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成具象之總公式:實踐開拔
【作者按】“敲中華風格之門,探民族形態之路”。對《資本論》僅僅做邏輯的梳理還不夠,還要做民族內涵的追蹤,與之對話,吹響新時代學術創新之號角!具象法是一種融匯多種科學手段與藝術形式的敘事和表現方法。核心內容是知行合一。以下貼出的內容是拙文“《資本論》具象法——有機構成與理論體系形成探究”的第一部分,是個嘗試性的行動本位的導論。由此有了主體范疇的理論生產。
基金:吉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科研項目“《資本論》工資與現代化: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研究”(Z022WZD010)
關鍵詞:《資本論》; 具象法; 有機構成; 總公式; 生產一般; 資本; 機器
許光偉.《資本論》具象法——有機構成與理論體系形成探究[J].《資本論》研究,2022,18卷:84-103.
《資本論》是“偉大的書”
關于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方法論,馬克思先后重點關注的五對關系是:實踐和理論、總公式和生產一般、抽象和具體、研究和敘述以及個別和一般。對抽象和具體的關注處在了思考中心,直接導致這個中心位置的是馬克思最初對“實踐和理論關系”的考量,而后落實于“總公式和生產一般的工作關系”。
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聲明:“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可是,“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1
這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五篇計劃的開拔;這是一次實踐開拔,于是有了“六冊計劃”的歷史宏構。理論是實踐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生產一般,也就沒有一般的生產。生產總是一個個特殊的生產部門——如農業、畜牧業、制造業等,或者生產是總體。可是,政治經濟學不是工藝學。”2相較而言,實踐是理論的充分條件;然而,“黑格爾陷入幻覺,把實在理解為自我綜合、自我深化和自我運動的思維的結果,其實,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把它當作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但絕不是具體本身的產生過程”。3總的來看,抽象和具體是具象展開自身的兩個維度;從工作獨立性看,實踐是先行的,這就是歷史學家先于經濟學家的理由。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也因此,“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4
表1歷史批判:實踐與理論的“歷史照面”
從實踐出發蘊涵理論,我們得到表1的工作結果。
起承轉合,事也。實踐的總公式形式不過就是起—承—轉—合,由此獲得內涵理論形式:結果—發生—發生—結果;后者被馬克思稱為“事后思索”。由事后思索歷史生活的形式,就找到“起之理”“承之象”“轉之理論”“合之象論”。這是歷史具體和理論具體的直接結合。
在以后有了“歷史—理論—問題”的探究法,這是一切歷史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工作準備。
文章·摘要
作為走向歷史世界和思維世界的“偉大工具”,有機構成是具象的載體和范疇。具象使實踐成為理論研究的“活的靈魂”,使歷史研究成為實踐與理論之工作合一。從“總公式”作為有機構成關系來看,是尋求“歷史批判家”的規定;從“生產一般”作為有機構成關系看,則是尋求“邏輯批判家”的規定。這樣就有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通史道路,以此為基礎堅持斷代史意義的階級關系批判,可從中具象出“大寫字母的資本”。然則,研究結論表明:歷史科學尤其理論的史書,所采用的工作方法乃是具象法。依此法展開的“有機構成與現代化”工作命題進一步表明,《資本論》講述機器的方式同樣是“抽象和具體”結合:既作為實踐線索,也作為理論線索,從中鎖定資本主義文明進程的歷史、矛盾、規律、范疇。由此可見,《資本論》具象法歸根結底是定格有機構成的唯物辯證法工作原理,使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相互支撐著的同一個東西。
摘自知網,載《資本論》研究2022(1),第84-103頁(該文第一部分)。
注 釋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0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