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左派”的現狀
劉紀新
近年來,拉美左派正逐步走出低谷,重新進入政治中心,在拉美政治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一些左派政黨走上執政地位,一些左派代表人物進入議會或擔任要職,拉美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少國家的左派組織,雖然沒有直接進入政治核心地位,但積極參政,在本國社會政治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際輿論界以“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拉美政治向左轉”來描述拉美政治生活中發生的這種變化。那么,拉美左派是否已經崛起?拉美左派發生了什么變化?左派力量的重新活躍對拉美社會政治的發展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其發展趨勢如何?2004年6月24日,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美政治學科在北京召開“拉美左派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上述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一、拉美左派的界定
與通常代表政治上保守、維護現行政治或社會秩序的右派相對立,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進的或革命的派別或政黨,對現行的社會和政治秩序持批判態度,試圖推翻或改革現行秩序。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社會環境下,左派的含義會發生變化,因此,拉美左派具有與歐美國家左派不完全相同的內涵,而當前的拉美左派與傳統意義上的左派也不完全相同。
關于以何為依據劃分左派,學者們提出,由于冷戰后東、西方陣營的劃分已不復存在,傳統意識形態本身也受到很大沖擊,因此今天界定左派必須考慮到這一歷史背景的變遷。傳統的拉美左派政府或左派運動主要是指以反對資本主義、反對美國霸權為目標的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而今天人們在觀察左派現象時作為主要參考標準的,是對待社會公正和平等的態度。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持批判態度,主張通過社會改革實現更大的社會公正;反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要求建立更為平等與合理的國際秩序,這些觀點成為當今拉美左派占主導地位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張。有的學者將拉美左派區分為四大類,即左派政黨(共產黨、一部分社會黨或社會民主黨、一部分民族主義政黨)、左派政府(古巴、委內瑞拉、巴西、厄瓜多爾、阿根廷)、左派社會運動(組織)和獨立的左派人土,有的學者從思想角度進行劃分,認為拉美左派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所有主張社會公正、維護人類平等的政黨、非政府組織、民眾運動、仍然堅持武裝斗爭道路的政
治軍事組織,以及知識分子、宗教人士、領袖人物等。還有的學者指出,在拉美現實中,一般意義上的,或廣義的左派力量,涵蓋了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應當包括左派政黨(如共產黨、工人黨、社會黨等性質的政黨),左派群眾組織(包括工會、農會、婦女組織、青年組織),以及知識階層。小資產者、自由職業者等。
二、拉美左派崛起的表現、標志與背景
1、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
拉美左派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世界左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興衰沉浮與國際政治格局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密切相關。20世紀50-80年代,拉美左派曾經歷了一個力量迅速壯大、影響不斷增強的興盛時期,不但在西半球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在中美洲建立了具有重要意義的尼加拉瓜革命政權,而且在不少國家進行武裝斗爭或建立了左派政府,在席卷整個南美大陸的反對獨裁政權、爭取民主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美國的后院造成極大的牽制和挑戰。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東歐劇變、前蘇聯解體和兩極格局的瓦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受挫,拉美左派運動也從高潮走向低谷,經歷了數年的低迷期和調整期。然而,90年代后期以來,拉美左派不但頂住巨大的國際壓力,頑強地堅持和生存下來,而且以新的姿態重新出現在拉美政治舞臺。
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傳統左派政黨和組織得到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古巴歷經嚴峻挑戰,通過改革開放渡過困難時期,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委內瑞拉的查韋斯左翼政權也戰勝了反對派發動的政變,并在剛剛進行的全民公決中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繼續執政。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等國的共產黨經受考驗,堅持下來,有的還取得了發展,目前拉美非執政的共產黨約有20多個。二是一些左派政黨在本國的大選中連連獲勝或取得重要進展,開始從在野黨躍升為執政黨。巴西勞工黨、厄瓜多爾“1月21日愛國社團”已成為本國的執政黨。三是一些左派黨和組織,如烏拉圭的廣泛陣線、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危地馬拉革命團結組織等,也已成為本國主要政治力量,在政治舞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四是由拉美左派創辦的圣保羅論壇和世界社會論壇在推動世界左翼運動方面的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拉美和世界左派活動的主要舞臺。五是拉美新社會運動日益壯大,在反對帝國霸權主義。迫使本國政府改變新自由主義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捍衛國家資源和維護民眾權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拉美左派正在崛起的標志
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的重要標志有兩個:其一,巴西勞工黨成為執政黨。作為拉美最大的國家的左派政黨,勞工黨實現了左翼政黨贏得大選、入主政府的歷史性勝利,盧拉也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巴西勞工黨執政改變了左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長期扮演的參與角色,左派政黨成為政治舞臺的主導力量,直接領導和管理國家,制定國家的內外政策,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由于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國,勞工黨在國際上也有較大的影響力,它的執政必將對左派影響的擴大和拉美政治力量的對比產生重大影響。其二,圣保羅論壇和世界社會論壇的創辦及其影響力的擴大。創辦于 1990年的圣保羅論壇,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拉美地區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左派進步組織論壇。而以圣保羅論壇為主的拉美左派力量所發起的“世界社會論壇”,自2001年起已成為與“世界經濟論壇”分庭抗禮、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世界性組織,因其所討論的問題涉及占世界絕大多數的勞動者的切身利益而被一些媒體稱為“窮人的聯合國”。
3、拉美左派重新崛起的背景
拉美左派之所以能夠在90年代后期走出困境,重新獲得發展,是一系列內外因素促成的。其一,隨著經濟全球化快速而深人地發展,一方面,發展中國家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國際資本、現代技術、管理經驗和商品市場,另一方面其政治發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也受到巨大沖擊,遭受資本與技術控制、外貿狀況惡化、金融動蕩的危險大大增加。改變不合理、不公平、只是對一部分人有好處的“全球化” 的呼聲越來越高,促使拉美左翼走上反“全球化”的第一線并成為主要領導力量。其二,拉美國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沒有取得預期成效,反而導致社會形勢惡化,貧富懸殊加劇,貧困化程度加深。廣大民眾在改革過程中付出失業下崗、社會福利銳減等沉重代價后,仍然看不到改革成功、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的前景。人們認識到資本主義和市場化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反對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呼聲日漸高漲,民眾要求變革的愿望為左翼的重新崛起提供了群眾基礎。其三,興起于歐洲的“第三條道路”理論在為西方左派的復興提供理論根據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拉美左翼力量探索自己的前途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導。在這一理論和西方左派復興的影響下,一些拉美左派政府面對全球化和金融危機的沖擊,不同程度的選擇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第三條道路”,即在新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矛盾日益尖銳的背景下,開拓一條市場經濟與國家作用相結合、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與堅持民族利益并舉的道路。其四,冷戰后美國—超獨霸和單邊主義趨向激起拉美各國和社會各階層的不滿與反對。
可以說,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拉美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出現的新趨勢,為拉美左派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空間。拉美左派也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適時提出新的斗爭策略與政策主張,壯大力量,擴大影響,積極進取,擺脫被動局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從目前情況看,受到世界和地區形勢以及自身因素的制約,拉美左派的崛起還處于初步階段,拉美政壇的力量對比還沒有出現實質性變化,拉美左派的真正復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當前拉美左派運動的特點
當前的拉美左派運動是在與上世紀70-80年代不同的國際背景和地區形勢下重新獲得發展空間的,因此它也會帶有與傳統左派運動不同的特點。
首先,從社會基礎來看。傳統上,拉美左派力量的社會基礎和構成成份主要是工人、農民、市民。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婦女、小資產階級等社會階級和階層,其骨干力量是無產階級。經過20多年的經濟改革和發展模式的轉換,在市場化、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的推動下,各國社會階級結構已經發生重要變化。一方面,有組織的、在現代企業中就業的工人階級逐漸減少,而分散的、從事個體性勞動的工人或在非正規經濟部門就業的工人正在逐步增多,這部分人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的主要受害者,也是要求實現社會變革的主要社會力量;另一方面,除了作為左派力量的小資產階級和中下層民眾之外,一部分中產階級和小企業主階層也因新自由主義改革的沖擊而進入貧困群體行列,成為左派力量的社會基礎之一。與傳統左派相比,當前拉美左派的社會基礎有所擴大,參與左派運動的社會力量范圍更為廣泛。
其次,從斗爭方式來看。傳統左派與當政者處于完全對立的狀態,左派運動帶有明確的革命性和暴力斗爭特點,是以推翻專制獨裁政權,建立民族、民主政權為目標的人民革命和政治斗爭。而當前的左派所面對的不再是獨裁、家族、軍人專制性質的政權,而是被稱作“新保守派”的政治力量和“代議制民主”的政治制度,當前的左派運動已經不再具有明顯的對抗性、不相容性和暴力性,主要是作為在野政治力量,與當政的、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思潮的斗爭,是在議會與其他政治派別進行的政策側重點之爭;或者是作為不同的政治派別,提出與現政權有區別的國內政策和對外政策,爭取民眾支持,通過大選成為執政黨,進而直接實施本黨的執政綱領和政策。走議會道路已成為當前拉美左派占主導地位的斗爭方式。
再次,從政治觀點來看。與傳統左派不同,當前的左派政黨大多采取了淡化意識形態色彩的做法或策略,不再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綱領,而更為強調社會民主的概念,具有更多的社會民主主義色彩。同時,采取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注意樹立親民形象,以爭取更加廣泛的支持。從整體上看,在政治觀點上,左派政黨正在向中間立場靠攏,有人將此稱作左派政黨的“中左化”。由于這種“中左化”傾向的發展,在一些國家(如巴西),各大政黨的政策主張都比較接近,它們之間的意識形態界線越來越模糊,因此,左派政黨的政策主張大同小異。
最后,從運動的廣泛性和深入性來看。傳統左派運動更多地以左派政黨領導下的群眾運動(包括武裝斗爭)為主,以對現行政治制度的直接對抗為主要斗爭內容,而當前的左派運動無論在目標上還是方式上都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既有左派政黨通過議會道路進入現行政治體制以謀求直接的政策調整和社會變革,也有目標明確的抗議性群眾運動和社會斗爭,還有左派組織和左翼知識分子通過各種渠道(主流媒體和非主流載體)所進行的廣泛的宣傳活動。在這些方式之外,拉美左派還通過倡導和推動全新形式的國際合作(特別是圣保羅論壇和世界社會論壇),將拉美的左派運動納入世界左派運動的大潮之中。
四、拉美左派的地位與作用
拉美左派以新的面貌出現在政治舞臺,拉美左派運動正在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對于拉美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主政治走向都具有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
如前所述,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拉美左派運動的沉浮是與新自由主義思潮的興衰交織在一起的。自由主義思潮大行其道之時,正是左派運動處于沉寂狀態的低潮期,而左派運動高漲的時候,也恰逢新自由主義模式捉襟見肘之時。當前左派運動一定程度的高漲,從相反的角度反映出西方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模式和“民主化”在拉美遭遇到相應程度的窘境。但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目前帶有自由主義色彩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世界范圍內,包括拉美地區各國,仍占主導地位。上世紀80、90年代以來,在一定的時期,新自由主義在拉美促進了某些經濟部門、某些地區、某些國家的發展,也改善了某些特定人群的生活境遇,它還未走到盡頭,仍具有生命力。但是,拉美的現實表明,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和新自由主義改革必須進行修正,必須通過社會政策調整將改革導致的社會代價(貧困化、兩極分化、社會不穩定)降到最低限度。否則拉美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發展。
當前,拉美左派正在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左派政黨(無論是執政的還是在野的)可以憑借參政議政地位,對現行政府政策進行牽制或修改,如促使政府加強對社會政策的側重,加強對貧困、失業的救助等;由廣泛社會階層參與的社會運動和民眾抗議運動則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它提醒當權者:不顧廣大民眾實際利益的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和改革將導致社會動蕩和政局不穩,從而促使當權者調整政策。拉美左派組織通過和平的民主選舉方式,直接執掌國家政權或地方政權,或者作為在野黨參加議會,積極參與國家政策決策過程,實施或提出代表中下層民眾利益的政策,是在現行政治體制框架內實現的變革。這有助于打破右翼政治力量獨霸國內政壇的局面,推動政治體制的完善與發展。一些左派政黨在自己執政的國家或地方不同程度地支持通過下層貧苦民眾的自我動員和集體行動來進行社會改革,例如,巴西勞工黨80年代末在阿雷格里港市執政后,在該市及其所在的南里奧格蘭德州展開了一系列以擴大公民參與、減少社會排斥為核心的社會改革,被稱為“民主的徹底化”。這些改革使該市成為巴西少有的貧富差距比較小且富有的城市。又如,委內瑞拉查韋斯執政后,將建立一個公正、民主的社會權利的國家作為基本原則寫入憲法。左派政黨在這方面的努力也有助于推動拉美政治民主進程的深人發展。
此外,拉美左派組織和左翼知識分子在理論、思想和意識形態方面進行的探索,從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倫理方面對新自由主義進行的多角度批判,在民眾運動的組織形式和社會變革出路方面進行的探索,都在推動拉美左派組織和民眾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成熟,推動拉美的政治發展和社會進步。
五、拉美左派的發展趨勢
雖然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和地區內形勢的變化為拉美左派的發展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左派運動也已逐步呈現出令人鼓舞的發展趨勢,但拉美左派要獲得進一步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將受到國際國內各種因素的制約與限制。
首先,當前的國際形勢對拉美左派的進一步發展并不十分有利。作為美國的“后院”,拉美是其推行新自由主義模式重要的實驗場。近幾年,美國一直在以反恐和掃毒為名加強對拉美國家的軍事和政治控制,繼續加強對古巴的封鎖,用種種手段干涉委內瑞拉內部事務,遏制拉美進步的社會運動的發展。單邊主義日盛的美國將千方百計阻撓拉美的左翼力量在其“后院”接二連三地掌握政權。
第二,拉關左派沒有明確的政治經濟綱領可以替代現行政治模式和經濟政策。拉美左派對“新自由主義”模式持批判和否定態度,但無論是在野的左派力量還是當政的左派政黨和人物,都沒有提出在政治上和現實中有可行性的,既區別于當前的新自山主義,又不同于歷史上的民眾主義、國家干預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學思想。這一挑戰對已經當政的左派力量來說顯得特別突出。由于沒有可以替代現行發展模式的經濟綱領,執政后的左派領導人趨向于對新自由主義政策進行溫和的調整,例如,巴西勞工黨主席盧拉就任總統已一年有半,政府仍缺乏一項明確的國家發展戰略,在行動上繼續執行其前任的新自由主義改革路線,繼續推進結構改革,同時也強調國家的規劃與調控作用,重視社會政策調整以糾正分配不公、解決貧困問題。然而,如何修正、完善和繼續推行已進行了10多年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如何實踐選舉中的承諾,糾正社會分配不公,解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保障經濟的持續發展的同時逐步改善廣大中下階層的福利;如何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正義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走出“發展一危機”這個不斷重復的怪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有學者指出,盧拉政府不得不遷就、迎合。接受當前在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而選擇在社會、外交等方面尋求采取帶有左派色彩的政策作為,這充分表明在當前全球化、自由市場經濟在全世界占主導地位的形勢下左派的無奈。
第三,左派政治理念將不斷得到修正,一段時日內走“中左道路”的可能性增大。有學者將拉美左派政治理念的這種修正稱作以“新面孔”成長在舊體制中,也就是說,拉美左派或具有左派色彩的政府有可能對現有體制進行一定的調整,但無疑會繼續奉行新自由主義,已執政的巴西勞工黨盧拉政府和厄瓜多爾古鐵雷斯左翼政府,對內會依賴中間派的支持,甚至爭取右翼集團的支持,對外會力圖同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搞好關系,參與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進程。目前,巴西一些左派組織已開始批評盧拉政府“向右轉”。而巴西勞工黨的部分成員也認為盧拉的現行政策已違反了左派的教義,選擇退黨并成立了巴西的新左派政黨“社會主義及自由黨”。然而,不少學者也指出,不能按照傳統的左派標準要求已執政的左派政府,因為它們的處境是極為不同的。任何一個政黨上臺執政后都不可能逃避全球化的大趨勢,只能順勢而為,從現實出發進行政策選擇。
第四,走議會民主道路已成為拉美左派近期的主要發展方向,民主制將為拉美左派未來的發展確定“界限”。拉美一些左派政黨面對拉美議會民主政治的現實,不得不調整自身的政治主張與斗爭策略。在代議制政治體制內,拉美左派政黨在大選中有時不得不同本國右翼政黨結成選舉聯盟,在大選后,有的左派政黨參與議會,有的參與組閣。這些表明,拉美左派力量的發展不得不受到現實政黨政治、民主體制的約束與影響。
第五,拉美左派組織,特別是拉美社會運動魚龍混雜,多種思潮(包括馬列主義、民眾主義、無政府主義、托派、極左派)雜聚共存。大多數左派組織和社會運動既缺乏明確的目標和綱領,也缺乏有威信的領導人。左派內部分歧和矛盾也比較突出,在政治方向、政策理念、競選策略等方面,不同派別之間常出現分歧,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思想混亂和組織分裂。
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約,拉美左派的復興之路將是不平坦的。然而,挑戰與機遇同在,對今天的拉美大陸而言,左派力量參政、執政不再只是個別國家的政治現象,它已成為得到民眾廣泛支持的一種現實的政治選擇。經歷過 80年代末至 90年代中期的挫折與低潮期的考驗后,拉美左派更加成熟了,它們將繼續積累力量,充分利用當前的發展機遇與發展空間,一方面,左派政黨會繼續積極參與議會民主進程和政府決策過程,并有可能在另一些國家(烏拉圭等)上臺執政;另一方面,以反貧困、反不平等和全球化為主題的拉美社會運動會繼續保持積極的發展態勢,這是因為拉美是世界上貧困和不平等現象最嚴重的地區,也是遭受新自由主義模式之害最嚴重的地區,社會運動在拉美具有非常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活動空間。
(摘自2004年第23期《紅旗文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