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世紀70年代對封建孔教的全面清算已過了50余年。可是,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有許多人不了解儒家思想體系,不知道新舊儒家之分,沒有認識到“儒學”是作為一種統治階級炮制出來的意識形態的本質,只知道用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類空洞的折中主義式的話術掩飾自己的‘無知’。
那么,何為儒學?
“儒學是春秋時諸子百家之一儒家學派的學說,其理念脫胎于西周禮樂制度,重視人倫觀念和道德修養,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以上,便是百度百科詞條中對儒學的定義,但我們都知道,它實際上反映的不過是官方對儒學于21世紀的再定義。
正所謂:
“孔夫子是一塊磚,反動勢力哪里需要哪里搬。”
或許會有人嘗試辯解到,“儒學當中也有好的部分,也有許多值得現代人學習并推崇的”,像這種種高見,實在讓人難以言表,其本質不過是可笑的詭辯。
他們先是將儒學理解成了一個“死物”,一個可以隨意抽出其中部分內容的積木高塔,只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小心謹慎,就可以將他們視為壞的部分,一點一點的從這個高塔中抽離出來,最后,所保留的就只剩下了“新時代的儒學”、“人民的孔夫子”,然后大唱贊歌就是了。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就需要本篇的論述了。
想要系統性的了解儒家體系,就必須要對所謂的“新、舊”儒家做一定的區分。那么何為新儒家?何為舊儒家呢?
舊儒家指先秦時期的以孔孟荀三人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新儒家則指漢代董仲舒之流重新詮釋儒家經典之后而誕生的新的學派。二有著較大區別。
首先在政治理念上面,舊儒家整體上追求“復禮”“懷周”(這下不得不提荀況了),以孔孟二人為代表。
①孔丘
一方面,孔子承襲周制,“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另一方面對魯國大夫于泰山祭祀,行八佾之禮表示憤慨(在西周禮制體系下,是只有周王才能做的),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以上皆見《論語·八佾》)
又強調“君權唯一性”的王制原則,孟軻則轉述其理念,“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孟子·萬章》
“曾子問曰:“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禮與?”孔子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嘗禘郊社,尊無二上,未知其為禮也。”這便是后世王朝所推崇的春秋大一統主義與天道觀念在某種程度上的結合。(見《禮記·曾子問》)
若是考慮到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禮崩樂壞、諸侯混戰的局面,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這一段話實際上是在diss各大不尊周王的諸侯國。
但孔子一方面推崇周制,要求復禮尊王,而另一方面又提出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變更。既試圖重振西周的宗法封建制,又提倡對世官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良。
“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先學習了禮樂后做官的,是原來沒有爵位俸祿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學習禮樂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讓我來選用人才,就會取用先學禮樂的無爵祿者。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孔丘并不一昧的懷古復古,而是以周制為基礎做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也正因此,他才受到了荀況的推崇,而不像孟珂一樣被唾棄。
孔丘在治民上提倡德禮高于刑罰。“道之以政,齊之以行,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棄之以理,有恥且格。”《論語·為政》提倡教化與仁政,便是孔夫子理念的精髓。
②孟軻
相較于孔子,孟柯的政治理念更為復雜。在游歷諸國中,常與各國諸侯對話,在王公們詢問“何以利吾國”時,孟子反對一味逐利,而大加宣揚“仁政、王道。”
“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強調君主要實行仁政,實現王道,這便引出其核心思想“民貴君輕”的君權有限論與民本論。其與管仲、商韓之學大相徑庭。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
可在另一方面,孟珂對井田制抱有理想化的憧憬,又對貴族政治持擁護態度。
“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孟子·離婁》
認為卿大夫之家(貴族巨室)“上則近君,道則近民,故君不得罪貴胃,為政方可行于天下”。由此孟子主張保留“仕者世祿”,維系已然崩潰的世官制度,也因此被斥責為空想泥古。
③荀況
身處戰國之世的荀子非常清楚的預見春秋儒家諸子們的理念過于空想,恐無法適用于時勢。故而提出了大名鼎鼎的法后王理念。“王者之制,道不過三代,法不貳后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貳后王謂之不雅。”認為王天下者,其治國的政策不能超過三代,所推行的法律不能與后世君王相違背。《荀子·王制》
不同于孟子的法先王,荀子追求“復古,法今”相統一,故而提出了對秦漢以降的中國古代社會極重要的“隆禮重法”觀念。
“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分別見《荀子·議兵》、《荀子·決道》
將禮與法并行于世共同治國,尋求一個制度與律令的平衡點。以及追求內圣外王,將儒道法三家理念結合,內重視人格修養,外重視經邦濟世,被各朝各代統治者所推崇。
其又推崇君權君威,認為“為人主上者,不美不飾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天下也,不威不強不足以禁暴勝捍也。”強調君王要有權威與權力,但又重視民本論,“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分別見《荀子》富國與王制)
如果要在舊儒家體系中找到一個共同點的話(是在新儒家體系中被摒棄掉的極重要的部分),那必然是涉及民本論的權利觀念。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論語·八佾》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離婁下》
這便是整個舊儒家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一權利與義務的對等。
而在之后的董仲舒公式化儒家之后,我們已然不容易看到這一類理念的發展。因為秦漢以后的統治階級已然發生變更,是建立在地主經濟上并以官僚政治為上層建筑的專制王朝,所以在推崇儒學的同時,又將其異化,捧成無害的神像。(這一點在之后我會論述)
陶希圣曾對此做過研究,其說:“封建貴族的固定身份制度的實踐倫理學說,一變為自由地主階級向殘余貴族爭取統治的民本政治學說與集團國家理論;再變為取得社會統治地位地主階級之帝王之學,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孔子遂由此成了神化的偉大人格;三變而擁抱道教佛教,孔子又變為真人至人及菩薩;四變而道士化;五變而禪學化;六變而孔學之經世濟民的探討失敗,所留存者,偉大的孔子,為地主階級與士大夫集團之保護神。”(《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第187頁)還沒有變完,他接著指出:“現在孔子到了第七次發展或轉變的時期了。有人想把孔子來三民主義化。”或許在21世紀的我們應當補充道,“孔子第八次發展或轉變的時期已經到了,有人想把孔子來馬克思主義化。”當然,這已經是后話了。
可這是否能像現代儒家們所極力切割的那樣,“孔孟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后人傳承壞了”?顯然是無法這樣理解的,誕生于封建制度下的儒家再好又能有多好?一個過于泥古空想的舊儒家又能有多好?(關于這點,我準備在本系列的總結中做一個較為詳細的說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