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群: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之我見
原載:《人才》雜志1982年6期
〈后來作若干補充后在《新疆社會科學》1985年增刊號上轉載〉
《宋安群“新生物進化論”專欄網站》:http://sea3000.net/songanqun
----------------------------------------------------------------------
陳一文顧問按:
([email protected];http://sea3000.net/cheniwan )
有人提出,孟山都公司及其“轉基因”農作物無論存在什么問題,也不能證明中國人“自主”研究的“轉基因”主糧、“轉基因”農作物一定也有問題。這種看法完全錯誤?! ?/p>
“轉基因”農作物問題首先是學術基礎理論依據問題、科學哲學問題、科學研究方向與科學實踐問題,而后才是是社會學問題,當然必須首先從學術基本理論上、科學哲學上、科學研究方向上與科學實踐上評判?! ?/p>
限于篇幅,本按語僅涉及“轉基因”工程的學術基礎理論依據問題,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p>
百度詞條介紹:轉基因工程又叫重組DNA技術,重組是指在體外將分離到的或合成的目的基因(object gene),通過與質粒、病毒等載體(vector)重組連接,然后將其導入不含該基因的受體細胞(host cell),使受體細胞產生新的基因產物或獲得新的遺傳特性?! ?/p>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2041.htm?fr=ala0_1
有學者用科普語言介紹:“植物轉基因技術是指把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離到的目的基因,通過各種方法轉移到植物的基因組中,使之穩定遺傳并賦予植物新的農藝性狀,如抗蟲、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等。”
http://syfxmcdong.blog.163.com/blog/static/71637597200992654314988/
“轉基因”工程的首位關鍵問題是,“把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離到的目的基因,通過各種方法轉移到植物的基因組中”能否確保僅產生對人類有益的確定性“植物新的農藝性狀,如抗蟲、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等”,而不會在轉基因第一代以至以后某代產生對當代人類或者其子孫后代有害的其他“性狀”?
第二位關鍵問題是,通過轉基因在轉基因第一代出現的“植物新的農藝性狀,如抗蟲、抗病、抗逆、高產、優質等”,是否是代代相傳的“穩定遺傳”?
但是,這些問題更為基礎性理論的核心問題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穩定遺傳性狀”由生物DNA某些基因片段造成,還是由生物體包括其各個微小部分及其物質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系統整體的運動造成?
中國科學院《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9年第3期(43-50頁)發表陳一文顧問《環境污染尚未遏制何來“極端的環保是很反動的”?》披露:
* * *
-- 許多人強調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提出的“自然選擇;即最適者生存”是“優勝劣汰是基本規律”的依據,殊不知達爾文本人《物種起源》的原著并沒有將“物種的變異完全歸因于自然選擇”,反倒是后來自稱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繼承者”的某些學者將“物種的變異完全歸因于自然選擇”絕對化,阻礙并拒絕對“物種的變異”更深層的原因進行任何原始創新的研究?! ?/p>
-- 在人們紀念達爾文《物種起源》200周年之際,人們有必要重溫達爾文《物種起源》原著中特別強調的如下一段話:
-- “但是因為我的結論最近曾被嚴重地歪曲,并且說我把物種的變異完全歸因于自然選擇,所以請讓我指出,在本書的第一版中,以及在以后的幾版中,我曾把下面的話放在最顯著的地位——即《緒論》的結尾處:‘我相信‘自然選擇’是變異的最主要的但不是獨一無二的手段?!@話并沒有發生什么效果。根深柢固的誤解力量是大的;但是科學的歷史示明,這種力量幸而不會長久延續。”
-- 自稱為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繼承者”的某些學者有意“忽略”的這一段話證明,達爾文無疑是一位偉大的實事求是的科學家,他由衷歡迎(不是“假惺惺歡迎”,更不是反對、阻礙、拒絕)后來科學探索研究者能夠發現和證明“自然選擇”以外可能存在的“物種的變異”的原因。
[(英)達爾文,周建人/葉篤莊/方宗熙翻譯,物種起源:進化與遺傳的全面考察與經典闡述,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01]
* * *
宋安群研究員1982年發表的《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之我見》為她創立的《新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之作,不僅揭示了達爾文200年前宣告“我相信‘自然選擇’是變異的最主要的但不是獨一無二的手段’”之外的原因,而且實際上揭示了達爾文200年前沒有能夠發現的所有生物“變異的最主要的”的根本原因不是“自然選擇”!
宋安群揭示:
* * *
-- “要認識生物的運動規律該從哪里去認識?是先從生物個體,還是先從組成它的細胞或是細胞內的分子去認識?生物體是以個體形式存在,以個體形式運動的。雖然個體由細胞組成,細胞由許許多多有機物大分子組成。但個體、細胞、分子,是生物物質組成的不同層次。在不同層次里有本質不同的運動規律,它們不能互相混淆,互相取代。它們之間并非是簡單的大包小的包含關系,而是有極嚴密的制約關系。如果我們不看到這不同層次的不同運動規律和彼此的制約關系,而是孤立地研究生物分子,那就必然無法看到生物的運動規律。“現代生物學”之所心會在分子水平內看到遺傳物質(基因)的變異是無規律的,其原因就在這里。生物體既然是以個體存在與運動的,那么研究生物的運動規律就應首先研究個體這一層次的運動規律,進而研究個體與細胞與分子之間的制約關系?!薄 ?/p>
-- “當我們從個體這層次去認識生物的運動規律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有無數事實清楚地表明,生物有自身的運動規律,有發展、進化規律?!薄 ?/p>
-- “每一生物個體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有整體的統一運動。這統一運動的功能首先是表現在隨時調節體內的平衡、穩定。外界的任何刺激作用于生物體時,都打亂了它內部的平衡、穩定,出現“反抗性”運動,正是調節內部平衡,保持內部穩定所產生的必然運動?!薄 ?/p>
-- “正由于整體有統一的平衡運動,因而生物體對外界刺激所作的“反抗性”變化也就不是表現在局部,而是表現在整體的有關各部?!薄 ?/p>
-- “正由于生物體有隨時調節體內平衡的能力,才使得生物體有強大的運動能力、工作能力和自我修復(治療)的能力,使任何機器無可比擬?!薄 ?/p>
-- “正由于生物個體局部的發展(各個方面的發展),是在整體平衡運動下進行的,是和外界環境作斗爭中發展的,因而各個局部不會畸形發展,而是有整體與局部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統一。”
-- “生物的這種平衡運動,是極特殊的平衡運動,它在建立新平衡的過程中,有自身物質的發展?!薄 ?/p>
-- “生物體自身物質上的變化、發展會影響后代。”
-- “引起生物變化、進化的外因是環境的變化對生物的刺激。也就是說,外因是環境刺激作用,而不是環境的什么‘選擇’作用?!薄 ?/p>
-- “如果不看到生物物質的發展與生物運動的關系,不看到個體發展與種系發展的關系,而是把彼此孤立起來,對立起來。這種認識不僅不能很好地對人類聰明、才智的健康發展進行指導與推促,反而會在生物學、人類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有關理論上造成一系列的矛盾與紊亂?!薄 ?/p>
* * *
人們都知道,優秀的運動員與特種兵必須通過艱巨的有所側重的整體綜合訓練培養,不能依靠違反自然生物發展規律外科手術或注射激素方式“創造”,因為這樣做將造成運動員違反自然規律的畸形發展。即便某方面一時的“出眾表現”,違反自然規律的外科手術或注射激素損害了人體健康余生整體系統的損害,還可能損害下一代?! ?/p>
類似的道理,“轉基因”工程實質性的錯誤在于,它不是從“每一生物個體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有整體的統一運動”的正確認識出發尋求“賦予植物新的農藝性狀”,而企圖從違反自然生物發展規律的“把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離到的目的基因,通過各種方法轉移到植物的基因組中”尋求“賦予植物新的農藝性狀”?! ?/p>
“轉基因”農作物至少造成三項惡果:
(1)“把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離到的目的基因,通過各種方法轉移到植物的基因組中”“賦予植物新的農藝性狀”不是穩定的,而是不穩定的?! ?/p>
(2)“把從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分離到的目的基因,通過各種方法轉移到植物的基因組中”可能產生一時的對人類有益的“賦予植物新的農藝性狀”,除了通過幾十年多代試驗外無法確定絕對沒有造成對當代人類及其后代有害的其他“性狀”!
據《中國經營》報道:“對此,袁隆平也承認,對于轉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性顧慮,主要是有些轉基因作物特別是抗蟲的轉基因品種,含有一種物質叫做BT毒蛋白。由于蟲子吃了BT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長期攝入該物質對人是否有害很難說?!薄 ?/p>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116/10597256310.shtml
(3)長期種植轉基因農作物對于自然界同類農作物的“污染”作用!
但是,上述《中國經營》同時報道:
-- 據袁隆平介紹,水稻的畝產量提升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從理論上講,太陽曬到地球上的能量,5%能夠轉化為有機物。按照長沙市的氣象記錄,據5%的轉化估算,長沙市水稻的畝產量理論上可以達到早稻 2000公斤 、晚稻 2300公斤 、中稻 3000公斤 ?!薄 ?/p>
-- “但是實際的研發中,由于自然環境的限制,特別是溫度等因素影響,如果按常規方法,要實現大面積畝產900公斤目標已不太可能?!痹∑教寡?,“我們的‘常規武器’全身解數已經使得差不多了,第三期超級雜交稻的研發必須依靠轉基因手段。”
這就提出了一個重大問題,除了走明知有問題的“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研究方向外,是否沒有更為可靠、安全、經濟、有效、適合于推廣普及(而非壟斷)的農作物優良品種發展研究道路?1501-799-9514
大家了解的“航天育種工程”是發揮植物種子“整體系統、整體運動”宇宙射線作用下發生變異的科學研究途徑,但是過于昂貴,不適合于推廣普及?! ?/p>
宋安群研究員生物學領域杰出貢獻之處在于,她不僅實現了生物學基礎理論領域的重大革命性突破,而且付諸科學實踐另辟蹊徑開拓了具有世界科學意義的“定向改造”培養農作物、微生物新品種更為可靠、安全、經濟、有效、適合于推廣普及的原始創新發展道路?! ?/p>
在另外一篇《“基因”理論具有根本性錯誤》中,宋安群研究員對其科學實踐介紹如下:
* * *
-- 我通過二十多年的探索,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通過實地考察及多年的試驗等等,逐漸看到生物的進化并非由“自然選擇”造成。生物本有自身的運動(變化)發展,進化規律,并總結出了十多條生物所共有的基本的運動規律與多條遺傳規律。應用這些規律不僅能較好地解釋生物的進化,能解釋許多重要而復雜的生物現象的形成及其演變(如本能、生物鐘,各種動植物各不相同的體型、體色等的形成及其演變),更重要的是遵循其規律能定向改造生物?! ?/p>
-- 如我使試驗田小麥增產20-30%;使棉花的植株結棉桃數增加1-2倍;
-- 使辣椒抗病性顯著提高:在同一塊地里經處理的辣椒全長得很好,未處理的全因病害死光了,兩者對比鮮明。
-- 在微生物上尤為顯著(因微生物繁殖周期短、發展快),如我在重慶制藥五廠,河北省高碑店生化制品廠,大港油田,北京美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對其多種生產上的菌種進行定向改造,在短期內(半月——兩個多月內),使其菌種的生產能力(效價)成倍提高,繁殖周期縮短,抗雜菌污染能力顯著增強,且改造后的菌種穩定性好等等。
-- 2000年4月我到新疆農科院微生物所,對該所嗜熱芽孢桿菌XJT-9503進行定向改造,只用了半月時間,使該菌的產酶率由4000u/ml左右,提高到10000u/ml以上,而且很穩定,多次測量均穩定在10000u/ml以上(此為國家863項目)。
-- 在多種應用微生物上均產生如此快捷穩定顯著的效果,是應用傳統理論(包括”基因”理論),在當今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作得出來的。(這些微生物試驗結果均有本廠家、單位所開證明。)
-- 通過試驗我們清楚看到,作為生物的遺傳物質并非細胞內的某一孤立物質,而是細胞本身是一個整體,有整體統一的運動規律,它制約著里面所有物質的運動?! ?/p>
* * *
宋安群研究員創立的“新生物進化論”對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為基礎的生物學基礎理論領域存在的實質性錯誤實現了原始創新重大突破,她的“定性改造”農作物與微生物的科學實踐對當代風行世界的“轉基因”工程形成致命性挑戰?! ?/p>
本顧問可以絲毫不夸大的講,宋安群研究員“新生物進化論”的原始創新理論突破與革命性科學實踐一旦獲得中國科技界、產業界、新聞界、公眾與官方的認識,中國目前投入到“轉基因”工程巨額資金的90%必將迅速轉向支持發展宋安群研究員“新生物進化論”的原始創新理論突破與革命性科學實踐!
堅持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以及“轉基因”工程實質性致命錯誤的學術界理所當然對宋安群研究員“新生物進化論”的原始創新理論突破與革命性科學實踐予以排斥、拒絕、壓制與扼殺!
2007年11月在成都舉行《第二屆全國民間科技發展研討會暨首屆四川省民間科技創新論壇》四天會議期間,有機會全面深入詳細了解宋安平研究員的“新生物進化論”理論與科學實驗原始創新研究成果?! ?/p>
在筆者一系列領域“科技創新社會學”研究基礎上,了解了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當代權威學者實際上違背了達爾文的批評僵化了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事實,使我對于宋安群老師的“新生物進化論”理論與科學實驗原始創新研究成果評價極高?! ?/p>
科技日報記者記錄我在成都會議上所做的公開評價如下:
-- 宋安群女士及其“新進化論”對人類的潛在貢獻,將超過居里夫人及其對于放射性鐳的科學發現,因為宋安群女士的“新進化論”對于人類的貢獻涉及更加寬廣的多的領域,從微生物(醫藥工業等)、植物(所有農作物)、動物(所有家禽、畜牧業等)以及人類健康、保健、養生(醫學與中醫理論)、生命科學等。
宋安群老師1982年發表《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之我見》,1998年出版《新生物進化論》專著,近十多年在《新疆中醫藥》等刊物上發表《“基因”理論具有根本性錯誤》等論證其原始創新理論研究與科學實踐研究成果的了一系列論文,中國科技界與生物界不可謂“不了解”?! ?/p>
中國科技界與生物界至今對宋安群研究員原始創新的杰出成就沒有認識絲毫不損害她的杰出成就的世界性科學意義,但是成為中國科技界與生物學界的重大恥辱,推遲中國相關科技領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幾十年!
筆者清楚,中國科技界需要經歷更多的慘痛的教訓才可能逐漸認識宋安群研究員及其“新進化論”對人類杰出的潛在貢獻。但是,宋安群老師1982年發表的《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之我見》到2005年發表的《“基因”理論具有根本性錯誤》及其《宋安群“新生物進化論”專欄網站》上全文轉載的1998年出版的《新生物進化論》專著可能讓某些有遠見的學者有機會對此略見一斑有所認識?! ?/p>
----------------------------------------------------------------------
達爾文創立進化論,推翻了神造論,為生物學及其它科學的發展建立了豐功偉績。但是,為了徹底戰勝神造論,為了讓達爾文所揭示的這一偉大真理能更進一步地造福于人類,讓人類能真正主宰生物的進化,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對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問題進行重新探討、重新認識。
自從達爾文發表《特種起源》到現在,生物學界一直公認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選擇。不過,達爾文本人是接受了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理論的。他認為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并用來幫助論證自己的進化觀點。(1983年出版的《簡明生物學辭典》中已將“獲得性”改稱“獲得性狀”,不過本文還暫用大家已習慣的提法。)“現代生物學”卻把“獲得性遺傳”否定了,只承認“自然選擇”。可是,“自然選擇”學說不僅對許多生物現象無法解釋,對許多問題無法回答,同時這一理論本身,在今天已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與問題,得出了許多荒謬的結論,甚至得出了否定進化論本身的結論。如法國分子生物學家雅克·莫諾在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書中,稱“現代生物學”證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破產了”。羅馬教皇庇佑十二世向一個醫學遺傳學討論會發表演說時說:“遺傳學的事實是肯定的,而進化論則僅僅是假設。”美國分子生物學者斯登特于一九七四年發表論文,更說:“分子生物學的成就是上帝存在的真實證明”等等。
得出這樣一些荒謬結論的原因在哪里呢?當我們應唯物辯證法來進行分析與認識的時候就清楚了:承認“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實際上是承認生物沒有自身的運動規律可循,它的變化(變異)是無方向、無規律的。它可能變得有利于生存,也可能不利,最后由自然的所謂選擇來決定它的變化方向——將其有利于生存的保存下來,不利的淘汰掉。因而認為自然的選擇就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根本動力。對于生物的變化(變異)到底有無規律,達爾文當時承認他還不了然。只是看到變異的存在是事實。而“現代生物學”卻從理論上證明了生物的變異(“能遺傳的變異”)無一定規律、一定方向。
生物的變異(“能遺傳的變異”)到底有沒有規律?有沒有方向?實際上這正是生物學中長期爭論的問題。拉馬克學說與達爾文學說的分歧,米丘學派與摩爾根學派的矛盾都表現在這里。因為問題的焦點都是在“獲得性遺傳”上。承認“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實際上是承認能遺傳的變異有其規律性,有其方向性。那么為什么長期爭論得不到解決呢?生物到底有沒有自身的運動規律?如果有,有怎樣的規律?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我們只有求助于辯證法。辯證法的威力不在于講空洞的道理,而在于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具體問題。
我們先分析,要認識生物的運動規律該從哪里去認識?是先從生物個體,還是先從組成它的細胞或是細胞內的分子去認識?生物體是以個體形式存在,以個體形式運動的。雖然個體由細胞組成,細胞由許許多多有機物大分子組成。但個體、細胞、分子,是生物物質組成的不同層次。在不同層次里有本質不同的運動規律,它們不能互相混淆,互相取代。它們之間并非是簡單的大包小的包含關系,而是有極嚴密的制約關系。如果我們不看到這不同層次的不同運動規律和彼此的制約關系,而是孤立地研究生物分子,那就必然無法看到生物的運動規律?!艾F代生物學”之所心會在分子水平內看到遺傳物質(基因)的變異是無規律的,其原因就在這里。生物體既然是以個體存在與運動的,那么研究生物的運動規律就應首先研究個體這一層次的運動規律,進而研究個體與細胞與分子之間的制約關系?! ?/p>
當我們從個體這層次去認識生物的運動規律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有無數事實清楚地表明,生物有自身的運動規律,有發展、進化規律。
生物的運動規律是復雜的,生物除有新陳代謝運動外,還有其它許多非生物所沒有的運動規律與特點。下面將我初步認識到的,擇其要點,提出討論?! ?/p>
一、生物物質發展的方向性:
生物朝哪一方向運動,就會促進自身物質朝哪一方向發展,不運動(相對來說)就會衰退。我們人人都有體驗:若訓練(鍛煉)人的力氣,奔跑速度,反應快慢,柔軟性,耐磨耐壓性,動作的準確性,以及各種技能技藝等等,就會在這各個方面得到相應發展。不運動就衰退。而非生物,如收音機、電視機卻不可能通過它自身的運動(使用)而獲得它性能的改善?! ?/p>
附帶說一說,這一規律本是拉馬克早就看到了的,并提出了“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理論。但不能不說,他只看到了生物由于“用”的運動而促進其自身發展,即只看到生物發展到有意識支配時才有的運動,因而他無法解釋植物、微生物、低等動物等如何通過自向的運動而促進自身發展、進化,更無法解釋許多并非由于“用”而出現的生物現象,如生物的顏色、體形,特別是保護色、擬態等。同時他也未能進一步認識到這“用”的運動有其規律性。只有符合它的規律才能獲得正常健康的發展,違反了它的規律,反會造成損傷(生?。┗蛩劳觥A硗猓捎谒茨苓M一步認識其規律性,也就無法指出獲得性遺傳的規律。這使得他不僅不能全面地論證生物進化。同時也使得以后的生物學界在解釋和認識“獲得性遺傳”時發生混亂,造成長期爭論?! ?/p>
二、生物體的“反抗性”
所有生物(無論動物、植物、微生物、還是人)有一共有的運動特點:生物體總是針對環境的變化(外界對自身的刺激)作“反抗性”(“斗爭性”)變化,即每當環境變化(受到各種刺激時),生物體內都會及時地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這變化有明確的方向——總是變得更能適應改變了的環境,總是變得更能適應改變了的環境,總是增強自身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這變化有許多可以直接從外表上見到,例如,光線增強,動物和人的瞳孔就會收縮,光線減弱,瞳孔會放大;南方動物運到寒冷北方,皮毛會增厚;植物遇到干旱,根系就發達(以吸收更多水分);植物密植,桿就長高(以獲得更充分的陽光)等等。而更多變化是肉眼見不到的,例如,人到高山地區,紅細胞就會增多(與缺氧作“斗爭”)。各種細菌病毒或其它物質侵入人或動植物機體,機體會產生針對性“抗體”。其它理化刺激,如各種藥物、各種射線作用于機會,機會也會產生一系列“抵(反)抗性”變化。微生物也一樣,如各種細菌、病毒總是不斷地增強對人們所使用的各種藥物以及各種理化刺激的抵抗力。從植物與昆蟲,微生物與人或與動植物之間的斗爭中,還可發現肉眼見不到的更為有趣而奇妙的生物斗爭現象:例如一些生物學家看到有些植物會產生毒素對付蠶食它的昆蟲,而昆蟲則會產生一種解毒物質對付植物,當此解毒物質重新給予植物后,植物又會產生更強烈的毒素;醫學家們看到,當人體對流感病毒產生抗體后,流感病毒又會產生新物質對付抗體,因而常使人們“事先準備好的一種疫苗推失去效用?!薄 ?/p>
生物體對環境的極微小的變化,也都有反映。在研究“生物鐘”的實驗室里,可以看到1/1000秒的閃光與 1℃ 的溫度變化,都會引起生物體產生相應變化?! ?/p>
生物體何以能產生這種“反抗性”變化呢?這是因為每一生物個體都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有整體的統一運動。這統一運動的功能首先是表現在隨時調節體內的平衡、穩定。外界的任何刺激作用于生物體時,都打亂了它內部的平衡、穩定,出現“反抗性”運動,正是調節內部平衡,保持內部穩定所產生的必然運動。由于具有這種運動才使得生物體能同時進行多種運動,而始終可保持體內的相對平衡穩定。如我們人除要接受環境的各種變動與刺激外,還要進行體力、腦力、攝食等運動,但卻仍能保持體溫、體液、血壓、心跳等的相對平衡與穩定。若沒有這種體內的平衡運動,生物體將一刻也生存不了。試想,我們跑步時心跳就會加快,跑步結束后,若沒有體內的平衡運動使心跳恢復正常,心臟就會以加快的速度作慣性運動,一直快跳下去,這是我們所受不了的。再譬如,我們任何體位的改變都會引起體液的不平衡,我們平時不感覺,正因為我們體內有強大的調節能力,只有當這種調節功能降低時才清楚感到,如某些病人,只要在地上蹲一會站起來,就會頭昏眼花,無法調節因體位的改變而引起的體液的不平衡?! ?/p>
正由于整體有統一的平衡運動,因而生物體對外界刺激所作的“反抗性”變化也就不是表現在局部,而是表現在整體的有關各部。如前面舉的植物抗干旱,其實不僅根系起變化,莖葉也會變化,會向減少水份蒸發的方向變化。細菌病毒侵入人體,體內不僅產生抗體,還會見到整體有一系列抵抗“措施”(這從免疫學的研究可以看到)。
正由于生物體有隨時調節體內平衡的能力,才使得生物體有強大的運動能力、工作能力和自我修復(治療)的能力,使任何機器無可比擬。例如,有許多野生動物的奔跑速度比火車還快,但它的腿關節既不發熱,也不磨損;人腦約有幾百億個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相當于一個電子管,有人設想,按照現代技術技術水平,如果用幾百億個電子管做成一臺機器,那么它每次只工作幾分之一秒鐘就會有幾千個電子管理損環,而無法連續工作。可人腦,只要合理使用,便可健康穩定地工作一生;有人把青蛙的視神經切斷(青蛙的視神經約由50萬根神經纖維組成),結果,由于青蛙的“自我治療”,在三個月內,這50萬根神經纖維全接通,青蛙的視覺和以往一樣好。
正由于生物個體局部的發展(各個方面的發展),是在整體平衡運動下進行的,是和外界環境作斗爭中發展的,因而各個局部不會畸形發展,而是有整體與局部之間、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統一。如長勁鹿的長頸與長腿是協調的,這使它從高處的樹葉到地上的食物都能方便享受;四腳動物四腳的長短粗細也是和身軀的形狀重量相適應的?! ?/p>
生物的這種平衡運動,是極特殊的平衡運動,它在建立新平衡的過程中,有自身物質的發展。在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可以看到有一系列物質的運動、變化與產生新的物質(如產生抗體、紅細胞以及其它各種細胞等等)。這也就是說在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物質的運動變化是受整體的運動,整體平衡發展的需要所控制、所決定。(對于生物平衡運動機理的進一步討論,我在《從認識生物的運動規律探討人體疾病的本質及其治療》一文里還要進行。)
順便說一說,上面舉的一些生物“反抗性”例子,在現有的生物學上被稱作生物的“適應性”,這“適應性”被認為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而不認為這是生物體的一種最基本的屬性。更不認為這“適應性”會隨生物的運動而不斷發展,并有其發展規律。
為了便于討論與敘述,我把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反抗性”運動暫叫做生物的“低級運動”或“被動運動”,由意識支配的運動叫做生物的“高級運動”或“主動運動”,但不管哪一種運動,都會帶來生物物質變化、發展,并有共有的發展規律、遺傳規律?! ?/p>
三、生物物質發展的基本運動形式
生物體通過運動有自身物質的發展,但要獲得任何方面的健康發展,都需經過體內兩種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運動交替進行才能實現。例如,要使皮膚經過摩擦不斷增厚,就必須經過摩擦——休息;再摩擦——再休息,如此反復交替的運動。若一直不停地摩擦,不讓休息,反而會糜爛。摩擦的過程可說是局部進行運動,進行“反抗”的過程。休息的過程則是整體進行平衡調整,對摩擦的局部進行物質補充、加強的過程。為了便于敘述,我們把局部進行反抗的過程簡稱“反抗”,體進行調整的過程簡稱“調整”。那么,經過一次“反抗——調整”運動后,就會使自身物質有所發展,使下一次“反抗”運動能承受更大一些的刺激。當進行下次更大的刺激后,反過來又促進下一次“調整”運動更進一步。于是經過“反抗——調整”運動的反復交替進行,就會促使自身物質呈波浪式向前發展,其運動能力(抵抗刺激的能力)也跟隨著呈波浪式增大。不過,要使其獲得最佳的發展,最快的增大,這就需:1)每次的刺激量(運動量)必須是最佳量(這最佳量,即是機體能允許的最大量——它不僅包括刺激強度的大小,也包括刺激時間的長短)。超過了這個量會使機體損傷(生病),不足這一量,又不能促進其最大限度的物質發展。2)每次“調整”的時間必須是最佳時間(“調整”運動是整體進行調整平衡的運動,這運動就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這時間也有一最佳值,不足這一時間不能使自身物質得到充分的補充、加強,超過這一時間還未進行下一次“反抗”運動,那么加強的物質也會衰退。這最佳“調整”時間的長短,與刺激量有關,與自身的物質基礎有關)?! ?/p>
不過,刺激量稍超過了最佳量,造成機體損傷,這輕微損傷可在“調整”運動中得到修復。但若未進行充分“調整”,,就又進行下一次刺激,而且以后連續如此,那么輕微損傷會逐漸累積成嚴重損傷,形成慢性疾病。
當然,這最佳刺激量,最佳“調整”時間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其運動的不斷交替進行而呈波浪式發展的,最佳刺激量會越來越大,最佳“調動”時間會越來越短,與此同時,自身物質也呈波浪式發展,并有從量到質的發展。
生物體各方面物質的發展及其運動能力的提高,無論是腦力、體力、各種技能技巧還是抵抗各種理化刺激的能力的提高,即無論高級或低級運動能力的提高,都基本是以上述的基本形式進行運動而實現的?! ?/p>
人被毒蛇咬后會致死,這不是人不具有抵抗蛇毒刺激的能力。而是人沒有經過上述“運動”使其獲得發展,人體一下子抵抗不了蛇毒的強刺激。如果將其毒性人工減輕(稀釋)到人體能耐受(能抵抗)的范圍,注入人體,人體就會產生相應“抗體”與之斗爭,以后再漸次增強毒性注入,抗毒能力就會漸次增強。美國的鮑爾·海斯德正是用這種方法使自己能不怕眼鏡王蛇咬的。細菌病毒之所以能致病,其道理也一樣。打防疫針之所以能免疫,也正是因注入疫苗促使體機體進行上述運動而增強了抵抗力?! ?/p>
四、生物體抵抗外界刺激、發展自身物質的能力與自身物質基礎的關系?! ?/p>
生物體所發展的物質是自身“制造”的(并以已有物質為基礎,在此之上發展),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是依靠自身整體力量(整體運動)所產生的。因此不同種生物,由于物質基礎不同,對各種刺激的抵抗方式、能力大小、反應快慢都不同。然而這“不同種”的生物正是在不同環境里進行不同運動造成的,將隨生物的繼續運動而繼續改變、繼續發展。隨其發展,物質基礎越雄厚,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越強,“手段”、“措施”越多。從生物免疫系統的不斷發展可清楚看到,無脊椎動物只有吞噬作用;軟骨魚開始有淋巴細胞特異性反映;爬行類能產生抗體;到了高等動物,才具備更完善的免疫系統。所以,隨著生物的進化,總的來說是物質基礎越來越雄厚,生命力越來越強,壽命越長,進化越快。
同種內的不同個體,物質基礎也有差異,因而抵抗方式、能力大小、反應快慢也不一樣。要增強生物體某一方面的抵抗能力(運動能力),除了進行這一方面的鍛煉外,還必須從整體的各個側面盡力進行多種多樣的“反抗——調整”運動,使整體得到多方面發展,從而獲得豐富的物質基礎和高效的“調整”功能,為某方面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從人們的實踐看也證實了這點,香港 何達 先生能煉出在冰天雪地里只穿單短袖衣褲(他以前曾有體弱多病的),正是他除了進行抗寒鍛煉外,還進行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爬山(爬樓梯)、冷熱水浴、刷子擦身等鍛煉,若不進行多種運動,僅進行寒冷鍛煉,則是難以很快提高的。許多進行多種體育運動或武術氣功運動而身體強壯的人,不僅這些方面的運動能力強,而抗寒、抗熱、抗病、抗各種理化刺激的能力也都強,同時進行腦力運動的能力也強,(不易得神經官能癥)?! ?/p>
五、生物體反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與內部運動狀況的關系?! ?/p>
同一生物個體,在不同的時刻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是不同的。由于生物有各種不同的節律運動(生物鐘),在不同的時刻其內部的運動狀況不同,因此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也不同。例如有人用兩組老鼠各二十只進行試驗:分別是早、晚接受相同強度的X射線照射,結果早上接受照射的一組在130天后,全部健康地活著,而晚上照射的沒有一只活過13天。
在個體的一生中,不同時期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也不同。個體越幼小,雖然物質基礎越薄弱,但自身物質的運動、變化、產生新的物質的能力卻越強,即“調整”能力越強。初生兒在一瞬間,從母體的恒溫、恒壓、充滿羊水,無需自己呼吸與飲食的環境里,突然出生到另一截然不同的世界里,這沒有極強的“調整”能力是無法生存的。平時說幼兒的各種適應性最強、可塑性最大,也正是說明了幼兒自身物質的可變性最大,“調整”功能最強、最迅速?! ?/p>
六、生物的“運動慣性”
生物體朝哪方面運動,不僅促進了自身物質朝哪方面發展,同時還產生了這方面的“運動慣性”,即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重復這方面的運動(我把這種特性暫稱作生物的“運動慣性”)。其運動若不斷進行,不僅生物體內物質有從量到質的發展,“運動慣性”也有從量到質的發展,并可由此而形成生物的“記憶”、習慣、本能、生物鐘等。
可說凡生物都有“記憶”,不僅人有,動物有,植物也有。在研究“生物鐘”和實驗室內,給植物一短時間的光刺激(或某些其它刺激),那么在葉子運動的晝夜曲線上就出現跳躍,以后無光刺激時,這種跳躍還在每天的同一時刻里出現,長達好幾天之久。[i]
不僅人的大腦有記憶,各組織乃至細胞也都有“記憶”,最為明顯的是“免疫記憶細胞”。這各種不同“記憶”雖有質的區別,但它們都有其共同點——都由自身的運動形成,由繼續運動而繼續發展,并有從量到質的發展,不運動則衰退。如果不斷地讓我們人或動物重復某一動作(或行為),便會逐漸由“記憶”發展形成為一種“習慣”,重復的時候越長,“習慣”越穩定難改。如果世世代代重復下去,那又由“習慣”逐漸發展為“本能”。這從一些人的實驗里可以清楚看到。如巴甫洛夫所記述的白鼠條件反射遺傳研究實驗,實驗是使白鼠馴養成按鈴聲而跑到喂食地點。所得結果:“白鼠的第一代馴養成這樣的習慣須經300次訓練。即必須將鼠的喂食與鈴聲結合300次才能使它們馴養成聞鈴聲而跑到喂食處。第二代得到同樣結果只需100次訓練就夠了。第三代在30次訓練后即馴養成了這種習慣。第四代只需10次訓練即夠。第五代,我在彼得格勒動身前看到,5次重復后即已習慣這種鈴聲。第六代將在我回來以后進行實驗。我認為這是非??赡艿模航涍^若干時間以后,鼠的以后的后代可以無須事先訓練而能按鈴聲而跑向喂食處了。[ii]”英國精神病學家麥克·杜戈爾用家鼠也作了類似的實驗,得出了相同的結果。[iii]
再從動物一些復雜的本能行為的表現與變化的情況里,還可看出雖經祖輩世代運動逐漸形成了后代的本能,但后代在后天的環境里, 當有了新的“認識”后,還可根據環境的改變而采取新的運動,獲得新的發展,原有的本能會因“不用”而衰退。例如,人們曾用十年時間對11000只鷗鳥的遷飛行為作了實驗,將它們“在荷蘭國土上裝上標記后,帶到瑞士,在秋天遷移的時候釋放。”結果“幼鳥仍然按照祖傳的方向遷移,向西南方向飛到了法國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過冬。”而“大多數成年的鳥都糾正了方向,又飛到原來居住的英國和法國西北部”。再看我們的一些家養動物如牧羊狗、看家狗、向導狗等,它們在很幼小時就具有了“牧羊”、“看家”、“向導”的習性??梢哉f已成了它們的本能。這本能是它們的野生祖先所沒有的,正是人類對它們家養祖先世代訓練的結果,而野生祖先的許多本能卻由于家養后代的“不用”而退化了?! ?/p>
此外,對于“生物鐘”的形成準備另作專題討論。
七、生物物質的變化、發展與遺傳
生物體自身物質上的變化、發展會影響后代。不過生物體由于后天運動而有物質上(性狀上)的變化,即所謂“后天的變化”,在生物學上被稱作“獲得性”,而“獲得性”能不能遺傳的問題卻一直爭論不休。因此在這里有必要先就“獲得性遺傳”的問題進行討論。
“獲得性遺傳”的問題可說是現今遺傳學上的關鍵問題,是被認為決定拉馬克學說與達爾文學說勝敗的關鍵問題?! ?/p>
在《生命發展的辯證法》一書里說得清楚:“選擇概念是達爾文學說和拉馬克學說的分水嶺,兩者的區別就在這里。可以看得很清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原理是從廣泛存在的變異這個客觀事實出發的。而拉馬克學說是從獲得性遺傳的假說出發的。只要變異是事實,盡管對變異的原因不了然,對于達爾文學說的勝利并不是嚴重障礙。相反,只要不能論證獲得性的遺傳,拉馬克學說就要失敗?! ?/p>
“獲得性遺傳”問題也是兩大學派(米丘林學派、摩爾根學派)長期爭論的問題?! ?/p>
摩爾根學派認為,環境的改變或個體進行“用”與“不用”的運動,都只能引起個體表型的變化(體細胞變化),而不能引起生殖細胞內遺傳物質改變,因此確認獲得性不遺傳?! ?/p>
米丘林學派卻從米丘林等人多年實踐里看到獲得性能遺傳。米丘林等人通過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遺傳性改變,從而成功地定向培養出了三百多種果樹新品種。把南方果樹的栽植范圍大大地往北方推進了?! ?/p>
學術上有不同的理論、觀點,本是好事,完全可以互相商討、共同研究,一起尋求客觀真理。只是,李森科等人卻用了反科學的辦法對待科學。給摩爾根學派扣上了一大堆“帽子”,并“煽起討伐摩爾根學派的浪潮”。致使兩學派極其對立,造成互相攻擊、互相否定,甚至對彼此所看到的事實也互不承認,給生物學的發展帶來了很大損失。本來,他們從各自的側面都看到了生物體所共有的特性:米丘林學派看到了生活條件的改變會引起生物體發生變化,并影響后代。而摩爾根學派也在實踐中看到了各種理化刺激會引起生物變化,并影響后代。例如對產生青霉素的青霉菌使用各種理化刺激,結果使青霉素的產量不斷提高。但兩學派卻互相否定,或用各自的理論進行解釋。摩爾根學派認為青霉菌的變化是由于強理化刺激直接引起了基因突變(把這叫做“理化誘變”),與個體本身的運動(變化)無關。
兩學派長期爭論不能統一,這除了兩學派采取不應有的對立態度外,我認為更主要的原因還是都受了“自然選擇”思想的束縛,忽略了對生物自身運動規律的研究,因而未能進一步揭示“獲得性遺傳”的規律,致使“獲得性|”本身的含義也含混不清,這就更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爭論?! ?/p>
如果我們現在重新明確“獲得性”本身的含義,并進一步探討“獲得性遺傳”的規律。我想對獲得性遺傳的問題是能取得一致看法的?! ?/p>
我們若把生物自身的運動所引起的物質改變(表現為性狀改變),叫“獲得性”的話,那么它對后代的遺傳有它的遺傳規律。下面談談自己對這規律的初步認識,和大家討論:
(一)生物物質有不同的量與質的變化,對后代則有不同的影響。
由于“獲得性”的物質基礎是由生物的運動形成,并隨著運動的不斷進行,其物質會發生從量到質的變化。運動的時間越長,質變越深刻——“獲得性”越深刻、穩定。如果我們所說的獲得性是指的一代相對于親代來說性狀上的改變,那么這一代的變化,相對于它祖輩世代累積的變化來說,是極其微弱的。這“微”是說它的量微小,不易覺察;這“弱”是指它容易改變。它可以被個體不斷進行新的運動所改變。當遺傳給后代后,也可以被后代在新的環境里進行新的運動所改變。同時這一代的獲得性也同樣有大小之分與量質之別。人偶爾勞動手上打起泡,這起泡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極微,休息幾天其泡自消,難以影響后代。如果是作長期的重體力勞動,這就會使全身起質的變化,而必影響后代。有人用手上打起泡,皮膚被曬黑等例子來說明獲得性不遺傳。皮膚曬黑遺不遺傳呢?皮膚曬黑同樣有量與質的區別,同時影響皮膚顏色的還有多種因素,有父母雙方影響,有后天環境影響。而一代影響再大也是極微弱的。如果世世代代男男女女都長期生活在強烈的陽光下,那就會看到對過遺傳累積的顯著變化。今天各種不同膚色的人種: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棕色人種等,他們的不同膚色正好對應著他們祖祖輩輩居住的不同緯度位置上的不同的陽光強度,這能說不與陽光刺激有關?不是遺傳累積的結果?這長期遺傳累積的膚色,不僅明顯且不易改變。至少十幾代不會有顯著變化。但是否永遠不變呢?不會!隨著各民族人口的不斷增長,居住地不斷擴大,在不同的地區膚色已經有了變化。高加索人,從北方地區至赤道兩帝都有,而他們的膚色正好隨緯度位置相變化:北方的地區膚色很淺,赤道兩旁為深棕色?! ?/p>
(二)生物體與環境條件的局限進行斗爭而影響后代。
環境條件的局限所造成生物物質變化(性狀變化),不能簡單地稱為“獲得性”。因生物體必和環境條件的局限作“斗爭”,通過“斗爭”所引起的性狀變化會影響后代。例如肥力(營養)條件的局限。同一樣品種,由于肥力條件不同,在生長發育上會出現差異,肥力強的長得快、大、好。但這快、大、好等方面的差異并不是遺傳。相反,肥力差的個體會努力增強對營養的吸收力和利用力。并把這種“反抗性”遺傳給后代。后代若在相同的環境里,反比對照組發育得更好,這在有些情況下是十分顯著的,如薩哈羅夫的試驗:“將普通家蠅所產的卵分成兩等份,一份移置于有營養的培養基中;一份移置于無營養的培養基中(已生活活過好幾代幼蟲的老培養基中,營養成份幾乎已沒有)。培養在缺乏營養的培養基中的蠅幼蟲,化蛹比對照蛹幼蟲早、蛹體小,平均體長 4.68毫米 ,體重4~5毫克;培養在有營養的培養基上的蛹體 6.68毫米 ,平均體重14~16毫克。從小蛹羽化出來的小蠅和從喂胖了的蛹羽化出來的大蠅,都得了第一代,它們被飼養在同一個對照的培養基上,結果,喂胖的大蠅所產生的子一代得到了體小的后代,而幼蟲挨過餓的小蠅所產生的子一代得到了體大的后代。[iv]
(三)生物體與外傷進行斗爭影響后代。
由外力直接改變(外力傷害)生物物質,這種改變也同樣不能簡單地稱為獲得性。生物體必和外傷斗爭,外傷對后代的影響,是親代與外傷“斗爭”后的綜合影響。不過由于生物各自的物質基礎不同(抵抗力強弱不同),所受創傷的性質、大小、部位等的不同,其遺傳情況也不同。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1)在當代就能戰勝外傷并將其“獲得性”遺傳后代?! ?/p>
卡梅列爾作海鞘試驗,海鞘的前端有兩條管子(水管),“卡梅列爾將二管切去,以后,二管再生而長出比切去前更長的管子,如此重復地進行切除,海鞘就有了很長的管子,并得到具有長管的后代?!?A title="" style="mso-endnote-id: edn5" name=_ednref5>[v]
(2)在當代不能完全戰勝外傷,可在第二代戰勝?! ?/p>
切掉生物體某一部分(如老鼠尾巴),雖不能在當代完全再生,但可在第二代長出,而在當代也會努力與外傷“斗爭”??烧f生物體對任何刺激與傷害都會作出“反抗性”的運動,不僅上面舉的青蛙與海鞘的例子說明這一點,從各種外科手術及生物實驗里都可看到這一點:切掉生物體某一部分,有的能在切除部位完全再生(如人體的膀胱),有的雖不能再生,但會在相應部分發生所謂“代償性增大”,例如脛骨折斷時,腓骨便發生代償性增大;一只腎臟切除后,另一只便發生代償性增大;甲狀腺的一部分切除后,其余部分便發生代償性肥大。等等。這“代償性增大”正是與殘傷作“斗爭”的表現?! ?/p>
(3)如果所受外傷嚴重,在一、二代都抗不過,但可逐代抗過?! ?/p>
切掉老鼠尾巴對老鼠的整體運動影響不大,如果切掉某些重要臟器,或受某些嚴重的理化刺激,那么所受損傷會影響下一代,甚至第三代。但逐代抗力會增強,到能戰勝時,其個體反比對照組生命力更強。斯托卡爾德作過這樣的試驗,將小豚鼠雙親之一或二用酒精作用:所產的小豚鼠是許多生活力小,有缺陷的柔弱動物。他曾從42次雜交中,得到17只活產新生鼠。其中10只在出生后第一周便死去,7只活的動物中,有5只是有各種各樣缺陷的。“幼豚鼠的缺陷主要是體軀矮小,受命不長,抗病力不大。身軀矮小的缺陷能在二代、三代或更多世代保持。但第四代鼠已比對照鼠強壯和長命?!?A title="" style="mso-endnote-id: edn6" name=_ednref6>[vi]
(4)如果所受的損傷一代抵抗不過,影響下代,下代又在在同樣受損壞境里繼續受損,那么后代的損傷可能越來越重?! ?/p>
(四)精、卵細胞間運動差異的大小與狀況的不同,將產生不同情況的子代?! ?/p>
由于精、卵細胞都有可能單獨發育成完整的個體,也就是說,每一精、卵細胞都有各自統一的運動(發育)規律。當兩精、卵細胞結合,要發育成同一個體時,按誰的運動方式運動?這就必須使兩者協調統一起來,那么兩者能不能協調統一?這就會由于兩者運動差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有不同情況的子代):有能發育成個體或不能達育;有發育良好或發育不良;有表現親本某一方性狀或雙方綜合性狀等等不同情況的子代。又因精、卵細胞都是活體,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影響子代性狀變化。以上多種情況我將在《對孟德爾規律及“現代遺傳學”若干理論的質疑》一文里還將作進一步討論(此文以下簡稱《質疑》)
否定獲得性遺傳的人們曾舉出的例子,總起來看不外乎這樣幾類:
(1)由環境條件的局限或直接的外力損傷所造成的變化。(2)由于一代的獲得性遺傳很微弱,后代到了新的環境里引起了新的運動,有了新的變化,原有的獲得性無法顯現。(3)將物質與物質的運動混為一談。例如舉出人的知識、才干、聰明才智等,這些都是物質運動的表現與記錄。而遺傳的是物質,不是前代的運動。后代的聰明才智需后代后天的運動。(一代的運動表現與世代進行同一運動而形成的本能,有本質區別。同時本能形成以后,本能動作與行為的出現,也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若從物質與運動的關系,生物運動與生物物質發展的關系來看,人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卻正證實了“獲得性”的遺傳。因為人的聰明才智是人腦物質運動的表現,有它的物質基礎。而“人腦”這一生物物質與其他生物物質一樣正是通過運動(腦力運動)產生與發展的。這從動物試驗里也可清楚看到,對動物進行智力(腦力)訓練,它們不僅會從外表上表現出聰明(如馬戲團動物),更能直接見到有大腦物質上的發展。例如,中國科學院曾有研究,在《關于智力發展研究的一些情況》的報道中寫到:“用動物作試驗,發現經過訓練的動物,解剖它的大腦時可以看到它的大腦皮層的紋路加深了。腦的重量也有增加?!敝皇?,人們未能對它們的世代進行連續的智力訓練,使其產生更進一步的質變。我們人類,由于世世代代進行腦力運動,通過遺傳的累積,不斷獲得從量到質的發展進化,從而使人的智力能根本區別于其它動物,高于其它動物。這進化的過程,從各個時期的人類頭骨化石的演化上,也可直接見到。
不過,人腦雖然具有了能產生人類所特有的聰明才智的物質基礎,但是也只有通過腦力運動才能表現出聰明才智,并繼續促進它發展。若不進行腦力運動,不僅不能產生與表現聰明才智,反而會使自身物質衰退。這有許多事實可清楚說明。從全世界所發現的五十多例由野獸(狼、虎等)撫養大的人孩里尤可看到。那些“狼孩”,“完全是野獸般的孩子”,有野獸般的習性,卻沒有人類的智慧、思想、情感、才干。這不是因為他(她)們沒有人類大腦的物質基礎,而是沒有進行人類大腦所進行的運動,特別是是從小沒有進行這種運動,這就不僅不能使大腦物質正常發展,表現出聰明才智,而且會使大腦物質嚴重衰退。因此,當他(她)們再回到人類社會后,幫助(教育與訓練)他(她)們進行人類的腦力運動(學習與思考)時,腦力發展極為緩慢。一個重新回到人群生活了七年的“狼孩”,只學會了45個詞。當時她約有16歲了,智力只及三、四歲的一般兒童。不過從這方面又說明,他(她)們畢竟還是生物,幫助他(她)們進行腦力運動,雖然發展極為緩慢,便仍能不斷發展;他(她)們必竟還是人,他學會人所用的詞?! ?/p>
如果不看到生物物質的發展與生物運動的關系,不看到個體發展與種系發展的關系,而是把彼此孤立起來,對立起來。這種認識不僅不能很好地對人類聰明、才智的健康發展進行指導與推促,反而會在生物學、人類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有關理論上造成一系列的矛盾與紊亂。例如,現在有的國家建立有培養“優秀人種”的“精子銀行”,據說一些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精子被儲存在內,從這種措施看,自然認為聰明才智是可以遺傳的,但在否定“獲得性遺傳”時,又認為是不遺傳的,這就在理論上造成了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與紊亂。再有,長期存在的“優生學”與“優境學”之爭等,也都說明了這點?! ?/p>
不僅從人類所具有的聰明才智看,“獲得性遺傳”的事實是不可否認的,再從人們早已熟知甚至早已公認的獲得性遺傳的無數事實看,更有無可否認的。如米丘林,巴甫洛夫等人多年實踐的結果,近年來大家所公認的細菌、病毒、害蟲、鼠類等抗藥性逐代增強的事實等等。對于細菌、病毒抗藥性逐代增強的事實,曾有人否認說:“抗菌素并不促使細菌發生抗藥性變異,反之,細菌在接觸抗菌素之前,可以隨機地發生抗藥性突變。個別細菌發生了抗藥性突變的細菌群體當接觸到抗菌素菌素時,其中沒有發生突變的細菌全部被殺死,只有已經發生突變的細菌才能繁殖。這樣原來對藥物敏感的細菌群體終于會變為對藥物不敏感的群體?!闭垎枺骸 ?/p>
1)能說每種細菌、病毒、害蟲等都必然早已發生能夠忍受人們所用各種藥物的基因突變?這只怕與基因突變極稀少性、盲目性理論直接相違背吧?
2)從廣大事實看,具有抗藥性的“品種”(群體)多是生命力強、發展快的。這樣的品種為什么反而最受壓抑?在藥物使用前竟毫不能發展?
3)為什么它們的抗藥性又正好是隨藥物劑量逐漸增大而增強,若驟然增大則什么也“選”不出?又有人說這是“變異逐漸發生”,那么如何能發生?在極其漫長的“自然突變”過程里都不能逐漸發生,不能累積,偏偏藥物使用后卻極迅速地發生并累積,這能說藥物僅起“選擇”作用?
4)如果“選擇”真能起作用,那么經過一次一次地“選擇”(過篩)理應越篩越少,何以越篩越多?越發展?有人想象這種“選擇”作用的促發展原理是:藥物殺滅了“沒有發生突變”的群體,為“發生了突變”的群體減少了“競爭”的對象,于是能得到發展。可是這想象與事實完全不符,藥物不是幫助“發生了突變”的群體減少了“競爭”對象,而是正相反,隨著藥物的使用,他們的“競爭”者是“反見激增”!種內種間“競爭者”的數量都隨藥物的使用而不斷增加(這樣的事實現在是舉不勝舉的)?! ?/p>
有人說曾有實驗“證明”了細菌、病毒的抗藥性逐代增強,不是獲得性遺傳的結果,而是突變加選擇的結果。其實,這實驗只不過是證明了個體間存在抵抗力強弱的差異而已。當用同一劑量的藥物去作用群體時,抵抗力弱的被殺死了,強的被保存(保存的是抵抗力強的,而不是發生了突變的)。但這強弱不是靜止不變的,會隨著個體的不同運動而不斷改變。抵抗力弱的個體,若給予抵劑量藥物刺激(使其能得到藥物“鍛煉”的機會),抵抗力就會逐漸增強(證明其逐漸增強的試驗是很多的)。而抵抗力強的個體,若繼續給予藥物“鍛煉”,也同樣會增強抗藥力,若得不到“鍛煉”機會(一下子給予高濃度藥物),也同樣殺滅,“選”不出任何東西。例如:“黃色葡萄球菌的自然種群對青毒素是敏感的,每一立方厘米培養基里含有0.1單位的青霉素,就足以使絕大部分個體死亡,但個別菌株能夠生存下來,并且進行繁殖。再讓這種細菌在0.2單位的培養基里,絕大部分個體又都死亡了,但又有個別菌株存留下來進行繁殖。如此逐漸提高培養基里的青霉素含量,結果得到了一個新品系的黃色葡萄球菌,它能在每一立方厘米含有250單位青霉素的培養基里生存繁殖。但是我們若不是逐漸提高而是驟然加入高濃度(例如50單位/立方厘米)青霉素時,則黃色葡萄球菌全部死亡,培養不出這個新品系?!薄 ?/p>
而有些實驗是明明證明了“獲得性”的遺傳,但硬要牽強促附會另作解釋,這就說不過去了。例如有人作的果蠅實驗:“研究者用乙醚的氣體來影響果蠅的卵,由此發育出來的果蠅有少數發生這樣的變異:平衡棒發育成翅膀。這個一定變異當然不遺傳。研究者繼續做實驗,讓那些具有一定變異的個體產卵,又用乙醚氣體來影響卵,所產生的果蠅又有一部分能發生一定變異。如此連續選擇和處理,發現能夠發生一定變異的個體一代代地增加。奇怪的是,經過20代,這一定變異得到了遺傳。這就是說,不必再用乙醚處理,也得到一定變異。[vii]”這里不僅清楚地證明了獲得性能夠遺傳,而且也證明了通過世代運動的累積,“獲得性”會不斷穩定和發展??墒菫榱朔穸ā矮@得性”遺傳卻硬說“這是在選擇過程中某些個體發生了有關的突變,從而得到了遺傳。”仍舊歸功于突變加選擇這是說不過去的?! ?/p>
美國《科學文摘》1981年12月1期上,也報道了美國一些科學家通過實驗再一次證明了獲得性遺傳:“安大略癌癥研究所的愛德化·斯蒂爾和雷金納高爾茨 金斯基 博士的初步實驗支持了拉馬克的論點。他們表明:對疾病得到人工免疫力的老鼠繁殖了具有同樣免疫力的小仔。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尼爾·斯科爾尼克同樣表明:對疾病具有人工誘發感受性的老鼠,把這種特性遺傳下去。”
摩爾根學派認為獲得性不遺傳,這不僅在事實面前站不住腳,在理論上也是站不住腳的。他們認為遺傳物質只存在于生殖細胞內,不受個體運動、環境變化的影響,即不受個體主動與被動運動的影響,這些運動只能影響體細胞變化,認為體細胞與生殖細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細胞,包含有截然不同的物質。可是從實踐來看,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的事實看,生殖細胞內包含的“全部遺傳物質”,在體細胞內也全包含有。從個體內分離出的體細胞經過培養照樣可以發育成完整的個體。而生殖細胞——卵細胞,不受精,只需某種刺激,如針刺,也照樣可以發育成完整個體??梢妰煞N細胞從遺傳角度看,并沒有本質差別,它們都是個體(整體)運動的產物,受個體運動影響與控制?! ?/p>
生物的個體運動帶來了個體發展,小體通過遺傳的“接力”運動帶來了種系發展。種系的發展是連續的,是不是斷地從量到質地向前發展的。
一部生物的系統發展史,也就是一部生物與環境作“斗爭”的歷史。從地質學、古生物學上能多么好地看到這部歷史:它說明正是地球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的運動發展。地球的環境變化大,生物的發展就大;地球的環境變化小,生物的發展也小;環境相對穩定,生物也相對不變。每當地球出現全球性的冷熱周期大運動(冰川運動、造山運動)的時候。就正好是生物空前大發展、大進化、大飛躍的時候。如在地球出現第一個冷熱周期運動(約在距今34.3億年)后,出現了單細胞生物(它們兼有動物與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二次冰期出現(距今25.9億年左右)后,多細胞生物出現,并形成了動植物兩大類。植物由一些低等的菌類藻類組成,動物主要是些簡單的多細胞生物。而在距今19.3億年左右的又一次熱運動(五臺運動)后,不但簡單的多細胞生物與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而且產生了雙胚層生物,它的細胞有了明確的分工,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器官,并產生了神經細胞。在距今14.1億年的又一次冰期后,更高級的三胚層動物誕生了。在距今10.1億年左右的又一熱運動后,植物方面,藻類植物個體更大,從形態上看,似乎已有根莖葉的分化(但還不具根莖葉的功能)。動物方面,所有高級的脊索動物都已具備,門類眾多。而在距今7億年左右的這次冰期運動后,生物更出現了大飛躍。植物方面,向陸生植物過渡。動物方面,有腔腸動物、環節運動、節肢動物,并出現了原始的脊椎動物。距今4.5億年左右的又一次熱運動(加里東運動)后,地球陸地擴大,產生了兩棲類及裸子植物。距今2.67億年的第五次冰期后,出現了爬行動物世界。1.18億年前的燕山運動后,更帶來了生物的空前發展,高級的哺乳運動成批出現。高大的被子植物門更占了統治地位。而在第三紀末,第四紀初,隨著這最近一次冰期到來后,出現了我們人類。我們人類的祖先——古猿,就是在這次冰期后,同嚴酷的環境,同惡劣的氣候作頑強地搏斗,才逐漸發展誕生了我們人類的。[viii]
正是地球環境的變化促進了生物的運動、進化才使在我們能夠解釋,為什么從化石見到生物似乎是跳躍式的進化,“新的品種似乎是突然出現的”,“以后持續億萬年沒有什么變化。”這就是因為地球每次全球性的運動,其運動期,相對兩運動間的間歇期來說是短暫的,但相對于生物每代的壽命來說,又是漫長的。在這“漫長”的運動期里,地球的面貌、氣候、水里、及空氣里的成分等等都會出現一定的定向大變化(相對于運動間歇期來說變化要劇烈得多),這就會促進生物獲得定向的大發展。因此,從整個地質歷史(從整個地層的化石)來看,在短暫的運動期里,生物有了大的進化、大的飛躍,而在極漫長的運動間歇時間里,生物卻變化不大?! ?/p>
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在地球大的運動時期里,地球各處的變化并不會一樣,而在運動間歇時間里,也有各種小的或局部的“冷”、“熱”運動,各地變化更不可能一樣,這就會促使生物朝各種不同的方向發展,從而出現生物的多樣性。
若用“自然選擇”來解釋,則應出現相反的景象:在地球運動的間歇期,即在極漫長的相對穩定時期,生物的各種變異更有機會得到累積,從而能得到大發展、大改變。而當地球每出現一次運動,對生物就將是一次災難,就會有大批沒有發生“有利變異”的生物被淘汰。地球大的變動將是大的災難,小的變動將是小的災難。對過一次一次災難性的淘汰生物應是越來越少,怎么能出現越來越興旺發達的景象?怎么能解釋從化石上見到的“跳躍式”進化?最近美國一些生物學家也因此而向“達爾文主義”提出了某些質疑?! ?/p>
當然,這極漫長的生物系統發展史——與環境作斗爭的歷史,我們一代人自然無法直接見到。但從繁殖速度極快的微生物,昆蟲等因反抗理化刺激而獲得發展的情況里,卻可以直接見到相似的發展過程。例如:前面說到的產生青霉素的青霉菌,最初是1943年在美國的北方發霉的甜瓜上分離出來的,每一毫升培養液中只有青霉素30—40單位。以后用X線進行照射,得到品系X—1612,每毫升培養液可以生產500單位。之后用紫外線照射,得出品系Q—176,每毫升培養液可得900—2000單位。又用化學藥劑——氮芥子氣處理,得到品質49—133,產量提高50——100%。再用氮芥子氣處理得到51—20,每毫升培養液能提取3000單位。蘇聯一位學者把51—20與蘇聯的一個菌種雜交后,再用紫外線處理,得到“雜交種”,每毫升培養液可得5000單位。以后又達到7000單位。青霉菌正是在這各種理化刺激的作用下,促進它發展,使青霉素產量由30單位提高到7000單位?! ?/p>
從害蟲的發展情況里也可看出:人們曾使用大量的殺蟲劑,如DDT、六六六等等向害蟲進攻。害蟲雖大批被殺滅(曾使人們覺得害蟲已被征服),但沒想到少數未被殺滅的害蟲卻受到了藥物鍛煉,不僅逐代增強了抗藥力,也增強了生命力,因而,發展迅猛。在“DDT示使用前,對農藥毒性有抗力的害蟲不過十種,但使用后,害蟲反見激增?!甭摵蠂Z食及農業組織,在對害蟲進行的世界調查中說:“1965年發現一百八十二個抗性種類。1968年發現二百二十八個種類,1977年發現三百六十四個種類……”,“許多不同種類的傳播疾病的蚊子,現在對DDT、狄氏劑、有機磷酸鹽和氨基甲酸酯都有了免疫性了,其結果是,流行疾病又蔓延開來。從1970年以來,這種流行病在有些國家是三十到四十倍地增加……“。從細菌、病毒抗藥性不斷增強的變化情況里,所反映的也是這種過程。
生物“斗爭”這一詞本是達爾文提出來的,他的“生存斗爭”包括三個方面:生物與環境的斗爭,種內斗爭,種間斗爭。但不能不說,由于他只從“選擇”考慮,因此只看到斗爭的消極面,只看到決定生物“存”或“亡”的一面(即被自然保存還是被淘汰)。他不僅在生物與環境的斗爭中只考慮環境的選擇作用,在生物與生物的斗爭中也只考慮其選擇作用,只看到強食弱,認為生物的發展過程就是強種消失弱種的過程。如他在《物種起源》里所寫:“新的物種以另外而更普遍的方式變得比它們的前輩更為優越,因為它們在生存斗爭中,必須打敗一切和它們進行肉搏的舊類型。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如果世界上的始新世的生物和現在的生物在幾乎相似的氣候之下進行競爭,則前則必為后者所戰敗并消滅,正如中生代的生物要被始新世的生物以及古生代的生物要被中生代的生物所戰敗并消滅一樣?!比绻媸沁@樣,那么在今天就只能有高等生物,沒有低等生物,因低等生物早應在漫長的肉搏史上被消滅了?! ?/p>
在生物的斗爭中雖有被消滅的消極面;生物與環境的斗爭中,當環境變化很劇烈,生物“抵抗”不過,會被消滅;生物與生物斗爭中也會有弱者抵抗不了強者而消滅。但更應該看到斗爭的積極面,不僅生物與環境的斗爭中促進了生物的發展,生物在彼此的斗爭(競爭)中也促進了彼此發展。生物的許多高級特性、高級器官(無論是進攻性武器、防御性能力;無論是奔跑速度,反映快慢,思維能力等等),都是在這彼此的斗爭中促進其發展的。同時彼此的優劣地位也會在斗爭中不斷改變,弱者可能變為強者,強者也可以轉為弱者(弱小的螞蟻學會利用集體力量而能戰勝巨蟒)。正因生物間的彼此斗爭促進了彼此的發展而又不斷改變彼此的優劣地位與相互關系,并且,生物在與環境的斗爭中,還促進了生物間的“互助”,尤其是種間的斗爭中,更促進了種內的“互助”與團結。因此生物界并沒有出現一物種被另一物種完全消滅的景況,而始終是相互制約,保持動態平衡的均衡發展局面,形成生態平衡。同時,又由于生物各自所處的環境不同,彼此間的制約關系不同,所進行的運動不同,所發生的變化不同,這才更有今天千差萬別形形色色的生物。若生物間只有食與被食的消極面,生物種類必然是越來越少,個體必然是越來越少,哪有今天生物蓬勃發展的景象?
下面我們進一步分析“自然選擇”學說的問題。
(一)達爾文是從“人工選擇”那里得到啟發而建立“自然選擇”學說的,那么“人工選擇”情況到底怎樣呢?我們看,對于飼養動物、栽培植物,人們總是希望它們的生命力強、疾病少,可是無論經過人們如何精心選種、從長遠看總是事與愿違,大家公認家養動植物總是比其野生祖先多病、衰弱。再看,家養品種所產生的其它許多“變異”,也正是家養環境促使它產生和保持的,并不是由于人工選擇才產生和保持的,當環境改變后,所有性狀都會跟隨改變。達爾文也看到:“我們家養變種,當回返到野生狀態后,必定漸漸地重現其原始祖先的性狀?!薄 ?/p>
有人說,現在人們的生產與研究都是從“選擇”著眼,實踐證明“選擇”對于農業生產確實起了巨大的作用,如何能否定“選擇”作用?是的,現時人們都從“選擇”著眼——選育良種,這對農業生產確實發生了作用,但這作用是極消極的。在一個群體里,由于環境條件的不均勻性,必使個體產生不同的運動,出現不同的差異(變異),有些甚至會出現顯著差異。在這些變異里,從人的要求來說會有好有壞。人們將其“好的”人為地選擇下來,又通過“獲得性遺傳”,這自然能在后代起到好的作用。但這差異的出現,并不是“盲目的”、無規律的突變,而是有因環境影響而有變化規律性。我們若認識了它的規律性,就可人為地改變環境,讓生物朝著我們所需的方向變化,而不是消極的等待。若不認識其規律性,我們常常等待,等待不來,想選,也選不出來(如上面所說的家養動植物的抗病性)。就是選擇出來了,沒有使其保存與促其發展的外界條件,其“優良性狀”也會逐代衰退(這是人們在實踐中一再遇到的)?! ?/p>
再說,人工選擇所產生的這種良好的“選擇”作用,是采用了人為的強制手段,服從了人的意志和目的才有的,大自然也有意志、目的嗎?也能產生這種選擇作用?如果認為“自然選擇”起到了對生物性狀的“存優除劣”作用,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想象。生物的性狀對生物生存來說,“有利”與“不利”,優與劣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生物的某性狀在某種情況下有利,但在另一情況下會屬不利;在某一時候有利,在另一時候又為不利。例如,有些動物要冬眠(或夏眠)。這冬眠(夏眠)對減少能量消耗來講有利,但對逃避天敵來又屬不利;有些動物體型很大,這“大”對戰勝天敵來講有利,但在食源不足時,又極為有害;有些動物有硬殼(如龜、蝸牛等),硬殼對躲避天敵有利,但背上硬殼使行動困難,對逃避天敵,尋找食物來說又都不利。再從生物各種性狀之間的關系來看,每一生物的每一性狀都不是孤立的,在某一情況下的不利性狀,常會由其它有利性彌補。例如,視覺差,??捎陕犛X、嗅覺或其它感覺之靈得到彌補。同時性狀之間又常是相互影響的,有些性狀甚至是由全身狀況決定的。如生長快慢奔跑快慢、力氣大小、抗病強弱,等等?!白匀贿x擇”何以能將生物的各種性狀孤立地分開,絕對地分出利與不利,由此而決定某一生物,經至某一物種的存與亡呢?
再看,如果“自然選擇”真能起到“存優除劣”作用,那么那些不利生存的退化性狀早應被淘汰,哪能存在并繼續退化?例如現今的人類,由于飲食越來越精細,盲腸極為退化(其它消化器官也有退化),消化力大減,原始祖先吃的樹皮、草根、生肉、生血等已再難消化。又如家兔,由于少運動心臟嚴重衰退(野兔心臟約比家兔心臟大三倍),因而生命力大為減弱。這種嚴重的退化現象,顯然不是一代、兩代造成的,而是世代退化累積造成的(這里再一次證實了“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理論)。不過,“自然選擇”理論在這里還一種解釋:認為這種“退化”現象是一種“節約”,有助于其它有利性狀的發展,因此這種“退化”對生存仍有利。可是,這種解釋同樣與事實不符,生物的退化并沒有對其它方面的進化起有利作用,例如家養動物諸方面運動的減少不僅造成了這各相應方面的衰退,更造成了整個的生命力的衰退——無論是體力運動能力(如力氣,奔跑速度等),還是抵抗環境變化能力(適應能力)等均減弱,疾病多、壽命短(家養動物比野生的壽命大大縮短,野兔平均活十五年,家兔約四至五歲,野豬比家豬的壽命約高一倍)。只有在人為的促使(刺激)它某一方面(例如產蛋,產乳等方面)發展時,才能在這些方面得到發展,而這方面的發展并非由其它方面的退化節約而成,相反,若增加其它方面的運動,反可促使這方面的發展。如給母雞或乳牛一些合適的理化刺激:給予適當光照(適當增長日光照或人工光照),或看多種彩色、或聽音樂、聞香氣(味),或適量增加室外運動、或增加粗食、甚或在雞食里摻些小石子,均可增加產乳產蛋量。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正是前面所說的,生物體所發展的物質是生物體自身制造的,整體物質基礎越雄厚,整體運動能力越強,制造所需物質的能力越強?! ?/p>
正由于生物有隨時與“不利”環境作斗爭,并在斗爭中不斷改變與發展自身物質這一基本特性,因此,即使在某種情況下看上去極為明顯的不利性狀,“自然選擇”也無法將它們淘汰掉,這不僅無數個體的生活之中可以清楚看到。從種系的發展之中更能清楚地看到。例如駝鳥與鯨的發展,駝鳥的祖先曾是能飛的。適合飛翔的構造肯定不適奔跑,但當環境改變以后,它們的后代卻都以不利的構造繼續與環境作斗爭,在奔跑中不斷發展適合奔跑的性狀(如腿腳越變越粗),從而越來越能適應新的環境。鯨也一樣,鯨的祖先曾是在陸地上用肺呼吸的,肺呼吸這一特點自然不利水中生活,但“自然選擇”也未能把這淘汰掉,而是由其后代的代代努力(運動),使這一特性得到了新的發展?! ?/p>
(二)可以清楚看到,有許多生物現象都無法用“自然選擇”解釋。例如:生物的節律運動(生物鐘);動物的各種本能行為;雜種優勢以及前面說的生物“反抗性”運動等等。
有些現象一直被認為唯有用“自然選擇”才能解釋,如保護色或生物的各種鮮艷體色、擬態等等。其實,這些現象的產生都有它們的必然原因,必然規律性(這方面另作專題討論),若用“自然選擇”解釋,實際上常常作的是所答非所問的解釋。例如問:保護色是如何產生的?鮮艷多彩的體色又是如何產生的?回答的不是如何能產生,而為何能保存(至于如何產生的問題,認為無需回答,反正是在亂變之中碰運氣產生的,只需回答產生后為何能保存)。而這為何能保存的回答又常常是矛盾百出不能自圓其說的。如對保護色的解釋:具有保護色的生物,不易被天敵發現,因此被自然保存;而對鮮艷多彩的體色,一種解釋是:因它漂亮,容易吸引配偶,有較多繁殖后代的機會(即所謂的“性擇”的關系),于是被保存。另一解釋是:因它的顏色鮮艷可怕(具有所謂的“警戒色”),為天敵所畏,所以也被保存。如果美麗的動物是由“性擇”的關系保存下來,那么具有“警戒色”、“保護色”(難以被配偶發現)的動物,理應統統淘汰。如果具“保護色”的生物是因不易被天敵發現而保存,那么具醒目色的生物該統統淘汰!哪有它們的共存? 我們人的主觀想法作想當然的解釋,有些體色是“想當然”也想不出來的,例如有許多動物的體色只是黑白兩色(象企鵝、熊貓等等),這黑白色,既不能稱“保護色”、也不可愛、也不可畏,如何解釋是好?的確,到現在為止還未見有人想出好的解釋出來?! ?/p>
現時有所謂“自然選擇萬能論”,對一切的生物進化現象,一切的生物性狀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等問題,都統統用“自然選擇”這一概念解答,故稱萬能。然而這萬問一答的解答,實際上是什么也沒解釋,什么也沒回答!
(三)有人說:“自然選擇”雖不能稱生物進化的內因,但也是進化的外因,同樣不能忽視。“自然選擇”是不是進化的外因?不是!引起生物變化、進化的外因是環境的變化對生物的刺激。也就是說,外因是環境刺激作用,而不是環境的什么“選擇”作用。如果說當環境變化很劇烈,生物抵抗不了,造成生物死亡(被自然“淘汰”),那么這對生物的進化來說起的不是促進作用,而是促退作用?! ?/p>
在一些書籍里,也強調生物進化的內、外因。這內因,指的是“基因突變”,外因是“自然選擇”。然而從這內、外因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來看,這樣的內外因能成立么?這內因:第一,不受環境變化的影響;第二,不受生物自身運動的影響;第三,本身變化無規律性(基因只有“偶然”、“盲目”的突變),這種不受環境影響,又與自身運動無關的無規律變化,能稱做生物進化的內因么?這不成內因的“內因”,就怎么也導不出是生物發展進化的根本原因,故只好把所稱的外因“自然選擇”當成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了?! ?/p>
(四)我們若對“現代生物學”的“突變加選擇”|的理論進行分析與計算,會使問題看得更清楚?! ?/p>
“現代生物學”認為孟德爾所假想的遺傳因子(基因)在分子水平內已經找到,它的化學本質就DNA。DNA有忠實的復制功能,這才使得種瓜能得瓜,種豆能得豆。也正由于它的忠實復制性,所以它穩定難變。要變,只能是復制功能發生紊亂,出現復制“差錯”(即基因突變)。這復制差錯自然是偶然的,無一定方向的。這無一定變化方向的“差錯”(突變),通過自然的“選擇”認為就有了變化的方向,于是得以進化,(基因突變就是自然選擇的原料)。這就形成了“現代生物學”的“突變加選擇”的進化理論?! ?/p>
這一理論在事實面前怎樣呢?
今天,從分子水平內所出現的事實來看,正好否定了這一理論。因為:“一般發展的突變,幾乎都是不利于生活的東西,雖然也有因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成有利的事例。但所知者甚少?!庇萌毡灸敬遒Y生的話說:“突變本來是有害的占絕大多數,如果以數字表示,有害蟲的幾乎占90%,中性的約占10%,有利的突變確實微乎其微?!弊匀贿x擇無東西可選,“自然選擇”學說哪能成立?
我們再退一步看。假設這突變不是大部有害、小部中性,而全都是有利生存的,那又怎樣呢?“自然選擇”學說是不是就能成立呢?下面我們作簡單的分析與計算:
按基因突變理論,突變的發生是偶然的并是極稀少的,大多數生物的自然突變頻率在 10-4-10 -6,即一個基因復制104-106次以后,可能出現一次“差錯”(突變),從群體來說,就某個基因而言,可說在104-106個的個體內,可能出現這個基因發生了突變的個體。但就性狀而言,一般一個基因不能決定一個性狀,“任何一個銷微復雜一點的結構和性狀都受到許多不同基因的控制。”假若某個性狀是由N個基因控制,要使這個性狀發生有利突變,就需N個基因同時發生有利突變。由于所假設的基因突變全是有利的,而只需N個基因同時發生突變即可,其突變頻率就應是(10-4)n-(10-6)n?,F在,我們就按這個頻率范圍來具體分析我們人。人從古猿進化而來,照突變理論,是古猿經無數次突變,每次經自然選擇,逐漸選出了人。人與古猿相比,各方面都有顯著差異,各種不同的性狀從里到外多得難以數計。我們現只分析一個性狀的突變,一性狀的突變頻率是(10-4)n-(10-6)n,我們取高的,?。?0-4)n,并假設這個性狀只由5個基因控制(即以5代N、5這個數自然是很小的基因數了,同時假設這5個基因的等位基因也跟隨變化,即不必考慮它們等位基因。作這種假設實際是加大了突變的頻率,使計算簡化)。得(10-4)5=10-20。這就是說在1020個古猿里可能有一個發生了突變的個體,我們假設未突變前的古猿個體也有我們現代人這么多,現在全世界人口約40億,即4×109個(當時古猿自然不會有這么多,作這種假設也是為了加大“選擇”的可能)。這在4×109個古猿的當代找不到一個,需延續到后代,需延續多少代呢?若設每代的個體數相等,應為1020÷4×109=¼×1011(代),即需延續到¼×1011代。這需要多少年呢?若以一代20年計算,應是20×¼×1011=5×1011(年)。此數字有多大呢?與地球的年齡相比,地球的年齡約為5×109年,應是5×1011÷5×109=102(倍),這就是說要比地球的年齡大一百倍,才可能出現一個性狀發生了有利突變的個體。不!這突變的性狀還不一定能滿足自然選擇的要求,因為,突變的基因雖然都是有利生存的,但5個基因同時突變后,會由于有各種排列組合(基因的組合是自由的),而可能出現各種性狀,這就不一定都符合自然選擇的要求?! ?/p>
一個性狀的突變需這么長時間,許許多多性狀變化需多少時間呢?而這許多性狀的突變還需要同時都變得有利生存才行,若是部分有利,部分不利,仍難在生物斗爭中獲勝。不僅人是這樣,動植物也都是這樣。譬如植物遇干旱,若根發生了有利突變,能吸收更多水分。但葉卻發生了不利突變,要散發更多水分,照“選擇”理論,這植物仍難保存。還有,環境的變化常是反復無常的,如若出現了耐寒的突變,這在寒冷氣候下有利,但當氣候一熱,這有利突變也將淘汰。再有,當地球環境發生巨大的定向變化時,如陸地變海洋,平原成山地,這就需生物跟隨發生巨大定向變異。生物要發生巨大定向變異需世代累積,那么這累積的可能性在哪里呢?要說突變的基因在后代保持,按基因復制理論能說得過去。要說積累,要在原有的突變基礎上連續不斷地發生有利突變,不發生不利突變,有這種可能性嗎?若有,其概率將會是多少呢?能計算、能想象嗎?
一些人也看到這突變頻率太低難以說得過去。于是設法讓人們從多方面看到它的“豐富源泉”,例如讓人從一個生殖細胞內包含了極多的基因考慮,從生殖系列中的細胞世代極多、從群體里個體數極多等等考慮??墒沁@諸多考慮卻沒有考慮由此而帶來的理論上新的矛盾與混亂。比如說,看到高等生物的基因數在萬以上,從個體來看,這似乎相當于把突變頻率提高了一萬倍以上,可是這不僅與這一理論所強調的遺傳的穩定性發生了矛盾,而且也忽略了這理論所強調的高等生物的復雜性狀與基因的關系。由于復雜的性狀由許許多多基因控制,那么要求許許多多基因同時發生有利突變,以實現一個復雜性狀的有利突變,那就更難更難了?! ?/p>
更無法解釋的是,這無一定變化方向的“突變”,何以能造成生物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方向發展進化的事實呢?如果說“自然選擇”是有方向的,那么它又何以能造成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方向變化的環境,把生物按這樣的方向選擇下來呢?
有些學者也感到這理論難以叫人接受:“既然突變是隨機發生和無方向的,選擇又是個盲目的力量,那么就難以看出突變和選擇如何有助于形成象人眼睛那樣的復雜而又很均衡的器官。批評理論的人會說,這如同相信一只猴子按打字機會偶然地打出但丁之神曲一樣?!薄 ?/p>
“突變加擇選”的理論,是從實踐到理論分析都證明它難以成立。
那么有人一定會問,如何解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這一問題我在《質疑》一文里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p>
現在,應該是讓我們站到客觀的位置上,重新思考,重新探討生物進化的根本原因的時候了。是重新審查我們原有理論的時候了。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好,不僅會嚴重地影響生物學、農學、醫學等等科學的發展,同時還會使“進化論”本身成為問題?! ?/p>
[1] E.比寧:生理鐘 科學出版社1965年版(134-135頁)
[2] 薩哈羅夫:獲得性的遺傳,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234、235、166、208、239頁)
[3] 同上。
[4] 同上。
[5] 同上。
[6] 同上。
[7] 方宗:生命的進化,山東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94頁)
[8] 蔣匡仁:地球運動周期性之初探,《地質科學》,1976年,第1期。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