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假設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孟 捷
《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本文旨在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有關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理論。馬克思繼承了古典經濟人概念的合理成分,從資本一般和競爭的角度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與演化經濟學家相似,馬克思將不確定性引入了他對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目標和行為模式的分析,提出應該超越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這樣的視角,在對人的行為模式的解釋中接納來自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影響,以便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多樣性。
關鍵詞 經濟人 資本主義生產當事入 利潤最大化 演化經濟學 制度多樣性
作者孟捷,1967年生,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北京 100872)。
國內馬克思主義學界對待經濟人假設大體有以下兩種不同的態度:一些學者力圖徹底否定經濟人假設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一定地位,把該假設看作是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根本對立的;①另一些學者則在批評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的同時,承認馬克思經濟學也繼承了源自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概念。②理論上的這種分歧,為進一步探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有關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理論預留了空間。
本文第一節分析了古典經濟學、尤其是亞當·斯密的經濟人概念,認為在斯密的經濟人概念中存在著兩面性,馬克思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分別繼承了斯密經濟人概念的不同側面。第二節分析了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概念,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首先透過資本一般對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做了基本規定。第三節通過由美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謝克引發的爭論,分析了競爭即“許多資本的相互關系”對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影響,并探討了下面這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應該如何從一個普遍的動機出發解釋競爭中的不同行為。為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新觀點:追求剩余價值和追求利潤,在意義上是不同的。第四節介紹了演化經濟學對新古典利潤最大化假設的批評,指出這一批評植根于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不確定性。這一節還扼要地討論了馬克思對不確定性的分析,以及在他看來這種不確定性如何影響著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目標和行為。第五節簡略地評論了經濟制度的多樣性與行為模式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這種辯證的互動關系對中國的改革實踐所可能有的指導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研究受到了2004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創新問題研究”的資助,項目批準號04&ZD008。
①參見周新城《決不能把經濟人假設作為經濟學研究的前提》,載《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劉瑞《社會主義經濟分析中沒有“經濟人”的位置》,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
②參見曾啟賢《經濟分析中的人》,載《經濟研究》1989年第5期。筆者的觀點也可視為后一種。
一、從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概念談起
經濟人概念濫觴于古典經濟學。《德意志意識形態》在批判功利主義時,曾這樣評論了功利主義和新興的政治經濟學的關系:
把所有各式各樣的人類的相互關系都歸結為唯一的功利關系,看起來是很愚蠢的。這種看起來是形而上學的抽象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一切關系實際上僅僅服從于一種抽象的金錢盤剝關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英國革命時期,即在資產階級取得政權的最初兩次斗爭中,在霍布斯和洛克那里出現了這種理論。當然,這種理論早已作為心照不宣的前提出現在經濟學家的著作中的。政治經濟學是這種功利論的真正科學;它在重農學派那里獲得了自己的真正的內容,因為重農學派最先把政治經濟學變成一個體系。①古典經濟學家對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假定,是以剛剛出現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為前提的,關于經濟體系與經濟人概念的關系,捷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科西克曾做過如下深刻的評論:
經濟人的概念以系統的觀念為基礎。經濟人就是作為系統的組成部分的人,作為系統的一個功能要素的人。這樣的人必須具有開動這個系統所必不可少的本質屬性?!诺淇茖W(指古典經濟學——引者)賦予“經濟人”若干基本特性,其中包括理性行為的利己主義等等。如果說古典科學中的“經濟人”是一個抽象,那它是一個合理的抽象?!某橄笮匀Q于系統,在系統之外,經濟人才變成一個沒有內容的抽象。②
匈牙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盧卡奇也做了類似的評論,他說:資本主義社會“造成了一個內在地自立的、自身封閉的經濟體系,在這種經濟體系中,只有按照在固有的經濟規律的基礎上設定的目的和確定的手段,才能進行現實的實踐?!洕恕@個術語的產生既絕非偶然,也絕非純屬誤解;它恰當而具體地表達了人在社會化了的生產世界中的直接必然行為。”③
經濟人假設在亞當·斯密那里得到了最經典的表達。但是,斯密對經濟人概念的規定,包含著下述兩面性。一方面,作為《國富論》起點的利己心范疇實際上是從資產階級生產當事人的行為中得出的抽象。譬如,在《國富論》第二篇中說:每個人都有改良自身狀況的持久愿望,而通過節儉積貯并增加資本是實現這一改良的最適當手段。另一方面,利己心又被看作是抽象的人性,被定義為“每個人改善自身境況的一致的、經常的、不斷的努力”。④恩格斯曾這樣總結了體現在古典經濟學家身上的兩面性,他說:“在他們看來,新的科學不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關系和需要的表現,而是永恒的理性的表現,新的科學所發現的生產和交換的規律,不是這些活動的歷史地規定的形式的規律,而是永恒的自然規律;它們是從人的本性中引申出來的。但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個人就是當時正在向資產者轉變的中等市民,而他的本性就是在當時的歷史地規定的關系中從事工業和貿易?!雹?/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9頁。
②科西克:《具體的辯證法》,傅小平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年,第63—65頁。
③盧卡奇:《關于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下卷,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1年,第91—92頁。
④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年,第315頁。
⑤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3—494頁。
斯密力圖把利己心當作人類學的抽象概念來處理,是他的經濟人思想中的庸俗成分。事實上,正如美國學者赫希曼所指出的,“利己心”概念(self-interest)中的利益(interest)一詞,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一開始并不限于指人的物質利益,在16世紀,這個詞的意義“涵蓋了人類的全部欲求”;16世紀以后,“利益一詞的含義通過某種過程正在被狹義化為對物質經濟利益的追求,這就是英語史和德語史的趨同點?!雹偎姑芴岢觥袄盒摹备拍?,意味著赫希曼所指的上述詞義改變過程的最終完成。
斯密經濟人思想中的矛盾,反映在其具體經濟理論、特別是分配論中。正如日本學者大河內所看到的,“在‘利己心’表現在經濟生活中的時候,它不是‘經濟人’一般,也不是‘交換人’一般,而是土地所有者、工商業者,也是‘貧窮勞動者’”。②不同階級的“利己心”在其利益上是互相對立的。例如,斯密在討論工資的形成時這樣說:“勞動者的普通工資,到處都取決于勞資兩方所訂立的契約。這兩方的厲害關系絕不一致,勞動者盼望多得,雇主盼望少給。”還說:“我國商人和制造業者,對于高工資提高物價、從而減少國內外銷路的惡果,大發牢騷;但對于高利潤的惡果,他們卻只字不提。”③這表明,斯密在具體分析中事實上放棄了抽象的經濟人概念,轉而通過具體的經濟關系來規定人的動機和行為。
在我們看來,新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分別繼承了斯密經濟人概念中的不同側面。馬克思經濟學繼承和發展了這個概念中的合理成分,主張在特定經濟關系下分析人的行為和目標模式的特殊性,而不像新古典經濟學那樣,從某種先驗的人性出發,推演出經濟關系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曾指出新古典經濟人假設所含有的以下悖論:一方面,經濟人是原子化的、非道德的個人,另一方面,經濟人又不能采用強力和欺詐來實現個人利益。因此,表面上看來脫離了社會環境、原子式的經濟人,事實上是以特定制度為前提而形成的概念,在這一制度下,他只能憑著紳士般的手段(即交易)來為自己謀取物質上的利益。格蘭諾維特就人的行為與社會結構的關系提出了以下論點:“行動者并非是外在于社會環境,如原子般行為和決策的……相反,他們進行有目的的行動的嘗試,是嵌于具體的、正在發生的社會關系體系中的。”④在我們看來,這些看法,和馬克思的觀點是近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赫希曼:《欲望與利益》,李新華、朱進東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第27—32頁。
②大河內一男:《過渡時期的經濟思想——亞當·斯密與弗·李斯特》,胡企林、沈佩林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16、113、90頁等。
③《國富論》上卷,第60、90頁。大河內盡管注意到斯密的這些觀點,卻不曾認識到斯密的經濟人概念有兩重性,力圖為他的經濟人思想的邏輯一致性辯護。
④M.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v,1985,vol.91,no.3,pp.487—488.
二、馬克思論“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
二、馬克思論“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
和新古典經濟學家不同,馬克思始終只把經濟人理解為對資本主義經濟這個具體總體中的人的行為的抽象(馬克思代之以“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這個提法),他們作為特定的生產關系的承擔者,只有在相應的生產關系得到闡明之后才能被規定。要正確地理解馬克思經濟學中的人和經濟結構之間的關系,有必要反思下面這個問題——在《資本論》的敘述邏輯中,人,是在什么時候登場的?
在《資本論》第一章,我們首先遇到的不是人,而是作為資本主義財富的元素形式的商品。商品不是一般的物,而是某種生產關系的結晶。人是在第二章,即“交換過程”里出現的。馬克思在那里這樣寫道:“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場去,不能自己去交換。因此,我們必須找尋它的監護人,商品所有者。……在這里,人們彼此只是作為商品的代表即商品所有者而存在。在研究進程中我們會看到,人們扮演的經濟角色不過是經濟關系的人格化,人們是作為這種關系的承擔者而彼此對立著的?!雹?/p>
在商品交換領域,“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商品所有者被互相尊崇為平等的私有者。在人的身份被這樣規定之前,馬克思已經在第一章分析了使商品生產者作為平等的所有者來對待的價值關系。隨著敘述的進一步發展,人的身份又獲得了進一步的規定。在引入勞動力商品后,“我們的劇中人的面貌已經起了某些變化。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于后。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②
在馬克思那里,資本主義生產的當事人是他所屬階級的代表,其行為和動機是由其一般存在條件,即階級屬性所決定的。為了揭示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結構,馬克思假定:(1)資本家的動機是盡可能多地占有剩余價值;(2)積累是資本家特有的行為,積累的源泉僅僅來自剩余價值。他說:
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③
資本家只是作為資本的人格化才受到尊敬。作為這樣一種人,他同貨幣貯藏者一樣,具有絕對的致富欲。但是,在貨幣貯藏者那里,這表現為個人的狂熱,在資本家那里,這卻表現為社會機構的作用,而資本家不過是這個社會機構中的一個主動輪罷了。此外,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投入工業企業的資本有不斷增長的必要,而競爭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規律作為外在的強制規律支配著每一個資本家。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他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積累啊,積累啊!這就是摩西和先知們!④
由此派生出馬克思針對資本家的消費提出來的觀點,“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已經習以為常的揮霍,作為炫耀富有從而取得信貸的手段,甚至成了‘不幸的’資本家營業上的一種必要。奢侈被列入資本的交際費用?!雹?/p>
再來看看雇傭工人。由于積累只是資本的職能,與之對應,馬克思假設雇傭工人沒有儲蓄。按照馬克思自己的解釋,這一假設有如下合理性:第一,如果工人普遍進行儲蓄,就會向資本家表明:工資普遍過高了,他們得到的工資超過了勞動力價值。也就是說,工人普遍儲蓄是資本主義經濟中的例外情況。第二,工人在經濟繁榮時期進行儲蓄,在經濟危機時期又會失去自己的存款。(對此還可以加上,工人在就業時期進行儲蓄,失業時又會失去存款;在退休前進行儲蓄,退休后又會失去存款)第三,工人儲蓄的要求和雇傭勞動關系相矛盾,還體現在這一點上:工人的儲蓄要變成資本,本身就要求勞動與資本相對立,“于是,在一個環節上被揚棄的對立又在另一個環節上重新建立起來。”工人的儲蓄作為資本,增強了資本的力量,讓資本從工人的儲蓄中獲取利潤?!斑@樣,工人只是加強了自己敵人的力量和他自己的依附地位。”⑥正是基于這些考慮,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工人的儲蓄抽象掉不予考慮。
___________________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2—103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0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60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650、652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51頁。
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8、246頁。
馬克思的上述假設在分析上有助于我們透視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結構。由于有這種優點,卡萊茨基接過了馬克思經濟學里的這些假設,將其運用到經濟增長模型中。一些追隨卡萊茨基傳統的現代后凱恩斯主義者,如明斯基,還在工人不儲蓄的假設外,增添了資本家的利潤不用于消費支出這一“勇敢的”“極端行為假設”,以論證卡萊茨基的投資決定利潤的觀點。①
最后要指出的一點是,在馬克思那里,人并不限于是其階級的代表。馬克思不僅通過對“資本一般”的考察規定了經濟當事人的動機和行為,而且還力圖通過競爭即“許多資本”的相互關系來做進一步的規定。倘若過度強調個人和階級之間的同一性(如D.K.弗利②),就會走向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所稱的“過度社會化的概念”(oversocialized conceptions),按照這種概念,“社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是十分機械的:一旦我們知道了個體的社會階級或其在勞動市場的位置,其行為中的其他一切都自動可知”。③在以下各節里,我們不僅要討論競爭給資本家的動機和行為模式所帶來的變化,還會論及資本主義制度的多樣性所帶來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H.P.Minsky,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PP.144—147.
②D.K.弗利是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他認為,在古典經濟學和馬克思那里,“經濟當事人基本上是他的階級的代表,……這些當事人的個別行為本身只有在反映了其階級的社會地位時,才具有重要性。……把許多個別工人或資本家加總,以得到相應的階級行為的問題幾乎不會出現.因為個人和階級之間的同一性是被嚴格地論證了的。”見D.K.Foley,The Strange History of the Economic Agent,The New School Economic Reviewt,2004,vol.1,no.1,P.3。
③M.Granovetter,op.cit.,PP.483—487.
三、競爭和企業的贏利能力
三、競爭和企業的贏利能力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科書中,資本家追逐剩余價值和追逐利潤這兩個提法在意義上是相同的。在這一節,我們想發展一種觀點,強調這兩種提法在概念上的差異。不過,在此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圍繞置鹽定理(Okishio throrem)和技術選擇的標準而發生的一場爭論。
日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置鹽信雄在上個世紀60年代力圖通過數學模型證明,資本家在采納了降低成本的新技術后,平均利潤率沒有下降,反而提高了,因此馬克思的利潤率下降規律是錯誤的。謝克則指出,置鹽的模型忽略了固定資本,因而沒有區分兩種衡量贏利能力(profitability)的尺度,一個是利潤邊際(profit margin),另一個是利潤率(rate of profit)。利潤邊際是利潤和成本價格的比率,是一個流量對流量的比率;而利潤率是利潤和預付資本之比,是流量對存量的比率。如果考慮到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差別,利潤邊際就不同于利潤率。競爭會強迫資本家采納能帶來較低成本價格的新生產方法。但在給定價格下,較低的成本價格會帶來較高的利潤邊際。個別資本家采納新技術后只是提高了過渡性的利潤邊際,而非提高了過渡性利潤率(指新的平均利潤率出現之前,個別資本因為采納新技術而獲得的利潤率)。如果過渡性利潤率比以前更低了,一旦新的生產方法占據統治地位,新的平均利潤率也會降低。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A.Shaikh,Political Economy and Capitalism:Notes on Dobb’S Theory of Crisis,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vol.2,PP.233~251;A.Shaikh,Marxian Competition versus Perfect Competition: Further Comments on the S0—called Choice of Techniqu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vol.4,pp.75—83.
反對謝克的觀點認為,由于資本家作為理性化經濟人偏好更高的利潤率,因此他們所能接受的新的生產方法,必須能提高過渡性利潤率。在這種條件下,新的生產方法一旦被采納,最終將在實際工資給定的條件下提高平均利潤率。
謝克指出,在決定選擇哪種技術的問題上,存在著兩個不同的標準,一個是競爭標準,另一個是最優化標準,只有前一個標準符合馬克思的競爭概念,后一個標準體現了新古典完全競爭概念的影響。根據競爭標準,只要由新技術所降低的價格能夠使企業支付包括利息在內的運行成本,企業就能采用這種新技術,并通過降低價格在市場上爭奪銷售份額,擠垮其他競爭者。
謝克的觀點適用于解釋使用大量固定資本的經濟,并且和經濟史上的下述事實相契合。在19世紀末期,出現了鐵路這樣需要大規模固定資本的部門。對鐵路部門的大量投資帶來了生產能力的閑置,進而改變了競爭的形式。19世紀美國的鐵路公司通過降價來增加運貨業務,運輸價格往往低得只能補償運行成本,無法償付固定資本的費用。①
謝克的觀點表明,贏利能力在競爭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追求利潤邊際和追求利潤率有時是矛盾的。由此派生出一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如何在一個普遍動機的基礎上解釋個別資本在競爭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目標和行為呢?
在我們看來,可以利用馬克思在剩余價值和利潤之間所做的區別來回答這個問題。在《資本論》第三卷開篇,馬克思討論了剩余價值向利潤的轉型。和剩余價值不同,利潤是基于表面現象而形成的經驗意識,是“(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②也就是說,它被看作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并且表現為資本家賬簿里的數目字。另一方面,馬克思把剩余價值規定為剩余勞動的物化,剩余勞動是雇傭工人的勞動力支出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勞動沒有得到償付。占有剩余價值意味著獲得了一種支配他人勞動的權力,因此,這個概念所指涉的,是一種生產的社會關系。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維持和盡可能地擴大這種權力關系。
對剩余價值和利潤的不同意義做出以上界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追溯到斯密。在《國富論》第二篇,斯密提出了他的生產性勞動和資本積累的學說,他用資本所能支配的生產性勞動來衡量資本的增殖程度。斯密對生產性勞動的基本定義是與資本直接交換的勞動。如馬克思所說:這一定義,“是對勞動能力出現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整個關系和方式的簡稱。但是,把生產勞動同其他種類的勞動區分開來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種區分恰恰表現了那種作為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資本本身的基礎的勞動的形式規定性?!边@一區分,是“理解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基礎?!雹?/p>
受一定量資本推動的生產性勞動,為原資本帶來一個“增加值”。④這個增加值分解為利潤和地租,倘用以雇傭更多的生產性勞動者,便形成資本積累。在斯密看來,生產性勞動是新增價值的源泉;在積累過程中,這一增加值又悉數用以推動或雇傭生產性勞動。在這里,斯密把生產性勞動當作資本價值增殖的衡量尺度來對待。⑤而且,他還把這樣衡量的價值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參見佩雷曼《經濟學的終結》(石磊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80—85頁。
②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1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7頁;第26卷第1冊,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6頁。
④《國富論》上卷,第25頁。
⑤參見米克《勞動價值學說的研究》(陳彪如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第68—69頁。
殖和資本家的利潤動機做了比較和區別,認為資本家并不能認識到哪種行業年產物的增加值為最大。①
斯密將資本悉數用于推動生產性勞動,絲毫沒有考慮購買追加生產資料的問題,這很容易給人帶來誤解。不少人以經驗主義的方式解讀這一點,在他們看來,斯密這樣做,是因為資本品的供給嚴重短缺,勞動在當時是最便宜、最普遍的生產要素。這類解讀可以追溯到馬爾薩斯,甚至似乎也見于馬克思。②
在我們看來,斯密有關資本積累的上述理論有如下特點,第一,這個理論并不是一個解釋再生產過程的實證性理論。事實上,斯密只是想借助于這個理論把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組織勞動宣布為促進國民財富增長的最有效方式。因此,斯密才能在提出資本悉數用于推動勞動時,撇開購買生產資料的問題。斯密在表達該理論時,還不斷地與封建貴族用收入來購買仆役的非生產性勞動相對照,并對后一行為給予嚴厲的譴責,這也凸顯出這一理論作為意識形態的特點。
第二,通過這個理論,資本積累被把握為一種以價值為主體的增殖過程。西斯蒙第曾經十分精彩地表達了斯密所提出的這個思想,他寫道:如果一個農場主多出來的小麥“作為他所雇傭的生產工人的食糧”,“那末,這部分小麥的價值就變成永久的、逐漸增多而不會再消耗的東西,這就是一種資本。”資本作為價值“永運是一種形而上的、非物質的東西,永遠掌握在同一個農場主手里,只不過是外表形式不同罷了?!雹圪Y本作為運動中的、永不消失的價值,事實上是不斷得到再生產的、凌駕于勞動之上的社會權力。
按照斯密的本意,資本所支配的勞動量在理論上衡量了資本的增殖程度;這與利潤或利潤率那樣的經驗尺度是不同的。這個乍看起來難以理解的規定,若站在馬克思經濟學的立場上是不難理解的。資本所能支配的勞動量衡量了一種社會權力,斯密在此從權力的擴大再生產角度規定了資本積累。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行為要以這個標準為參照,才是有意義的行為。古典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事實上把當事人的行為在特定社會存在中的客觀意義與該行為的經驗動機區分了開來,兩者并不是必然一致的;但另一方面,前者始終像參照系一樣,對主觀的經驗動機起著校準的作用。換句話說,經驗動機只是前者的表現形式,而行為的客觀意義則可以成為理論上所假設的普遍動機。
總之,把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規定為盡可能地獲取剩余價值,和把這一目的規定為體現在一個貨幣額上的利潤、或者會計賬簿中的數目字,是絕然不同的。馬克思和古典經濟學家的卓越之處正在于,他們沒有停留在對資本主義經濟當事人的經驗動機的理解上,而是從生產關系的角度規定了這些當事人行為的客觀意義。追求剩余價值,即謀求支配他人勞動的權力,作為一種處于特定社會存在中的行為的客觀意義,被假設為普遍的動機,或支配行為的普遍準則,而實現某種水平的利潤或利潤率,則是外化的經驗行為。如果采納這樣的詮釋,對于謝克所碰到的問題,就可以求得如下解答:無論是追求更高的利潤邊際還是更高的利潤率,都不違反獲取剩余價值這個普遍的動機。而且,正如我們在下一節即將看到的,在理論上把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行為的意義規定為獲取剩余價值,使馬克思得以把不確定性引入對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行為模式的分析中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國富論》上卷,第344頁。
②馬克思:“斯密犯了這樣的錯誤:他把生產資本的量同用來維持生產勞動的那部分生產資本的量等同起來。但這同他所了解的大工業實際上還只處在萌芽狀態有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I冊,第269頁。其實,馬克思是從產業革命前夕資本有機構成很低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條件出發,指出了斯密錯誤之所以出現的社會經濟根源。
③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新原理》,何欽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第66頁。
四、利潤最大化假設和不確定性:來自演化經濟學的批評
四、利潤最大化假設和不確定性:來自演化經濟學的批評
新古典經濟學把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的動機,為此要求生產按照邊際原理來進行。1939年,兩位英國經濟學家霍爾和希琪對38家企業進行了訪問調查。調查不是隨機選擇的,而是由于管理卓有成效,才被選為調查對象。結果發現,第一,企業并不企圖獲得最大利潤;第二,企業也不使用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的原理,而是使用平均成本原則來確定價格,價格是在平均可變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之上再加上正常利潤而形成的。此后,美國也有經濟學家做了結果類似的研究。這些研究對新古典經濟學提出了挑戰,促成了一場有關“邊際主義的辯論”。①
在一篇發表于1953年的論文里,米爾頓·弗里德曼借用生物學類比對新古典利潤最大化假設做了一個經典的辯護。如他所說:
不管明顯地、直接地決定企業行為的因素是什么——習慣性的反應、隨機性的機遇,或難于歸類的一些東西——其結果都是一樣的。無論什么時候,只要這一決定因素碰巧導致了與理性的、精明的收益最大化相吻合的行為,企業就會興旺,并獲得進一步擴張的資源;若非如此,企業就會失去資源,而且只有從外界引入新資源才能維持存在。這樣一來,“自然選擇”過程有助于證實這個假說(引者按:指最大化假設)——或者毋寧說在給定自然選擇的情況下,我們接受該假說在很大程度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即該假說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生存的條件。②
這就是說,不管企業在實際中是否追求最大化,經濟演化作為一種自然選擇過程,為最大化假設奠定了基礎: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仿佛”(as if)是在進行最大化。
理查德·納爾遜和西德尼·溫特這樣的演化經濟學家雖然也在經濟分析中采納了來自進化論的類比,但在他們看來,弗里德曼的上述觀點包含著理論上的重大缺失。在發表于1964年的一篇論文里,溫特率先對此展開了深入的分析。③他的觀點可以概括如下。第一,溫特指出,弗里德曼事實上把企業表現出來的行為看成是隨機產生的,但這樣一來,就沒有理由假定一個碰巧實現最大化的企業在下一個時期仍會選擇最大化;而且,這樣的隨機性還意味著,一個已處于破產邊緣的企業可能由于機緣巧合一變而成為利潤最大化者。弗里德曼假定,演化過程會根據企業表現出來的行為對企業進行甄別,但他沒有進一步對支配企業行為的規則進行分析。若要選擇機制發生作用,就必須把基因型(支配行為的規則)對表現型(行為本身)區分開來,并強調前者對后者的約束作用。換句話說,要讓選擇生效,就必須有某種可繼承的特質或基因,以便保證競爭所選擇的最大化者的行為模式能存續一段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相關介紹和評論,參見羅志如、范家驤、厲以寧、胡代光《當代西方經濟學說》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39頁以下;楊春學《經濟人與社會經濟秩序》(三聯書店,1998年)第188頁以下。
②參見弗里德曼《實證經濟學的方法論》,載《弗里德曼文萃》,高榕、范恒山譯,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年,第209210頁。譯文根據弗里德曼原文有改動。
③Sidney G.Winter,Economic“Natural Selection”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Yale Economic Essays,1964,vol.4,PP.225—272.以下有關溫特的內容還參考了G.M.Hodgson,Evolution and Institutions,Cheltenham,UK:Edward Elgar,1999,Ch.8。另見納爾遜、溫特《經濟變遷的演化理論》(胡世凱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
第二,弗里德曼的上述類比體現了19世紀生物學的“最適者生存”原則,也就是說,進化過程總是會選擇那些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優越或更有效率的個體。然而,20世紀理論生物學的新進展事實上已經顛覆了這個原則。溫特在其1964年的論文里指出,考慮到頻率依賴效應、新遷入者的特性以及規模報酬作為初始條件的影響等原因,那些表現出最大化特征的企業,可能不會被經濟演化過程選擇為占據主導地位的企業。
納爾遜和溫特后來一起發展了這樣的思想①:企業是在各種慣例或常規(routine)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的這些慣例會獲得相對的持久性,類似于生物學中的基因。在他們看來,慣例和由這些慣例派生的企業行為之間的關系,就像生物學里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除了將慣例類比于基因,納爾遜和溫特還采用了“搜尋”(searching)概念以反映企業慣例中的變化。“搜尋”概念是生物進化論中“變異”概念的對應物。在他們看來,企業事先會確定一個有利可圖的界限,如果有充足的盈利,他們就試圖維持現行的慣例,根本不去“搜尋”。納爾遜和溫特采納了西蒙的“令人滿意的”原則:行為者試圖達到一個給定的“抱負水平”而不是進行最優化。如果企業贏利率掉到這個水平之下,企業就會在逆境的壓力下被迫考慮其他選擇。他們會投資于研發,努力開發新技術,以圖恢復利潤率。顯然,他們的這些思想考慮到了企業所面對的不確定性以及組織學習過程的重要性。
不確定性的存在從根本上摧毀了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進行最大化算計的可能性。除了凱恩斯、熊彼特、奈特等西方經濟學家外,馬克思也分析了不確定性問題,這一點似乎常常被人所忽略。在《資本論》第二卷的一處地方,馬克思分析了價值運動的獨立性和價值革命對資本價值增殖的影響,他寫道:
資本主義生產只有在資本價值增殖時,也就是在它作為獨立價值完成它的循環過程時,因而只有在價值革命按某種方式得到克服和抵銷時,才能夠存在和繼續存在?!绻鐣Y本的價值發生價值革命,他個人的資本就可能受到這一革命的損害而歸于滅亡,因為它已經不能適應這個價值運動的條件。價值革命越是尖銳,越是頻繁,獨立價值的那種自動的、以天然的自然過程的威力來發生作用的運動,就越是和資本家個人的先見和打算背道而馳,正常的生產過程就越是屈服于不正常的投機,單個資本的存在就越是要冒巨大的危險。②
在這里,用科西克的話說,資本積累表現為“一個由‘無意識主體’(價值)的運動構成的系統?!藗儭髦@個機構的官吏和代理人的面具出場,作為它的組成部分和要素行動?!雹劭莆骺苏劦搅藘煞N主體,一方面是無意識的主體,④即價值運動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則是持有自己的“先見和打算”的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后者是“嵌”于前一運動中的,其“先見和打算”要受到前者的約制。資本主義生產的當事人非但不能確知將獲得多少剩余價值或利潤,甚至不能預料固定資本將在多大程度上因價值革命而貶值。若著眼于此,一切和利潤最大化有關的算計,不啻是要把房屋建立在流沙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納爾遜、溫特:《經濟變遷的演化理論》。
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2頁。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值得一提的是,在《資本論》英文本(Penguin版)中,這里的“算計”一詞被翻譯為calculation。
③科西克:《具體的辯證法》,第137頁。
④“在G—W—G流通中,……價值不斷地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在這個運動中永不消失,從而蠻成一個自動的主體?!薄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5頁。
在《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把資本規定為特定的生產關系,在第二卷則把資本規定為“運動中的價值”。隨著研究視角的這種變換,他對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規定也得到進一步深化。在第二卷,借助于資本是“運動中的價值”這個概念,馬克思又把不確定性以及以此為基礎的有限理性引入了對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的行為模式的分析。①在第一卷,資本家“像害了相思病一樣”貪戀剩余價值,這種表述初看起來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利潤最大化假設之間似乎不存在本質的區別。但細究起來,這里有兩點基本差別:第一,正如上一節里指出的,追求剩余價值指的是力圖擴大支配他人勞動的權力關系,這在經驗上是不可以賬本上的數目字來衡量的。第二,由于資本作為運動中的價值受到價值革命的威脅,追求剩余價值的行為是和不確定性聯系在一起的,因而對個別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來說,最大化計算是得不到任何保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先前的著述中,我們曾著力指出,馬克思借助于勞動價值論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手段與目的、條件與結果之間的聯系的不確定性。參見孟捷《勞動價值論與資本主義再生產中的不確定性》,載《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五、制度多樣性與行為模式的多樣性
五、制度多樣性與行為模式的多樣性
近年來影響迅速擴大的實驗經濟學據稱也提出了不利于新古典經濟人假設的結論。“最后通牒游戲”實驗(the ultimatum game)是其中著名的一例。最近,幾位美國研究者對這個實驗做了進一步的推廣,他們在15個文化差異巨大的社會中進行實驗,結果發現處于不同社會的被實驗者表現出很大的行為差異,而這些差異可以從制度和文化多樣性的角度得到解釋。②例如,巴布亞和新幾內亞的奧和格瑙人(Au and Gnau people),常常提出一半以上的分享動議。這樣的動議在接受實驗的美國學生那里幾乎從沒出現過。而在巴拉圭的阿切人(Ache people)和印度尼西亞的拉馬萊拉捕鯨者(Lamalera whale hunters)那里,他們的分享動議常常近于平均數。
為什么這些人群在進行最后通牒游戲時表現會如此不同?幾位學者發現,印度尼西亞的拉馬萊拉捕鯨者需要大規模地集體捕獵,習慣于平等地分配所得。巴拉圭的阿切人打獵和采集獲得食物后,在成員中平均分配所得到的食物。巴布亞和新幾內亞的奧和格瑙人在提出較高的分享動議時,是在尋求提高他們的地位,而拒絕動議的人則是在拒絕接受一個較低的地位,盡管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根據這幾位學者的意見,一般的結論是:第一,在不同的集體中,標準的行為也是不同的,上述集體中的人有的表現得比歐美學生更慷慨,有的則更吝嗇。第二,在這些集體中,并未發現新古典經濟人的行為具有典型性。第三,不同集體間的行為差異反映了不同集體中的人在謀生方式上的差異。③
上述結論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但這類實驗及其結論卻可能招致以下反批評。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古典經濟學那里,經濟人概念就是個抽象,它撇掉了人的行為的其他社會特征,以利于經濟分析。可是,參與上述實驗的人卻是現實的、活生生的個體,用馬克思的話說,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在實驗參與者的行為中體現了某種公平價值觀的影響,但這不足以駁倒經濟人假設,因為這個假設涉及的不是現實的個人,而是思想實驗構造出來的抽象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參見Joe Henrich,Robert Boyd,Samuel Bowles,Ernst Fehr,and Herbert Gintis,Foundations of Human Reciprocity:Economic Experiments and Ethnographic Evidence in l5 Small—seale SDfietie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S.Bowles,Richard Edwards,Frank Roosevelt,Understanding Capitalism,Oxford:OUP 2004,Ch·2。
③引自S.Bowles,Richard Edwards,Frank Roosevelt,Understanding Capitalism,3rd edition.,Oxford: OUP 2004,DD.40—41。
在我們看來,這些意見還關涉到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這一抽象的適用范圍問題。和古典經濟人概念一樣,在馬克思那里,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也是一個抽象(即“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系和利益的承擔者”)。利用這個抽象,馬克思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墒牵@類抽象都有某種可以稱作“結構主義”的特點,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是資本主義經濟系統的構件,執行著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轉所要求的功能。而這樣一來,在這類抽象的基礎上似乎就難以解釋,第一,該系統本身的重大制度性變革;第二,制度的多樣性以及相應的人的行為模式的多樣性。
盧卡奇曾對第一個問題做了深刻的分析。在他眼中,工人階級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一直是作為客體存在的。也就是說,作為“生產剩余價值的機器”,工人一直聽憑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擺布。這樣的工人階級只是自在的階級。一旦工人階級經過外部灌輸獲得了階級意識,將拒絕這樣的客體地位,一變而成為歷史的主體,起來結束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統治。①在我們看來,盧卡奇在方法論上已經察覺到把人規定為經濟關系的承擔者所包含的局限性,并力圖將實踐的主體性又重新賦予工人階級。最近,趙磊教授曾在一篇短文里探討了馬克思的人性觀,他也提到了人的主體性問題,并認為馬克思人性觀的本質是強調實踐。他指出,第一,在馬克思那里,人性是不能先于社會存在而給定的,這種觀點在方法論上可以概括為“存在決定本質”。與之相對立,新古典經濟人假設則屬于“本質決定存在”的本質主義觀點。第二,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馬克思心目中的社會存在不僅是指生產的社會關系,而且最終還原為實踐?!皬膶嵺`的角度來把握人性,才是馬克思‘人性論’的真諦。”他還引證了馬克思的話:“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辈⒕痛苏J為,在馬克思那里,“人性歸結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②
趙磊教授在這篇短文里概括地表達出來的見解,在方法論上是完全正確的。在我們看來,把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規定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并沒有涵蓋人的實踐活動的全部本質特點。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這個概念所強調的是“決定論”的一面,即制度的一般特征決定了人的行為和動機模式。另一方面,馬克思又把人性歸結為“自由的自覺的活動”,正是人性的這一維度推動著制度本身的改變??梢酝葡?,從這種“自由的自覺的活動”中才可能產生出演化經濟學所注重的“新事象”,即人的行為模式的多樣性和制度的多樣性。在分析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的重大變革和這一制度的多樣性時,也許有必要超越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這樣的視角,在對人的行為模式的解釋中接納來自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影響。
在《資本論》序言里,馬克思曾明確地表示,他所分析的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般運動規律。對他而言,工業上先進的國家向落后國家所展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這些意見意味著,他在當時還沒有把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的問題提上分析的議程,更談不上考察制度多樣性與人的行為模式之間的關系。③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以阿爾貝爾、多爾、拉讓尼克等為代表的一些國外學者推進了關于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問題的研究,這些研究是值得國內馬克思主義者高度重視和借鑒的。在他們看來,20世紀的資本主義并非鐵板一塊,存在著兩類不同的資本主義,一方面是以英、美兩國為代表的盎格魯一撒克遜模式,另一方面是以德、日等國為代表的萊茵模式。用法國作者阿爾貝爾的話說:“蘇聯的解體使資本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
②趙磊:《馬克思對人性的把握最終歸結為實踐》,《光明日報》2006年7月8日。馬克思的話見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頁。
③對這一點的討論,參見孟捷《演化經濟學與馬克思主義》,載《經濟學動態》2006年第6期。
義兩種模式之間的對立凸現出來?!薄八鼈兓ハ鄬χ?,形成‘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①在這兩類資本主義模式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企業目標和行為模式,“一方是盎格魯-撒克遜資本主義,它的基礎是建立在股東和短期利潤優先之上;另一個是萊茵資本主義,優先考慮長期利益和首先把企業看做一種連接資本與勞動的共同體,是它的首要目標。”②
在阿爾貝爾之后,多爾、拉讓尼克等人更深入地研究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多樣性問題。③他們指出,在當代英美模式中,看重的是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價值,利潤率即資本的收益率被資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看作衡量企業績效的關鍵尺度。根據這個尺度,勞動被看作和其他物質資源一樣,只是生產成本的一個項目,越是壓榨工人,生產成本越低,企業的績效也越高。他們發現,和英美企業比較,日本企業在股票市場的價值和資本收益率方面表現平平,但是在諸如儲蓄、增長率、世界市場的份額和就業等其他指標上,日本企業做得更好。
多爾等人在理論上提倡用另一個衡量企業業績的指標,即企業的凈增加值(net added value,或NAV),來代替利潤率。NAV等于總銷售額減去購買和折舊?;蛘哒f,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減去為生產所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之間的差額。在他們看來,和利潤核算相比,這個指標能更好地反映企業職工的價值創造。按照他們的計算,歐洲大陸企業的人均NAV(生產率)高于英美企業。另一方面,英國企業付給持股人的收益占NAV的比率,比歐陸企業要高三到四倍。④
通過對兩種資本主義體制的細致比較,發現了不同體制下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的差異。多爾在他的著作里這樣寫道:“這本書并不符合新古典主義教科書的標準,在這類教科書里寫道的‘人性,仿佛到處都是一樣的,經濟‘規律’是從到處都一樣的人類共同的最大理性行為中總結出來的。我的這本書是關于活生生的人的,家庭、學校、煙草廣告、電視劇、政治家的演說和工作友誼使他們成為這樣的個體,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屬于某個特殊的國家共同體。而且,他們的經濟制度、經濟行為的結果也不同?!雹?/p>
多爾批評的是新古典經濟學,但他的評論也可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所借鑒。一種關于資本主義制度多樣性的理論,和資本主義生產當事人這樣的抽象是可以兼容的嗎?是否為此需要發展一種更為具體的行為和動機模式的理論?筆者本人還無力勾勒出這一新理論的具體輪廓,但我們相信,要制定出這樣一種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需要和新興的演化經濟學、實驗經濟學展開建設性的對話,以汲取他們所提供的理論營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阿爾貝爾:《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楊祖功、楊齊、海鷹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第5、17頁。
②阿爾貝爾,前揭書,第66頁。
③可參見Ronald Dore,William Lazonick and Mary 0’Sullivan.Varieties of Capit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OwJbrd Reviezw of Economic Policy,vol.15,no.iv,1999;William Lazoniek,Ronald Dore, Henk W.De Jong,The Corporate Triangle,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7;多爾:《股票資本主義·福利資本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④William Lazonick et al.,The Corporate Triangle,PP.36—37,89f,95—96,98.
⑤多爾:《股票瓷本豐義·福利資本豐義》中文版序言,李巖、李曉樺譯,第2頁。
近年來,國內關于人的行為和動機模式的理論探討,常常是和改革中的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的。譬如,認同新古典經濟人假設,往往導向業主私有制崇拜和MBO(管理者收購)這樣的改革思路。另一方面,反對盲目私有化的學者則強調人的行為和動機的多樣性與特定制度之間的聯系。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程恩富教授提出的“新經濟人”假說。他認為:經濟活動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兩種傾向;良好的制度會使經濟活動中的人在增進集體利益或社會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實現合理的個人利益最大化;批判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有益于我們在現階段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①
程恩富教授的觀點,和英國學者多爾的觀點不謀而合地走到了一起。后者在談到中國國企改革時指出,自從1993年以來,“中國在不斷地展開有關構建‘現代企業制度’的爭論,這樣的爭論經常是建立在一種假設之上,以為真正的‘現代’商業公司的形式只有一種?!雹谠诙酄栆约袄屇峥说热说闹骼?,我們看到,基于抽象的人性而設想出來的制度安排,碰到了來自現實的制度多樣性的挑戰。經濟當事人在行為、動機和信念上體現出來的差異,是與特定的資本積累體制和企業制度、甚至特定的文化相適應的。那種把私有化看作國企改革的萬能鑰匙的觀點,既反映出對人性的偏狹理解,也沒有扎根在堅實的經驗土地上。
這使我不由得想起,2006年初國內《商務周刊》雜志曾經刊登的一篇文章,題為《向豐田學習管理》,里面引用了日本米其林輪胎公司一位生產總監的觀點。他發現,在中國推廣豐田生產方式遭遇到困難,而這種困難來自于他在中國人身上觀察到的美國式的個人主義:
以我些許的經驗為依據,是否可以假設中國人在引進精益生產方面比其他國家更困難?豐田本身在中國就曾有過一段艱難歷程,中國的員工在接受豐田的價值觀方面感到不太容易,中國的個體原則和日本的集體原則不容易匹配?!S田有一種無私奉獻的意識,但同時有一種將團隊利益轉化為個人利益的意識。而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人具有相同的理性主義。……我有時感覺,精益生產的內容不太容易被中國公司和人員接受,因為精益生產的精神不太容易復制到中國的公司。③
豐田生產方式的核心是企業對職工技能的長期投資,而這之所以可能,又取決于以終身雇傭制為核心的一系列構成日本企業制度特色的制度安排,這些制度為一線員工參與企業的組織學習提供了支持,企業員工也樂于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展開合作、貢獻其技能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少人忽視了這一點,以為豐田生產方式就是零庫存(Just In Time)、看板生產等等。這樣一來,他們所看到和模仿的,就只是表面的管理實踐,而不是構成這一生產方式靈魂的制度基礎。實際上,沒有企業內部不同層級之間的整合,JIT和看板管理都是無法實施的。④《商務周刊》所引述的那位日本經理的見解應該說是相當深刻的。他在中國人身上所觀察到的那種崇尚“個體原則”的“理性主義”,是傳統集體主義價值式微的產物。在中國當前的學術語境中,要想駁倒新古典經濟人假設,也許最后的困難是在這里。
[本文責任編輯:錢永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程恩富:《新“經濟人”論:海派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假設》,《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11期,第24、26頁。這些觀點,事實上淵源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譬如,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我們就讀道:“個人總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從自己本身出發的……共產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們應該彼此互愛呀.不要做利己主義者呀等等;相反,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利己主義還是自我犧牲,都是一定條件下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必要形式?!薄兜乱庵疽庾R形態》,第264、265頁。
②多爾:《股票資本主義·福利資本主義》,第3頁。
③《向豐田學習管理》,《商務周刊》2006年1月20日,http://www.businesswatch.com.cn/Articleshow. asp?ArticlelD=1444。
④參見拉讓尼克、奧蘇麗文《公司治理與產業發展》第四章“組織學習與國際競爭——日本制造取勝美國的根本法寶”(黃一義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第88—89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