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報告建議發行千億國債解決高校債務
通過對30多所高校的調研,全國政協近日在政協常委會上公布了一份高校負債問題的報告。報告稱,全國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500億元左右。從總體上看,高校憑借自身力量基本不可能在規定期限內償還本金,“雪球有越滾越大之虞”。報告警示,目前部分高校已存在嚴重的財務風險,有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債務問題或引起新一輪擴招
早在今年“兩會”,高校還貸問題就是熱點議題。3月19日,吉林大學財務處在校內網上貼出通知,自曝學校每年支付貸款利息多達1.5億元至1.7億元,公開征集建議解決財務困難。雖然這是迄今惟一一家公布負債數額的高校,但高校集體陷入債務難題已是共識。
今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率團前往重慶、湖北進行專題調研。在與30余所高校接觸后,視察團將高校負債的成因鎖定為:1998年高校布局調整和1999年開始的大規模擴招。當時國家鼓勵高校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高校普遍采取“銀校合作”的形式,銀行貸款迅速成為高校擴招所需資金的主要渠道。調查報告顯示,目前高校貸款總額已達2500億元,且有擴大趨勢。
根據本次調研所接觸高校的介紹,目前高校的主要收入為學費和政府撥的事業費。為了維持日常教學開支和每年向銀行還息,高校普遍期望上級多給招生指標,以增加收入。報告指出:“這樣勢必會形成由擴招引發貸款,然后再擴招的惡性循環”。
政協建議發行千億教育國債
教育部、財政部曾于2004年7月聯合頒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高等學校經濟責任制加強銀行貸款管理切實防范財務風險的意見》,提出把高校擴招率控制在5%以內,并遵循“誰貸款誰負責”的原則。這意味著高校欠債將全部由自己買單,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實施難度非常大。
對此,報告建議,應盡快著手對高校貸款實行貼息政策,由中央、地方和高校各自承擔2%左右的利率負擔,同時國家發行1000個億的教育國債,這樣中西部義務教育的欠債和高校的合理貸款就基本可以得到解決。
目前,吉林大學已成立房地產開發置換工作領導小組,寄望通過“賣地”解決問題。視察報告也提出了這一思路:“擁有老校區的高校可以通過置換土地償還部分貸款,對過度征用的閑置土地應采取拍賣措施用于償還貸款”。
■ 常委訪談 陳佳洱:盲目合并擴招致高校重債
全國政協常委、原北大校長稱許多高校合并已背離初衷
對于高校負債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原北京大學校長陳佳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很多高校的合并已經背離了初衷,這是高校大舉舉債的重要原因”。
新京報:以前北大的資金來源如何?
陳佳洱(下稱“陳”):那個時候教育部給的錢占1/3,這是老實話。然后1/3要靠爭取項目,最后1/3靠各種捐款和校辦企業。
新京報:所以基本沒負債?
陳:北大基本上是沒有大負債的。特別是“九八五”(指教育部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工程)之后,投入增加很多。但是對北大這樣的老學校來講,房子老化,教職工退休越來越多,當時這個趨勢漸漸顯現了。
新京報:現在北大也有負債了?
陳:會增加一些。許校長(北大現任校長許智宏)跟我說過,這幾年因為要想辦法建設一流大學,過去比如中文系幾乎沒有辦公室,現在就要建一些樓,包括新增學院等等,基建投入大幅增加。以前有些校辦產業借款,其實不是北大借款,但是由北大擔保,這些其實是企業欠債,但是最后如果企業效益不理想,債務是由北大承擔。不過據我所知,北大的欠債是比較少的。
新京報:北大的條件是別的高校很難比擬的。
陳:目前高校欠債很大一部分來自后來的合并狂潮,所謂“做大做強”。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地方存在甩包袱,另一方面本來比較差的學校向上合并之后,工資待遇都得一樣,又要大量建設,吉林大學就是這樣。此外,擴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京報:發展沖動為什么會偏離實際承受能力?
陳:這顯然和目前體制有關。高校不做大,知名度很難打開,受國家的重視度就不夠,相應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都要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