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經濟學的人對西方經濟學的庸俗和賣弄已經忍無可忍了。著名經濟思想史專家M?布勞格撰文批評經濟學的數學形式化,譴責其“已露游戲人生之病象”。但是,布勞格不是獨具慧眼,近年眾多的學者對西方經濟學的虛無已經認識的越來越清楚了。但是,一片譴責和批判聲中,一個共同的認識就是認為西方經濟學脫離實際數學應用過度是一個主要問題。英國著名的《經濟學雜志》總編輯J?Hey回顧了十年的編輯生涯,總結了他對經常投稿這個雜志的論文類型的評價,他也特別提到數學建模所具有的壓倒性支配地位。
這樣一來,經濟評論給大眾的印象就越來越偏向于對西方經濟學數學化的批評,無非是說它過于孤傲、脫離大眾,但學界內部恰恰有不少人從此得出結論,西方經濟學越來越科學化了。因為語言文字的歧義化特征,盡可能地使用數學語言就稱為“科學”的首選了。
然而,最近由國資委下屬出版社隆重推出的《西方經濟學的終結》一書明白地指出,西方經濟學應用數學純屬誤解。其中的大部分數學應用都有問題,是錯誤的“謬用”而非過度的“濫用”。幾乎每一個重大的數學模型都充斥著數學謬用,數學的規則往往被經濟學家們自作主張地改造一番再用于經濟學之中。供求論、效用論、生產論、分配論、市場論,從微觀到宏觀,無一不是在謬用數學。
下面以眾所周知的IS-LM宏觀經濟模型中的淺顯的數學謬用來說明,西方經濟學是如何謬用數學的。
上過中學的人都知道,y=kx+b表示一條直線,k叫做對于x軸的斜率,b叫做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但是,IS-LM理論中,它被經濟學家們經常性地畫成是一條彎曲遞增的曲線,這就是有名的具有三個不同區域的LM曲線。
LM曲線一般指關于利率r和收入y的方程r=ky/h-m/h,顯然,在y-r兩維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這是一條直線,斜率是k/h,截距是m/h。但是,經濟學家卻將之描繪成一個具有三個區域的曲線,這樣做,經濟學家是振振有辭的:“古典區域和凱恩斯區域之間這段LM曲線是中間區域,LM曲線的斜率在古典區域為無窮大,在凱恩斯區域為零,在中間區域則為正值。這從圖中可清楚看出。從LM曲線的代數表達式中也能夠得到說明。LM曲線的斜率是k/h,h是貨幣需求關于利率變動的系數,當h=0時,k/h為無窮大。因此,LM曲線在古典區域是一條垂直線;當h為無窮大時,k/h為零,因此,LM曲線在凱恩斯區域是一條水平線;當h介于零和無窮大之間的任何值時,由于k一般總是正值,因此k/h為正。”(摘自某高校經濟學教材)這種一般性的說明往往還不足,還會再用高等數學的微積分補充一番。
按照上面的邏輯,我們也可以比葫蘆畫瓢地將y=kx+b畫成曲線了。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其中可有半點數學應用的味道?要描述一條有三個區段的曲線,對于數學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經濟學家為何要將一條直線歪解為一條曲線,其目的和出發點就令人費解了。
我們再來看看IS-LM分析中的數學荒謬。
在上述的人為數學謬用之后,經濟學家就開始對這個具有三個區域的曲線的政策含義大加發揮了。典型的就是IS曲線在水平和垂直時的含義問題。那么,IS曲線(其實和儲蓄S一點關系都沒有!)水平或者垂直時究竟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來看看IS曲線的數學表述方程。
兩部門的IS曲線就是r=(α+e)/d-(1-β)y/d,是關于r和y的一條直線,斜率為-(1-β)/d,截距為(α+e)/d。如何才能夠變成水平直線呢?水平就是斜率為零,也就是d趨近于無窮大。但是我們注意到,當d趨近于無窮大時,截距(α+e)/d也在同時趨近于零,即趨近于原點。這也就是說,水平的IS曲線就是從原點開始的一條直線,即y軸!同樣道理,垂直的IS線也就是r軸。
這樣一來,不論是水平還是垂直的IS線都只有一條,即和兩個坐標軸相重合的直線,一旦脫離坐標軸就不是水平或垂直的了。更不存在水平的IS線或垂直的IS線如何上下左右移動的問題。由此我們就得出結論,當IS為水平時,它會和所謂的三段式LM線完全脫離,除非凱恩斯區域是在y軸上。而當IS為垂直時,它僅僅和LM線交于r軸上。由此,所有的經濟政策都只會得到“失效”的結論,一切IS-LM分析都變成了無稽之談。
上面提到的這些僅僅是IS-LM理論在技術層面出現的錯誤,IS-LM理論的問題是根本性的,即便是解決這些數學問題,它依然無法成立。
類似這種荒謬的數學“應用”和煞有介事的、頭頭是道的“分析”充斥著經濟學文章和論著。最終得到一大堆根本無法在經濟現實中應用的學術垃圾。可笑的是反而還會有人感嘆經濟現實太過復雜了,轉而抱怨數學的無力。
(摘自《ecoblogger.blogchina.com》2005.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