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上班路上,忽然想起了鼓噪中的媒體產業化,一路感慨,不妨議議。
我理解的媒體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信息本身,二是指傳播平臺。前者的信息本身涵蓋了人類歷史上和當今人們共同的思想成果,可以分類為政治、經濟、文化三大類。后者是指一個物化的平臺,表現為報刊、網站、影視、會場等等一切信息場所。
因此從源頭的角度說,媒體的產業化,無非就是信息的產業化和平臺的產業化兩大類。
先說信息的產業化。從信息的三大分類來看:
政治信息的產業化。何為政治,孫中山說的最為通情達理。他說,政治就是眾人的事。馬克思說得比較學術化,他說,政治屬于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這兩位大師,一位是從民本出發,一位是從觀念出發,可謂是異曲同工,互為表里。
政治信息能夠產業化么?按照產業化思維,首先得問眾人是否有需求。這是廢話!哪個人沒有需求?即使是植物人!
產業化的本質之一是買賣關系,眾人有需求,但是得拿錢來買。比如說,中央最近有什么政治,登在《人民日報》上了,但是得拿錢來買啊,否則人們看不到。但是人們收入不一,有的錢多,能夠買得起(當然也可能買得起也不買更不看),但是更多的人是買不起,怎么辦呢?
實際上只能求之不得了,于是就出現了信息鴻溝和信息不對稱。這種情形顯然不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現實愿望。
有什么解決辦法么?
無非有兩個辦法:一是免費提供信息,二是提高人們收入和信息需求,讓人們買得起。
先說后者,提高人們收入和信息需求。前面說了,人們有這個需求,這只是個理論說法。實際上人們的需求多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說。那得從物質、安全、環境到政治,挨個來,順序一般不會顛倒。君不見,每一天,絕大多數人都在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肚皮而奔波,有時想想,想政治一把,也沒時間和精力啊!
所以說,一代又一代的人,每一日都在為生計而勞作著,正所謂經濟基礎不穩,老百姓們哪有那么多的閑心來關心自己的政治,只能牢騷罷了,只能漠然罷了,只能任其擺布罷了...真是可悲!
所以說,第二個條件,涉及面廣,操作起來真是難!但是第一個條件應該說還是希望很大的。政府提供免費信息。政府是眾人的機構,政府把大家伙的信息收集、研究之后,在發布給大家伙,說起來是應有之義啊。現在中國的財政收入每年以兩位數在增長,老百姓沒錢大家都心里明呢,政府說財政沒錢,誰信呢?那錢都上哪了?再說,人民幣還在升值。
從常理上說,政府應該是“明鏡高懸”的明智政府,而民眾不免有些盲從和盲目。正需要政府的宏觀指導呢!如果政府這事不作為,那么天下真是難得糊涂了!倘板橋大人在,不知作何感想呢?!
產業化的本質之二,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念,就是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的理念套用在政治信息產業化上會是什么結果呢?那無非就是誰錢多,誰占有的政治信息就多,說白了就是官商一體,錢權交易,或者是美國大選中的政治貢金。最后就成了有錢人的政治,不是大眾的政治了。
所以說,政治信息產業化于理于情于世皆不通,非正道。
經濟信息能否產業化呢?這個大多數人很好理解,經濟畢竟是經濟,在商言商。如果說錢權不能交換,錢錢交換當然可以了。所以說,經濟信息可以產業化,必須產業化,可以追求適當的利潤(本人絕不同意西方經濟學中所謂的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個理論上的黑洞和現實生活中的惡魔)
從基本理論上講,追求絕對的道理本身就是個悖論。在經濟上也不例外。錢越多越好么?錢,只是人眾多需求中的一種,有很多的需求不是用錢可以代替的。想想看,這也是個常識。
從基本理論上講,追求絕對的道理本身就是個悖論。在經濟上也不例外。錢越多越好么?錢,只是人眾多需求中的一種,有很多的需求不是錢可以代替的。想想看,這也是個常識。
物質與精神是個矛盾統一體,二者需要和諧,需要有個比例,至少1:1吧。錢多了,對精神是個沖擊。
文化信息產品能否產業化。分兩方面來說,一是國家、民族、歷史、人類基本文化方面的、公民共享的文化類信息,不能產業化。如國寶級文物、出土文物及相關資料、博物館、傳統文化資料整理出版、基礎學科研究等等。上述方面不能產業化,從理論上允許國人無償共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領域雖然不能產業化,但是在管理上卻要采取科學地、對歷史對子孫負責的方式方法。僅舉一例,比如說國家級博物館的管理,取消門票制,那么經費從何而出,可以適當采取市場化的手段。如國家出大頭,同時提倡企業和個人多種形式地捐贈,同時嚴格控制行政性支出,杜絕官僚化,在具體的管理上,堅持專業化、科學化等。國家級博物館免費參觀,但是一切文化衍生品,如研究類書籍,卻要采取產業化的方式。
這就意味著,基礎文化類、共享類文化不能產業化,但是其衍生文化卻可以產業化。
再比如,基礎類研究教育不能產業化,但是職業教育卻可以產業化。
基礎類研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教育的傳承精華。需要以國家經費為主,養一批有志于此、在經濟上不追求超額利潤的人士,以此為事業。當然,在管理上、人才選拔等環節上不妨采用市場化的手段來進行人才管理和事業運營。這是產業化之大與小的辯證關系。
職業教育卻可以產業化,或者說必須產業化,形成競爭態勢。因為職業教育主要是為經濟、社會的某一個環節服務的。正如上述所言,基礎類研究不可產業化,但是其人才選拔、管理、運營等環節卻可以采用市場化的手段,而這些手段的來源,卻要依賴于職業教育的產業化。這就是此非產業化與彼產業化的辯證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