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公眾號上看到了《是誰躺在'計劃經濟'的迷夢里不愿睜眼》(原創:螢火蟲的耳語,2024-6-19,公眾號:螢火蟲的耳語)一文。
文章談到“昨天,轉發了一篇周為民談市場經濟的講稿《搞計劃經濟到底行不行,聽聽中央黨校教授的剖析》。不出所料,又斜刺里戳到了某些人的肺管子(我本無意冒犯他們,也深刻理解他們痛苦的來源,無奈他們自己卻強不知以為知),于是荊軻刺孔的戲碼繼續上演。評論區沸反盈天,人歡馬炸,最后鬧騰得被平臺強制關閉。頓時,連帶那些溫和理性的留言,無論玉石,皆成齏粉,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此后文章分析了“是誰躺在'計劃經濟'的迷夢里不愿睜眼”的三種人:大概率不是農民;大概率年齡偏大;大概率價值幻滅。
對此我想說的是,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計劃還是市場經濟,而在于勞權經濟還是產權經濟。
改革前后經濟體制的本質區別,不在于什么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而在于勞權經濟與產權經濟的區別。
首先,把改革前的經濟稱為計劃經濟,這顯然是錯誤的。馬克思設想的計劃經濟是建立在按勞分配基礎之上的計劃經濟。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談到按勞分配條件下勞動時間起著雙重作用:一方面是勞動消耗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各種勞動職能同各種需要適當比例的調節。這無非是說,同一種計酬方式,不僅決定著消費品的分配,同時也決定著生產狀態。但是,人們卻忽略了這一要點,無論在實踐上還是在理論上,都只把按勞分配當作個人消費品的一個原則來對待,而另一方面又把有計劃按比例當作另一個規律來對待。結果一方面在宏觀上形成了所謂的計劃經濟模式,在微觀上則形成了病態的公有制經濟模式,這正是社會主義實踐在世界范圍內發生重大挫折的關鍵所在。事實上的蘇聯模式,只是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產權制度相結合的模式,并沒有能夠實現按勞分配,當然也不存在什么計劃經濟。
其次,由于十月革命是在經濟落后的蘇俄取得了成功,因而導致了社會主義革命過程的特殊性,即類似蘇聯、中國等這些經濟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勞動階級取得政權之后,由于缺乏生產力基礎而不能直接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首先必須快速進行工業化,然后才能進入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階段。因此,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進程中多出了一個從暴力革命勝利到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之間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快速積累資金、實現工業化,從而為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形成生產力基礎。因此,改革前的發展階段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國家從舊體制到新的生產方式建立之間的過渡階段,而與這一階段相適應的經濟模式,本質上也是一種過渡經濟模式。因此,改革之前的我國經濟模式本質上只是一種過渡經濟模式,而不是什么計劃經濟模式。
第三,改革開放前后的本質變化,不在于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變化,而是勞權經濟到產權經濟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觀念沖突越來越明顯。但是,人們所反對的并不是什么市場經濟,而是產權經濟。
首先從農民改革引起的變化看,過去人民公社的基本制度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勞權制度,是勞權公有制模式。人民公社的生產隊模式,主要是社員大會、隊委會領導下的隊長負責制和以工分制為具體形式的分配制度,在管理上體現了社員當家做主的要求,在分配上則體現了社員勞動分配權的要求,因而是全面地體現了社員對勞動所有權的基本要求。而另一方面,人民公社為社員提供了醫療、教育和農機、科技、供銷、行政服務系統,從而使社員有一個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但是,改革之后,由于退回到了農民個體經濟方式,一方面農業生產失去了高度機械化和規模化經營的機會,農業生產力始終得不到大幅提高,農民收入不足以維持農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因而廣大青壯年農民只得成為打工的農民工,成為資本經營的企業的雇傭勞動者;另一方面原有的醫療服務體系和教育體制趨于瓦解,農民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也就是說,農民從勞權經濟的環境下在改革之后轉變為產權經濟的環境,這種環境的變化同時也使農民的切身利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作為勞權經濟模式的生產隊,社員是按照每個人的勞動投入來分配集體生產成果的,隊里的任何參加集體勞動的人都可以憑借勞動投入享有生產成果;而在產權企業,打工者只能得到與市場價格水平相近的工資收入,一般員工是無權進入企業生產成果的分配的。當然,與引相聯系的是,雇傭勞動者也無權參與企業管理。從報酬勞動者到雇傭勞動者的身份轉換,人們感受到了明顯的利益變化。
其次,我們從工商企業的改革引發的變化看,同樣也發生了兩個方面的變化:在國企擴大自主權改革失敗之后,國企改革也進入了加強產權制度的改革,這種改革打破了職工的鐵飯碗、鐵工資,并推行了合同制,把原有的本來是企業主人的國企員工轉變為了雇傭勞動者;而絕大部分的國企在改革中被私有化;同樣地,那些大集體企業,包括鄉鎮企業,也都轉變為私人企業,這些企業員工自然也同,同時轉變為雇傭工人。另一方面,工人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系統隨著市場化改革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原有的、服務于廣大勞動者的公共環境趨于瓦解,從而使廣大工人感到了利益上的損益變化。
勞權經濟是以廣大勞動者為生產主體、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經濟體制,它包括企業體現勞動者勞動管理權和勞動分配權的基本制度和以滿足勞動者利益要求的生存環境兩個方面。這是體現絕大多數人利益要求的經濟體制。產權經濟是以資產所有者一一老板或股東等少數人為主體、滿足其資產所有權的經濟體制,它同樣也包括了體現資產管理權和資產分配權的基本制度和以滿足資產者利益要求的生存環境兩個方面。勞權經濟與產權經濟,在指導思想上表現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和以資本為中心發展思路的區別。
對于廣大老百姓而言,他們所關心的不是什么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他們關心的是勞權經濟還是產權經濟。一個有14億人口的大國,如果是從8-9億勞動者的利益要求出發,建立了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那幾乎就體現了我國所有人的利益要求,我國經濟就會形成不斷發展的核動力,想不強大都難。但如果走發展產權經濟的道路,只是使百分之零點幾的人發財致富,甚至讓絕大多數人成為少數人發財的工具和手段,那么,我國這個超級航母會因為動力微弱而只能在原地打轉。
一個有14億人口的大國,卻出現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只能依賴外貿訂單的現象;一個有14億人口的大國,在21世紀的今天,卻出現了12小時工作制;改革四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卻出現了資本外逃、人才外流的趨勢;這些反常現象的出現,是不是表明我國的改革進入了一個誤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