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與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在電視直播時斷斷續續講了一句“沒有找到阿波羅盆地的那個……”
這段內容被一些媒體剪輯成短視頻傳播后,再次讓“阿波羅登月造假”的話題引起了公眾的廣泛討論。
一些大媒體是很懂得流量密碼的,雖然沒挑明裴總在內涵“阿波羅登月造假”,但這樣剪輯之后卻能引發受眾的浮想聯翩。緊接著就是一些自媒體和大V下場,言之鑿鑿地講裴總的那句斷斷續續的話證明了阿波羅登月造假”,因為沒找到……沒找到什么?當然是阿波羅登月遺跡。
其實裴總完全沒有這個層面的意思,裴總提到的阿波羅盆地在月球背面,是為紀念阿波羅登月命名的盆地,并非美國阿波羅登月項目曾經著陸的地點。
中國科協旗下的“科學辟謠”公眾號在5月14日刊登了一篇辟謠文章,16日經由澎湃新聞轉載后,又將“中國科協辟謠阿波羅登月造假”的話題送上了熱搜。
關于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質疑由來已久,雖然筆者是傾向于相信阿波羅登月活動真實發生過的,但不得不說中國科協這篇所謂的辟謠著急了。正如一些網民所質問的,“質疑”不等于“造謠”,何況要辟謠也該美國政府或者NASA出面辟謠,還輪不到中國科協,其所引發的爭議正是那些流量媒體所樂見的。
筆者寫這篇文字是預備挨罵的,但是在目前的空氣下,筆者覺得還是有必要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一些愛國大V認為在全球爭霸背景下,“阿波羅登月造假”首先是政治問題、是意識形態之爭;可能在他們內心里更加傾向于相信阿波羅登月活動的存在,但他們更樂意給美帝國主義造成這樣的輿論打擊,放大民眾對美國的各種質疑,加速“美國神話”在中國民眾心目中的崩壞,塑造各種“自信”。
然而,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下,那些獲取信息能力偏弱的民眾就真的完全相信“阿波羅登月造假”,而不僅僅是質疑;各種平臺評論區流露的傾向更加令筆者感到不安,是否站隊“阿波羅登月造假”,甚至與是否愛國掛鉤:認為“阿波羅登月造假”就是愛國,相信阿波羅登月的存在就是賣國……
這顯然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反而會進一步把水攪渾,造成民眾思想的混亂,誤導群眾越來越偏離對事物本質和主要矛盾的把握。55年前首次完成登月的美國,在今天反而喪失了登月能力,不是更能說明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腐朽性嗎?
對阿波羅登月真實性的質疑并非起源于中國,在美國本土也大量存在,典型的質疑論據有:
宇航員插在月面的美國國旗“迎風招展”;
漆黑的天空沒有明亮的星星;
宇航員在登月艙附近出現多個影子;
2007年日本月球探測衛星“月亮女神”在經過“阿波羅”15號和17號著陸區上空時未發現人為活動的痕跡;
……
關于這些質疑,科學工作者以及NASA自己都曾作出過解釋,例如:
星條旗“迎風招展”是因為宇航員出艙后,取下旗桿、將橫桿拉開,星條旗像撐傘一樣張開,宇航員用力握住豎桿插入月球土壤中,松開后旗桿晃動,帶動旗幟擺動,由于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沒有空氣介質造成的阻尼,旗面可以較長時間擺動;
宇航員在登月艙附近出現多個影子,是因為月面凹凸不平,形成多個方向的陽光反射造成的;
月球表面拍攝的天空是使用膠片拍攝的,由于包天月球表面對太陽光的反射強烈,拍攝照片時曝光時間必須很短,所以拍不到星星;
NASA稱“月亮女神”在“阿波羅”著陸區發現的一些黑色的斑塊,就是人為活動的痕跡;
……
關于這些解釋,普通民眾當然有權利進一步去質疑,但不能簡單地把質疑就當作真相,再不負責任、言之鑿鑿地對其他民眾傳播。
中國的嫦娥二號以及印度的月船二號均拍攝到了阿波羅登月的遺跡:
嫦娥2號拍攝阿波羅11號登錄段位置: 0.67408100°N 23.4729690°E
嫦娥2號拍攝阿波羅12號登錄段位置: 2.99°S 23.34°W
月船2號拍攝的阿波羅11與12號
阿波羅登月項目是在美蘇爭霸的冷戰背景下發生的,在蘇聯率先將宇航員送上太空之后,美國阿波羅登月項目成功的實際意義,一方面充當了美帝論證自身制度先進性的背景板,另一方面也確實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對于這個問題,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其實已經作出過精辟論述:
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
阿波羅計劃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約占當年美國GDP的0.57%,約占當年美國全部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20%。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阿波羅計劃直接地推動了火箭技術、生命保障系統、導航與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巨大飛躍,這些技術后來應用于各種航天器和衛星,更為重要的是,以阿波羅計劃為代表的太空項目極大促進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材料科學、生命支持系統等多個技術領域的飛躍式發展。
遺憾的是,美國政府主導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首要目的并非促進技術進步,而是太空競賽的刺激。
短時間內激進的太空探索投資對于美國政府而言難以為繼,以至于隨著政黨輪換,美國的太空探索從一個極端跳向另一個極端,自1972年阿波羅計劃結束后,再未進行載人登月任務,相關技術探索中斷,甚至多次出現技術資料遺失問題;
也正是因為過于功利性的目的,導致阿波羅登月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多項技術儲備在計劃中止后失去用武之地,更無更新迭代的可能;
阿波羅計劃在實施過程采取了公私合作的模式,許多私營公司作為合同商參與了阿波羅計劃的技術研發和制造,它們在完成政府合同的過程中可能擁有或共同擁有某些特定技術的專利權,阻礙了探月工程所帶來的新技術的共享及進步;
此外,更為根本的是,隨著金融資本主義在美國的掠奪式增長以及全球化的推進,本國本土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后開啟了去工業化進程,資本全球化一方面為美國壟斷資本提供了空前的利益、造成了全球范圍的兩極分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美國本土的工業空心化,美國的探月工程失去了多個制造領域的基礎支撐……
可以說,正是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毀掉了美國的登月技術,浪費了前面無數人的心血以及剝削全世界無產者換來的公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