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的奇聞怪事
我孫女開始上小學剛剛20多天,發現有許多事讓人覺得奇怪。大約是因為孤陋寡聞,少見多怪。不久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為《當前教育堪憂》,我覺得是處處向錢看,教育產業化鬧的。現在又發現了若干新情況,更加不可思議,我還有話要說。
國家有教學大綱,學校有教學計劃,都應該是經過經驗總結和科學論證制訂的。但是現在似乎沒有主心骨,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社會上辦的這班那班眼花繚亂,什么補習班、英語班、繪畫班、舞蹈班、音樂班、乒乓球班、武術班、跆拳道班等等,五花八門,不斷向學校滲透,目的自然是為了賺錢,即所謂“商業目的”。簡直是拔苗助長,不知是辦教育還是禍害教育。校方不但不加以抵制,卻開方便之門,并督促學生家長選擇。請問:有這個道理嗎?誰管教育,誰懂教育?如果家長什么都門兒清,把孩子送到學校干嘛!古語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校學生應該學什么,怎么教學,自然要由學校和老師做主(如果有的家長有其它追求,則另當別論)。這又不是做買賣,可以討價還價。學校是神圣之地,教員是靈魂工程師,為下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老師責任重大,關乎國家的未來,推卸責任沒有道理。本來毋庸置疑,為什么現在卻“二乎”了呢?是什么搞亂了思想?還是故意為之?
小學一年級是啟蒙教育,主要是學習讀書、寫字,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奇怪的是,好像是學校在正常的教學計劃之外,安排了硬筆書法課供學生選擇,另占時間,另外收錢。為什么有的學,有的可以不學?未曾聽說過,上小學可以不學寫字!我國貫徹九年義務教育制,小學生學習寫字還要另外交費?表示“理解”的人說:硬筆書法不是誰都能教,聘請老師要花錢。我卻覺得,硬筆書法也是寫字,不見得比我們當年學寫毛筆字難度更大,更難教。如果認為有必要學,就應該納入教學計劃,聘請或培養專業老師。顯然,供選擇是名義,巧立名目,不愿者也得上鉤,向學生收錢斂財才是目的。真正豈有此理!如果聲明教育不能義務,就是要收錢,除去保本還要有利潤,也算光明磊落,但卻是不明不白,很有“特色”。如此教書育人,能培養出什么人?但若一味責備學校,恐怕有失公允,當政者該負什么責任呢?
再一個情況是:當今通信技術發達,許多人都有手機。學校和家長聯系主要靠短信,有點屁事就找家長,我們上學時沒這么多爛事,大概算“與時俱進”。所以,家里若有學生就得購買手機,會接發短信。聽說學校要求學生家長都置備手機,有的還要置備計算機,這對許多家庭而言并不算什么大問題。但也有特別貧困階層,勉強維持溫飽,必須處處算計,讓他們購買手機,又必須按時續費,無疑是一種沉重負擔。為什么不為他們考慮?
學校還教育學生為人民服務嗎?這已經是陳年舊事!在毛澤東時代,教育界有一個口號: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現在沒人提了,可能認為那不合現代潮流。現在是培養新的貴族加奴隸;不能成為貴族便是奴隸。
有文章指出:中國經過近幾十年的教育改革,把教育的公平性已經徹底埋葬,老百姓對教育的不滿程度可能與對腐敗的不滿意不相上下,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也會影響到未來幾代人的思想和素質,現在必須改正。并且呼吁“絕不能搞貴族教育,絕不能搞重點教育”。但誰不這樣干,就得不到實惠,忍受清貧,所以我行我素便應運而生;主管部門不作為,是為變法撈錢大開方便之門;家長們雖有意見,卻無可奈何,怕得罪了學校吃不了兜著!
還有更絕的:孫女就讀的學校,最近發了一張“‘北京精神’表述語選票”,類似問卷調查,讓學生們選擇填寫。表述語1、愛國、創新、包容、厚德;2、正大、包容、和諧、日新;3、納百川、凝千載、踐行首善;4、繼古開今、尚德求新;5、包容與夢想;6、另填其它。——誰能說五個選項不深奧?由她媽媽代勞,完成了一個差使,但我不知該喜還是該憂。如此“表述語”非高小水平不能理解,孫女剛上小學一年級,竟成為神童?若非神童,怎能填寫此種選票?聽孩子說,班主任老師也嘟囔:“總讓填這些東西,真煩!”——我覺得這五個選項近乎“封資修”大全。且不說“北京精神”應該如何,讓六、七歲的孩子加以判斷,簡直是亂彈琴!若想讓他們理解其內容,談何容易;必然是一頭霧水,有神秘感、挫折感!有關負責人想干什么呢?是展示思想水平還是露怯?抑或是為了向上交差?難道這就是所謂“創新精神”嗎?為何把“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拋在九霄云外?
上述幾個情況雖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許是司空見慣,但能折射出當前教育的諸多弊端,可以看出育人者的人格、理念、精神境界和業務水平,以及教育界所執行的路線。我們擔心“早晨六七點鐘的太陽”被烏云遮蓋;更擔心幼苗成為“轉基因”。——真正堪憂的是國家的前途!
(余罘 2011年9月2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