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中國海軍600年鐵血征程
中國海軍的發展備受世人關注。近日,著名軍事作家薩蘇與《決戰朝鮮》作者李峰首度聯袂合著《中國海魂——從鄭和到釣魚島》2011年1月出版。該書由湖北天一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策劃、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著名學者孔慶東《中國站起來》作者摩羅聯袂推薦。
《中國海魂——從鄭和到釣魚島》全面講述中國海軍600年鐵血征程,從鄭和大航海時代,一直寫到民國海軍的歷史掌故,寫到人民海軍不斷壯大的光輝歷程,寫到當前中日釣魚島爭端問題。其中,左宗棠保衛新疆、戰勝法國保住臺灣的故事,讓今人回想起昔日榮光,不勝感慨。但是伴隨著晚清的衰落,近鄰日本正在大踏步崛起。書中專辟第六章《東瀛日本在崛起》全面講述了近代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的崛起路程,分析歷史深處的細節與原有,概括為幾個關鍵詞“上陸”、“鎖國”、“倒幕”、“維新”、“野心”與“擴張”。
而民國海軍史上,還有曾在美國閱兵、威脅墨西哥的壯舉,正是在一塌糊涂的泥塘中大放異彩。特別是講述民國海軍在長江三擊日本出云艦的故事,為抗戰海戰劃上濃墨重彩。
人民海軍在建國后威風大顯,保住西沙南沙,亞丁護航揚軍威。其中,紅色海軍第一艦、毛澤東的首艘“御艦”、三代黃河艦的故事、南海艦隊的旗艦等等,客觀真實地復活了那一艘艘滿載歷史傷痕的名艦傳奇。人民海軍收復一江三島之戰,是第一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完勝國民黨海軍,最終讓國民黨的沿海襲擾戰略失去海岸島嶼的依托,而漸漸壽終正寢。
薩蘇告訴釣魚島事件的真相
薩蘇在日本生活工作多年,對日本民族與社會有著深刻的觀察,被譽為“當代中國了解日本第一人”。著名學者孔慶東在博客《看穿民主成大道》上坦言:“看了薩蘇的文章,真的不敢隨便下筆寫日本了。薩蘇跟我印象中的一樣,溫和中帶著幽默,謙遜中藏著學問。”
薩蘇細心尋找史料,終于找到了釣魚島屬于中國固有領土的鐵證,在國際法理上有力地支持了中國的外交政策。與此同時,薩蘇以一種域外特有的視角,深入解讀了中國釣魚島爭端背后的博弈,讓人茅塞頓開。薩蘇首次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進了《中國海魂》,為中國政府反制日本提供了利器。
回溯歷史,薩蘇感嘆北洋水師的覆滅,心痛中國海權在近代的淪喪,所造成的深重災難。一個世紀后的今天,薩蘇了解到,“由于北洋水師戰敗后了,一部分遺物被當時的日本軍人或民間人士作為紀念品帶回本國,至今,仍有不下百件甲午戰爭和北洋水師的遺物,殘留在日本的土地上。”因此,薩蘇在2010年遍訪日本的大阪、福岡、岡山、佐世保等地史館,追尋北洋水師的遺跡,并將探訪的記錄文字和感想心得寫進了《中國海魂》。而這些記錄文字是薩蘇首次唯一發表,他的博客中都沒有收錄這些記錄文字。
薩蘇在《中國海魂》第七章第五節《追尋北洋水師最后的蹤跡》中深情地寫道:“北洋水師最大戰艦定遠號裝甲板上褐紅色的鐵銹,依然在日本列島的諷喻中漸漸剝蝕。午后的陽光中,前來探訪的我把手放在這塊已經被改成別墅大門的鋼板上,試圖測量它的厚度,忽然發現,它竟然是溫暖的,仿佛一個人的體溫。那是一種異常蒼涼和悠遠的感受。你觸摸的,放佛便是百年來封閉在其中定遠號軍艦的魂魄。當然,我們知道,那或許是下午陽光的余溫,讓百年的殘骸放佛有了生命的感覺,而一段文字忽然掠過了我的腦海——以色列人過哭墻,匈奴過祁連山,過之無有不哭也。”
薩蘇的文字向來以詼諧幽默著稱,向來以會講故事被讀者所喜愛。但是,在追尋北洋水師最后的蹤跡過程中,薩蘇的文字變得更加溫潤有力,回望歷史中不知不覺地帶有一種淡淡的憂愁,啟人深思。正因如此,薩蘇在2010年底受中央電視臺的邀請,錄制了講述甲午戰爭歷史的節目。該節目預計在今年春天播放,與全國觀眾見面。
附錄 騰訊訪談薩蘇、李峰
http://book.qq.com/a/20110109/000004.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