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貨幣問題
貨幣的前世今生是什么?它的來世又將何如?通過貨幣來透視人類勞動生產,分析階級矛盾和國家斗爭,我們才能破除對貨幣的迷信,從而在思想文化上得到解放。相信,這對于社會主義勞動者的解放事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貨幣的基因圖譜和內涵外延
是誰決定了貨幣的內涵與基因?考察這個問題必須要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來揭開答案,而不是從貨幣主義的經濟理論里,或者從當代貨幣學里派生出來。在我看來,認識當代世界經濟領域的貨幣現象,應該沿著這樣一個軌跡來明晰邏輯關系:一、交換。二、貨幣的本質。三、國家信用和商業信用。四、英格蘭銀行。五、布雷頓森林體系。六、石油工業的形成及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
完成以上六項內容的概述,并對相關定義進行論證,這不是我們在網絡論壇的任務。在此,只是探索一個脈絡,明晰一個思路。那么,所提軌跡僅有如下說明:一、交換。請參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資本論》;二、貨幣的本質。請參照馬克思《資本論》;三、國家信用和商業信用。請參照馬克思《資本論》有關信用制度的論述,請參照百度百科的解釋。國家信用:是以國家為主體進行的一種信用活動。國家信用是一種國家負債,包括國內信用和國際信用。有關商業信用的解釋,主要有三種,而商業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賒購商品、預收貨款和商業匯票。 四、英格蘭銀行。請參照百度百科介紹。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金本位貨幣制度。五,布雷頓森林體系。請參照百度百科介紹。請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國際貨幣體系以及自由匯率的形成。六、石油工業的形成及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系。請自行在網上查閱或查閱其它資料,了解以石油為動力的當代工業體系內,石油的國際貿易結算。
如果能夠尊重歷史,就可以看到,隨著勞動實踐的發展,貨幣起源于人類社會的交換行為。起初由于不同人群的勞動需要或者說個體偏好,貨幣大多保留了自然物的屬性。當商品經濟萌芽并發展,具有現代意義的貨幣天然選擇了金銀。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暴力工具,需要在經濟領域取得控制時,鑄幣應運而生,國家管理在經濟領域不斷標準化,交換行為的貨幣媒介抽象為了所謂信用。工業化生產首起在英國興起,隨著工業化的商品生產突破了國界、沖破了民族,貨幣也撐破了物質的外殼。它以紙幣的形式繼承了歷史的托付,虛偽地擺脫了它所能看到的一切束縛,把自然賦予我們的物質財富轉化為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資源,用一個具體的、帶有數理關系的結算符號企圖掩蓋所有的人類社會意義和自然發展的規律。然而,石油卻按照自然的規律一步一步顯露了歷史的真相,貨幣作為階級統治的一種民主管理手段,最終必定會成為資本生產培養的一個霸權。國際貨幣體系的崩塌就是貨幣自身消滅,生產回歸自然的前提。
交換決定了貨幣的基因,歷史豐富了貨幣的內涵。現代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已隨交換方式的發展,真實地為我們顯現出來了它的基因圖譜。歷史的演變使貨幣內涵的豐富程度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素材,貨幣的具體外延越來越清晰了,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去掉對貨幣的幻想,讓勞動實踐回歸在無邊的自然里,這是人類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貨幣在這樣的一個回歸過程里,是怎樣地完成了一個輪回呢?這樣的問題既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不僅是一個道義問題。在此,我們僅從分析一個所謂的貨幣定律開始,在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下人類價值的異化和財富的變換。
就是關于劣幣驅逐良幣。“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定律,也叫“格雷欣法則”。該定律是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的歸納: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后,人們就傾向于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最后,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進入了紙幣流通的時代,貨幣的不足值性更加明顯,國家也必須有更加有力的手段保障其法償性。也正是在這時,這一法則開始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事實上,沒有良幣出現,或者有強有力的政府禁止良幣的使用,劣幣也不能一直使用下去。另外,大家還討論到一個相反的法則。在一個完全自由的外匯市場,亦即沒有任何法律強制干預的市場,在各種貨幣之間,并沒有一定的法定比價存在,而這些貨幣之間價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勢堅挺、含金量較高的貨幣被認為是硬通貨,即“良幣”;反之,走勢疲軟的貨幣被認為是軟通貨,即“劣幣”。在國際貿易當中,人們往往樂意接受硬通貨,即“良幣”,而不愿意要軟通貨,即“劣幣”。從而優勝劣敗,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此可謂“格雷欣法則”的反例,也可稱為 “反格雷欣法則”。
“劣幣驅逐良幣”法則的真理性幾何?弄清楚這些,并不是一個很難的事。關鍵在于兩點,一要把握住這種現象歸總的歷史條件,二要明確此法則受著劣幣、良幣概念內涵的決定性影響。其實,劣幣、良幣是主觀性很強的一個不明確概念。與豈以這個法則去描繪貨幣形式的變換,不如以唯物主義辯證法明白地揭示貨幣內涵的發展。劣幣驅逐良幣沒有說明貨幣形式變換的實質,在解釋貨幣現象時帶有很大的主觀性,遭遇質疑是必然的。貨幣形式的優劣實質上并不是一個主觀的東西,貨幣形式的變換受社會生產力發展影響,由交換方式在不同歷史階段內進行確定。在原始人類還沒有商品經濟的條件下,交換就是簡單的物物相易,代表了一般人類勞動的交往方式。而后,農耕文明形成,交換行為更進一步。以勞動工具為代表的生產活動使交換也像生產方式一樣變得復雜和進化了,金屬冶煉作為勞動工具改良的基礎,必然地要成為交換的中心。貨幣采用金屬的形式是一個不算太短的歷史時期,隨著生產方式的不斷細微變化,金屬貨幣也并沒有表現為一成不變。當國家暴力浸染了交換行為,金屬貨幣便變得更具有穩定性,金銀成為了金屬貨幣的代表。馬克思主義認為“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在此基礎上,我認為在特定的歷史發展中貨幣必然是金銀除了馬克思所論述的原理,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一是金銀的冶煉產生集中地體現了當時的人類勞動生產水平;二是在交換行為中,金銀更加方便于普遍意義上的暴力掠奪,包括國家通過金銀對勞動的掠奪。
鑄幣又驅逐了金銀。人類的生產工藝復雜起來,商品經濟隨著產品的增多發達起來。勞動者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意識的隨機運動導致了生產工藝的多樣性,人類的勞動生產水平很長一段時間是隨著生產工藝的突破而逐步提高的。鍛造工藝處在了農耕生產與工業化生產的結合部,綜合地體現了當時的勞動生產水平。同時,國家暴力轉換方式,形成了信用機制,成功地整合了國家信用和商業信用,以新的方式鞏固了統治階級對于勞動的掠奪。貨幣在歷史地塑造自身的過程里,按照交換的“變異”,使自身受到了一次“異化”。這就是事物在自身矛盾的斗爭中發生的揚棄。工業文明極大地促進了勞動過程的生產工藝,人類生產勞動實踐已經由完全地受自然環境支配發展到了勞動實踐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階段。能源工業成為當代工業生產體系較為核心的代表,石油生產在社會發展的選擇中更容易地體現了當代人類一般勞動生產水平。紙幣驅逐了鑄幣,在英格蘭銀行印制的銀行券基礎上,美元完成了紙幣的華麗轉身,石油的貿易結算緊緊地靠在美元身上,美元代表了石油對現代工業的驅動價值,代表了對其它商品的衡量標準和支付手段,代表了對石油的分割和儲存。由此,以美元為代表的貨幣管理著勞動,創造了所謂經濟全球化時代的繁榮,神奇的美元!可是,美元華麗的外衣隨風搖動時,能夠瞧見的裸露身體上面分明是滲著骯臟血液的毛孔。以美元為代表的現代貨幣體系形成歷史,就是一部資產階級對內壓迫剝削,對外搶劫掠奪的戰爭史。貨幣在交換中,被生產關系確定為了一種丈量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關系的符號。貨幣不再是一般人類勞動的交換,不再是物質財富本身,不再是特殊商品。貨幣作為階級統治的一種民主管理手段,在國家內部逐漸演變為一個支配人民的權力,在國際上最終必定會成為資本生產培養的一個霸權。
傳統的“劣幣驅逐良幣”法則只不過是對商品經濟或更高級的市場經濟投機性的集中總結。而這個法則深層次的原因根本不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現在看來,劣幣驅逐良幣主要是在于:私有制產生以后,隨著交換的發展,先進的生產否定落后的生產,人們利用交換過程進行投機,以勞動產品否定勞動過程,以自然物否定勞動結果,以一般物品否定一般勞動。即,金屬驅逐了物物相易,鑄幣驅逐了金銀,紙幣或結算符號驅逐鑄幣,最后,歷史要倒過來,人類高級的勞動方式要把貨幣本身驅逐出生產的舞臺。而這一切發生的基礎,將是勞動生產水平的提高和階級斗爭的發展。寫到這里,我們已經沒有必要把貨幣異化或神化了。因為貨幣的異化實質就是貨幣根據人類社會交往的發展,出現的貨幣自身否定貨幣的一個歷史過程,貨幣的概念成為歷史以后,它才可能會被人們認為是一個神話。
科學是冷冰冰的,如果不與階級斗爭相互糾纏,共同發展,請不要把科學與正義緊密聯系在一起。貨幣奴化人本身主要體現在統治階級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下,以貨幣的名義對勞動階層的剝削;另一方面體現在特定思想文化體系內,人們對貨幣現象的迷信,即所謂的“崇拜金錢”。這都說明無產階級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放,人類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放。現代貨幣的形成機制并沒有想像的那樣復雜,它全部的過程就是把通過剝削勞動所獲得的價值轉化為特定的物或者是轉化為特定的物化形式內,而這些價值的來源分別包括:掠奪,地租,利息和特定法權內的負債。所以,世界各個國家的貨幣面值上其實都只印著兩個字:剝削。
二、一個世界級的偽命題:人民幣國際化
貨幣問題不是經濟問題的根本,貨幣現象只是眾多經濟問題的深化和延伸,又是眾多經濟矛盾不斷發展演變以后的集中表現。所以,通過貨幣來解決經濟發展的內在矛盾規律是舍本求末的。一切貨幣的理論只是關于以往經濟發展表層現象的總結,而要解決發展中的經濟問題,還必須在對立同一中認真分析經濟矛盾的實質才能找到答案。通過貨幣理論本身來解決經濟問題,這是虛偽的和荒謬的。
貨幣現象在人類勞動生產中,隨交換的發展一經產生,貨幣作為一個概念,其內涵和外延便在對此概念起決定因素的交換的發展中而發展。貨幣在人類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動里,也在矛盾對立中運動,實現著概念自身的否定之否定。貨幣從凝聚了一般人類勞動起,開始充當商品交換過程中的一般等價物,逐漸地被賦予了國家信用和商業信用,從而體現了一種社會交往中的權利關系,這種權利關系很好地說明了當時貨幣形式下的生產關系。同時,拋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隨同當時生產力水平上的剝削方式,也較好地丈量了不時歷史時期的剝削程度。貨幣一旦超出國家的含義,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國家信用就失去依托。這個時候,貨幣要么就發展成為人類社會最龐大的權力體系,國際貨幣實質就是由國際壟斷形成的國際霸權;要么,貨幣這個概念本身就會被國際霸權斗爭的矛盾運動擊的粉碎。物質運動的對立同一規律就是這樣,不會再出現第三條道路。
貨幣的形式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而不斷演進。物物相易,金銀,金屬鑄幣,銀行(或錢莊)票據,紙幣,電子貨幣,由最初簡單地體現人類一般勞動,到后來除了在創造個體生存條件時,顯示一些分配關系外,你已經很難再從貨幣上覺察到勞動的形態以及物化的形式。在一定社會體系內,流通領域所謂“劣幣驅逐良幣”法則,其實無非是人類一般勞動水平發展和以剝削階級投機行為為主要表現的階級斗爭而導致的貨幣現象。劣幣驅逐良幣的最后一個環節是電子貨幣驅逐紙幣,也就是銀行卡和信用卡的廣泛運用。這個環節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在這次貨幣形式的演變中,不是紙幣包括銀行支票在流通領域里象鑄幣和金銀一樣逐漸隱退以及電子貨幣的普遍適用,而是以電子貨幣為結局,與其他貨幣形式一起,貨幣的概念在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運動中消亡,新的經濟管理手段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發展中被醞釀產生,并很快成熟起來。
貨幣的消亡與貨幣的國際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全球化的市場經濟環境需要有統一的商品交換媒介,也即要產生貨幣的國際化。貨幣國際化的產生必定要由與此相應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際政治斗爭來決定。英國是現代工業革命的先行者,英格蘭銀行券首先以黃金為基礎,奠定了現代貨幣形成機制的基本形態。英鎊之所以直接與黃金的價值量相聯系,第一在于貨幣作為商品流通領域的最基本經濟現象,必然具有歷史發展的傳承性。它在形式上的一次否定并不能完全阻礙它在內涵上的進一步發展。第二在于金銀作為貨幣形態,在商品流通過程中第一次以較為穩定的狀態對人類一般勞動進行了概括。在商品經濟里,它與人類的原始勞動最為接近,在它身上基本體現了人類勞動產生的誘因,勞動過程和勞動結果。在人類社會生產的國際化進程中,英鎊沒有成為貨幣國際化的終極標志。當工業革命真正地形成了它的產業核心,人類一般勞動水平找到了她在一定歷史階段的集中體現,國際斗爭的強者就自然出現了。德克薩斯石油工業的興起代表了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元成為現代貨幣現象的集大成者,它以黃金的名義宣布了美國與其它國家的經濟關系。同時,以戰爭為基礎,美國理順了與世界最主要產油區中東國家的關系,并且順應了工業化生產的發展趨勢,使貨幣擺脫了黃金的束縛,讓貨幣徹底完成了由農耕生產到工業化生產的過渡,直接構建在石油生產之上。
美元才是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化貨幣。當人類勞動實踐已經由完全地受自然環境支配發展到勞動實踐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階段,工業化的生產也必須進一步升華,這樣人類才可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石油工業會隨著全世界原油儲量的消亡而失去一般人類勞動水平的代表性,多種能源的綜合開發成為人類的必然選擇。這個時候,以信息科技為代表的人類勞動生產控制體系決定著人類勞動生產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的勞動生產隱約可見。貨幣的形式當然地有了新的面目,信用卡、銀行卡在歐美出現,隨后向全世界開始漫延。但是,電子貨幣不再可能會像紙幣的產生一樣,在生產力發展的驅動下,按照資產階級的政權要求來構建形成機制。那種以掠奪、地租、利息、特定法權體系內的負債為基礎的造幣原理,人類社會的大多數人民已經不能接受了。當金銀變為一種飾物,石油變為歷史,信息化的人類勞動就要回歸到更高級水平的一般勞動狀態。勞動就是勞動了,貨幣沒有了物化的狀態,信息化的勞動形式記錄了人類勞動本身,人本身變為了勞動的物化狀態。更重要的是,電子貨幣產生的生產力基礎有了不同于資本生產的經濟來源。在現代經濟或者一般勞動領域,知識經濟、信息勞動和資本生產一樣,被人們越來越認可,并參與分配、交換和消費。而在政治領域,階級斗爭導致了無產階級政權的產生,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當以美國為首的資本生產體系創造了當代信息工程時,以蘇聯和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不同的經濟體系內也創造出了信息化生產力發展的輝煌。生產在計劃經濟體系內回到了她的本源,消滅剝削的同時,生產力更可以得到飛躍式的發展,以剝削方式為基礎的貨幣形成機制不再支持貨幣本身了。
電子貨幣作為結局,與紙幣一起要消失在歷史里。美元雖然是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貨幣,但是,它始終達不到統一世界市場的目標,也就是世界市場只受一種法權體系支配的無障礙的商品流通。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只會造成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從而導致階級斗爭的加劇來催生社會主義。不能消除階級矛盾和階級差別,就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種族歧視、民族隔膜、文化沖突,就不會產生全球真正的一體化,即國家的消亡。而資本生產為了達到壟斷的目的,經過國家斗爭,產生的只會是國際霸權主義。美元以霸權主義的姿態在國際上打擊和消弱著其它國家信用,而其它國家信用在接受美元的挑戰時,也客觀上降低了美元的國家信用。總體上,美元體系會接受一般國家中5%數量的其他國家信用,企圖建立股份制的民主管理世界勞動的方式。階級矛盾沒有激化時,美元體系內的國家信用積極競爭,爭奪霸權。大多情況下,它們則是聯合起來,不斷的通過貶值進行對人類一般勞動的剝削和否定。正是在國家斗爭和階級斗爭的兩重作用下,貨幣以欺騙性的手段為了實現剝削的目的而弱化國家信用,形成了貨幣概念內部的自我否定。
人民幣作為紙幣的一種,能不能國際化呢?目前,貨幣國際化的現實形態只有兩種,一種是美元本身,另一種諸如英鎊、日元、歐元、港元等一系列紙幣。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所指是一條美元化的路線,那么爭霸世界的野心便一覽無余,一旦有實質性的行動,外交上所謂“韜光養晦”的最后一塊遮羞布便被撕的粉碎。但由于沒有石油產業和信息工程產業為基礎,以及沒有歷史發展的必然條件,人民幣將被美元打的一敗涂地,國內矛盾會尖銳化將導致國家出現裂痕。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指的是進入美元體系,那么人民幣處境也將是可怕的。一是可能在國際金融市場遭受不斷打擊;二是在國內人民幣為了用國家信用來防止階層分化導致的嚴重矛盾,努力減緩貶值速度,這反而會受到以美元計價的電子貨幣的驅逐。結局是中國變為新的經濟殖民地。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所指是第三條路,要求在國際貿易中各國可以有選擇地用不同紙幣進行結算,特別是在石油貿易中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這是不符合商品流通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導致的是國際貿易的混亂。與人類一般勞動相比,紙幣所依托的國家信用本身就不十分穩定,各種國家級的投機會促使國家間的貿易向金銀結算回歸。這是逆歷史發展的,根本不會實現。順差是不是貨幣走向國際化的自然起點與前提呢?我們很難從歷史現象中總結出來。英國對大清朝的鴉片交易就是順差,可英鎊并不是當時的結算貨幣。
貨幣的國際化實質就是經濟霸權主義。貨幣的國際化在貨幣以勞動結果否定勞動過程、特殊勞動否定一般勞動、物化形式否定一般商品,紙幣否定金屬貨幣基礎上,也以全球化的目標來否定國家信用,同時使商業信用瓦解。貨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知道了這些,中國資本精英們大叫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就不難理解了。以中國巨額外匯為根本的中投公司在國際交易所里不斷敗退,在國內金融市場大有斬獲的現象,在馬克思關于《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便有了類似的解釋。中國證券交易所里的一切現象也都會在馬克思的箸作里有所流露。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是光明正大的。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應該有的是,充分促進社會主義因素的發展,利用一切現實的社會主義手段,在以信息論、控制論為基礎的信息化勞動方面取得偉大進展,不斷在經濟發展領域實現社會主義性質的管理方法創新,有計劃有目的地參與全球化經濟發展浪潮,在生產力發展和政治改革方面為人類做出中國人應有的貢獻。歷史有其發展的必然性,但矛盾的運動卻是在偶然的社會事件中進行。無產階級政黨只有時刻準備著,為無產階級最核的利益和最近的目標而奮斗。
三、金融帝國的終極之路
帝國主義的本質是壟斷,關鍵是它要稱霸。帝國主義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社會體系和主流思想都非常發達,構造精致,影響深遠。從偉大的導師列寧剖析了帝國主義之后,很少再有人去挖掘這個導致人類災難的魔鬼之墓。資本卻按照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順利走到了它步履蹣跚的暮年。帝國主義仍然保留住了資本生產的一切特點,只是在墊定了壟斷以后,必然地暴露出它殖民的一面。根本手段就是那么兩種,但都從資本生產中延伸出來,一個是在強大勢力下為爭奪市場和資源而發動的帝國戰爭,另一個是利用市場和掠奪資源而構建的金融霸權。殖民主義成為這些信奉“人不為已,天殊地滅”并且已經站在資本高端的人們的終極選擇,全世界吹響了金融帝國稱霸世界最后一戰的刺耳號角。
有人不相信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對必然產生殖民現象的描述,不過,一切卻活生生地展現在知識勞動階層的眼前。“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有一點非常可惜,馬克思熬不過自然的運行,他沒有看到資本擴張過程在國家層面上的表現形式和基本手段的歷史演變,從而,也沒有為我們明確國家在自我摧毀中的一般要求。
如今,赤旗尚未插遍世界,資本開始跨越城鄉,資產階級掀起的全球化浪潮使無產者隨之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推行了所謂的文明。資產者依然喲三喝四,習慣于驕奢淫逸,只會在思考生產組織時,偶爾流露出樸素的勞動。無產者依然步履匆忙,專注于東奔西走,在完成了被安排的勞動之后,拿著作為進入休息室門牌號的紙鈔,思考著人生有沒有落腳點。人類勞動被濃縮為抽象的商品,商品被一張紙幣牽引著輾轉世界。貨幣作為一般人類勞動的等價物,本身具有一般人類勞動的屬性,和適應社會關系發展的自然條件。紙幣是當代唯一一種不凝聚人類勞動而被叫作“貨幣”的非天然人造物品,紙幣產生時就代表了社會上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資本取得了政權,紙幣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它成為繼軍隊、警察、法律等等國家構成之后的又一個維護核心階層權力的工具。背靠國家,溫情脈脈,作為資本生產的特殊商品,就像當年大清帝國盛行的鴉片,掏空你的精力,腐蝕你的靈魂。金融行業隨著資本生產的不斷進步而日益強大,在壟斷形成以后,金融統領了各類資本,建立了資本生產領域的帝制。帝制的構建模式和民主的構建模式一樣,具有許多不同的樣版,并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樣,隨著最為完善的一個封建帝制—-大清帝國覆滅后,帝制就逐漸消亡了,只剩下了資本的民主。恰恰是局限的歷史觀模糊了這些人的眼睛,僅著眼在事情的外在形式,而不知道問題的本質和核心。金融資本通過紙幣魔法般的運作,控制了當代最有代表性的人類生產。這就是政治,由此,圍繞極少數人組建的金融資本的權力,而建立起來的政治體系就是金融帝國。
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也是現代社會勞動生產無序化,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不能和諧相處,社會個體之間互相傾軋、掠奪、甚至殘害的根本原因。資本生產一旦達到壟斷,這種矛盾往往像馬克思描述的那樣,會跨越國界,沖破民族,釋放它強大的勞動生產能力,維持它龐大的社會生產規模。資本以國家形式來擴展的社會化大生產,集中在政治層面上,表現出來的就是帝國戰爭和金融霸權。當代經濟社會,無論是資本主義金融勢力掌控政權的金融帝國,還是社會帝國主義解體后形成的寡頭資本以及國家壟斷,包括社會主義在經濟機制方面進行的國有化,這些都逐漸顯現出了國家資本主義的特點。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少數人占有并支配的矛盾依然造就了各個領域的沖突,由于國家干預而稍顯平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被金融殖民導致的國家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沖淡,同時,這里面卻孕育著更大的人類風險。金融資本主導下的國際分工迅速殖變,要求全世界統一的市場體系和管理機制,以地球資源為支撐的國際資本擴大再生產過程嚴重政治化,要求全球經濟的計劃性。以少數精英為代表的國家主義以民族的名義爭奪著商品生產全球化的利益,緩解著金融帝國殖民主義壓迫的殘酷程度。實踐以不同的形式和標準檢驗著久違的真理,再次印證了馬克思關于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矛盾的論斷。這個矛盾既是推動資本生產進步的動力,也是導致資本主義徹底滅亡的根本原因。資本擴張要求的集權金融管理和國家資本主義渴望的國際政治權力會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同時實現嗎?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課題呀!因為我相信從現在起,人類文明遠非一萬年。資產者的集權金融管理不會實現,各國家政要上帝般的人類舞臺也不會搭建起來。但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嶄新的矛盾現實地存在著,一切恰恰說明,私人也好、股份也好,國有也好,這些與共產主義的公有制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美元左右了全球化的商品流通,促進國際之間的貿易,改造了資本生產的世界布局。資本的本性變為人類時時的沖動,霸權主義的帝國旗幟在社會進步的征途中迎風飄揚,整合著生產,整合著人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孕育了階級沖突,同時也牽引著國家斗爭,它必須要求以霸權的形式來統一資本生產。美元匯率、美元儲備、美元債券,這些都不算什么,它的終極之路是所有的商品都必須以美元為標簽。這個時候,一切的債務都煙消云散,一切的政權都顯得渺小,一切的生產都會給它留下勞動的果實。它計劃著世界的操作,計劃著人類的命運,計劃著生命的收割。這一切還沒有到來之前,共產主義的紅色幽靈早已游弋在藍色的天空,社會主義因素在斗爭中生長。以國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競爭在反映矛盾時,正式提醒了我們,國家的自我摧毀不是在政權的自然更疊里,而是從國家信用的逐漸降低開始的,無論是民主國家,還是集權國家,都是一樣。這種競爭矛盾培養了人類生產的計劃性,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這種計劃性必將以智能生產為基礎,以信息交換為支掌,以自然需求為目標,促進人類的科學發展。但是,正如導師們所說的,資產者決不會輕易放下它既得的權利,國家也難以輕松的退出歷史的舞臺。無產者是在斗爭中進行解放的,資產者是在革命中得到改造的,國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喪失信用解除暴力工具后,自然消失的。有人要摧毀現實的美元霸權,創造嶄新的世界,許多人認為,積累出來的金融危機就是展現新理論的機會。有的要求同伴負起責任,自己卻祭起貿易保護主義的法寶;有的要求重建新的布雷敦森林協定,以資源優勢影響政治勢力格局;有的想創新多元化的國際金融體系,以經濟發展謀求歷史發展的發言權。實用主義和幻覺合演歷史發展的政治舞臺劇。歐元能成為新霸主嗎?這張紙幣背后既沒有一個完整的國家信用,也沒有強大的戰爭機器,它作為貨幣,本身就有先天的不足,哪里能主導更廣闊的資本生產。盧布行嗎?世界上有比它更豐富的黃金儲備奠基,更強有力的資源調配支持的另外幣種,盧布在歷史前提中喪失了應有的社會關系,就不會排名第一。人民幣行嗎?沒有黃金奠基的這張紙僅僅是過渡時期的分配手段,現在用于資本生產,是力不從心的。布雷敦森林協定的歷史已經過去,當前是一個舊體系崩潰的時代。多元化的理念本身就沒有思想基礎,與資本生產的規律格格不入,相當的集團利益難以接受,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也是不可操作的。現在,根本就不再需要呼吁每一個經濟主體在國際市場的發言權了,這能算個問題嗎?誰想說就說,不過關鍵是你會說些什么!
在推動金融帝國前進的道路上,大家渴望在每一次的國際表演中流露出什么呢?什么也不會有的。剛剛結束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清晰地為世界人民說明了一切。任何以科學的名義凌駕與馬克思主義之上的所謂科學,在目前的歷史發展階段上,都還是不科學的。自然科學的原理代替不了階級斗爭的社會原理,世界的發展依然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敗不是自然科學的失敗,而是階級斗爭的必然表現。碳經濟這個包裝華麗的理念在階級斗爭面前不堪一擊,妄圖以科學的名義進行金融創新,這只是加速了金融帝國的終極之路。碳經濟實質上是傳統資本生產的喪鐘,新的人類勞動形式和生存生活文化正在萌生,碳經濟的流產,貨幣以及貨幣所帶來的思想文化消亡同樣不可避免。新的世界歷史階段中,真正的社會主義者必須重新認識有計劃按比例的新人類勞動生方式。同時,不得不密切關注發達國家內部矛盾的發展,因為只有它們才是新帝國戰爭策動的根源,也是社會主義運動得以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