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背景寫于1960年9月8日,以人民日報社論的形式發表。寫作背景是自1955年8月1日開始以來的中美五年會談,期間共舉行了一百次大使級會談,此時中美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
中美之間五年談判、一百次會議的過程,最有力的說明了,誰真正愿意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誰頑固的執行武裝侵略和武力威脅的政策。
在五年多的中美會談中,自始至終存在著兩種完全相反的態度。一種是認真對待談判,努力促使談判達成一些原則性積極性的協議,以和緩由于美帝國主義霸占中國領土臺灣以及美國敵視中國的政策所造成的的中美之間和遠東的緊張局勢。這是中國方面的態度。另一種是把談判看成是實現自己的帝國主義意圖和欺騙世界輿論的手段,絲毫沒有誠意經過談判解決中美之間的爭端。而寧愿繼續保持和加劇國際緊張局勢。這是美國方面的態度。是非黑白,有目共睹。
【讀報感悟】:這樣直白的開場白,需要六十年后的我們認真學習,中美談判不論是六十年前,還是六十年后,都需要我們清楚明白的表明自己的態度,要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知道談判的真實情況,不能為了談判而談判,為了談判而喪失自己所有的底線和原則。
【讀報感悟】學*習這一段,對建國初期的所謂中國閉關鎖國有了正確的認識,不是我們不開放,是美國封鎖我們。
我們要談,但美國設定了不合理的前提條件給我們,讓我們屈服。
從毛衣戰以來,我們何嘗不是經歷這樣的待遇,美國六十年沒有任何的變化,變化的是我們。毛衣戰需要認真的學*習一下,六十年前的這段社論了。
【讀報感悟】:現在我們很多評論家都在說現在中美關系走到這一步,主要是美國出現了特朗普,這樣一個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政客。
看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就會明白,特朗普常有,只是表現形式有差異而已。
臺灣地區那時候是美國的牌,現在也還是。只不過那時我們用針鋒相對的斗爭,回應美國的軍事挑釁。現在,面對美國在臺灣和南海的軍事威懾,我們也需要找回六十年前的斗爭意志和決心。
【讀報感悟】:問得好!問得痛快!問得酣暢淋漓!
這種問句本身已經是最好的回答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對不會用自己的領土臺灣作為代價去向美帝國主義祈求和平!
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懼怕戰爭!
一切膽敢侵犯中國核心利益的野蠻行徑,必將遭到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的誓死抗爭!
后記:原文較長,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上半部的讀報感悟,后續部分敬請關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