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博主“鐵頭懲惡揚善”舉報杭州新東方違規培訓,導致杭州新東方線下中心全面停課一事,讓他靠著此前打假積攢的聲譽毀之殆盡。
盡管他的舉報迎合了“雙減”的政策方向,也得到了一部分網民的支持,但更多網友卻是持反對態度,更引起了學生家長群體的憤怒。
8月14日,“鐵頭”試水直播間帶貨,以慘敗告終,最終迫使“鐵頭”承諾“暫時不會再觸碰教培行業”。
盡管輿論風口浪尖的帶貨行為,讓人們很難再去相信他的“打假”是抱著純粹的社會公益目的,然而,單就舉報杭州新東方違規補課這件事來講,鐵頭的舉報的確是錯了,但錯的又不是鐵頭。
微博上有些自干五把鐵頭的舉報行為,上升到“勸學”還是“禁學”的高度來批判,這樣的批判顯然過高地拔高了當前的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
課外培訓中大量的“刷題”真的是為了培養人才,為了“讓想學的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嗎?
去年,高考大省河南省理科700分以上169人,600分以上有49203人,也就是說滿分750分,考700分無緣清華、600分無緣211;今年北京中考放榜,再次出現眾多考生無限接近滿分的狀況。
以前的分數段是紡錘體分布,而現在的分數段分布卻越來越偏向倒金字塔。像北京中考固然有題出“簡單”了的因素,但能考滿分離不開大量的刷題,熟悉各種題型(怪題、偏題),充分掌握考試技巧——這樣的考試已經超出了對基本知識點本身的考察,而變成對知識點的花樣考察。大量的訓練實際上都是在簡單重復,而不是創新;是在摧殘學生,不是在幫助學生成長。
所以,表面上素質教育搞了這么多年,實際上比以前的應試教育更加應試教育;盡管現在體育、美術、音樂這些科目也加入到考試內容,表面上看起來是全面發展,但這樣的全面發展意味著家庭要付出更多的教育投資——筆者所在的地方剛剛宣布增加體育在中考中的分數,體育類的課外培訓就大量地涌現出來,從以前的興趣課變成了考試“剛需”。
即便是很多農村地區的縣城,課外培訓也大量地涌現了出來。筆者的一個侄女升高三之前,成績中上,直接被班主任“建議”去報課外輔導班,否則別人都去輔導班了而她不去,最后高考成績肯定很難保持班里中上的水平。暑期一個月幾千元的培訓費,在大城市的工薪階層看來沒啥,但對于這樣的一個農村家庭而言就是非常巨大的開支了。
所以,課外培訓的涌現無疑是進一步加劇了教育內卷,增加了教育的不公平,富裕家庭的學生可以獲取更加優異更加豐厚的課外培訓資源,而貧困家庭的學生卻只能去便宜卻較差的培訓機構,甚至無力承擔課外培訓的費用。
但是,課外培訓僅僅是教育內卷的結果,而非教育內卷的原因。而導致教育內卷的,不僅僅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內卷和普遍的社會不平等。盡管學歷通脹、大廠裁員、中年失業,讓“教育改變命運”變得更加不容易,但也僅僅是讓“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橋”變得更窄,“過橋”仍然是底層僅存不多的改變命運的途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鐵頭的舉報行為才是錯的,因為新東方面向的是普通市民階層,而那些請得起“住家家教”或者“高端一對一私教”的富人階層根本不受影響;鐵頭的舉報行為不是在掀桌子,而是在砸盤子,砸掉的只是工薪階層的盤子。
2021年7月,教育“雙減”政策落地,限制課外輔導班,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筆試,小學三年級到初三不公布成績……
這樣的舉措出臺的動機可能是好的,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大大降低了工薪階層的子女教育成本,然而,廣大家長卻完全高興不起來。
窮人一下子上不到課外輔導班了,而富人階層仍舊沒有停止“雞娃”。當時就有媒體報道,某些城市搞起了變通的“住家家教”,年薪高達30余萬。
一邊是中小學“雙減”,一邊是中考高考升學模式不變,很多家長“焦慮的情緒”遠大過“欣喜的情緒”,其根本原因就是有一半的學生要被分流到“職業學校”。
而無論公立還是私立的中等職校,普遍存在且被廣泛詬病的問題就是專業與工作無關、學業松散、老師不負責、設施簡陋,在私立職校身上這些問題要更加嚴重,且私立職校的學費相比普通高中并不便宜。說白了,同樣是“花錢買文憑”,職業學校的定位就是把學生塑造成新一代廉價勞工,學生能否學到真正的技術,并不是學校真正關心的。
更加嚴重的是,很多職校充當起了學生工“販子”的角色;很多本來挺“老實”的孩子,到了職校都跟著學“壞”了,這樣的例子筆者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舉過不少……
今年5月,四川幾所“省一級示范性普通高中”被撤銷稱號、三年內不許重新申請,原因就是這些學校的教師被查出私自出去有償教培。老師在學校不好好教,逼著學生家長只能選擇課外教培,這是普遍現象,查出來的只是太“明目張膽”的。
去年開始,課外培訓機構又重新開放了,但加了很多限制條款。除了對培訓時間等方面的限制(例如禁止在周末、節假日開展業務),還有場地、師資等各方面的限制。這意味著原來那些個體以及小型培訓機構無法再辦下去,只有大的機構、大的資本才能獲得機會,這無疑是變相推高了課外培訓的定價、加劇了課外培訓資源的壟斷,其他行業曾經出現過的一幕在教培行業重演了——而這正是教育被產業化之后所表現出來與一般產業相似的特征,而課外培訓也成了教育產業化的重要一環。
盡管大部分家長都意識到“雞娃”不好,意識到資本化、產業化不好,但面對無力改變的不平等局面,他們被迫只能“隨大流”、選擇“雞娃”,去給教育產業化和教育內卷當“幫兇”,反過來對鐵頭的舉報行為感到憤怒。
這樣的情形讓筆者想到了白頭豕在電影《孤注一擲》的影評(見:孤注一擲:當“為虎作倀”成為秩序本身……)中提到的一個詞:“倀鬼邏輯”……
有些話沒法講……建議大家自己看看影評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