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新:新中國經濟建設簡史(十五至十七章)
第十五章 十年文革后“洋躍進”的兩年(1977-1978年)
第一節 生產恢復性增長
對1977-1978年這兩年的經濟,一些著作或者說是“前進中徘徊的兩年”,或者說是“徘徊中前進的兩年”。本書作者認為,這些提法自相矛盾,既然是徘徊,那就沒有前進;既然是前進,那就不是徘徊。那么對這兩年的經濟,應當怎么看呢?比較合適的、實事求是的看法似乎應當是:生產恢復性增長,基建盲目地冒進。這種看法是不是對頭,且看下面的數據。
1977—1978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情況:
單位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工農業總產值 (按1970年不變價,億元) 4579 5067 5690
(比上年增長%) 1.7 10.7 12.3
農業總產值 (按1970年不變價,億元) 1317 1339 1459
(比上年增長%) 2.5 1.7 9.0
工業總產值 (按1970年不變價,億元) 3262 3728 4231
(比上年增長%) 1.3 14.3 13.5
糧食 億斤 5726 5655 6095
棉花 萬擔 4112 4090 4334
豬 萬頭 28725 29178 30129
鋼 萬噸 2046 2374 3178
原煤 億噸 4.83 5.50 6.18
原油 萬噸 8716 9364 10405
發電量 億度 2031 2234 2566
化肥 萬噸 524 724 869
化纖 萬噸 14.6 19 28.5
上表表明,1977-1978年經濟主要是恢復性增長,農業由于受災較重,1977年糧棉比上年減產,糧食到1978年才超過了1976年水平,棉花到1980年才超過1974年的4922萬擔。工業情況較好,鋼1978年就超過了1975年的2390萬噸,其他工業產品有較快的恢復和發展。
第二節 基建肓目地冒進
1977-1978年,在“粉碎四人幫”以后,人們有一種加快發展生產建設的愿望。這兩年經濟恢復較快,于是領導在思想上對順利的因素看得比較多,對困難因素估計不足。這樣,就產生了急躁冒進的錯誤,突出表現在1977年7月華國鋒為總理的國務院一份報告提出“國民經濟的新的躍進局面正在開始”,1978年2月,華國鋒在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的《1976-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十年規劃綱要(修正草案)》要求:到1985年,糧食產量達到8000億斤(1978年為6095億斤,要求以后平均每年增產272億斤,“四五”平均每年增產178億斤),鋼產量6000萬噸(1978年為3178萬噸,要求以后平均每年增產403萬噸,“四五”平均每年增產122萬噸)。后八年“主要工業產品新增加的產量,大大超過過去28年的總和;財政收入和基本建設投資,都相當于過去28年的總和。”后八年“計劃新建和續建120個大型項目,其中有十大鋼鐵基地,九大有色金屬基地,八大煤炭基地,十大油氣田,三十個大電站,六條鐵路新干線和五個重點港口?!保▍⒁娙A國鋒《在五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第16、20頁)這么大的建設規模 ,資金來源一方面靠國內積累,提高積累率,1978年積累率高達36.5 %,僅次于“大躍進”時期;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靠引進國外的技術設備和舉借外債。因此,這兩年被人們稱之為“洋躍進 ”的兩年。
總之,十年文革遺留下來的問題尚未解決,“洋躍進”又破壞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追求高速度、高積累、高投資,這些后遺癥有待來日解決。
第六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9—2003年迄今)的經濟建設
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一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性的轉折
1978年12月,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一次重大轉折,從此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轉入新時期。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肯定中央提出的把全黨工作的重心轉到實現四個現代化上來的根本指導方針,這個講話實際上是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這次全會,在政治上,開始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左”的錯誤,決定撤消中共中央關于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等錯誤文件,糾正過去對彭德懷、陶鑄、薄一波、楊尚昆等所作的錯誤結論;在思想上,堅決批判“兩個凡是”(這是華國鋒時代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中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要始終不渝地遵循?!编囆∑疆斈?月就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8頁),提倡完整地、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在經濟上,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決定從1979年起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指出,由于林彪、“四人幫”的長期破壞,一些重大比例失調的狀況沒有改變過來,生產、建設、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亂現象沒有完全消除,城鄉人民生活中多年積累下來的一系列問題有待妥善解決。我國的經濟管理體制存在權力過分集中的缺點,必須加以解決。全會討論了農業問題,決定將《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發到各省、市、自治區討論和試行。鄧小平曾說:“三中全會關于農業的兩個文件得到廣大農民和農村干部的熱烈歡迎?!保ā多囆∑轿倪x》第160頁)會議并決定大幅度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如糧食統購價格提高20 %,超購部分再加價50 %),適當降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以促進農業發展。
1979年3月,陳云、李先念致信中共中央,提出“要有兩三年時間,才能把各方面的比例失調情況大體上調整過來?!保ā蛾愒莆倪x》第三卷第248頁)4月,中央工作會議決定:用三年時間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這個新八字方針的含義是:調整,即調整國民經濟各種比例關系,克服比例嚴重失調的狀況。主要是調整工業和農業、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關系,加快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調整重工業的服務方向;調整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降低積累的比重,提高消費的比重,壓縮基本建設的規模,改善人民的生活;積極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擴大對外經濟交流。改革,即改革現行經濟管理體制,學會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改革的原則和方法主要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同時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擴大企業的經營管理權限,把企業的經營好壞同職工的物質利益掛起鉤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權限;精簡行政機構,更好的運用經濟手段管理經濟。整頓,是把現有企業特別是目前管理混亂的企業整頓好。經過整頓,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生產秩序,使企業的各項技術經濟基礎指標都達到或超過歷史最好水平。提高,是要大大提高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品種規格,降低物質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經濟效益等方面,邁上一個新臺階。
第二節 黨的基本路線指導新時期的經濟建設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召開,提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他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保ā多囆∑轿倪x》第三卷第2-3頁)胡耀邦總書記在十二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眻蟾嫣岢鰪囊痪虐艘荒甑奖臼兰o末的二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的工農業的年總產值翻兩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億元增加到二OOO年的二萬八千億元左右。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國國民收入總額和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將居于世界前列,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將取得重大進展,城鄉人民的收入將成倍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保ā吨袊伯a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第14、15頁)還確定農業、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學為戰略重點。戰略步驟是:二十年分兩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礎,后十年要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振興時期。對前十年還規定了“六五”(1981-1985年)、“七五”(1986-1990年)計劃的任務?!傲濉庇媱澠陂g,要繼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要集中主要力量進行各方面經濟結構的調整,進行現有企業整頓、改組和聯合,有重點開展企業的技術改造,同時要鞏固和完善經濟管理體制方面已經實行的初步改革,抓緊制定改革的總體方案和實施步驟。“七五”計劃期間,要廣泛進行企業的技術改造,逐步展開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同時繼續完成企業組織結構和各方面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會議還對經濟工作提出了以下幾個重要原則:首先,集中資金進行重點建設,同時要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其次,堅持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再次,正確貫徹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最后,堅持自力更生為主,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會議要求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全面高漲。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召開,指出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并且提出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趙紫陽總書記在十三大報告中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我國從五十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貧窮、擺脫落后的階段;是由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國,逐步變為非農產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化的工業國的階段;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階段;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階段;是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階段?!?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黨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而奮斗。”(《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第10-11、13頁)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一個中心”,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基本點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另一個基本點是堅持改革開放。這些思想來自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三卷,特別是《實現四化,永不稱霸》、《實行開放政策,學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第二卷第111-112、132-133、158-184頁),《一心一意搞建設》、《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堅持改革開放政策》、《我國方針政策的兩個基本點》、《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和平演變》(第三卷第9-11、201-202、248-250、251-252、344-346頁)等著作,可以加深對基本路線的理解。如果同時學習毛澤東思想,在學習鄧小平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時,結合學習毛主席《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辨別香花和毒草的六條政治標準(“最重要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兩條”),(《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93頁)就會發現鄧小平的觀點同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用黨的基本路線指導新時期的經濟建設,要反對左的、右的錯誤傾向。鄧小平1989年9月指出:“過去兩個總書記(指胡耀邦、趙紫陽)都沒有站住,……他們在根本問題上,就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問題上犯了錯誤,栽了跟頭。四個堅持中最核心的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四個堅持的對立面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這些年來每年我都講多次,但是他們沒有執行?!保ā多囆∑轿倪x》第三卷第324頁)這是新時期促進經濟發展,搞好改革開放,必須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
第十七章 新時期經濟建設的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提出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O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第14-15頁)(注)
應當指出,新時期經濟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思想來自鄧小平,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有的著作說,“三步走”的戰略是鄧小平1984年10月6日提出來的,并且列出一、二、三步的時間和具體要求,(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7。第307頁),這不夠準確。這一天鄧小平的講話以題為《我們的宏偉目標和根本政策》,載之于《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那里說:“我們確定了一個政治目標:發展經濟,到本世紀末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達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谶@個基礎上,再發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爭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第77頁)又說:“我們第一步是實現翻兩番,需要二十年,還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保ǖ?9頁)顯然,這個講話沒有講三步走,只講了二步走。
1987年4月,在《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這個講話中,鄧小平說:“我們原定的目標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O年為基數,當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達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紀末,再翻一番,人均達到一千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困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那時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雖然人均數還很低,但是國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第三步,在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兩番,大體上達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6頁)這是“三步走”戰略的準確出處。讀者如果細心的對照一下,就會發現十三大報告與鄧小平的講話是有出入的,那里講的經濟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沒有具體數字;這里講的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而且有具體數字。有研究的經濟學者知道,雖然兩者都講翻一番,但要達到目標,后者比前者更難,因為后者還包括人口增長的因素在內。這是搞理論研究和經濟建設規劃工作者需要認真對待的。
注:關于經濟總量指標,《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86頁注6指出,黨的十二大在確定中國經濟建設翻兩番的目標時,是用工農業總產值計算的。由于國際上通常使用國民生產總值衡量一個國家的生產總成果,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從1985年起,中共中央在確定“七五”計劃的主要奮斗目標時,開始正式用國民生產總值計算。
我國宏觀經濟管理部門主管此事的實際情況是: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制度,過去遒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同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樣,使用“物質生產體系”(MPS),經濟總量指標有社會總產品(值)、國民收入及工農業總產值等指標。改革開放后,根據西方經濟學生產三要素說(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薩伊的生產三要素說,是為資本主義剝削辯護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理論。參見《辭?!方洕謨裕虾^o書出版社,第125頁)建立起來的“國民核算體系”(SNA),由西方國家傳入我國,經濟總量指標以國民生產總值(GNP)作為核心指標。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聯合國統計委員會規定,各國均采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或國民生產總值反映其經濟實力。把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相加,就得出全世界的經濟總量。
我國國務院1985年決定,國民經濟核算制度采用“國民核算體系”(SNA)。因此,在八十年代前后,我國正式處在由一種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向另一種核算制度過渡時期,我們的綜合經濟部門和有關領導在講到我國的經濟總量時,使用的指標不統一。如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小康,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千美元(《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37頁)(1984年6月,他又說這次是講年人均國民生產值達到八百美元。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64頁)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提出二十年奮斗目標是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這是“物質生產體系”(MPS)的指標,因八十年代初期計劃工作剛剛恢復起來,還沒有計算社會總產品(值)、國民收入等指標,只能計算較為簡單的工農業總產值指標。鄧小平1982年9月的《一心一意搞建設》、10月的《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的講話,都是講的工農業總產值翻兩番。
1982年12月,“六五”計劃(1981-1985年)文件中,國民經濟核算制度仍采用“物質生產體系”(MPS),但主要綜合指標多一些了,有社會總產品、國民收入和工農業總產值等指標。1986年4月,我國的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正處在由“物質生產體系”(MPS)向“國民核算體系”(SNA)過渡,因此“七五”計劃(1986-1990年)文件,采用兩個核算體系的兩套指標,既有工農業總產值,又有國民生產總值。此后,有關文件和中央領導同志講話一般都用國民生產總值指標了。如1987年4月26日,鄧小平講到我們的奮斗目標,從1981-2000年,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就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0-1000美元。再花50年,再翻兩番,達到人均4000美元。(參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4、226頁)
我國的計劃和統計部門則嚴格按照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的規定,主要使用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標。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后,一般略大于國內生產總值,因前者還包括國外凈要素收入。九十年代開始,由于我們大量引進外資,國內的外資企業多達數十萬家。這樣,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一般小于國內生產總值,或國外凈要素收入為負數;這就是說,在華外資企業生產的增加值,大于境外的中資企業生產的增加值,目前多達1000多億元。近十多年來,我國出口總額增長的60 %以上,來自外商投資企業。這是我國經濟變化的新情況,值得我們密切注意。
第一節 國民經濟發展的兩次調整、兩個階段和兩次治理整頓
新時期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是比較快的。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按其呈現出來的特點和宏觀管理上相應采取的對策,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兩次調整;兩個階段;兩次過熱,兩次治理整頓。下面按此順序加以敘述。
兩次調整:1979年4月,中共中央采納了陳云、李先念的建議(參見《陳云文選》第三卷《關于財經工作給中央的信》第248頁),中央工作會議決定,用三年時間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第一次調整(1979-1980年),由于認識不統一,貫徹不力,收效不大。第二次調整(1981-1983年),由于統一了認識,貫徹得力,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F將兩次調整幾個關鍵指標對比如下:
第一次調整 第二次調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 11.7 7.6 7.8 5.2 9.1 10.9
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 13.6 8.8 9.3 4.3 7.8 11.2
積累率(%) 36.5 34.6 31.5 28.3 28.8 29.7
全民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669 699 746 668 845 952
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18.5 17.3 16.5 13.7 16.0 16.0
上表表明,這幾年之所以進行兩次調整,主要是前兩年對調整決心下得不夠,工業生產速度和建設規模壓不下來,致使積累率和投資率(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偏高。重要比例失調,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一旦控制住了生產和建設兩個關鍵環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為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創造了條件。
兩個階段:前六年和后十幾年,呈現出明顯不同的特點。從1979年到1984年,這六年經濟增長的速度比較快而且平穩,各方面的比例關系比較協調,物價穩定,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F將幾個主要指標列表如下:
1978年 1984年 平均每年增長%
國內生產總值(現價億元) 3624 7171 9.2
工業指數 100 172•8 9.5
農業指數 100 155•4 7.6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669 1833 18.3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億元) 1559 3376 13.7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0 120 3.1
職工實際平均工資指數 100 132 4.7
上表表明,六年間經濟發展既快又穩,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2 %,其中工業增長9.5 %,特別是農業增長7.6 %,是難能可貴的。工農業速度的對比為1.25:1,比例關系如此協調,是歷史上少有的。在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居民收入有較多增加,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每年只上升3.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只上升2.8 %),因此生活有較大改善,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
1985年以后的十多年,是新時期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段時間經濟發展很快,但不是一帆風順的,波動大,不平穩。由于出現了曲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前期,先后出現了兩次過熱,三次通貨膨脹,不得不兩次對國民經濟進行了治理整頓。兩次過熱:第一次過熱(1984,1985,1986,1987,1988年);第二次過熱(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年),用生產、建設幾個主要指標列表如下,比文字說明更簡單明了。
第一次過熱 第二次過熱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國內生產總值
(比上年增長%)15.3 13.2 8.5 11.5 11.3 14.1 13.1 12.6 9.0 9.8 8.6
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16.3 21.4 11.7 17.7 20.8 24.7 27.3 24.2 20.3 18.1 16.4
全社會固定資產
投資(億元) 1833 2543 3121 3792 4754 8080 13072 17042 20019 22974 24941 占國內生產總值
的比重(%)25.6 28.4 30.6 31.3 31.8 30.3 37.7 36.4 34.2 33.8 33.5
第一次過熱。從上述生產特別是工業生產兩位數的增長,可以看出過熱的跡象。中央領導在過熱之初,就發現了苗頭。陳云1985年9月在黨代會上說:“小平同志八月二日接見外賓,談到我國工業發展速度太快時說,‘ 聽起來可喜,但有不健康的因素?!屹澇伤囊庖姟?
一九八四年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四(按:這是當時的初步統計,國家統計局后來調整為16.3 %),今年一至七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二十二點八。這樣高的速度,是不可能搞下去的,因為我們目前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都很難適應這樣高速度的需要。
說到底,還是要有計劃按比例地穩步前進,這樣做,才是最快的速度。否則,造成種種緊張和失控,難免出現反復,結果反而會慢,‘欲速則不達’”(《陳云文選》第三卷第351頁)
當時不但工業速度過快,而且投資規模也偏大,兩次過熱,投資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都突破30 %,超過了警戒線。歷史經驗證明,凡是投資率超過30 %,國民經濟就會出現緊張甚至比例失調。
對1984年至1988年工業速度太快,如陳云說的,鄧小平當時已有所覺察。但到1992年視察南方時,當有人給他提供了這幾年不準確的統計數字時,甚至中央已經兩次作過對經濟過熱進行治理整頓的《決定》,他又對1984-1988年工業的高速度予以高度評價。他說:“從我們自己這些年的經驗來看,經濟發展隔幾年上一個臺階,是能夠辦得到的。……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五年共創造了工業產值六萬多億元,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七。吃、穿、住、用、行等各方面的工業品,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都大幅度增長。鋼材、水泥等生產資料也大幅度增長。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就是這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是一個非常生動、非常有說服力的發展過程??梢哉f,這個期間我國財富有了巨額增加,整個國民經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一九八九年開始治理整頓。治理整頓,我是贊成的,而且確實需要。經濟‘過熱’,確實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票子發得多了一點,物價波動大了一點,重復建設比較嚴重,造成了一些浪費。但是怎樣全面地來看那五年的加速發展?那五年的加速發展,也可以稱作一種飛躍,但與‘大躍進’不同。沒有傷害整個發展的機體、機制。那五年的加速發展功勞不小,這是我的評價。治理整頓有成績,但評價功勞,只算穩的功勞,還是那五年加速發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上一個方面的功?如果不是那幾年跳躍一下,整個經濟上了一個臺階,后來三年治理整頓不可能順利進行??雌饋砦覀兊陌l展,總是要在某一個階段,抓住時機,加速搞幾年,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治理,爾后繼續前進。從根本上說,手頭東西多了,我們在處理各種矛盾的問題時就立于主動地位,對于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么平平靜靜,穩穩當當。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問題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當,造成誤解,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曾有過高速發展時期,或若干高速發展階段。日本、南朝鮮、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就是如此?,F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今后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6-377頁)(注)
----------------------------------------------------------------------------------
注:上述鄧小平講話使用的1984-1988年工業平均每年增長21.7 % ,數據有誤,不知是哪個部門提供的。鄧小平對這段時間的高度評價,“發展是硬道理”,是建立在這個錯誤數據的基礎上?,F將這幾年國家統計局關于工業總產值的準確數字及其平均增長速度,列表如下:
單位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五年合計 平均每年
工業總產值 現價億元 7617 9716 11194 13813 18224 60584
比上年增長 % 16.3 21.4 11.7 17.7 20.8 224.2 17.5
(按可比價格)
-------------------------------------------------------------------------------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摘要1996》第74頁。
上表表明,這五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7.5 %,而不是21.7 %,哪一年也沒達到過這么高的速度。本書作者在1997年6月曾致書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有關負責同志,提供了上述國家統計局關于這幾年工業總產值的準確數字。建議《鄧小平文選》再版時,更正這個不負責任的部門提供的不準確的數字。
-------------------------------------------------------------------------------
針對第一次經濟過熱,1988年9月底召開了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分析了群眾的情緒:群眾意見最多的一是物價上漲,二是分配不公,三是腐敗現象。全會決定,明后兩年對國民經濟進行治理整頓,首先要確保明年的物價上漲幅度明顯低于今年。此后幾年每年物價上漲幅度必須控制在10 %以內,價格改革力爭用五年時間理順價格關系。但這次治理整頓并沒有進行到底。
1989年4月,胡躍邦總書記逝世,有人在悼念活動時,攻擊黨和國家領導人。5月,非法群眾組織煸動一些人在天安門進行絕食。接著國務院發布命令,在北京部分地區實行戒嚴。6月4日,黨和政府采取斷然措施,平息了反革命暴亂。下旬,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撤銷了在動亂中犯錯誤的趙紫陽總書記的職務,選舉江澤民為總書記。11月初,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很快取得成果,此后連續兩年經濟降速,物價趨于平穩。
第二次過熱,在九十年代前期。從1992年開始,工業以百分之二十幾的速度向上猛增,投資率也持續保持在百分之三十幾。生產建設的高速度,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從1992年起,貨幣投放每年一千幾百億,造成建國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黨中央、國務院1993年中不得不下決心再次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三次通貨膨脹,都是生產建設的擴張,需要大量投放貨幣,引起物價猛漲。具體情況還是列表說明比較簡明。
第一次通貨膨脹 第二次通貨膨脹 第三次通貨膨脹
1984 1985 1988 1989 1992 1993 1994 1995
國內生產總值 (比上年增長 %)15.3 13.2 11.3 4.1 14.1 13.1 12.6 9.0
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 16.3 21.4 20.8 8.5 24.7 27.3 24.2 20.3
農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 12.3 3.4 3.9 3.1 6.2 8.0 8.6 10.9
全社會固定資產
投資(億元) 1833 2543 4754 4410 8080 13072 17042 20019
(比上年增長率%)28.2 38.7 25.4 0.93 44.4 61.8 30.4 17.5
貨幣投放(億元) 262 196 679 210 1158 1529 1424 597
(比上年增長%) 49.4 24.7 46.7 9.8 36.4 35.3 24.7 8.2
零售價格指數(%) 2.8 8.8 18.5 17.8 5.4 13.2 21.7 14.8
消費價格指數(%) 2.5 9.3 18.8 18.0 8.6 14.7 24.1 17.1
第一次通貨膨脹,是因為1984年工業兩位數增長,農業特大豐收,分別比比上年增長16.3 % 和12.3 %,糧棉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達到8146億斤,棉花產量達到12500萬擔。在大好形勢下,金融進行體制改革,銀行宣布今后貸款以上年為基數。于是當年下半年人民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四行爭貸,都為了達到擴大下年規模的目的。這樣,致使1984年貨幣投放多達262億元,比上年猛增49.4 %、經過一個滯后期,引起1985年零售價格指數上漲8.8 %,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1.9 %。
第二次通貨膨脹,1988年工業比上年增長20.8 %,而農業只增長3.9 %,工農業速度的對比擴大為5.3:1,比例關系緊張。投資比上年猛增1000多億元,增長25.4 %。工業和建設迅猛擴張,需要投放大量貨幣。在這種形勢 下,價格改革特別是放開價格的呼聲高漲,希望價格改革一步到位。當時美國貨幣學派著名學者密爾頓•弗里德曼來華訪問,會見了政府主要領導人。貨幣學派是西方經濟學新自由主義的流派,對中國的改革,主張“私有化的市場經濟是改革的唯一出路”(回國后以此為題,大放厥詞);在貨幣問題上,是主張管住貨幣,放開價格的??赡苈犝咧恍蕾p、專注后一句,沒有注意到、沒聽進去前一句。結果我們當年采取的辦法是,放開貨幣,放開價格。
鄧小平1988年5月在《理順物價,加速改革》的講話中說:“理順物價,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價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唤鉀Q物價問題就不能放下包袱(指國家財政每年用于物價補貼的開支達幾百億元),輕裝前進。 ……中國不是有一個‘過五關斬六將’的關公的故事嗎?我們可能比關公要過更多的關,斬更多的將。過一關很不容易,要擔很大風險?!铱偸歉嬖V我的同志們不要怕冒風險,膽子要再大一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保ā多囆∑轿倪x》第三卷第262-263頁)
在北戴河會議上,國家計委帶去的原來的價格改革方案(國家計委委托計劃經濟研究中心與有關各部局同志組織的價格改革研究小組,工作了較長時間研究的成果。本人曾參與研究,后來并奉命為主起草這個改革方案。)被認為保守了,不合用了。當時各個方面都在研究價格改革問題,聽傳達說,國家花200、300、500億元,可以徹底解決我國價格改革問題的幾個方案,并且據說那是用某某所的電子計算機(當時國內擁有這種先進計算工具的單位不多)測算的,似乎很神,已上報國務院領導。研究小組這些來自實際工作部門來的同志,未被種種傳聞所動,總結了改革開放八年來價格改革的經驗教訓,認為今后價格改革還是應當從實際經濟情況出發,總的應實行“以調為主,調放結合”的方針。方案提出:“1988年價格改革怎么辦?看來還沒有條件以價格作為改革的突破口,邁大步,還只能從解決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入手,考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解決一部分突出不合理的價格問題?!痹诒贝骱訒h上,這被認為是礙手礙腳的“保守”思想,當然被拋在一邊,文件另起爐灶。于是價格改革闖關開始了。這樣,1988年貨幣投放多達679億元,比上年猛增46.7 %,于是引起價格猛漲,人心惶惶,掄購風席卷全國。當年和下年零售價格上漲18.5 %和17.8 %,消費價格上漲18.8 %和18 %。連續兩年兩位數的通貨膨脹,引起一些外商望而生畏,準備撤走投資;特別是引起廣大居民不滿。
第三次通貨膨脹,是在九十年代前期,銀行以每年投放貨幣1000多億元,增長速度高達百分之三十幾,支持經濟過熱,于是接近惡性通貨膨脹的事發生了。1993-1995年物價指數連續三年為兩位數,1994年最高,零售價格指數為21.7 %,消費價格指數達24.1 %。接近惡性通貨膨脹(有人公開在大報著文說,通貨膨脹率實際上高達40 %),處于非常危險的邊緣。
弗里德曼說:“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這是他研究美國百年貨幣史得出的結論,是經驗之談。在我國,當前什么是貨幣?如果只看到現金(M 0),那就不夠了。用狹義貨幣供應量(M 1)呢?即M 0加活期存款,那也不全面。應當使用廣義貨幣供應量(M 2),即M 1加定期存款,才比較切合實際。至于通貨膨脹,那是物價總水平全面的持續不斷的上漲的表現。在我國,當前使用什么物價指數反映通貨膨脹呢?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只反映消費品商品價格的變動,不反映服務費用價格的變動,不能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的升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既包括消費品商品、又包括服務費用價格的變動,反映通貨膨脹比較合適?,F將1978-199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貨幣供應量增長指數,用曲線圖表示,就可以看出兩者趨勢一致的密切相關的關系。所以,要根治通貨膨脹,必須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
單位:比上年增長%
78年 79年 80年 81年 82年 83年 84年 85年 86年 87年 88年
消費價格指數 0.7 2.0 6.0 2.4 1.9 1.5 2.8 9.3 6.5 7.3 18.8
貨幣供應量指數 8.5 26.3 36.3 14.4 10.8 20.7 49.5 24.7 23.3 19.4 46.7
89年 90年 91年 92年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消費價格指數 18.0 3.1 3.4 6.4 14.7 24.1 17.1 8.3 2.8 0.8
貨幣供應量指數 9.8 12.8 26.5 31.2 37.3 34.5 29.5 25.3 19.6 14.8
資料來源:(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因國家統計局從1985年才開始計算,1978-1984年只能以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代替;1985-1998年用的是消費價格指數,這兩部分均摘自《中國統計年鑒2003 》. 貨幣供應量指數, 也是摘自《中國統計年鑒2003 》和《中國金融統計》。
在通貨膨脹期間,我國學術界非?;钴S,許多人分析了通貨膨脹的表現、原因、后果和治理的對策,等等。(參見本人匯總的《近年來關于通貨膨脹問題觀點綜述》,《前線》雜志1996年1,2期)值得注意的是,本來已是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情況很嚴峻,但“通貨膨脹有益論”者卻出來說,通貨膨脹不是主要矛盾,失業才是主要矛盾(失業的確是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問題。但當時失業率只有2 %左右,同通貨膨脹相比,只能算次要矛盾。),企圖轉移人們的注意力。有的說通貨膨脹是把雙刃劍(對老百姓不利,對國家有利),提出所謂“用通貨膨脹的辦法來治理通貨膨脹”。有的提出治理的對策,多達五十多條。一些西方經濟學者更是趁機宣傳他們的觀點,如厲以寧在1992年公開提出,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必然通貨膨脹;一搞(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沒有通貨膨脹。本書作者不同意這種觀點,指出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計劃經濟,要搞綜合平衡,把生產和需要銜接起來,一般不會爆發通貨膨脹。但共和國的歷史上也確實曾出現過幾次通貨膨脹,那是另有原因。如五十年代初期出現兩位數的通貨膨脹(1951年零售價格指數達到12.2 %),那是由于抗美援朝戰爭多發了十幾億元票子引起的);六十年代又一次爆發兩位數的通貨膨脹(1961年零售價格指數達到16.2 %),那是由于“大躍進”多發了幾十億元票子引起的。這都不是計劃經濟本身決定的。相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由于目盲竟爭和無政府狀態,生產和消費脫節,必然經常爆發通貨膨脹。說什么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沒有通貨膨脹,那是不符合事實的。例如,美國1980年爆發了兩位數的嚴重通貨膨脹,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3.5 % ,同時經濟下降0.5 % ,這是舉世聞名的“滯漲”,怎能抹殺得了呢?(參見本人1993年5月5 日《經濟參考報》文章《市場經濟體制更易于抑制通貨膨脹嗎?---就通貨膨脹問題與厲以寧教授商榷》,和1993年8月6日《新華日報》文章《也談市場經濟與通貨膨脹》. 面對嚴峻的通貨膨脹形勢,黨中央、國務院于1993年6月24日,發布《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加強宏觀調控的意見》,提出了嚴格控制貨幣發行,穩定金融形勢等十六條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措施。此時那些“過熱論”主張者進行反對,說改革在“倒退”,計劃經濟又“復辟”了,甚至向鄧小平打小報告,告狀。鄧小平此時頭腦很清醒,表態說宏觀調控是對的,支持治理整頓。國務院經過控制工業速度,壓縮投資規模,減少貨幣投放,把抑制通貨膨脹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歷時五年左右,到1997年實現了“軟著陸”(注),經濟既保持了適度增長,通貨膨脹又被制止住了,物價趨向平穩。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8 %,工業速度下降為13.1 %,投資率下降為33.5 %,特別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為只有2.8 %,消費品零售價格指數下降為0.8 %,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樣,國民經濟又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注:關于“軟著陸”,當時理論界在這個概念的由來,和這次“軟著陸”具體到底是哪一年著的陸,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認為這原本是普通飛機著陸時的用語(按:眾所周知,普通飛機著陸時,根本無所謂“軟著陸”一說),認為我國在1996年,經濟增長9.6%,消費價格指數為8.3%,即實現了“軟著陸 .(參見1996年 月 日《人民日報》劉國光等的文章)。另一種看法是:認為“軟著陸”是經濟學移植宇航學的名詞。宇航飛機由大氣層返回地球時,采取措施將航速由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公里)大大減低,于是平穩地安全地降落地面。與此相類比,經濟學對過熱的高速發展的經濟,經過宏觀調控轉為正常發展速度,同時通貨膨脹也被制止住了,物價趨于平穩,促進爾后經濟健康發展,叫做“軟著陸”。1997年我國經濟增長8.8 %,消費價格指數為2.8 %,此后多年保持低物價下的經濟的正常增長。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軟著陸”,比美國八十年代初期那次舉世聞名的“軟著陸”還要成功。(參見《中國工業經濟》1997年第4期本人文章《我國經濟是否“軟著陸”之我見》 )
第二節 “五五“計劃(1976-1980年)、”六五“計劃(1981-1985年)的
基本任務、主要指標及其完成情況和重大意義
“五五”、“六五”計劃的由來是:1974年1月,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報告,為在本世紀內實現毛主席提出的用幾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在經濟上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戰咯思想,提出擬定1976-1985年十年長遠規劃(包括“五五”計劃和“六五”計劃),重點放在1976-1980年的“五五”計劃 。1975年1月,周總理在向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重申三屆人大提出的發展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指出今后十年是實現兩步設想的關鍵十年,國務院將根據兩步設想的目標,制定十年規劃、五年計劃和年度計劃。國家計委在國務院領導下,草擬了《1976--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十年規劃綱要(草案)》。當年10月,這個十年規劃綱要(草案)由國務院報毛主席同意,召開全國計劃會議進行了討論。197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審議,決定略加修改后試行一年,再作進一步修訂。
1978年2月,全國人大五屆一次會議討論并同意了國務院提出的《1976年至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十年規劃綱要(修訂草案)》。
原訂的《十年規劃》的奮斗目標是:“在1980年以前,建成我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1985年,進一步完善全國的經濟體系,基本完成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基本建成六個大區不同水平,各有特點,各自為戰,大力協同,農、輕、重比較協調發展的經濟體系?!被仡櫳弦徽陆洕ㄔO史,我們就會發現這個綱要提出的奮斗目標關于前五年的任務包括主要指標,實際上是因受“文革”的影響,把“四五”計劃未完成的任務推遲到“五五”計劃來完成。
原“五五”計劃的基本任務和主要指標是否按時完成了?應當如何評價這個“五五”計劃?國家計委內部一個關于歷次五年計劃的材料說:“由于長時期受‘左’傾錯誤的影響,‘五五’計劃的制定也發生了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進錯誤?!薄拔逦濉庇媱澒媸且粋€如此錯誤的計劃嗎?這恐怕是對實際情況不太了解,或者對過去的計劃工作抱有成見,匆匆忙忙下的結論,對此暫且存而勿論。下面且看原定的“五五”計劃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及其完成情況。
計算 “五五”計劃規定的1980年
單位 計劃指標 實際完成
工農業總產值 年均增長% 7.5-8.1 8.1
工業總產值 " 8.8-9.2 9.6
農業總產值 " 4.1-5.3 3.2
財政收入 五年合計,億元 5100 4960
國家基建投資 五年合計,億元 1780 2342
農業主要產品產量
糧食 億斤 6500-7000 6411
棉花 萬擔 5700-6200 5420
黃紅麻 " 1600 2197
花生、油菜子、芝麻 " 10400 12485
糖料 億擔 7.6 5.8
豬 億頭 3.5 3.1
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鋼 萬噸 3800 3712
原煤 億噸 5.8 -6.0 6.2
原油 萬噸 15000 10595
發電量 億度 3100 3006
木材 萬立方米 5500 5359
水泥 萬噸 6300 7986
化肥 " 5500-5700 6047
機床 萬臺 10-11 13.36
汽車 萬輛 20-25 22.23
拖拉機 萬臺 11-14 9.77
化纖 萬噸 50-55 45
棉紗 萬件 1400-1450 1613
糖 萬噸 350 257
紙 " 450 535
鐵路貨運量 億噸 10.8--11.0 11.1
上表表明,“五五”計劃主要經濟指標,除少數外,大多數指標如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基建投資和鐵路運輸,以及鋼、煤、糧、棉等生產指標,都基本完成了,有的還超額完成了計劃。特別需要著重指出的是,“五五”計劃要求建成我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到1980年勝利實現。毛主席1964年12月,在修改周總理在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我們必須用幾十年時間,趕上和超過西方資產階級用幾百年時間才能達到的水平?!?參見1964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五五”計劃的勝利完成,我們達到了這個水平,這是值得慶幸的。盡管由于主客觀的原因,推遲了原定實現的時間。但事實并不像批評者所說的那樣,“五五”計劃由于受長期“左”傾錯誤的影響,犯了“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進錯誤?!彼麄冞@樣說,或者是對實際情況調查研究不夠,或者是受了冒目否定前三十年成績的流行病的影響。而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則充分肯定了經濟建設中取得的這一重大成就?!稕Q議》指出:“建國三十二年來,我們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在工業建設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保ā度腥珪詠怼匾墨I選編》下,第744頁)這是我們黨數十年來夢寐以求的實行國家工業化的高標準的愿望,其實現使全國人民為之歡欣鼓舞,是我國經濟建設史值得大書特書的。
拿“五五”計劃中鋼鐵和糧食這兩個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來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們建成兩個體系的重要意義。1980年鋼產量達到3712萬噸,雖然略低于3800萬噸的計劃,但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眾所周知,前蘇聯衛國戰爭前的1940年鋼產量為1832萬噸。憑著這些鋼鐵,打敗了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法西斯德國。1980年我國的鋼產量,相當于兩個1940年的蘇聯,這對加強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意義,就可想而知了。1980年我國的糧食產量為6411億斤,人均653斤,基本解決了近十億人口的大國的吃飯問題。1949年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時,美國的國務卿艾奇遜揚言,中國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能解決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的吃飯問題,共產黨也不見得能解決這個問題。經過三十多年的建設,到1980年,中國按照毛主席說的用革命加生產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鄧小平1982年頗為自豪的對外賓說:“建國以來,我們做了一些事情,基本上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糧食達到自給,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舊中國長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保ā多囆∑轿倪x》第二卷第405頁)建立兩個體系的意義重大:建立工業體系說明,這時我們的工業能夠生產各種主要機器設備和原材料,基本上能夠滿足擴大再生產和技術改造的需要;也能夠生產各種消費品,適當滿足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需要。至于國民經濟體系,就是不但工業比較發達,而且交通運輸、商業、特別是農業、也能夠適應廣大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的需要。鄧小平在1980年12月一次講話中,曾充分肯定“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全國人民的生活比解放前好得多了。(《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56頁)
這里需要突出闡述一下“五五”計劃關于取消票證制度的重要意義。多年來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似乎票證是計劃經濟的特徵。其實,這是不夠準確的。眾所周知,建國后前三年是恢復時期,我們雖然也實行比較簡單的計劃經濟,但當時沒有發過票證?!耙晃濉睍r期大規模建設開始,我們的商業計劃,為了保證市場物價的基本穩定,要計算全國的購買力和消費品生產的數字。當時由于在城市,要增加職工,提高工資;在農村,要增加農產品的收購,提高其價格,結果商品供應的增長趕不上社會購買力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像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那樣,任憑物價自發上漲來平衡供求關系。而是對人民抱負責的態度,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在增加商品供應方面,如增加日用消費品生產,進口輕工原料、經過加工,制成消費品推向市場,回籠貨幣等;在控制社會購買力方面,如發行公債,提倡儲蓄等,努力保持社會購買力和商品供應之間的平衡。計劃工作多年的經驗,每一元社會購買力,要有八元商品供應作保證,才能保證市場繁榮,物價穩定,并讓顧客有挑選商品的余地。1954年以后,由于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展,要做到這一點越來越難了,于是才陸續實行糧棉等主要商品的計劃供應,用發票證的辦法保證群眾的基本需要。在1954年開始實行這個辦法的時候,負責領導此項工作的陳云就公開說過:“計劃供應只能是一種暫時的措施,只要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增加了,消費品的生產增加到可以充分供應市場需要的程度,定量分配的辦法就應該取消。”(《陳云文選》第261頁)由此可見,計劃經濟并不是注定永遠要實行票證制度。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經濟形勢好轉,這個《十年規劃(草案)》原估計,到“五五”期末,即到1980年,隨著農業輕工業的發展,市場貨源充足,可以取消憑證供應的制度。這已寫入文件,被規定為“五五”計劃的具體任務之一,并經中央政治局審議。從后來1980年的實際經濟情況看,市場供應情況好轉,也完全有條件可以取消票證。但當時主管財貿的中央領導同志提出,實際工作可以這樣做,但為了穩妥起見,公開宣傳“五五”計劃時,暫不忙宣布要取消票證??晌丛系?,這給今天某些人以口實,他們把票證制度同計劃經濟劃等號,以此來批評計劃經濟不如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這種蠱惑宣傳的目的,是想借以欺騙不明真相的群眾。他們從表面現象作文章,說資本主義市場繁榮,不需票證,要買什么有什么??墒撬麄儧]有深入交待,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下,有錢人當然可以這樣做;但還有相當多的人,他們有錢不多,并不是想要買什么就有什么;特別是成千上萬的窮人,如在當今最發達最富裕的市場經濟國家美國,還有3000多萬赤貧人口,他們沒有錢,連基本的必需品也買不起,只能憑救濟、靠施舍度日。西方經濟學哈耶克新自由主義特別仇視計劃經濟,污蔑“計劃經濟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信奉這種學說的學者,趁機抓住票證作為批判計劃經濟的證據。在這樣的背景下,于是出現在一些展覽會上一再展出各種票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門的基礎課程改革,由于不了解情況,受社會上流行觀點的影響,還把收集各種票證作為反面材料,當作計劃經濟的特點,寫入了中小學的歷史教材,灌輸給下一代。其實,這樣宣傳教育,是不了解實際計劃經濟情況,恰好是誤己誤人;特別是教課書,有加以改正的必要,否則會誤人子弟,把人們引入岐途。殊不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歷史上也曾實行過票證制度,也曾有過排隊購物的事情,富人甚至雇人排隊,來搶購物品。我國由于多次政治運動的影響,票證制度持續實行了二十多年,這是經濟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但到“五五”計劃時期,文件本來明確作過取消票證制度的安排,只是沒有公布吧了。公開宣布取消票證推遲到“六五”計劃初期,即1982、1983年國務院才陸續公開宣布取消各種票證,所有商品敞開供應。由此可見,票證制度的實行和取消,是一種歷史現象,沒有必要為此大做文章。本經濟建設史“據實寫史”,在這里如實反映這些情況,讓大家了解史實真相,以便明辨是非從1981—1985年,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六五”計劃。我國歷史上曾經編制過三個“六五”計劃:
第一個,是上述1975年《十年規劃綱要(草案)》中的“六五”計劃,這是毛主席、周總理在世時制定的。1976年周總理、毛主席相繼去世,這個“六五”計劃沒有付諸實行,即擱置一邊了。
第二個,是1978年2月,以華國鋒為總理的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五屆一次會議的《十年規劃綱要(修訂草案)》中的“六五”計劃,主要是調高了原定的生產和建設指標,變成了“洋躍進”的高指標,具體情況前面第十五章已有所交待。(順便提一下,“五五”計劃當時已過去兩年,只是后三年1978—1980年的少數指標也有所調高,因此當時并沒有一個全面修訂了的“五五”計劃。)這第二個“六五”計劃,是受急躁冒進錯誤思想修訂的計劃,當然不能指導新時期的經濟建設。
第三個,是根據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精神制定,12月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的“六五”計劃,這是正式付諸實行,指導新時期經濟建設的行動綱領。
這里需要交待一下計劃改名的問題。我國從1982年起,根據當年4月修改的《憲法》規定,國家計劃的名稱由“國民經濟計劃”,改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六五”計劃和年度計劃均如此。其所以要這樣改,是順應世界潮流。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起,世界各國發展國民經濟,都重視社會事業的發展。法國第四個國家計劃(1962-1965年)的名稱,就由原來的國民經濟計劃,改為《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蘇聯國家計劃的名稱,從1979年起也改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日本在六十年代后期以來,也將他們的國民經濟計劃改名了,如《1967-1971年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我國的“六五”計劃,是實現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二十年間戰略目標的重大步驟。這個戰略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在國民收入總額和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國民經濟在現代化過程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傲濉庇媱澋幕救蝿眨抢^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進一步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阻礙經濟發展的各種問題,取得實現財政經濟狀況根本好轉的決定性勝利,并且為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創造更好的條件。
“六五”計劃是新時期制定的頭一個五年計劃,計劃工作因“文革”被削弱尚未恢復,國家計委對工作沒底,因此在計劃程序上與歷史上正常的三道程序(由控制數字、計劃草案、到正式計劃)不同,在開始時增加了一道建議數字,即由各部門、各地方首先提供一些設想數字。所以,“六五”計劃編制的一個特點,是有四道程序。
“六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及其完成情況如下表:
計算 1980年 “六五”計劃
1985年 1985年 五年平均增長%
單位 實際 計劃 實際 計劃 實際
社會總產品 按1980年不變價,億元 8500 10300 4.0 11.1
農業總產值 " 2187 2660 4.0 8.1
工業總產值 " 4972 6050 4.0 12.0
輕工業 " 2333 2980 5.0 13.5
重工業 " 2639 3070 3.0 10.7
國民收入 億元 3667 4450 4.0 10.0
財政收入 五年合計,億元 5953 6831
全民固定資產投資 3600 5331
工農業主要產品量
糧食 萬噸 32056 36000 37911
棉花 ” 270.7 360 415
油料 ” 760 1050 1578
糖料 ” 2911 4670 6047
烤煙 ” 71.7 130 207.5
豬牛羊肉產量 ” 1205 1460 1761
水產品 ” 450 510 705
化纖 ” 45 78 95
紗 ” 292.6 359.4 353
布 億米 134.7 153 147
紙 萬噸 535 600 911
糖 ” 257 430 451
卷煙 萬箱 1520 2000 2370
原鹽 萬噸 1728 1650 1479
自行車 萬輛 1302 3300 3223
表 萬只 2267 4500 5431
合成洗滌劑 萬噸 39.3 70 100.5
一次能源 標準煤,萬噸 63720 68290 85546
原煤 億噸 6.2 7.0 8.7
原油 萬噸 10595 10000 12490
發電量 億度 3002 3620 4107
鋼 萬噸 3712 3900 4679
木材 萬立方米 5359 5500 6323
水泥 萬噸 7986 9800 14595
化肥 ” 1232 1340 1322
乙烯 ” 49 70 65
電視機 萬部 249 700 1668
鐵路貨運量 億噸 11.13 12 13.08
社會商品零售額 億元 2140 2900 4305
外貿進出口總額 億元 564 855 2067
普通高校在校學生數 萬人 114.4 130 170.3
全國職工工資總額 億元 773 983 1383
----------------------------------------------------------------------------------
注:一次能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并可直接取得而不改變其基本形態的能源。當時計劃工作對一次能源只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水電四項,不包括太陽能、生物能、風能、海洋能、地熱能、核燃料等能源。這些能源均折算成每公斤發熱量7000大卡的標準煤。折算的系數:原煤,每公斤平均發熱量按5000大卡折0.714公斤標準煤;原油,每公斤按10000大卡折1.43 公斤;天然氣,每立方米按9310大卡折1.33公斤;水電,每度按火電發電標準煤耗定額計算。經過這樣計算出一次能源總量(下一節“七五”計劃此指標稱能源生產總量),以便于計劃上對能源的開發、利用和節約的平衡計算,研究能源結構,逐步降低傳統能源的比重,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我國能源的構成,是以煤炭為主,大體“六五”時期煤炭占70 %左右,“七五”至“八五”時期所占比重上升至75 %左右,“九五”末期比重下降至2/3左右。以后要逐步提高石油、天然氣的比重,并大力發展核電,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保護大氣環境。
--------------------------------------------------------------------------------
上表表明,“六五”計劃除個別指標如原油,因當時估計石油地質工作跟不上,只要求1985年計劃穩住1億噸產量,還低于1980年的實際,但執行結果同絕大多數指標一樣,包括生產發展、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商品流通、文教科學、人民生活等均超額完成了計劃。這既與這是新時期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指導思想要求全面慎重,留有余地有關。也與“六五”后期經濟過熱有關?!傲濉庇媱澙^續貫徹執行以調整為中心的“八字方針”,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國民經濟主要比例關系基本協調,經濟結構趨于合理。如工業和農業的比例,五年平均兩者速度的對比為1.5∶1,可以說是歷史上最隹的比例。重工業和輕工業的比例,五年平均為0.8∶1,這也是調整時期所特有的。積累和消費的比例,扭轉了“四五”、“五五”積累率偏高(在33 %以上)的傾向,使之下降到31.3%。這一比例的調整,使人民生活改善有了可能。全國居民消費水平由1980年的227元,增加到1985年的40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每年提高8.7%;農民由173元,增加到324元,平均每年提高10.2%。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對生活改善是滿意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陳云曾出主意說要穩住農民這一頭,這一頭是大頭,把農民穩住了,中國的事情就好辦了?!傲濉庇媱澋膶崿F,這個目的達到了。
回顧“六五”計劃的執行情況時,應當順便指出,“六五”計劃關于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總產品、國民收入保四爭五(即平均每年增長速度保證達到4 %,爭取在達到5 %)的安排,實際達到的速度超過一兩倍完成了計劃,鄧小平對此有些擔心,并且提出計劃工作一個重要的原則。他說:“這里就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年度計劃定低了,而實際增長速度高出很多,會產生什么影響?對這個問題,要抓緊調查研究,作出符合實際的分析?!保ó攪矣嬑呢撠熗净卮?,對各方面的影響不大。)他又說:“總結歷史經驗,計劃定得過高,冒了,教訓是深刻的,這方面的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了。今后還要注意?,F在我們要注意另外一個方面的問題。總之,制定計劃遵循的原則,應該是積極的、留有余地的、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頁)實際上這件事,也暴露出新時期的計劃工作者對經濟發展的規律性掌握不夠,因為工業一般要比農業發展快,社會總產品要比國民收入發展快,這是歷史的經驗。
“六五”計劃的執行,并不是平坦的,既有成功的一面,這是主要的;也有問題的一面。這是次要的。成功之處,除上面已講過的外,突出的還有農業平均每年增長速度超過8 %,1984年農業獲特大豐收,糧棉產量分別達到40731萬噸和626萬噸,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這是政策對頭,農民得到休養生息,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加上老天爺幫忙,這在我國經濟建設史上是罕見的。財政收入到“六五”末期的1985年,一舉扭轉了前四年連年赤字的局面,結余21.6億元(這個結余數,后來國家統計局調整為0。6億元,是因為從1985年起,把價格補貼由過去沖減財政收入,改列財政支出。),成了迄今為止空前絕后的好事?!傲濉庇媱潟r期投資規模比較大,投資效果也比較好,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達到73.8%,大體維持“五五”時期(74.6 %)的較高水平;大中型項目建成投產率達到12.5 %,高于前三個五年計劃(在10 %以下)?!傲濉睍r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是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農民平均每人純收入要求達到255元,比1980年的191元增長33.5%,平均每年增長6 %;實際達到398元,增長1倍多,平均每年增長15.8%(包括物價上漲因素在內)。職工工資總額,1985年實際達到1383億元,同1980年相比,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加56.3 %,平均每年增長9.3 %;比計劃規定的983億元多40.7 %;每年工資總額實際增加80億元,而計劃規定只增加42億元,平均每年只增長4.9 % 。由于多年沒提工資了,許多職工在“六五”期間提了一兩級。計劃規定,平均工資增長速度應低于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幅度,實際執行結果,平均實際工資年均增長4.2 %,僅略低于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4.5 %的幅度。當時人們曾說,現在生活應當好好改善一下了,還一下過去的欠帳?!傲濉庇媱澋膶崿F,應當說是還了一部分帳。但也暴露出宏觀管理上一個問題,這就是:這樣做的結果,消費基金的增長快于國民收入的增長。1982年同1979年相比,國民收入生產額增加911億元,但消費基金和消費性積累(或稱非生產性積累)合計卻增加了1079億元,實際上是吃了老本168億元。國家計委的領導看到了這一點,于是從1983年起逐步提高積累率,由1981年的28.3 %、1982年的28.8 %,提高到29.7 %,把新增的國民收入較多的用于國家建設。
“六五”時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主要有1984年由于四行爭貸,票子發得多了一些,爆發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通貨膨脹。從當年起到“七五”前三年經濟過熱,不得不治理整頓。具體情況已在本章第一節介紹,茲不贅述。盡管“六五”為以后發展留下了一些隱患,但它畢竟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的五年計劃,這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