無真實的呈現,或者說只是大城市特定階層“80后”生活與情緒的一種反映,并不具備普遍的性質。這一部分作品被選擇來代表“80后”,或者中國文學,只是資本運作的結果,而在這背后則隱含了“新階層”的格調與情趣,或者可以說是一種遮蔽與粉飾。

在這兩批作家之外,大部分60、70、80年代出生的作家則是受壓抑的,舊有的體制已起不了很大的作用,而他們又沒有趕上新時代(除了一些例外,如“美女作家”),處于兩邊不靠的狀態?;蛘哒f,這一部分作家是在新舊體制轉換中被遺忘、被拋棄的,在今天文學蕭條的狀況下,無論他們在創作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可能像80年代成名的作家那么有名,也不可能像“80后”作家那么有錢。但除去名利的誘惑,或許才能真實地面對現實與文學,在這個意義上,正是在這些作家中隱含著中國文學的真正希望。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80年代文學的一個整體效果是:普通讀者數量劇減,從業余作者、基層作者中培養“文學新人”的系統崩潰了,而“大眾化”的生產—流通—接受模式也被摧毀了,文學成了精英階層把玩的玩意兒,或者商業化的一種“產品”。從整體上看,我們可以把80年代文學看作一個轉折或過渡,這是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折,從社會主義現代性到資本主義現代性的轉折,從“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文化的轉折,從一種世界想象到另一種世界想象的轉折,它的“繁榮”是建立在這兩種現代化思路的矛盾與沖突之上的,而它的長處與不足都在于此。

對80年代文學的反思并不是完全否定,也不意味著對其他時代(比如1950—70年代)文學的全盤肯定,我們應該有一種更為客觀、多元的態度,所以這里的反思盡管可能是“不合時宜的”,但作為一種視角或許有存在的理由,當然我也希望能看到其他角度的反思,以豐富我們對80年代文學的認識。



[1] 魯迅《文藝的大眾化》,《魯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頁。

[2][美]羅茲曼,中國的現代化[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282,轉印自馬寶成,

《資源缺失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頓挫》,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8467

[3]王奇生《民國時期鄉村權力結構的演變》,《光明觀察》2005年7月12日

[4] 轉引自金觀濤、劉青峰著《開放中的變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頁155-157。

[5] 羅志田《數千年中大舉動──科舉制的廢除及其部分社會后果》,http://www.cuhk.edu.hk/ics/21c/index.html

[6] 吳相湘《晏陽初傳》21頁,岳麓書社2001年出版

[7] 這是對羅斯?!八拇笞杂伞钡难a充

[8] “尋烏調查”,《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伍迪?!睹珴蓶|的教育奇謀》,http://bbs.chinacourt.org/index.php?showtopic=95853

[10] 孔令境《我的回憶》,《魯迅評說八十年》115頁,中國華僑出版社2005年1月

[11] 李楊《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177頁,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12] 參見史靜《1958-1959年“工農兵”叢書研究》,未刊稿

[13] 《20世紀下半葉人民幣的幣值變化》,《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291、292頁,文匯出版社2006年2月

[14] 余華:《從魯迅說起》,http://www.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6/03/02/006497212.shtml

[15]轉印自周立民:《〈收獲〉50年:珍藏半個世紀的文學記憶》,《文匯讀書周報》2007年9月5日

[16] 陳村 吳亮 程德培《80年代:文學·歲月·人》,《上海文學》2008年第5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2. 星話大白|越南
  3. 鄧論學習 (十二) 是四人幫搞的“血統論”嗎?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須反,必須批
  6. 胡錫進為什么總改不了陰陽怪氣的老毛病
  7. 譚吉坷德|決戰,或許正在悄然開始
  8. 對菲律賓斗爭的關鍵是,讓它的挑釁得不償失
  9. 到底是誰在夸《新聞女王》?
  10. 戴雨瀟:疑似國家公務人員雇水軍散布假信息操縱輿論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5. 這是一股妖風
  6.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7.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8.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9.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10.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視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