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作者雨博,以“看見與行動”為切入點,探討針對環境問題開展“行動”的合理方式。她認為,穹頂之下,這部上線第一天就播放量過億、長達一百多分鐘的紀錄片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看見。《看見》這本書中有一句話:人民圍攏的時候,表達的很可能只是一種情緒。民眾對《穹頂之下》的圍觀可能也是如此。只是問題的解決不能靠一腔熱情,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的行動。
1看見
穹頂之下,這部上線第一天就播放量過億、長達一百多分鐘的紀錄片可以用兩個字概括:看見。它看見了蔓延于中國大地的霧霾,看見了霧霾對人們造成的傷害。這些我們也都同樣可以看見,而柴靜喚起了大家的集體關注,甚至爭論。
很多人懷疑其數據是否刻意夸大造假,質疑其是否自掏腰包,關注她女兒的國籍等等。在此,讓我們先放下這些,一起直面這部片子提出的環保問題,嚴肅地、負責任地討論其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便我們更好地為之付出行動。
2行動
看見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其意義在于之后更有效地行動。柴靜在紀錄片中試圖給出行動指南。通過回顧英美國家治理污染的歷史,該片借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Edward Davey等多人之口提出,開放能源市場是清潔天空的關鍵步驟。
柴靜是一名新聞記者,任務在于發現問題并引起大家的關注。對于類似消除霧霾的專業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不在其能力范圍之內。一些媒體也提到柴靜是注意力領袖,而非意見領袖和行動力領袖,不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話雖如此,既然柴靜讓我們看見了霧霾問題這座大山,又指了搬山之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這法是愚公之法,還是大力神的移山神技?
3橫向比較
具體到油氣市場,體制改革勢在必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能源革命時就包括能源體制革命。但體制革命不等同開放市場,更準確地說是有選擇地開放市場。用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劉剛的話就是,細化區分競爭性環節和自然壟斷環節,加強對自然壟斷性業務的監管,放開競爭性業務。以石油為例,在爭奪油礦的上游環節,全球全部上游投資中,10家石油公司幾乎占100%(2008,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可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游環節,少數國家的少數企業整個國際石油市場,屬于自然壟斷狀態。在排名前五十的這些石油大企業中,既包括被認為環境“優美”的英、美、加拿大等國,也包括被諸多詬病的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至于這些國家為何總被詬病,給出的病因多種多樣,例如民主問題、人權問題、環境問題、腐敗問題等。當然有病,總是需要治的,針對此次中國環境問題開出來的其中一劑藥方是打破國企壟斷,開放能源市場。對于類似“打破壟斷”、“開放市場”的藥方,我們的老百姓恐怕并不陌生。這類藥方包治百病,例如腐敗問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就業問題等等。此次,它被用來治“環境問題”的“病”,也就不足為奇了。至于,環境“優美”的英、美、加拿大等國為何在能源市場不曾吃這“打破壟斷”、“開放市場”的藥,而能環境“優美”,竟成了一個“謎”。為了解開這個“謎”,我們且看,曾經吃過這劑“藥”的下場。
4縱向歷史
除了這些橫向比較的數字,我們也有史可鑒:煤炭產業。從1990年以來,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前4家煤炭大企業產量占總產量比重)在20%左右(馬霄,《中國煤炭產業市場結構分析》,2009年),說明該行業競爭主體較多,包括國有重點煤礦,國有地方煤礦和鄉鎮煤礦。而且與美國相比,我國煤炭產業的集中度更低,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國煤炭產業發展更好。就生產效率而言,中國是166噸/人.年,美國是11000噸/人.年。再看百萬噸死亡率,中國是5.29人,美國是0.03。(《中國能源發展報告》,美國能源部情報所)
中國煤炭產業集中度,CR4和CR4分別表示國內4家和8家最大的煤炭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比重(數據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國家統計局)
美國煤炭產業集中度(數據來源:美國能源部情報所)
具體而言,鄉鎮煤礦產量比重有上升趨勢。這種趨勢正是隨著煤炭產業進入門檻降低,地方上馬諸多小項目而出現。而這諸多小煤礦總是與一系列問題糾纏在一起:惡性競爭,違規生產,煤礦塌方,人口拐賣進而至環境破壞、腐敗頻發。前車之鑒在前,自由化和私有化不是靈丹妙藥,用不好也可能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于此可見一斑,是否放開能源市場并非問題之關鍵。
1990~2007年國有重點、國有地方和鄉鎮煤礦產量比重
5在行動
能源行業屬于自然壟斷行業。“打破壟斷”,不過是引入其他的資本力量,繼續壟斷罷了。因此,所謂“打破壟斷”也就成了一個偽命題。至于,開放能源市場是否就能起到奇效,恐怕歷史是最好的回答。
霧霾問題是當前大家感受至深的一個環境問題,包括它在內的一系列環保問題關系到人們的生活日常,也影響到國家經濟安全。環保問題不是孤立的,它首先是一個科學問題,其次是一個決策問題,最后是落實到我們大家的行動問題。因此,解決環境問題需要一種“科學”的“看見”,一種為國家和未來“負責任”的決策,一種每個人都是環保責任人的行動“自覺”。
所以,情懷的同時切記不忘理性,主義的背后要求我們科學實干。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中,13次提到“環境”相關內容,并從多領域、多角度提出改革措施和具體要求甚至詳細指標。在國家的統籌下,我們每一個人自覺參與到國家的環保事業中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我們要行動,我們在行動!
注本內容參考《中國能源發展報告》,美國能源部情報所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