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制改革“路在何方”!
劉 鈞
中國的文化體制改革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磕磕碰碰一路走來。然而,文化始終沒有引領中國的經濟發展,反而經濟的發展不斷在腐蝕著文化,西方文化的盛行正在掩蓋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筆者往返于一些城市和農村。據觀察,中國農村還保持著大量的本土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保持原貌;反而大都市不斷將中國的傳統文化邊緣化,西方思想的浸入和文化產業的盛行基本在替代中國傳統文化。比如影視業、飲食業、商業等逐步占領市場,特別是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年輕人熱衷的氣氛超過了中國的傳統節日,西方文化的產業化、商業化搶占著中國的市場份額,政府也應該到了反思的時刻。
不可否認地說,中國對自有的文化宣傳時刻也沒有停止過,可是始終效果不佳。按理說一個民族的文化應該是人們的信仰和靈魂,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還是一片“處女地”,通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后,歷經五千年歷史熏陶的傳統文化在面對西方文化的侵蝕時為什么變得如此不堪呢?
中西文化的差異筆者潛心作過分析,首先說:中國儒家文化本身是一種很“保守”的傳統文化,自古就約束著我們的言行舉止,而西方文化相對比較開放,且“功利性”、“侵蝕性”很強,在相對以經濟利益為追求目標的社會里,中國傳統文化根本抵擋不了西方“功利性”文化的侵蝕,西方文化的開放度完全沖擊著中國傳統的“道德觀”,“功利性”導致了人心的泛濫,中國傳統文化是崇尚道德的,這方面與西方有著本質的差別。所以,中國今天就有了“道德淪喪”和“道德滑坡”論。
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社會與保存傳統文化風貌存在著沖突和矛盾,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也就是擔心這方面的因素。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是民族的“靈魂”,改期開放初期的文化宣傳和文化教育基本屬于國家的一種“福利”性的事業。而后,文化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文化體制改革也趨向于功利化,最早體現的明星“走穴”就跨出了第一步,往后,文化人趨之若鶩,勢如破竹,涌入到功利性的文化產業中來,中國文化產業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往功利性發展。
當然,文化往產業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往產業化發展需要一種創造力,實質還是綠色產業。從某些方面來說,文化又是凝聚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文化思想是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文化變成產業,在產業往功利性發展時,多多少少會“扭曲”文化的內涵,兩者之間即矛盾也復雜。現實中,中國文化體制就存在這種弊病,部分人繼續在體制內享受優越感,而在外又經營著紛雜的文化產業,枉枉很多“傷風敗俗”的勾當出自這部分文化人,其中包括影視業、教育業、娛樂圈等等。
今天,中央再一次把文化體制改革提升到臺面,不久前中宣部部長劉云山發表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考,另一篇“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實質是對執政黨提了個醒,部長的杰作應該令大多數人開始醒悟。筆者認為,轉變文風,整頓思想,反腐倡廉,才是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基礎,拒絕“三俗”,發展健康的產業文化才是正道;期待著中國文化體制改革適應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