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段網上常見的對吳冷西《憶毛主席》一書的引用:
時任人民日報社長的吳冷西,說:“在大躍進運動中,開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盯矚,還是比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隨大流’了。因為當時的形勢是:把宣傳口關的這批中央領導‘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聲壓倒一切。而毛澤東的留有余地或壓縮空氣的聲音微弱。在當時中央領導層中,他是少數者。所以我只好‘隨大流’跟多數中央領導走,特別是跟把宣傳口關的主要領導人劉少奇、鄧小平走。對于1958年《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鼓吹‘五風’的錯誤,應是把宣傳口關的中央領導劉少奇、鄧小平等人負責。當然,雖然不能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應對1958年的‘浮夸風’和‘共產風’負有主要責任,但我主持這兩個單位的宣傳工作,在這期間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感內疚。”(吳冷西《憶毛主席》72頁)
我查了多個版本的《憶毛主席》,均跟上面的引文不同。正式出版的《憶毛主席》的原文是:
南寧會議是一個勁反“右傾”的,成都會議和武昌會議的主旋律是鼓足干勁,其間雖然也談到留有余地或壓縮空氣,但聲音微弱,到了5月間的八大二次會議,解放思想、敢想敢做的呼聲壓倒一切。我主持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宣傳也隨大流,但因有毛主席的再三叮嚀,開始還是比較謹慎,但到了6月份,農業上的生產“衛星”開始放了,接著是鋼鐵“衛星”、煤炭“衛星”也陸續出現了,大躍進形成高潮,浮夸風到處泛濫。對人民公社,開始還只限于典型報道,后來從河南全省公社化起,就刮起一股共產風。雖然不能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應對1958年的浮夸風和共產風負有主要責任,但我主持這兩個單位的宣傳工作在這期間所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深感內疚。
吳冷西和鄧力群的文章,都非常有價值,正因為有價值,在引用的時候,要非常慎重。
為此,我向大家請教一下,最上面稱吳冷西《憶毛主席》72頁的引文,來源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吳冷西的原話,或《憶毛主席》書稿的原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