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鋪敘間隔五六十年的臺灣與日本兩代青春男女的戀愛電影引起中國內地,或者還真是中國電影的一大希望――淡化意識形態的信號到來了。
但是,我相信《海角七號》即使在內地上映,它也不會如在臺灣一樣獲得萬口一辭的好評,相反,魏德圣導演或者可能步去年李安導演后塵――《海角七號》也可能與去年的《色。戒》一樣成為內地文化評論的最焦點之一。
說實話,我看了這部被許多人包括許多內地白癡影評人厚愛的《海角七號》后,覺得很不舒服。
而且,現在早就過了那種大家都說好,我也一定要說好的時間,對這個《海角七號》我也沒辦法跟著一樣說好。
有哥們兒看完它后給我發短信說:這是部“臺獨電影”。
這個帽子很大,要慎重。
其實,看后我覺得它并沒有太明確的“臺獨”意識,談不上(也可能是我在網絡上看的版本質量太差,丟了很多內容吧)。
一個二戰后不得不回到日本的日本男人,在回國的船上給他留在臺灣南部恒春的中國女人友子寫了7封信,之后兩個人一別無音訊,這個日本人的信也沒有發出,直到2000年之后,當他死后他的孫輩把這些信捆好按原址寄回臺灣,但信封上的那個“海角七號”的地址早找不到了。
“海角七號“在哪里呢?
電影名是《海角七號》,用意也在這個“海角七號”。
什么是“海角七號”?
它是當年一個日本男人和一個中國女人的甜密,其實,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它的指代就是1945年以前日據時代的臺灣,以及某些現在的臺灣人對此的懷念――雖然它不是我們這個大一統語境下的中國人所能接受的,甚至是憎惡的,或者這部電影表明現在確實有一些臺灣人對那個時代懷著眷戀。
從臺北掃興而回的主唱阿嘉(范逸臣飾)接替爺爺當了業余郵差,正接到了這封厚厚的寄自日本的信,他好奇地打開信(臺灣的郵差真的很遜),讀到了五六十年前的這個故事(那7封信),于是開始尋找曾經的“海角七號”和那個叫友子的臺灣女人。
友子,本是一個中國女人叫的日本名字,一聽就知她是日據時代的日本文化教育下培養起來的一代臺灣人,一個強烈的符號。
為什么她不叫“淑珍”或者“秀蓮”呢?
電影至最后,阿嘉找到了那位友子,友子已經80多歲。
但讓阿嘉找到友子的人卻是兩個日本人,一個日本歌手,一個日本女導游,也叫友子(她的名字,其實是老友子名字來歷的提示),阿嘉從臺北回到恒春,組織了一支七拼八湊的樂隊,是為了給那位著名的日本歌手的演唱會暖場,而在這個過程中,這個中國男人又愛上了中間人友子(田中千繪飾)。
而關于五六十年前的那對日臺戀人的戀情,電影沒有交待,有的只是那個日籍老師的7封晦澀情書,電影更沒有交待當年的那個友子在這樣一段感情中的真實狀況,是甜蜜?是艱難?是幸福?還是不幸?或者這段戀情本身就是一個大謊言?
但在《海角七號》刻意營造的語境里,在現在的臺灣電影人和影評人對此事的想當然想像中,這對戀人的感情堪比《泰坦尼克號》里的羅絲和杰克了,片中有大量的游船鏡頭進行這方面的暗示,把侵略者當年滾回本土的場面處理得堂皇優美;而這對日臺戀人的舊情,其實只是被用來做燒酒以澆現在某些臺灣人(文化矯情人)媚日情緒的塊壘罷了。
所以,這部電影至少讓我知道臺灣有3種人:
一種是支持統一的。
一種是支持臺獨的。
還有一種人是神往著臺灣與日本重新走近的。
電影中有一句話極具象征性,漂亮的日本女導游友子對新認識的臺灣男朋友阿嘉說:“這回,不是我留下,就是你跟我走。”
上一次,因為二戰失敗,日本人被趕回了本土,那對苦命鴛鴦一生情緣當即了斷,現在日臺男女之間新的情緣出現了,或者是留下,或者是跟著走,他們誰也不想再被分開。
什么是留下?什么是跟著走?
有評論說這部電影勝在濃濃的本土情懷,但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個托詞,電影中阿嘉出場的第一句臺詞就是“我操你媽的臺北”,如果用本土情懷來解釋,也只能解釋成是恒春對臺北的叛逆――引申一點是臺灣本土意識對統一價值觀的叛逆,“臺北”的符號,既可以是扁政府時的臺北,也可以是馬政府的臺北,但電影其實是用這句話引向所謂本土情懷里日臺關系的緊密的歷史關聯。
而且,其實,如果――
將《海角七號》中大量的隱喻句子去掉――試想如果內地電影局和中影集團最后通過這樣一個版本的《海角七號》,這部電影的全部精彩與魅力至少要打掉五折。
或者它又變得一無是處枯燥無味。
那我們的電影管理和引進部門還要引進它干什么呢?
看了這部電影,又看了些相關的評論,真的覺得中國電影根本沒有希望,就這樣一部與“我們“的主流價值觀相悖的電影,仍然得到內地媒體、影評人和電影工作者們一邊倒的支持,匪夷所思之極。而我也不相信這部電影里的藝術魅力可以和政治訴求完全分開,我說了,如果這部《海角七號》離了它精致、巧妙、尖銳的政治訴求,就是一灘狗屎。
――――――――――――――――――
以下是我找到的網友關于此片的一類看法:
陸軍少校:因為愛情是偉大的,是純潔的,是美好的。所以一個教日語的日本主子和一個學日語非常刻苦的女奴之間所謂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是如此的刻骨銘心,比起中華民族的苦難,比起亞洲各國的苦難,比起全人類的苦難,比起萬人坑、集中營、慰安所,都要TMD偉大圣潔高尚!
空軍上士:《海角七號》的主題曲也很有意思,《國境之南》,是啊,大日本國國境的南方。不茍同,臺灣在中國大陸的南方。
陸軍中尉:當年誓死抵抗的中國臺灣人都戰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奴才了。
Suen1314:一個統一的國家,其中的一個地區謀求獨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政治、軍事乃至經濟課題,惟一不現實的卻是某些精英們嘴里子虛烏有的所謂“文化”。
能夠想像一個歇斯底里“去中國化”,達到幾乎要創造文字,要吧閩南話或者日語當做自己的母語、官方語言的地區,居然是“是要保存中國漢文化為目的的”。一個正常人的邏輯怎么能了解怎么能明白?
當一個人喋喋不休于“外省人的原罪”,他對祖國母親的認同還有任何值得辯護的地方嗎?什么叫外省人,什么叫本省人?不是中國人么?還“兩岸只有愈行愈遠”,對不起,抱有如此思想和態度的人,我們從來沒有走近過。
漢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或者說任何一個偉大文化的精髓里,都堅定地秉持者一個信念:無論祖國有多少缺點,無論家鄉多么貧瘠丑陋,對于任何人他的地位仍然是至高無上無可動搖的。我記得初中英文課本里那位美國揚基佬的自白:“不要問祖國為你做了什么,要問你為祖國做了什么”任何一個偉大的文化在這點上都無可辯駁,臺灣呢?
還受傷,還悲情,屁!
臺灣是一個沒有任何文化,沒有任何哲學,寡廉無恥,毫無信義的一群敗類,人類的毒瘤。
臺灣回歸祖國,是全中國中華民族付出2500萬人的代價,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才得到的。他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國際地位是中華民族付出巨大犧牲和努力才換來的。
陸軍上等兵:這個片子本來今天我要下下來看的,一看介紹影片介紹,日本人和臺灣人戀愛。讓人提不起精神來。所以沒下,值得慶幸(沒浪費我寶貴的時間)。讓人聯想到:在日本皇民化教育長期毒害,讓臺灣人失去作為中華兒女應有的精神面貌。曾幾何時連惜日的保鈞熱血青年,都變成了軟骨頭。王金平在日本大肆宣傳臺日特殊關系。還有賣國賊李登輝,五毒教主陳水扁。加之廣大臺灣青年具有哈日情節。這些都令人作惡。
――――――――――――――――――
PS:海角與神舟
(臺灣《自由時報》關于《海角七號》評論)
臺灣有海角七號,中國有神舟七號。兩者雖然都是七號,但海角在人間,神舟在天上。
我們的海角七號,是一首小人物為生活、感情、工作打拚的鄉土詩歌;他們的神舟七號,是中國大地遍地劫難,毒奶品、黑心商品、政治威權羅網密布,卻刻意營造一個虛無縹緲的登天神話。
海角的浪濤,雖然澎湃嘈雜,卻是人民心聲的吶喊,神舟一飛沖天,卻是統治者飛龍在天、唯我獨尊意志的展現,人民只能仰天長嘆。
民主看似混亂,但亂中有序,人民生活在普世價值所建構起的制度之中,做一個有血有淚的人;專制看似穩定,但崩解的危機卻潛藏其中,像座蓄積萬年能量的火山,隨時都會噴出熔巖,毀滅大地。
民主不需要神話,也不需要宏偉的象征,它的主角是活生生的小老百姓。少數大官縱然一時大權在握,但在歷史舞臺上,只是跑龍套的角色。而在專制體制中,統治者的地位等于神,坐在云端,擺在供桌,接受子民的祈求與膜拜,主宰了蒼茫大地,人民就像芻狗。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電影題材多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表達一種我要活下去的意念。小人物對照起銅墻鐵壁的獨裁政權,似乎卑微得像路邊任人踩踏的小草,卻展現出無比強韌的生命力。這種電影雖是小品,卻觸動人心,不像現在的中國電影,一旦把壯麗山水、千軍萬馬、宮殿、彩衣華服拿掉,就不知道還剩什么?
臺灣在海角,中國在天際;我們在當人,他們想當神。這兩個國家再怎么看,都不是同一國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