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者按:
這是馬克思《資本論》中一個需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的命題,即在否定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的基礎上,“重建個人所有制”。什么是這種重建的“個人所有制”,學術界有多種理解。不同的理解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取向,甚至成敗。正確理解這一命題,對于社會主義建設關系重大,希望烏有的網友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認真討論一下這一命題。
我認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都需要認真研讀原著,這樣才能真正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掌握其科學內涵,并根據時代的需要加以真正的科學發展和靈活運用,且不會上當受騙,或為某些非故意的錯誤解讀所誤導。
怎樣理解"重建個人所有制"的含義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8-03/03/content_1460568.htm
2008/03/03 09:22
來源:北京日報
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構想,有經濟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稱,近年來,又引起了頗為熱烈的討論
未來社會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是馬克思140多年前的一個構想,然而,它卻一直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馬克思當年到底講了些什么?我們該怎么理解這一命題?學術界對它的探討有哪些新的進展?
馬克思是怎樣提出"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這個概念的?
馬克思曾多次提到"個人所有制"概念,而他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構想的表述在《資本論》中講的最為詳細,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1875年,馬克思在親自修訂過的法文版《資本論》中又補充說,歷史上存在過的勞動者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了;共產主義所要重新建立的,不是"勞動者的私有制",而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
關于"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概念的三種解讀
提出未來社會要建立"個人所有制",這與人們思想中的"公有制"、"社會所有"相去甚遠,于是,多年來學術界圍繞這一命題進行了頗為熱烈的討論,幾乎窮盡了所有可能的理解,然而,卻至今未達共識,故它有"經濟學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稱。理論界具有代表性的"猜想"意見似乎主要可歸為以下三種:
第一、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是指"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這種意見的主要依據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的解釋。恩格斯說:"靠剝奪剝奪者而建立起來的狀態,被稱為以土地和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為基礎的個人所有制的恢復,對任何一個懂德語的人來說,這也就是說,社會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個人所有制涉及產品,那就是涉及消費品。"持這種意見的同志強調,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個人所有制"的解釋是得到馬克思的贊同的,而且馬克思自己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認為,在未來社會"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轉為個人的財產"。
第二、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是指生產資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即社會的生產資料歸每個社會成員私有,不存在有些社會成員有生產資料,有些社會成員沒有生產資料的現象。這種意見認為,私有制有兩種類型,一是"部分人的私有制",即社會生產資料只被社會上的一部分人所有;二是"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即"個人所有制"。馬克思批判的是第一類型的私有制,并不反對人人皆有的個人所有制。持此觀點的同志又把"人人皆有的私有制"等同于"社會個人所有制",即"既是社會所有制,又是個人所有制",并斷言其中個人所有制即生產資料"個人所有",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構想未來社會所有制的基本內核"。馬恩在《共產黨宣言》中的論述是他們的依據:"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第三、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指的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理由是:馬克思提出的"個人所有制",是與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它與社會主義公有制應當是同一概念,二者無論是在內涵上、還是在外延上都是一致的。但是,這種公有制不能認為就是我們曾實踐過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因為后者并不能使社會每個勞動者切實地感受到他是生產資料的所有者。
筆者的愚見是: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關于所有制的一個重要范疇。馬克思對未來社會所有制所提出的個人所有制、公有制與社會所有制三類稱謂是有機的統一,公有制或社會所有制以個人所有制為基礎,個人所有制則以公有制或社會所有制為前提。筆者贊同有人將"個人所有制"、"公有制"和"社會所有制"三個概念的內在聯系作出的概括:對于"公有",可有此一問:"公有,誰所有?"答曰:"公有就是社會所有(或集體所有)。"如果再問:"社會(集體)是誰?"答曰:"是組織起來的勞動者個人",或"社會個人的聯合"。
今天重提"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命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我國,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不斷重提對這一命題的闡釋,可見該命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的探討似乎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述與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問題探討。有人依據對馬克思"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理解提出:馬克思所構想的"個人所有制",說到底,是作為自由人聯合體成員的勞動者,擁有對公有財產的所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因而,勞動者成為有產者是"個人所有制"得以實現的主要標志。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勞動者股份所有制,應成為向這一目標過渡的途徑。這種勞動者股份所有應成為公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它將來或許會發展成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第二、"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論述與分配問題的探討。中央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如何實現中央的部署,人們又提"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有學者認為"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講的就是要"給生產者個人以財產權",這是從根本上解決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的關鍵所在。
無疑,眾說紛紜的"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還會繼續給人們帶來思考與啟示,學習它極具現實意義。(張燕喜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