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4日是馬克思逝世140周年的日子,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在《深圳特區報》上發表了一篇《民營經濟發展急需基礎理論創新》,要對作為“基礎理論”的馬克思主義搞“理論創新”。
賈康所謂的“理論創新”無非是重彈兩個老調:
繼董輔礽、胡德平等同志之后,我與合作者也已經以研究者身份在許多場合明確指出“消滅私有制”是中文版《共產黨宣言》的誤譯……按照馬克思、恩格斯德文原版的正確表述,應該是“揚棄私有制”,這合乎邏輯地對接了《資本論》中關于以股份制帶來“否定之否定”的“資本私有制的揚棄”而“重建個人所有制”的重要思想指引。
但在馬克思之后的一百余年,到了今天,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需要與時俱進地以馬克思推崇和遵循的嚴謹的科學精神,基于基本原理和其內涵的嚴密邏輯,來豐富發展關于“勞動價值”來源的分類研究……全面看待剩余價值,應是由占有生產資料的雇主所從事的管理勞動、職業經濟人所做的管理勞動,還有工人所付出的一線勞動共同創造的。
關于第一個問題,“消滅私有制”究竟是不是對《共產黨宣言》的“誤譯”,國內外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早就進行過辨析。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產黨宣言》,原版是用德文寫成的。被翻譯成中文“消滅私有制”一語中的“消滅”,德文原文用的是Aufhebung這個單詞。查德語詞典可知,Aufhebung一詞日常使用的主要意思就是“廢除(消滅)”,只有在作為哲學詞匯時,才包含了“揚棄”的意思。
據德語維基百科“Dialektische Aufhebung”詞條,黑格爾曾經說Aufhebung是一個極富思辨性的詞,他列舉了Aufhebung的三種意思:
1. die Beendigung, Überwindung einer Entwicklungsstufe (Negation, tollere), z. B. Aufhebung eines Gesetzes, Erlasses. 某個發展階段的結束(否定,tollere)例如:廢除一項法律、法令
2. das Erhalten ihrer zukunftsträchtigen Seiten (Aufbewahrung, conservare),保留其中孕育著未來的因素(保留,conservare)
3. die Integration dieser Seiten in die höhere Stufe der Entwicklung, wodurch sie eine neue Funktion erlangen (Erhöhung, elevare), i. S. v. etwas vom Boden aufheben.將這些因素融入更高級的發展階段,因而使其實現新的功能(提升,elevare),這個意義來源于“把某物從地面拾起”。
人們都知道青年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系。如果套用黑格爾的解釋,的確有一種意思是“將私有制融入更高級的發展階段,因而使其實現新的功能”,也就是賈康教授語境里的由對“資本私有制的揚棄”而“重建個人所有制”;但是黑格爾解釋的Aufhebung的第一個意思同樣是“廢除”。
《共產黨宣言》即便是把Aufhebung作為一個哲學詞匯,那究竟用的是哪個意思呢?
18世紀末到19世紀前期,以法國大革命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席卷了歐洲諸國,在當時的英語和法語中,這類針對封建特權、封建制度、君主制、奴隸制、農奴制的運動一般被稱為“廢除”(英文用abolition,法文用abolition或suppression);而在德國對應使用的同義詞就是Aufhebung和Abschaffung(廢除)。
在19世紀以來的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中,Aufhebung作為“廢除”意義來使用更加頻繁和普遍。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提到Aufhebung,并不是他們的發明,而是已經使用了當時已經被廣大進步人民所廣泛使用的語言。作為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馬克思早已與黑格爾決裂,絕沒有跟在黑格爾后面,從晦澀哲學的立場來解釋當時普遍的社會斗爭。
《共產黨宣言》德文原版的“無產者和共產黨人”一章,有20多處用了Aufhebung,10多處用了Abschaffung,使用的對象包括私有財產、私有財產、生產關系、生產資料的分配、所有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資產階級本身、資產階級、人對人的剝削、民族對民族的剝削、階級對立存在的條件、階級本身等等。盡管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嚴格區分Aufhebung和Abschaffung,但反復使用的情況充分表明,這兩個詞在《共產黨宣言》的全篇語境里意思相當明確,那就是“廢除、消滅”。
1850年,馬克思的戰友海倫·麥克法蘭將《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了英文(這個英譯版未經馬克思和恩格斯審訂),沿用了德文詞匯Aufhebung,Aufhebung在英文里,的確有“廢除”和“揚棄”兩個意思。所以,恩格斯在審訂1888年賽米爾·穆爾譯本的英譯本《共產黨宣言》宣言時,進一步明確了Aufhebung的轉譯,那就是abolish和destroy(廢除、消滅)。
馬克思本人是精通英法德文的,他的重要著作《哲學的貧困》等,甚至直接以法文發表。約瑟夫·魯瓦翻譯《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時,也經過了馬克思本人的審訂。對于自己在德文著作中使用的Aufhebung和Abschaffung,馬克思主要采用的翻譯就是abolir、supprimer、détruire、faire disparaître等(法文動詞:廢除、消滅、摧毀、使消失)。
由此可見,馬克思對Aufhebung的意思是相當明確的,正如他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所點明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
至于賈康把馬克思揭示資本剝削秘密的“勞動價值論”當作過時的教條,稱一百余年的今天,需要與時俱進地發展“勞動價值”論的說法,就不值一駁了。
賈康在原文中用了相當的篇幅來論述資本家的“管理勞動”也是“勞動”,這一點馬克思并未忽視,反而早就做過精辟的論述。他在《剩余價值學說史》中曾經說:“資本家生產過程是作為勞動的管理和指揮者出現的,在這個意義上說,資本家在勞動過程中起著積極作用”,但這個“積極作用”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的資本主義相對于封建主義進步的地方。
而“剝削”的本質是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而不是由資本家自身是否參加了“管理勞動”決定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地指出:
“資本家的指揮是剝削,而不是勞動”;
“指揮、監督和調節的功能,在屬于資本的勞動進行協作時,便成了資本的功能,還取得了特別的性質”;
“資本家的指揮,不只是一種特別的,由社會勞動的性質引起并屬于這種過程的功能,它還同時是一種剝削一個社會勞動過程的功能,為剝削者和他所剝削的原料之間不可避免的對抗所決定”。
既然作為“資本的功能”,資本家還會把它“交給一種特別的工資雇傭勞動者”去擔任:
“像資本家的資本一經達到那樣的最低限量,由此開始真正的資本主義生產,資本家就會把體力勞動擺脫一樣,現在,他又把直接地、不斷地監督勞動者個人和勞動者小組的職務,交給一種特別的工資雇傭勞動者。像軍隊需要有將官一樣,在同一資本指揮下協同工作的工人隊伍,需要有產業上的將官(經理)和士官(工頭、監工),以資本名義,在勞動過程中實行指揮。監督勞動,成了他們的專屬職能”。
至于賈康把股份制說成是“重建個人所有制”,“資本社會化達成資本私有制的積極揚棄”,就更是對馬克思“重建個人所有制”思想的庸俗化歪曲。
馬克思的“重建個人所有制”,是要重建“勞動總產品”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即擁有對勞動總產品的所有權,能夠支配分配、消費、生產、交換各個環節乃至整個再生產過程。而個人能夠擁有勞動總產品,前提是他已經擁有了生產資料,否則他必定得不到勞動總產品而只能得到部分勞動產品。因此,勞動總產品既包含了生產資料又包含了消費資料,而全部的勞動總產品,就是社會總產品。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
(勞動者將組成)“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并且自覺地把他們許多個人的勞動當做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這個聯合體的總產品是社會的產品。這些產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產資料。這一部分依舊是社會的。而另一部分則作為生活資料由聯合體成員消費。因此,這一部分要在他們之間進行分配……在那里,人們同他們的勞動和勞動產品的關系,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分配上,都是簡單明了的。”
“重建個人所有制”是一個相當高的綱領,它要求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取得政權、爭得民主;經濟上剝奪剝奪者、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公共占有;文化上通過“文化革命”促進全社會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化等的大發展,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同時還要“推翻一切舊的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的基礎……使這些前提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使“現代的普遍交往,除了歸屬于全體個人,不可能歸屬于各個人”——這樣才能逐步建立“自由人聯合體”……
所以,即便是消滅了私有制、消滅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重建個人所有制”也還要經過漫長而復雜的斗爭。
賈康在馬克思逝世日這天,對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名詞搬運,來裝點自己的“理論創新”,完全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玷污和污蔑。
2013年,賈康曾發起成立“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和“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自任院長、秘書長,他長期以“新供給學派”自詡。這樣其實就挺好,賈康想搞“理論創新”,不如老老實實地回到斯密、凱恩斯、拉弗,回到“祖師爺”薩伊那里嘛,就別來蹭馬克思的熱度了。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圣經”,不是資本衛道士的遮羞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