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我們需要對改革進行反思
文/胡鞍鋼
中國經濟改革一直伴隨著各種理論爭論、政策爭論以及思想爭論。有這樣的爭論不是壞事而是好事;這樣的爭論是有意義的爭論。畢竟中國經濟改革已經經歷了一代人的時間,我們自身需要一個基本的、歷史的回顧、反思和總結。
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點,也是其難點所在。如何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評估?這需要討論國有企業改革收益背后的改革成本。我們充分肯定國有企業改革是成功的,但不能不涉及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本。我們分析,國企包括集體企業改革最大的成本是下崗、減員增加形成了下崗洪水和失業洪水。從1996年至2002年,國有、集體單位在崗人員累計減少了5500萬人。
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從微觀經濟角度看,這也許能夠增加效益,但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反而形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我根據奧肯模型計算,當實際失業率超過自然失業率時,就形成了所謂“奧肯損失”。下崗人員越多,失業率越高,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越大。回過頭來看,1997年因下崗和失業引起的奧肯損失占GDP比重為5.2%—5.6%, 1998年為5.6—5.7%,1999年為5.9%—7.2%,2000年達到7.4%,最近幾年估計在7%—8%之間。盡管目前下崗高峰已經過去,但下崗失業已經形成了人力資本或人力資源損失,即奧肯損失。我們只能在事后才能估計出這些損失,即國企改革的經濟成本,這還不包括對下崗失業人員及其家庭造成的心理成本和社會成本。
為什么要講這些呢?這涉及到中國經濟改革(不僅僅是國企改革),其改革理念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以勞動為本還是以資本為本。以往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但人是生產力的主體,改革最終是要解放人。我認為改革的理念應“以人為本”,改革成功和改革的目標是使人民能從中分享改革的成果,使絕大多數人受益。
中國改革初期的經驗是成功的經驗,是最寶貴的經驗。例如,1978至1985年的農村改革就是雙贏。為什么呢?因為首先,1978年至1985年的改革是使大多數窮人受益。1978至1985年農村人口的人均純收入增長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農民消費增加,這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是空前的。其次,通過這一改革,中國地區差距縮小了,各地區人均GDP總支出呈下降趨勢。第三,絕對貧困人口減少了,從1978年的2.5億人,減到1.5億人,7年時間減少了一億絕對貧困人口,這在歷史上是沒有過的。
中國農村改革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第一,改革理念是以人為本,人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出發點;第二是人民廣泛參與改革,使絕大多數人參與改革,改革才能成功;第三,成功的改革要求分享改革成果,任何改革都有受益者、受損者,擴大受益,減小受損,使受損者得到補償,才是成功的。
改革有好的改革,也有壞的改革;有雙蠃的改革,也有零和博弈的改革;有大多數人受益的改革,也有大多數人受損的改革。因為改革有不同的路徑,不同的方案,當然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在中國,選擇改革的路徑、方案,不僅要考慮到提高經濟效益,還要考慮到實現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從長遠來看,如果沒有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任何改革都是無法持續、無法成功的,而且還會激化在改革過程中造成的社會分化、社會沖突乃至社會動蕩。因此,我認為,中國的改革需要通過廣泛的討論、公開的辯論,絕對不能為少數人所壟斷,既不能為少數政治精英所壟斷,也不能為少數知識精英所壟斷。因為改革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改革是要使人民受益的偉大事業。任何一種觀點、任何一種理論、任何一種改革的方案,都需要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這個社會實踐一定是人民的實踐,一定是人民來檢驗。
中國正處在改革的歷史時代。如果我們反思25年來的改革,能否提出社會達成共識的改革觀的話,我認為有五個重要的觀點:
第一,我們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改革觀。顯然,改革不是以物為本,特別不是以GDP為本,而是以人為本。我們的改革,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使13億人口得到全面發展,既是改革的出發點,又是改革的歸宿點。
第二,我們需要廣泛參與的改革。所有的改革,無論是國企改革,還是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都應該讓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參與,既參與改革的設計,也參與改革的評估,讓他們享有平等的參與權、表達權、討論權,乃至投票權。參與的過程就是信息披露的過程,也是各種利益表達的過程,更是各方妥協的過程。
第三,我們需要基于規則的改革。有規則的改革效率高于無規則的改革,有規則的改革公平性高于無規則的改革。有了規則,人們才對改革有良好預期,既便于人們遵守游戲規則,也便于人們監督游戲規則。
第四,我們需要透明的改革。所有的改革信息要透明,使得各類改革方案在形成、制定、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披露信息,使得利益相關者能夠了解信息,也能夠形成自己的預期。無論是大的改革方案,還是小的改革方案,披露信息十分重要。從這個意義上看,透明是改革的主要原則。
第五,我們需要分享式的改革。改革需要使各方能夠從中受益。因為中國的改革是十幾億人口的改革,不是少數人的改革,我們希望改革能夠使所有人受益,這是最優方案。但現實中也很難使所有人受益,所以必須對受損者給予足夠的補償,這是次優方案。這一方案既現實也合理,即受損者也能分享改革的成果。
總而言之,經過25年改革的實踐與學習,也經過25年的改革爭論與實踐,我們需要更理性地反思改革過程,更需要樹立新的改革觀,使中國的改革成為13億人民實現富民強國之目標的重要手段。
《中華魂》2005年第五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