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殖民者的挽歌
南非作家J·M·庫切(生于1940年)于1983年以長篇小說《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1999年以長篇小說《恥》而兩度榮獲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從而成為布克獎評獎史上第一位兩度獲此殊榮的作家。2003年,他的《恥》又把他推上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
令人深思的是,殖民者的后裔J·M·庫切的小說差不多都是以殖民生活和殖民者與殖民地沖突為背景,以其優美的小說語言,蒼涼而流暢的文筆抒寫出一曲曲殖民主義者的挽歌。
粗略一看,小說《恥》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小說中的人物也不多。小說以戴維·盧里教授勾引、之后誘奸梅拉妮展開故事。故事的敘述雖然幾近輕描淡寫,但里面蘊含著J·M·庫切的叛逆思想。
J·M·庫切是個永遠讓人猜不透的作家,他所要闡述的思想往往被堅厚的外殼包裹著。其原因在于J·M·庫切是殖民者的后裔。
若干年前,工業革命給西方列強帶來工業文明,資源的枯竭和生產資料的需求不得不對外擴張,他們以啟蒙者的姿態踏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非洲大陸。而在庫切小說的隱喻中,他們是武力征服者。在J·M·庫切的筆下隱約看到:殖民主義既是資源(財富)的掠奪者又是一群道德淪喪的禽獸。
小說講述文學、傳播學教授勾引他的學生梅拉妮,出于面子上的原因,他來到了邊遠的鄉村。他要遠離塵囂過一種不受打擾的日子。然而,他的向往與現實大相徑庭,從理想王國(城市及優裕的生活)跌落到黑暗王國(邊遠鄉村),惡劣的現實包圍了以盧里為代表的殖民主義者。他眼睜睜看著黑人(前幫工)佩特魯斯強暴他的女兒露茜,并成為黑人佩特魯斯(已是農場主)的第三個老婆。
不言而喻,從前被殖民者奴役的對象強大起來了。殖民者的生存環境從優勢轉為劣勢,新時代(獨立)的曙光在非洲大陸顯露出強勁的力量。
盧里對佩特魯斯的惡行十分惱怒又無計可施,心想:要在過去,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叫施暴者吃不了兜著走。而現在,昔日的強者已經變得不堪一擊。
現在是新時代的天空,盧里于眼前的現實無能為力,甚至,他的女兒露茜必須在黑人佩特魯斯的庇護下生活。
歷史打了個顛倒,當初處于強勢的殖民主義者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因為他們在主宰別人(弱者)命運的同時也在弱化自身的能量。
自由,屬于南非,屬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持強凌弱是人類的恥辱。小說《恥》還揭示出:弱者最終會變得強大,是自然法則也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
《恥》——種族沖突的縮影。小有遺憾的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恥》同時又打上了因果報應的烙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