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年,因為興趣……不,更準確地說,是因為斗爭的需要,看了很多“國軍主旋律”電影,發現很多影片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決戰開始前,國軍長官往往會讓士兵自報籍貫,得到答案后,再講一番“誓以我命固我土”之類的大道理。
比如,在《鐵血昆侖關》《捍衛者》中,都有長官在陣前一一詢問士兵“你是哪里人?”的橋段,在管虎執導的《八佰》中,更讓國軍士兵身上綁著手榴彈,一邊自報家門——XX(地名)XXX(姓名)——一邊從樓上縱身跳下,與日軍同歸于盡。
順便說一句,在四行倉庫短短幾天的戰斗中,沒有出現士兵身綁手榴彈從樓上跳下的戰例,這純屬編導虛構,我對此有專文考證【點擊閱讀】,這里不贅。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國軍長官為什么不問士兵的出身?
比如:你當兵前是干什么的?農民?雇農?長工?短工?做小買賣的?家里有地嗎?是自愿當兵還是被抓壯???等等。
在新中國前三十年的人民電影中,也有許多人民軍隊基層干部和新入伍戰士交流的橋段,這種交流,無一例外都從詢問家庭出身開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呢?
仔細一想,倒也簡單:國軍長官不能詢問士兵的出身,因為報了出身,就會發現,這些士兵在國民政府統治下的社會結構中,都屬于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很多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沒有任何政治與經濟權利,當兵前,受到土豪劣紳的奴役,當兵后,又被國軍長官喝兵血——他們與國軍長官掛在嘴邊上的“我土”,完全缺乏有機的聯系。
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國軍長官又怎么敢詢問士兵的出身呢?如果詢問了出身,不僅不能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反而會讓士兵對戰斗意義產生懷疑。
所以,國軍長官只敢問士兵的籍貫,你是哪個省的?哪個縣的?以便通過某種地域認同,喚起士兵對故鄉的樸素情感,進而起到激勵士氣的目的。
不能說這種做法完全無效,但這只能使士兵和“我土”建立起一種淺層次的、表面的、物理性的聯系,而無法在政治和經濟意義上與民族國家建立起深層次的、有機的聯系。
由此產生的后果是慘烈的:國軍士氣始終是低迷的,戰斗力是低下的,以至于抗戰八年,除了初期的臺兒莊一役外,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勝仗,在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夕,還在喪師失地。
02
出現這種狀況,根本原因就在于:蔣介石在1927年,通過發動反革命政變上臺后,沒有進行任何有效的社會改良。
這里的“反革命”,指的是“反國民革命”。國民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一方面,蔣介石自己蛻變為最大的軍閥,使“打倒軍閥”的目標落空,另一方面,他投靠英美帝國主義,使“打倒帝國主義”的目標落空。
在此基礎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蔣介石變孫中山的“扶助工農”政策為“摧殘工農”,成了真正的人民公敵。
蔣介石叛變在政治上的后果是:在其統治大陸的22年間,根本就沒有建立真正的民族命運共同體,在處于統治地位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買辦地主資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之間,存在著深深的,無法跨越的鴻溝。
許多熱衷于拍攝“國軍主旋律”的編導,有著美化國軍,改寫抗戰歷史的強烈動機,然而也無法跨越這條鴻溝,他們想把國軍士兵表現得壯懷激烈,但無法解釋士兵的動機,于是只好用“你是哪里人?”來搪塞觀眾,甚至蓄意欺騙觀眾。
與之呈鮮明對照的是,八路軍、新四軍的基層干部,總是從詢問出身開始對戰士進行政治啟蒙與動員,其全部的努力,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毛主席共產黨一開始就是從改善最底層勞動人民的政治經濟地位——抗戰時期主要體現為“二五減租”與“三三制政權”——入手,來建構民族共同體的,這一路線最終使中華民族凝聚成了一個堅如磐石的命運共同體,“占人類總數的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今天,為什么要批判“國軍主旋律”?
批判“國軍主旋律”影片,并不僅僅是為了糾結歷史,而是因為“國軍主旋律”影片,實際上反映了一小批既得利益者隱秘的渴望:在不做出任何利益讓步,不改善底層民眾的政治經濟地位的情況下,單憑廉價雞血,就召喚出民族主義熱情。
他們能做到嗎?
質之歷史,則不能。
質之當下,只能說,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擦亮眼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