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迫使官員守法的制度
潘維
一. 序言
官場盛行以公權謀私利,學界關心如何制約之。學究們告訴學生們“法制”和“法治”有本質的不同,可老百姓弄不明白這兩個詞兒有什么不一樣。法是人來制定和執行的,世上哪里有什么“法律治國”?如果沒有嚴厲的懲罰機制,誰會不濫用權力而去“依法治國”?真正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迫使官吏守法?
對人民自由的威脅莫過于政府肆行妄為,不遵守法律。由于“主義迷信”的慣性,我國頗有些人認定只有民主才能迫使政府守法,才有“好”的法律,才有法治。這是個誤解,而且是個有害的誤解。民之治從未曾導致過法之治,民之治也不會增加法之治。代議制民主能改變法律的內容,但法律內容的變化并不是法治。西方政治文明里的法治不是民主的結果,而在其源遠流長的法律主義傳統(legalism, 即強調法律和法職業的獨立)。日本的法治亦非民主的結果,而是“明治維新”奠定的。 非西方世界里的代議制幾乎沒有不欠缺法治的。看看被卷人“第三次民主浪潮”的國家,那里的法治是增加了還是大大減少了?再看看我們眼皮底下的香港,基本沒有民主,可世上有幾個國家的官員比香港官員更畏懼法律?
若干年一次的民主選舉不能保證總統和議員們不胡作非為。為了提醒我們警惕從專政迷信的陷阱跳入選舉迷信的陷阱,筆者在此企圖解釋怎樣的制度才能迫使政府守法,即什么導致“法之治”。
二.法治的內容和中國政體
在一本題為《民主之戰》的書里,格萊海姆寫道:“直到18世紀,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民主是什么,可幾乎沒人支持民主制。現在則倒了過來,所有人都支持民主制,可再也沒人知道民主是什么?!?民主是全體成年公民定期選舉本國最高層領導人的制度。 法治指法的權威高于政府權威,迫使領導人服從法律的制度。“民”既然不是“法”,“民治”與“法治”就不可能是一回事。近代興起了代議制,變古雅典的多數人民之直接民主為少數民選代表之間接民主,即“議會之治”。代議制與法治也不是一回事。法治與民主有四項基本差異。
第一 法治與民主的權力理念不同。民主將正義寄托在人民參與政府的程度上。“主權在民”,“議會主權”,“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等表述均體現這種理念。實行人民參政的主要方法是普選最高層領導人和公決重要的政府決策。民主主義者認為,普選和人民公決的頻率越高,參與普選和公決的人數越多,人民的福利就越能得到保障。法治則將正義寄托在政府權力受法律約束的程度上,寄托在個人的自由權利上?!胺芍辽稀?,“憲法主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表述均體現這種理念。與實施民主的方法不同,樹立法律權威的主要方法是分權制衡,即規定政府不同功能的機構各自獨立,權力界限清楚,不可相互侵擾。法治主義者認為,法律對各類政府職能界限的規定越清晰,對政府違規的懲罰越嚴厲,個人的自由就越能得到保障。分權制衡減少領導人對利益集團負責或獨斷專行,使之尊重法律規定的權力界限。制衡的關鍵是司法獨立,司法不對選民和執政者負責。有了獨立的司法機構,就有了懲罰執政者違法的手段,執政者就受約束。概言之,民主強調通過人民的參政權來實現集團的福利,法治強調通過限制政府的權力來保障個人的權利(即自由)。
第二,因為理念不同,法治與民主的權力功能不同。代議制民主授予人民代表統治權,建立人民多數認可的政府。出于這樣的目標,代議制民主重在立法,只有人民代表之多數所同意的規矩才是正當的,否則就沒有理由服從。法治的主要職能不是建立政府,而是管理政府。無論法從何來,無論政府是否經普選產生,只要是有效合“基本法”的法,政府就必須執行,不給執政者自由裁量權。因此,法治重在執法,要求政府官員依法辦事。政府只能作法律明文規定的事,人民則可以作一切法律沒有明文禁止的事。近代以來的基本法特別保護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權,政府侵犯這些權利要受司法部門的懲罰。法治還要求,無論人民代表的意愿如何,無論基本法是怎么來的,人民代表的立法必須符合基本法?;痉ú豢梢乐叭嗣翊怼钡囊庠溉我庵贫ā⒆兏⒑徒忉專駝t法的權威將被“人民代表”的權威淹沒。當法的權威被人民代表的權力淹沒了,政府就不受限制。概言之,民主的職能是為政府的管理權辯護,以立法為要。法治的職能是以分權來限制政府的立法和管理權,以執法為要。
第三,因為功能不同,民主與法治的權力機構不同。民選的立法機構是民主的權力基地,主要是議會和根據占有議席數量決定的(或民選的)最高行政首長,還包括由最高行政首長推舉,與其共進退的政務官。非民選的執法機構是法治的權力基地,主要是不受政務官更迭干擾的職業文官系統和中立的法院系統。公務員系統不經民主選出,人事上不受政務官左右,職責主要是以法律為準繩行使日常行政權。法院系統更非民選,職業法官的職責主要是中立地判斷執政者的行政是否違法。例如政府欲懲罰某個罪犯,犯人依然有權通過律師和法庭來抵抗政府的懲罰,使政府不能隨意作討好選民的處置。沒有那個國家的文官系統和法院能完全獨立于政治大局,但有沒有獨立的權力基地是質的區別。
第四,因為機構不同,民主與法治的權力規則也不同。民主的規則是選舉加(相對)多數決;法治的規則是考試加獨立的考績(meritocracy)。前者靠票數,與黨派利益緊密結合;后者依賴成績和考績,以對法律的理解和忠誠為準繩。職業的公務員和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只要食人間煙火,他們就不可能“完全”中立。然而他們比利益集團的公開代表要中立得多,他們不必向選民負責,不對執政者負責,只對法律負責,所以相對公正。
總之,代議制民主相信人民終能選出好的領導人,認為數年一次“換人做做看”的機會能保證人民的福利。法治不相信任何人,相信獨立的懲罰機制能制止政府胡作非為,因此強調政府內部分權制衡 -- 司法獨立,強調基本法的穩定 -- 依法立法。
國人因缺少對制衡理論的理解,經常誤以選舉為制衡。如果我們相信“權力只能被權力來制約”,那么,只有政府的權力才能制約政府的權力。民主能產生政府權力,但并不制約政府權力。
法治與民主在理念、功能、機構、和規則上都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所以兩種制度能解決的問題也各不相同。民主能迫使政府開放,杜絕某個社會集團對政權的壟斷,讓利益集團自由競爭政府權力,從而保障主流集團的利益在立法中得到代表。法治以政府的權力來制約政府的權力,迫使政府循規蹈矩地行政,能保障個人的自由以及自由的秩序。
我國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是政府官員無視法律,肆行妄為,以公權謀私利。產生這樣的問題不是因為我國的法律不好,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別主要不在法律條文上,而在法的實際效用上。盡管我國的法律有很多缺陷,但制定出好的法律并不難,而且很多現有的法律已經非常好,就是讓官員守法難。自從市場經濟結構出現,我國的政治制度就不再能控制腐敗的蔓延,甚至現行制度本身就構成腐敗源。這個制度曾經取得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而今卻頹勢昭然,所以需要鼎力革新。只有政府行為受制度限制,透明守規矩,才能出現穩定的“善治”。因此,本文倡導的政治改革不是法律內容的改革,是政治體制的改革。透明守法的政府使公眾信任,使人民對正義有信心,能讓人民緊密團結在政府周圍。對中國而言,這是消弭內憂外患的最有效手段。
我國的政府官員為什么有法不依?因為公務員系統和司法系統都不獨立,各地、各行業的“第一把手”一統天下。沒有分權就沒有“治官”的獨立機構,法不“治官”,官員便由著自己的性子去“治民”,去折騰老百姓,折騰企業,折騰大學。老百姓和大學生鬧了事,就有人指為“暴民傳統”,殊不知世上只有“暴吏”,并無“暴民”。韓非子(約前280-前233)講,“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不聞有亂民而有獨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p>
市場經濟興起之后,我國的現行政體呈現兩大問題,導致“亂吏”。(1)權力下放衍變為“權力的封建化”,改革前原有的一些制衡機制消失了。原先的主管官員用公家信紙寫私信都可能遭懲罰;而今的“第一把手”壟斷其一畝三分地的全部人財物權,把對官吏甚至法官的升貶獎懲都捏在自己的手心里。權力的集中直弄得公產等同私產,官場拍馬屁成風,裙帶關系盛行于世,因循茍且,粉飾虛張,阿諛奉承之徒競相登場。(2)經濟市場化衍生出“權力的商品化”,敗壞了原有的政府綱維。官員們熱衷于“搞經濟”,商人們當然競相“搞官員”。當官場市場混然一體,.缺規范的市場盛行騙術,缺制衡的官場就騙術盛行。低一等的騙術是臺前講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臺后談出售公權的價碼。高一等的騙術是暴炒“概念”,以虛報政績,講假、大、空、話來騙更大的烏紗。
而今的官場盛行剝民剖地,鬻爵賣官,公行賄賂。缺少了治官的獨立機構,嚴于正已,以誠信待天下,存大義而棄小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類的“王道”不見了。自然的,王道衰,妖道興。
常有人以為中華有政府腐敗的深厚傳統。這是個很片面的看法。中華傳統文官體制是東亞政治文明的燈塔,其主流是廉潔,贊美的是“清官”,信奉的是“公正廉明” 和“兩袖清風”。廉潔是“王道”,是我國政治文明的正統。我國的王朝走到窮途末路之際才盛行腐敗。港新兩地的政府是廉明的,中國共產黨政府也曾屬世界上最廉潔的政府之列。我們沒有理由認為華人的政府必然腐敗。我國人民痛恨腐敗,以公平和公正來評價政府的質量。人民支持政府是因為政府廉潔,不是因為政府代表了本集團的利益。人民反對政府是因為政府腐敗,不是因為政府不代表自己所屬的利益集團。只要有效,舉報腐敗是華人市民非常熱衷的事情。有了好的制度,腐敗在我國無處藏身。
有人試圖以“民主”的方法“制約”不法官員,搞“民主評議”之類,結果貪官得好評,清官受懷疑。最好的情形是經“評議”后清官上臺。但沒有獨立的懲罰機制,清官上臺后也會變成貪官。舊官已然貪得盆滿缽滿,四年一換屆,老百姓迎來一任捧著空盆空缽的新貪。大陸如此,民主的臺灣如此,民主的印度如此,民主的菲律賓還是如此。中外古今,缺少法治的社會無一例外。在市場條件下,僅靠自律,不受制衡的權力怎能使官員不腐???若以為印度、菲律賓、和臺灣的選舉和言論不夠自由,那就大錯特錯了。那里的選舉競爭比美國要激烈得多,政治立場也遠遠更多元化,言論更自由。官員民選與官員守法沒有必然關聯。
在我國的“市場經濟”里,善治的關鍵是讓法的權威高于官員的權威,讓法律被嚴格執行。如果政府的行政無時不受法律限制,人民就不會被政府肆意暴虐。當人民服從的是法律而不是個人,人民才是自由的。潘恩寫到:“在自由的國土上,政府不依賴大人物,而是依賴法律?!北R梭說:“沒有什么能比這一點更使我深信不疑:自由與法律同命運,要么因法律而興,要么隨法律而亡?!?洛克更指出,“法律失效之處乃暴政的起點?!?
在什么條件下政府會敬畏和遵守法律?如果政府違法會遭到嚴厲懲罰,政府就會敬畏和遵守法律??烧l來判定政府違法以及懲罰違法的政府呢?如果在政府里設立獨立的司法部門和中立執法系統,不受制于執政者,法院就可以相對獨立地判定政府的立法和行政是否違(憲)法,司法機構就可以隨時隨地將違法的政府官員“繩之以法”。
司法獨立,以政府權力來約束政府權力!這個出色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兩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以及兩千年前的古羅馬,但司法獨立真正成為制度還要首推英國。美國把這種制度變得非常精致,首創最高法院的“司法復審”(judicial review)權,給最高法院依憲法否決立法和行機構政決議的權力。司法獨立包括三個基本原則。(1)獨立原則。要求司法不受行政左右。(2)中立原則。法官是終身職,是一種專門職業,不受社會利益集團左右。(3)基本法至上原則?;痉ú豢捎芍襁x或非民選的執政者任意改動。
當獨立和職業的法律專家來裁判政府與人民的爭議以及政府部門之間的爭議,法權就高于執政者的權力,執政者就會被迫依法行政。沒有讓法律高于執政者的意愿,沒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沒有法律的尊嚴和司法獨立,談法律的好壞是沒有意義的。好的法律并不導致“善治”或法治。舉目四望,良法下的人治和惡治遍地都是。
在我國,重要的事不是立法,而是嚴格執法,讓法律真正“生效”。如果執政者不畏懼司法權,居于法律之上,再好的法律也不能阻止“惡治”。分權,用政府權力來限制政府權力,才能迫使政府官員每日每時都尊重和畏懼法律。概言之,解決中國的主要問題要靠法治化,不是民主化。
然而,沒有“好”法,法治豈非“惡法”治國?沒有民主制怎么可能有“好”法?
三.“良法” 與“惡法”
要求政府依照社會之基本道德準則來行使權力的規矩是“良”法;賦予政府不受約束之權力的規矩是“惡”法。
法律有雙重目的:秩序和正義。為了獲得安全,人民讓政府掌握所有的暴力手段,從而制止弱肉強食的無序狀態。秩序是文明的基礎,政府是文明的標志。一旦有了政府,人們發現掌握政府權力的人天然傾向于無限擴大自己的權力,為一己之便而為所欲為。權力是一種享受,支配他人是快樂的源泉之一。在任期內官員可能會以秩序的名義朝令夕改,隨心所欲,用公權欺辱他人。若不受限制,這種可能很容易變成現實。因此,有了政府,政府便構成對社會正義的最嚴重威脅。如果政府依照社會之基本道德準則來行使權力,人民遭受的威脅就能緩解,才能享受政府管理帶來的秩序,才有正義的秩序。秩序來自政府,正義的秩序來源于政府依照社會長期形成的善惡共識來行使權力。因此,要求政府依社會之基本道德準則來行使權力的規矩必然是“良”法。良法要求政府“懲惡”,不得“懲善”。我們把“社會之基本道德準則”稱為“基本法”。從定義上講,基本法就是“良”法。當然,“良法”不一定導致“善治”,要求官員怎樣做和官員實際怎樣做并不是一回事。法律并非法治。
原先,基本法就是“法律”。因此,法律當然是“良”法。沒有“惡法”,也就無所謂“良法”。自羅馬時代直至中世紀末期,人們認為法律就是“正義”,就是“神圣法”(divine law)或稱“自然法” (natural law)。拉丁文的“法律”與“正義”是同一個詞。“正義”就是當時的普遍道德準則。換言之,“法律”在過去不僅是形式,而且有確定的內容,即關于社會“正義”的規范,表述在《圣經》之中,以“十戒”為基礎。這是歐洲中世紀盛行“法律至上原則”的背景。法律是既定的,是天然存在的,以繼承傳統的形式生存,因此無需“立法”,更不需要立法程序。法律能被法律專家發現或宣布,但不能被“制定”。當時“立法機關”的作用主要局限于編注非成文的慣例。英國的議會長期就是個“發現法律”的機構(A law-finding body)。 在這樣的時代,“惡法”并不被承認為“法”。人們造惡“法”的反,最正當的理由乃是其“違法”。
“惡法”是跟著“立法”概念一起出現的。社會的變遷導致政治道德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如使用農奴耕作和等級社會都需要被廢棄,所以歐洲大陸上發生了社會革命。法國的革命者自詡要和舊社會“徹底”決裂,以全新的法律價值觀念取代舊觀念,以“人民主權”取而代之。從此,被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議者有了“立法權”?!胺伞辈粡褪欠ü佟鞍l現”的、合法推理的產物,不再與內容相關,僅僅是形式,可以由著執政者的性子“制定”。隨著法治成了代議者的統治,法律、立法、統治,這三個概念就演變成了同義詞。法律是生活在我們眼前的執政者“人民代表”給“立”出來的。立法就是統治,統治就是立法。若其“統治”不善,其所立之“法”當然不善。當法國的大革命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當事實證明人民代表的統治幾與君主的統治同等惡劣,“立”惡法問題就開始困擾我們。
基本法不是民主制定的,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人類社會的長期實踐形成的。有的國家,如英國,沒有成文的憲法,法律的依據就是以前的判例,人民無從改變構成以往判例的基本法精神。承繼盎格魯-撒克遜的傳統,美國憲法也幾乎無從改變,只能附加修正案?!睹绹鴳椃ā肥鞘澜缟现摹傲挤ā敝?。在美國,《美國憲法》是俗世的《圣經》,但卻如《圣經》一般,談不上是民主的產物。《美國憲法》是乾隆52年(1787年)由美國55個自稱“人民代表”的紳士討論通過的,其中僅39人投了贊成票,多半還是使用奴隸耕作的大莊園主。后來十三個州的議會批準了該憲法,但參與討論和投票的人總共不超過兩千,那兩千個代表的產生方式大約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雖然這兩千人早已做古,和當代人的生活毫無干系,兩百多年里卻從未有過針對憲法的人民公決。比較《美國憲法》的產生,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過程要民主得多。即便美國憲法算是民主產生的,世事滄桑,以乾隆時代“民主”定的規矩來規范21世紀的今人能算民主?然而,《美國憲法》依然是“良法”。大家還知道而今的《德國基本法》和《日本憲法》從何而來,也清楚到97年為止的香港基本法《英王制誥》從何而來。如果上述基本法屬“良法”之列,民主顯然不是產生這些法律的主要手段?!睹绹鴳椃ā分猿蔀榱挤?,乃是因為其四大特點。(1)制定這部基本法的人屬世界上最有見識的政治哲學家。(2)包含了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3)是依法立法,繼承了英國判例法的主要內容。(4)通過嚴密的制衡機制限制了政府權力,實際上拒絕了由議員任意修改基本法的權力。
賦予政府不受約束之權力的規矩是“惡”法。與君主一樣,人民代表的統治權也必須受到約束,迫使他們依基本法立法,依基本法行政,依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行使統治權。人民代表與君主一樣都是人,都會濫用權力,會腐敗,會欺負弱勢的群體和個人。因此“良法”要求人民代表必須服從基本法,不可享有絕對權力。
李光耀曾一度設想讓成年人票比年輕人票分量重一點點,但大家認為不民主,民主不能拒絕一人一票?!睹绹鴳椃ā穮s規定,參議院選舉不實行一人一票制。目前,阿拉斯加居民的一票相當于一個加利福尼亞州居民的48票,懷俄明居民的一票等于加州居民的68票??偨y選舉也不實行一人一票制。總統以州為計票單位間接選出,各州選舉人團的票數是各州聯邦參議員和眾議員之和,而且贏家通吃,不再計算輸家的選票。因此,得大眾票多的總統候選人可能輸給得票少的。這種憲法規定比李光耀的設想不民主得多,目的就是限制人民代表的權力。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不是民選的,但只有最高法院的法官有權解釋憲法,還有權判定美國國會兩院通過并經總統簽署生效的法律違憲作廢。美國總統須在最高法院大法官的監督下宣誓忠于憲法方能就職,否則多少人選他也無用。德國《基本法》規定的制度比美國制度的民主程度還低。德國的上院不僅參與立法批準,還壟斷立法建議權。但上院不實行民選,而是由各州政府委派的技術官僚組成。
若真的實行“一切權力歸人民”,無異于讓社會實行弱肉強食。現實的“一切權力歸人民”只能是一切權力歸民選的議會,讓立法,行政,司法等權力都歸了那幾百個人民代表。當代表們的眼前利益成了光明正大的立法根據,千百年來形成的“社會基本道德準則”就不復是重要的事情了,法律就成了集團和個人臨時利益的代名詞。一切權力歸議會和一切權力歸君王沒有本質的區別。多數專制與少數專制的界限非常模糊,操縱多數是少數政客的職業。多數人治,少數人治,一人之治,都是人治。不同類型的人治轉化起來很容易,民主與專制的循環乃是尋常之事,法國革命不過是在近代重開了這個循環而已。最徹底的民主就是回歸專制的起點。在中國共產黨誕生80周年紀念日的前夕,報上載有一段對我國制度的官版解釋,非常精煉。引用在此,說明“人代之治”與“黨治”多么接近。
“分權原則并不是民主原則,而是以精英政治對抗民眾政治。我國不實行分權原則,因為我們實行的人民民主追求廣泛和徹底的民主。一切權力歸人民,國家權力只能由作為人民代議機構的人民代表大會來統一行使,決不能由其他機構分享。作為人民代議機構的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其他國家機關、審判機關、檢查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各機構之間實行分工不分權?!?/p>
李登輝在康奈爾大學做過一次演講,題目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在臺灣頗得好評。仔細想想,“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既有民主意味,又有專制含義。與民主不同,法治要求分權制衡,不相信任何人的“心”,所以是專制的死敵。法西斯主義者多在公平的民主選舉中上臺,他們上臺的最重要表征就是以“民之所欲”的名義停止執行憲法。
“立法”是立“惡法”的源泉。執政者賦予自己無限的權力,這種規矩就是“惡法”。近代以來,立法、法律、統治逐漸合為一體,恰當的立法原則就成了“善治”的關鍵。從此,政府體制就是立法原則,立法原則就是政府體制。
四.立法原則之爭與混合制
“良法”是自然形成的,“惡法”是“立”出來的。當法律由眼前的那些人來制定,立法、法律、統治三位一體,良法問題就轉化為“善治”問題?!吧浦巍迸c立法原則連在了一起,與政府體制緊密相關。換言之,“善治”取決于“善制”,即恰當的政府制度?;镜牧⒎ㄔ瓌t分成兩類:一是防止政府專權的手段,即強調分權制衡的法治;二是行政體現人民意愿和利益的手段,即強調人民代表權力的代議制民主。分權制衡保障執政者遵循社會基本道德準則;代議制保障集團的即時利益?;旌鲜褂脙深愒瓌t的政府體制就是混合制。
即便是混合制,法的基本功能依然是制止政府肆意妄為,“良法”的基礎依然是社會長期形成的基本道德準則。容許君主或人民代表自由行政的制度是“惡制”,能夠迫使政府服從基本法的制度是“良制”。
就核心原則而言,社會基本道德準則大體上是永恒的。因此,“良制”的根本在于分權制衡,保障基本法得以實現。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些道德原則會出現變化,也就是說道德準則因時因地有所不同?!妒ソ洝分械摹笆洹痹俏鞣椒珊头蓹嗤闹е?。十戒的前四戒講保障后六戒的手段,后六戒是實質性的“基本法”。六戒有三戒是核心,即不得殺人、偷竊、和欺騙。另外三戒是,必須贍養父母,不得奸淫,不得侵犯他人的財產。在今天發達的“福利社會”,這后三戒要打些折扣了。更具體一些的道德準則變化更大些,如對等級社會和奴隸制的看法。若兩百年前廢除黑奴制,這世界上就根本不會有“美國”。五十年后的廢奴之議引發了內戰,差點把美國給“廢”了。又過了一百年,經歷了大規模的民權抗爭,美國才確立了黑白平等的社會道德準則。通過議會民主來照顧集團的即時利益可以體現社會變遷帶來的道德準則變化,體現不同時期和在不同的具體問題上公眾對基本法的不同理解。但前提依然是不能讓即時利益取代社會的普遍正義,否則就是純粹的強權政治了。
法律既非既定,就必須被制定。為了維持法律與正義的聯系,近代以來的立法原則之爭主要是兩種觀念之爭。一些人認為,由人民的多數來制定法律將不會出現“惡法”,因為人民不會去傷害自己的利益。這種觀念支持“人民主權”原則,體現激進主義,傾向革命。另一些人認為,基本法來源于人類社會關系的基本道德準則,依據基本法來制定具體的法律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而不是分裂成集團的“人民利益”。這種觀念支持“憲法主權”原則,體現保守主義,傾向反革命。
依“基本法”立法的原則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陷。“基本法”大體指的是“憲法”,或者說是各國憲法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表達人類處理“社會關系”的基本道德準則。依基本法立法的原則指的是:基本法來自社會關系的基本道德準則,一般的法律來自基本法,服從基本法。政府對社會的管理不得違反社會長期形成的善惡共識。這就是“憲法主義”或“憲法主權”思想的核心。在西方,因為對神的信仰,一項更高級的“自然法”支配常規立法的觀念源遠流長。理論上說,基本法是“普遍”和“永久”公正的,不取決于臨時的集團利益。如果基本法提供社會所需要的至高統治權威,但又廢除了主權“者”,社會關系服從的就不是一個、數個、或大多數的“人”,而是自然的道德準則。在近代革命中,“人民主權”取代了“君王主權”。如果我們希望結束“革命的時代”,我們可以選擇讓“憲法主權”取代“人民主權”,讓人之治讓位于法之治,終結無論是少數人還是多數人的統治。然而,“憲法主權”有三個明顯的缺陷。(1)有可能變成“法官之治”或“執法者之治”。(2)有可能導致僵硬保守的社會。(3)缺少了神權,基本法的權威難以確立。
“人民主權”又如何呢?較之社會革命時代以前的“君王主權”,人民多數的原則有很明顯的優點:人民主權廢除了專制者的專斷。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柏拉圖設想的“哲君”以及我國先秦時代追求的“圣王”越來越鮮見。官員和普通百姓一樣會以謀私利為要務,利用公權與民爭利的情形愈來愈成為尋常之事。于是君權成了暴政的代名詞?!叭嗣裰鳈唷笔欠纯箤V票┱睦鳎詠硪恢笔谴蟊姼锩氖澜缧云鞄?。然而,當君王的主權被廢除,革命的時代進入尾聲,人民主權就顯現出重大缺陷。我們無法證明“人民的權力”和“人民的福利”正相關。從邏輯上說,多數決定意味著取消“責任政府”,人民的權力無限擴大,政府就沒有了。人民的多數決定在雅典判決蘇格拉底死刑,在法國設立斷頭臺,在德國推舉希特勒做領袖,但指責人民犯這些錯誤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企圖懲罰人民的多數是荒唐的。與直接民主不同,代議制把直接民主的多數統治變為少數統治,但少數執政者的執政權要定期得到“多數”選民的同意,于是就有了“責任政府”。普選并不決定法律,只決定立法者,或曰“執政者”。執政者的錯誤由人民數年一度的選舉予以懲罰。美國人民并不對越南戰爭負責,為之負責的是總統和國會。通過代議制實現的“人民主權”有兩類大的缺陷。
第一,代議制體現制度化了的“強權政治”。越有勢力的社會集團就越能贏得代議制政權,而政權競爭的失敗者則應當“優雅地”接受失敗。強權政治有什么問題呢?社會里必然有一些集團比其他集團組織得更好,因而更強大。代議制使他們的要求在政府里得到更多的代表,獲得與其人數不相稱的利益代表權,例如美國政府里的猶太裔。代議制政府對“人民”的要求高度敏感,但“人民的要求”比“人民”本身還含混,還分裂,是政客操縱的對象。在代議制下,“人民的要求”大多是強大利益集團的要求。換言之,多數未必是真正的多數,他們只是強者;少數也未必是真正的少數,他們只是弱者。在多數原則下,民主政治里的“少數”,特別是真正的少數,是無望的,只能任人處置,除非訴諸非民主的解決手段或非民主的解決方案。美國黑人的民權運動不符合民主原則,不是靠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到議會去改變法律,而是靠街頭暴力來改變法律,因為他們不可能在議會占居多數。美國人數少的小州以分裂美國來威脅中央,獲得了拒絕一人一票的聯邦制安排。多數原則與“少數”利益的沖突向我們展示,民主政體之“合法”,根據不過是 “信仰”,是對強權的信仰。為什么在某一日贏得一定比例選票(如39%)的人應當統治我們好幾年?我們憑什么相信普選出的統治者比非普選出的統治者行事更正義?定期更換執政者的機會常常是主要的辯護詞。然而,職業行政官的升調獎懲決定于定期和獨立的評議,更迭頻率經常高于普選的官員。于是代議制的支持者們說:代議制民主不是最好的,但世界上沒有更好的。說來說去還是代議制 “最好”,沒有替代方案。世界上當然有替代方案。在眾多國家的具體社會條件下,當代議制民主無力解決腐敗和社會失序問題,專制便是直接、現實、和普遍的替代方案。法治也是一種現實的替代方案,如日本、香港、和新加坡的制度。法官不是民選的,但西方國家給了法官做獨立司法決定的巨大權力,不挑戰其“合法性”,甚至連議會制定的法也可由其推翻??偨y和議員們必須在大法官的監督下宣誓忠于憲法才能就職,否則多少人選他也無用。西方國家的現行制度本身就是民主制的替代方案,是民選官員和非民選官員共治的混合政體,絕非是只有民選官員“合法”的政體。美國政策中的利益集團色彩是明顯的,但美國又不僅僅由利益集團統治,看看議員和總統對憲法和司法部門的尊重和畏懼就明白了。西人信仰民主制,因為他們信仰強權政治,政權歸于強大的社會集團乃屬“理所當然”,誰不服氣,誰就去組織屬于自己的強大“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組織不起來你就認輸,而且應當“優雅地”認輸。如果一個社會并不信仰強權政治,也不分成界限清楚的強大利益集團怎么辦?如果像中國這樣連政府和社會的分際都模糊不清又如何? 在這種情形下,對政權的民主爭奪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混戰,形不成勢力均衡,而且誰也不認輸,更不會“優雅”地認輸。文革進行“階級斗爭”的目的很清楚,是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卻找不到進行斗爭的“階級”。于是所有人和所有人“斗”,今天斗人的明天被人斗。中國原本就不是階級的社會,發動民主斗爭的結果與文革不可能是兩樣,必然是什么“階級”也不代表的政客在混戰中渾水摸魚。在沒有階級的社會里發展出的中華文明也不信奉強權政治,即便僅屬于1 %的絕對少數,我們憑什么受多數任意處置?科索沃的塞爾維亞人就應當受阿爾巴尼亞人任意欺負?多數不一定就正確。多數原則也不是“普世價值”。涵蓋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文明里沒這一條,人類的教育和科技界也從未信奉過“多數原則”,怎么就“普世”了呢?我們服從“正義”,服從科學,偶爾也服從“人”,但憑什么因為對方“人多”就必須服從?
第二,對政府權力的公開和定期競爭導致社會議題的泛政治化,給政客以挑動和激化社會矛盾的經常機會。西方國家有穩定的階級利益和清晰的集團利益界限,有大型利益集團之間的實力均衡,有對強權政治的普遍認同,有對日常行政議題的強大“中產階級”共識,也有敬畏法律秩序的深厚傳統。許多非西方國家缺少歐洲式的封建傳統,穩定的社會等級和階級幾乎不存在,利益集團規模不大,也不穩定,利益高度分散。要他們團結起來,以爭奪政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代價太高,政府很容易引誘背叛行為,將其各個擊破。所以,通過爭奪政權來維護利益這種“正確的”政治意識也就不普遍,太半是書生食洋不化的空談。西方學者強調民主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基礎。“公民社會”大約譯作“文明會社”更妥貼,指的是人民自發和自愿組成的“會” 和“社”,就維護自己集團的利益與政府討價還價。如果社團不是自發自愿地組織起來的,而是靠族群分際,靠政府或社會流氓威逼利誘組織起來,我們的“會”和“社”不可能“civil”,在此基礎上建構的民主不可能“文明”。在華人社會,為爭奪票源進行的“階級斗爭”經常演變為政客政治,買票政治,甚至黑手黨政治。這是社會結構使然。更特殊些的社會結構還可能使民主政治淪落為暴力政治。政客找不到固定的利益集團票源,為了當選,只好去利用社會里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問題,如宗教、種族、民族、以及歷史仇恨。俄國、印尼、南斯拉夫、盧旺達等國的內戰當然有歷史根源。問題不在于沖突的根源有多久遠,而在于民主化之前這些問題并不具有爆炸性,沒有如今這樣血腥。一些人認為民主制度有能力淡化敏感話題,因為政客想獲得最大多數的選票,立場自然向中間靠攏。這種說法的關鍵在于假設多數票支持中間立場,而且少數必然服從多數。倘若真如此,南斯拉夫的內戰,甚至美國的內戰根本打不起來。如果政客都傾向中間立場,世界上就沒有以黨派為基礎的民主政治了?!皬姶蟮闹挟a階級”對社會穩定的訴求的確是中間立場的堅實基礎,但仍可能不敵政客挑動敏感問題。新加坡的“中產階級”算得上強大了,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這么強大的“中產階級”。但是,那里的社會由70%的華人和30%的少數民族組成,能靠議會政治維持和諧?維持新加坡社會和諧的是法律,法律禁止民意代表挑動民族沖突。在發展中國家里,南斯拉夫的中產階級不可謂不強大,但禁不住政客對族群的挑動?!皬姶蟮闹挟a階級”與其說是事實不如說是一種“共識”。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既不存在這種事實也不存在這種共識。議會政治既不創造“中產階級”的事實也不創造中產階級的共識。政客們會不擇手段,發掘一切潛在的社會裂痕去贏得選票。因此,在新興民主國家里,對政府權力的自由競爭導致社會議題的泛政治化,給政客以挑動和激化社會矛盾的經常機會。沒有法治來制約的民主是社會失序的最重要原因。
因為兩種避免“惡法”的理論性立法原則都有重大缺陷,現實世界里多采用人民主權和憲法主權的混合制。
如同所有的西方民主國家,美國的民主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是以西方悠久的法律主義傳統為條件的,故稱“自由民主制”。法治已然存在,民主就能順暢地解決美國大型集團利益的平衡。法治已然存在,民主就能順暢地解決西歐階級利益的平衡。不受法治約束的民主是“非自由”的民主,是純粹民主,也是徹底的強權政治。在“自由民主制”里,法治與自由是因果關系?!白杂伞币馕吨ㄕ┦芊梢幏?。無論選民的多數支持什么,無論高官傾向什么,誰也不能剝奪基本法賦予個人的權利。因此,自由民主又稱“憲法民主”(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各種混合制的差異在于混合的比例不同。極度偏向人民主權的制度為“純粹民主”。極度偏向憲法主權的制度是“停滯”。偏重人民主權但兼顧憲法主權的制度是“自由民主”,亦稱西方民主。偏重憲法主權但兼顧人民主權的制度是筆者主張的“咨詢型法治”。
不同的社會結構和不同的基本矛盾要求不同的制度混合比例。中國的主要問題是缺少基本的迫使政府守法的制度?!皳Q人做做看”不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在中國的社會結構下,建立缺少法治的代議制會導致無恥政客的泛濫和社會動蕩。滿清覆滅之際,“集會結社猶如瘋狂,政黨之名如春草怒生”,結果是二十年軍閥混戰的動蕩,日本的全面入侵,直至千萬大軍之間的血腥內戰,最后成就了“人民民主專政”。在我們眼前的俄國,前有葉利欽時代蘇聯解體,民不聊生;后有普京時代權力集中于“民選的國王”。希望民主與專制周而復始的經驗,能讓我們中國人聰明一些,實際一些。
五.咨詢型法制:偏向法治的混合制
務虛之后還須務實,我們面臨兩個實際的問題。第一是做什么,建立什么樣的混合制才解決我國的問題?第二是怎么做,怎樣才能從“人治”或“黨治”轉變為法治?
1.筆者以香港和新加坡政體為藍本,曾提出一個由五大支柱構成的新型政體的設想,稱為“咨詢型法治”。這五大支柱是:(1)中立的文官系統;(2)自主的司法系統;(3)獨立的反貪機構;(4)以人大為核心的廣泛的社會咨詢系統;(5)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自由。四大自由不是政府體制的一部分,卻是所有政府系統必須傾心維護的基本原則,所以構成政治體制的一部分。
咨詢型法制明顯偏向執法和制衡。體制以中立的文官執法系統為核心,以獨立的反貪機構直接對付腐敗,強調司法獨立的決定性作用,并發動四大支柱一起來制衡文官。咨詢型法治以其強烈的咨詢特性包容了民主因素,不是純粹的法治體制。民主在體制里起輔助作用,旨在因應社會變遷,使執法機關傾聽社會不同利益者的呼聲,防止法治成為“法官之治”或“執法者之治”。這些民主因素包括:(1)四大自由;(2)民選的人民代表擁有立法批準權,行政調查權和建議權;(3)各層級的社會咨詢委員會也擁有行政調查權和建議權。
咨詢型法治與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體制不同,因其有法治,所以不是專制;因其以法治制度為主體,所以不同于純粹民主制。這個體制與西方的“自由民主制”也不同,自由民主制以民主為主,法治為輔;咨詢型法制以法治為主,民主為輔。咨詢型法治是特殊的,因為中國的問題是特殊的,由中國特殊歷史環境造成的社會條件是特殊的。咨詢型法治的基本目標是解決腐敗問題,迫使政府守法,迫使政府行政透明,建立公眾對正義秩序的信心。
這個制度體現對已有政治文明的揚棄和創新:一方面恢復了中國悠久的文官制度傳統,另一方面又弱化傳統制度里強調的道德說教和君主核心;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的法治文明,另一方面又弱化了西方社會革命所創造的代議制民主,拒絕了流行于今的議會之治。在今日的新“春秋戰國”世界,咨詢型法治強烈要求變法求新,體現一種“新法家”式的強國主張。任何一個偉大的文明都以一個獨特和杰出的政治文明為核心。亦步亦趨跟在別人后頭學步,效果大多與東施效顰無異。制度創新才是中華文明復興的希望,因應中國的實際需要和社會歷史條件才能有制度創新。
2.怎樣才能在中國建立咨詢型法治呢?制度是用來約束人的,但制度永遠是人來創造的,創造新制度是“英雄”的事業。如果我們假設中國的最高層領導人有意愿并且有決心推行以法治為導向,以吏治為核心的體制改革,隨后的措施不難想象。然而,產生這種意向和決心并非必然。社會問題的堆積使內部壓力增大,國際格局的變化使外部壓力增大。對此,不同的領袖會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斷和決策。因此,戰略眼光和魄力是影響高層領導人意愿和決心的根本因素。政治改革的選擇余地并不大,無非是三種:(1)以不變應萬變,不作實質性的變革。這是最容易,也是常人最可能的選擇。(2)以法治為導向,以變革吏制為核心。這是最困難的,是冒著風險主動變法求新。(3)以民主為導向,以擴大“人民權力”為核心。這不大可能是“選擇”的結果,而是第一種選擇歸于失敗的后果。這種制度也說不上“新”,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都有了。中國的領袖們不會愚蠢到去模仿戈爾巴喬夫,除非像臺灣那樣黨內冒出個以搞垮本黨為己任的“主席”。
如果中國的領袖們下決心推行法之治,建立法治的制度,讓法的權威從制度上高于政府領導人,下面的六件事是早晚要做的。
第一是執政黨的工作重心從“搞經濟”轉移到法治建設上來。工作重心的轉移會減緩經濟發展嗎?工作中心的轉變會帶來國內投資環境實質的和普遍的改善。在法規面前,所有的商人、實業家、平民百姓一律平等,不容許任何黨政官員給任何人特權。凡私相授受成為某些“老板”之“后臺”者,凡敢于為裙帶關系違反正規程序辦事者,一經舉報被發現,涉案官員就受降職甚至免職的懲罰。這將使企業、商家、和普通民眾感受到秩序,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正義,也使政府官員認識法律的威嚴。
第二是真正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黨政分開”原則,逐步撤銷現行的雙行政體制。從此,黨庫和國庫不再相通,專職黨工的職務和報酬也不同政府職務和工資掛鉤。黨通過自己在政府里的黨員,特別是政務官,來實現自己的大政方針。這首先要求精簡各省市縣黨的機構,讓大量的黨的工作人員轉入行政部門,特別是執法部門。其次要求各地黨委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下面兩個方面:一是教育黨員遵紀守法,在人民中宣傳執政黨的依法治國政策;二是爭取在各級人民代表的選舉中
獲勝,獲得任命政務官的權力。
第三是按照文官制度的原則改造政府,使公務員的升調獎懲和錄用退休都嚴格按照精密的公務員法規進行,由獨立于行政長官的人事機構依法規操作。行政長官只能負責行政,不能干預人事。政務官規定行政的重點和方向,但不能干涉日常事務,更不能干涉文官系統的人事。香港和新加坡的華人社會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約束文官的經驗,許多具體的規定導致了世界上最廉潔的文官系統。不少人誤以為新加坡和香港公務員的廉潔在于高薪,其實高薪并不養廉,公務員薪水無法與賄賂比高,公務員的數量決定他們的平均工資只可能是社會中上水平。嚴厲的懲罰導致廉潔,高薪導致高質量的服務。
第四是確立法院系統和反貪系統的獨立??h法院院長由縣黨委討論通過,縣政府提名,人大批準,如此法院怎么會不搞官官相護,怎么能制衡政府權力?黨政分開是法治的核心措施,法院系統的獨立是法治成敗的關鍵。為建立一個干凈的政府,我們還需要保證反貪體系的獨立。全世界到處都有反貪機構,但唯有香港和新加坡的反貪機構最為有效。原因無他,在反貪機構特別調查權之上只有最高行政長官一人,而且該長官不得干涉反貪機構的日常工作。香港和新加坡兩地反貪機構的威嚴還在于擁有特殊司法權,唯反貪機構可以不遵循普通法無罪推論原則,實行有罪推論,官員不能說清財產來源者即為有罪,舉證責任在當事人而非公訴方。官員手握公權,可以支配老百姓生活,所以隱私權和無罪推論權不屬于政府官員。
第五是由獨立的司法機構保障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批準權和行政調查權、建議權。文官系統和政務官必須定期接受人民代表的公開質詢和聽證,滿足人民代表調閱有關檔案的要求。行政調查權是特別重要的,意義是行政透明,接受人民和輿論的監督。搞黑箱操作的政府官員應當受到嚴厲懲罰。臺灣的議會看上去很熱鬧,但議員們并不擁有行政調查權,如行政檔案調閱權。同時,我們還應當在政府的各層級,各部門都設立大量無薪給的“咨詢委員會”,由退休公務員,專家,有關的利益團體共同組成,并且擁有行政調查和建議權。只要行政透明,人民對政府守法就有信心。陽光能消毒,在陽光照射下的政府才會是干凈的政府。
最后是開放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等四大自由。當我們建立起了法治政府的框架,四大自由就不會成為利益集團爭奪政權的工具,也就不會構成對社會秩序的威脅。相反,四大自由將成為人民監督和評議政府的手段,成為表達各類公眾意愿的主渠道。必須指出:沒有司法獨立,維護四大自由是句空話。
六.結論
從東歐到拉美,從非洲到亞洲,第三世界的民主制大多陷入了危機。惡化中的腐敗,社會分裂及經濟失敗在吞噬著人民對政府的信念。東亞地區并不例外。從蒙古、日本到韓國,從臺灣、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到印度尼西亞,我們都能看到民主帶來的危機。
法治是使法律的權威高于政府領導人權威,迫使政府官員守法的制度。法的權威能夠建立,原因在于分權制衡。在制度上以政府的權力制約政府權力,法的權威就高于政府官員。
分權的關鍵是司法系統的自主和文官執法系統的獨立。執政者會依法辦事,因為一切爭議都必須接受中立的司法部門裁判,違法要付沉重代價。
如果法律可以由著執政者任意變更,司法和執法的獨立當然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法治還意味著對基本法的絕對尊重,必須依(憲)法立法,依法行政。
沒有黨政分開,沒有司法獨立,法治無從講起,因此才要政治體制改革。有人問:沒有民主化,黨政怎么可能分開,司法怎么可能獨立?然而,有了民主化,黨政依然分不開,司法也不會獨立,至多是換個“黨”或者換個“領袖”來領導。我們周邊的“新興民主國家”已經檢驗過這個道理了。歐洲大陸上兩千年的法律主義傳統,英國的司法獨立,美國最高法院的司法審議制,這些都是民主化以前的事情。創立新制度是英雄的事業。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因為他有能力創制,變不可能為現實。民之治,法之治,乃至共產黨之治,那一種制度不是英雄領導著人民創造的?
民主沒什么神秘的,并不萬能,正如法治之并不萬能。民主并不導致法治,法治也不導致民主。兩者是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正因為其矛盾,法治可以彌補民主的缺陷,民主也可以彌補法治的缺陷。“自由民主制” 其實是混合制而非純粹民主制。然而,民主是容易的,世界上最落后的大國和小國都能做成,散發票箱和監督投票并不難。法治是困難的,除了兩個小型的華人社會,迄今沒有那個發展中國家做成,因為建立自主的法院和獨立的文官系統很不容易,靠散發選票箱子作不到。
民主是迷人的,因為民主使用的詞匯很漂亮,像葉公家里雕畫的龍,是“普世價值”。筆者有幸親聆我國一位資深民主派在香港發表論文,痛斥毛澤東,指其為農民,有農民思想,農民性格,故必然傾向專制。君不知,真正的民主在中國當然意味著農民作主,而且當然是有能力操縱農民的農民領袖來作主?!巴梁懒蛹澋男〗愫蜕倌棠痰难来采弦部梢蕴ど先L一滾”,憑什么農民們不歡迎這樣的領袖? 葉公好龍的續集很容易寫。葉公對眾人如此解釋自己對“龍來了”的恐懼,“房梁上畫的才是真龍,進得我屋來的乃是冒牌的假龍”。
民主主義者對自由的追求是值得頌揚的。但民主原則并不提供自由?!白杂擅裰髦啤崩锏淖杂墒欠ㄖ蜗拗坪图s束了民主原則的結果。缺少了這種約束,民主就走向專制。專制的敵人不是民主,是法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