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中心編者按:這是一篇向吳敬璉先生挑戰的文章,作者認為當代經濟社會決定性的因素是消費,生產和市場的作用已不重要,因此要好好研究消費。而搞好消費就必須關注分配和人權,沒有均衡的社會發展便沒有大眾消費,這可以說是本文最重要的闡述或者說發現。在作者闡釋和強調了了消費的作用后,我們還想對他的觀點平衡一下,那就是在強調消費的同時還是要看到其他方面的重要性,譬如有些產品不取決于消費,而是取決于生產,你的研發和技術達不到那個程度,就是開發不出來,當前我國還有很多產品處于生產不出來的狀態,因此,還要重視科研和生產制造。另外,說到消費就要看到分配,沒有合理的分配就沒有合理的消費,因此,比起消費,分配和社會政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如果一環一環追下去,最終追溯的是人權、平等、正義、公平。這應該是作者的新發現。我們很高興當前有這樣一批學者敢于獨立思考,向社會提供出與時俱進的好文章,這種文章只能產生于今天,而不是上世紀80或90年代。希望大家都來讀一下這篇文章。]
消費與人權的關系
施曉渝
2006年3月17日
消費也是一種勞動
消費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是可控的,所以我把它叫“有形的手“,市場叫“無形的手”大家都知道。消費和市場不同,在市場里,你要操作時你沒有把握會奏效,而消費你有絕對把握這是有用的。市場通過無序竟爭而發展,而決定這種發展的最終是消費。為什么說消費能決定一切?因你要消費就要買單,買單就是給出售者利潤,給利潤就是一種投資。也就是說消費就是社會最大宗,最普遍,最直接,最人性化,最理性化效率最高的的投資方式,一個廠家它可以不歡迎你投資(錢)給它,但它絕對歡迎你買它的產品。消費是生產的終點但同時也是再生產的起點。消費選擇的取向同時也是消費投資的取向。不消費生產就無意義,但更重要的是:不消費,再生產就不可能。
傳統的經濟學只看到消費的使用消耗屬性,沒進一步深思它的再生鏈結功能。消費也是一種勞動,因它要人挑選,比較,奔走,討價還價,審度等,總之有體力和腦力的付出。所以消費不只是享受,也是勞動,某些消費如看病,受教育甚至是痛苦和磨煉。消費和生產也能結合起來,如好些潮流產品大都是消費者用自己的情趣設計出來的,如中山裝。消費情趣和生產結合起來是高級階段,軟件業就是一個消費情趣和生產結合的典例。
精神消費需要發掘
精神心理消費與生產的結合更明顯,它提升社會文化產品生產的發展。精神心理消費會在消費的發展中比例增大,而精神心理消費是隨民主的程度發展的。換句話說,民主自由人權的發展能創造新的文化消費機會。
購物也有利潤,同樣的物品這家賣五元,那家賣六元,去年賣六元,今年賣五元,你就有一元的利潤空間。購物利潤和生產利潤是相互促進的,因它促使生產的改善和規模效率的擴大。我們從這些例子也可看出,消費勞動是促進物化勞動的。更關健的是物品必需和消費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價值。就是說商品除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預期價值,是虛擬價值)兩種屬性外更重要的是第三個實現價值的屬性。物化勞動生產出來再多的產品,沒人購買是無效的,所以說物化勞動不一定就必然是勞動。商品無用了,前兩種屬性也就等于零,前兩種屬性靠第三屬性來激活。商品之所以是商品靠的是兩種勞動的結合。我把這兩種勞動稱為物化勞動和善化勞動,善化勞動即實現價值的勞動。后消費發展階段必須引進“實現價值”這個觀念,因無序竟爭產生太多的無效產品。
每個人都在消費,我要闡述就是每個人都在通過消費而決定經濟,每個人都在通過購買而投資,每個人都是投資商。每個人在購買時都有理由說,“我要給你利潤,讓你賺錢,讓你發達,我要讓這里繁榮!”。每個消費者也是勞動者,他在改善產品的質量和成本。每個消費者也是決策者,他在決定生產的發展方向,經濟消費結構的構成。既然承認了消費是一種投資和勞動,經濟學革命性的理論就產生了,經濟學的革命理論就在于消費能產生金錢而不僅是消耗金錢。反而積累則是在消耗金錢,把商品保持在虛擬價值階段是荒費了生產力和生產資料。
初級消費階段的特點
經濟發展使人們的消費由簡單的衣食住行,即吃飽,穿暖,有住的,為生計奔波轉變為吃好,穿入時,住舒服,玩好。消費過程加入了品味等意識因素,由初級消費(即前消費階段)轉變為高級消費(后消費階段),即由為生存的被動消費轉變為有選擇的主動消費。在初級的消費階段,只要有物品就行,只要人投入市場生產,你就會賺錢,這個階段資金和積累起決定作用。在前消費階段,任何領導都可管理生產,因他只需叫人拼命干就行了,這時的領導也可裝懂懂,內行,因這時就那么幾件產品,官僚主義也有存在的空間,甚至還可來點集團組織攻堅等。這階段生產的量和效率是最管用的,因而產生了市場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等,總之是研究擴大生產的量和提高生產的效率的。
要研究后消費階段的特點
后消費階段用選擇性發展取代了只圖增量地定向發展,在這一時代,就不可能有通吃的領導了,而只有職業化領導。后消費階段還向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逼迫生產部門研發技術,生產出市場需求的消費產品。
后消費階段的經濟學還未誕生,但我想應是如,“消費經濟學”,“審美經濟學”,“選擇經濟學”等,總之是研究消費取向,消費心理,消費對生產和分配的影響等。肯定的說,隨著后消費階段的發展,選擇性必然增多,遺棄的產品量也就必然隨之增加,勞動中無效勞動的比例也就增大,這就只有靠增加善化勞動(消費勞動)的比例來改善這種狀況,所以提升普遍人的收入也就成必然。
分配方式取決于人權
人權導致社會的發展模式:均衡還是非均衡?
消費通過購買來決定生產,而消費力又取決于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又取決于人權。譬如,民主國家都規定員工與企業之間具有討價還價權,即談判權,員工擁有結社權和罷工權,在這些人權被落實之后,勞動者與企業主才能在分配上達成協議,職工獲得合理的分配。因此,追溯起來,消費取決于分配,分配取決于國家的政治制度。
分配方式有總量分配和具體分配兩種,總量分配指分配政策取向,具體分配方式一般劃分為:主動分配是分紅提成,被動分配為領薪水。分配形式可劃為開放式分配和封閉式分配,隱形收入高,封閉式分配為主就說明這個國家的專制程度高。這就可解釋公務員的灰色收入大于工資時就是他社會提成高,社會分配不公正。
還有一種可稱作共贏式分配,即分配主導者有意識讓被分配者收入提高以期被分配者來購買自己的產品,如美國福特公司就提搞工人的收入促使工人們來買自己生產的汽車。隱形分配帶來畸形消費,我國政府官員不到一千萬,公車,招待,考察三項消費就達9000億元。畸形消費高,大眾產品受冷落,消費不平衡生產就不平衡,一是財物浪費大,二是導致社會矛盾。
因此,社會的民主與平等、減少收入分配差距對這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畸形消費導致生產升級換代太快
在生產能力充足的情況下,講效率首先是宏觀的。生產能力對消費的升級換代承受力有個度,消費的升級換代太快,生產能力就承受不了,畸形消費就導致消費升級換代太快。一個設備用一年賺了一萬,另一個設備一年賺三千用了五年,當然后者效益高,同樣規模大效益也高。如社會生產都在追求適應高收入消費,就可能是猴子扳包谷,拿一個丟一個,大眾產品的生產能力在社會消費總量中能獲得比例減小,而大眾產品的生產能力是存在的,但被弱化,竟爭加劇,部份被荒廢,浪費,茍延殘喘的加劇血汗工廠的制度,這是一種宏觀上的浪費,不是微觀上的提高效率能彌補的。(我注意到94-5年朱熔基要求砸過時設備,而不到兩年訂單來了,連爛設備都用上了還滿足不了要求,這說明這是個消費整理問題,這些設備不是真正無用。)
商品漲價使血汗工廠里的工人受不了了,低收入者買不起消費品,就要求加工資,實際上他們是在要求一種消費結構的調整,必須承認這些微觀抗爭有其宏觀經濟意義的。
我國的產業結構要適應平民大眾
所以說我國一定要重視公眾消費,對消費主導方向要隨時調整,你不去主動調整,經濟承受力會迫使你調整。即使多給弱勢群體一些錢,讓他們去消化大眾產品的生產能力,對社會良性循環有益無害。這里我們要區別消費的健康升級與畸形發展。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看出很多由市場理論解釋不了的東西,消費論則很好解釋。市場論導致經濟單向性發展,所謂單向性發展就是只有擴大生產和積累以發展生產。一味強調市場卻最終不能適應市場,因消費方向的變化總是超過生產能力的變化,市場就經常性的崩潰與調整。我們要學會通過控制消費來控制生產,學會搞共贏式分配。
控制消費的辦法很多,一,尊重人權,給弱勢群體多一點話語權,承認低收入者抗爭的合理性,說去年全國有八萬余起弱勢群體的抗爭,他們都是為了國家提高公眾消費能力的,應分析研究,因勢利導,以此為契機,搞活我國的公眾經濟。二,轉移支付。三,讓百姓透支等。總之要保障公眾消費的主導地位。你不保障公眾消費的主導地位,分配上的主導地位,分配益富化(朝著有利于富人發展),消費就會亂變化,生產適應不了,就只有崩潰。
消費取決于分配,分配取決于人權
消費決定論有兩重意義,消費選擇決定并促進生產發展,消費力取決于人權發展。如果消費畸形發展就是人權不對稱,所謂消費畸形發展就是公眾消費呈弱勢,奢侈消費呈強勢。如果主動分配,開放式分配在社會所占的人數比例高,這個社會的市場化程度和民主程度就高些,人權狀況就好些,反之則反之。
市場理論是舊政治制度的產物,初級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
市場理論不具兼容性,它講叢林原則,只接受資本主義和私有制,它已不能很好的解釋現代資本主義。而消費理論把消費、市場、分配和生產結合起來,有很好的兼容性,它可接受各種制度,事實上各種制度已在相互滲透和融合。市場理論由于不能解釋消費和分配問題,早已陳舊得不可用了。市場理論重視擴大生產和積累的無序竟爭,強調社會的物質性,它否定利益分配博弈的積極作用,說到底它是舊政治制度的產物,初級經濟發展階段的產物。相反,消費決定論肯定利益分配博弈的積極作用,承認經濟行為的社會性,個人的積極性,公眾社會的開放性和服務性等。
消費體現的是與生俱來的權利
總之,消費是集政治,文化,經濟于一身的綜合行為。消費是集人的生存發展、政治精神文化要求、人的義務責任于一身的綜合人權。消費不是哪個救世主賜給我們的權力,是我們與身俱來的要求,并且每個人都在通過消費影響,促進,設計并決定社會發展。研究消費的意義在于:使人們認識他自己是社會的主人。
參考文獻:蒙代爾:消費力經濟研究是本世紀重大課題。
----------------------------------------------------------------------------------------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
電話:86-10-63071372,傳真:66079391,信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溫家街2號,郵編:100031,
網站網址www.dajun.com.cn
本人在此深深地感謝仲大軍先生對我文的編集,,修改,整理,評論并推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