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到底賣的是什么藥?
最近,吳敬璉先生發表了《轉型的關鍵在推進全面改革》一文,總感覺老先生話中有話,用心險惡。
一、混淆視聽,泛化改革。
吳敬璉先生開篇講: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我們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中國能否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推進全面改革;沒有體制與機制上的重大突破,發展方式的轉變依然會舉步維艱,更談不上加快根本性的轉變。”
吳老人家輕輕幾句話,就使人覺得“科學發展”好象就是“全面改革”,“全面改革”好象就是“科學發展”。
如果“改革”=“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改革”的話,有必要在“改革”二三十年后講“科學發展”嗎?
在這里,不對照原文,不仔細看,人們很難分得清哪些是胡錦濤同志講的,哪些是吳敬璉先生講的。
(查了一下胡錦濤同志的“七一”講話:
(1)“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我們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七一”講話的原文。
(2)“中國能否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推進全面改革;沒有體制與機制上的重大突破,發展方式的轉變依然會舉步維艱,更談不上加快根本性的轉變。”,這個在“七一”講話中不存在。)
二、亂下結論,誤導決策。
吳敬璉先生在第二段講:
“一定要明確:企業才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在促進發展方式轉型中,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例如,各級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不應當直接操辦投資項目、組織融資,這種做法會降低效率,甚至造成投資大量浪費的惡果。政府也不要指定選擇哪一種技術路線。民間投資的領域需要拓寬,政府和國企不應當與民爭利。行政部門不得違法設立行政許可和各種變相的行政許可。政府還要改善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方式,不能損害公平競爭。”
在這里。吳先生下了兩個結論:
(1)“企業才是技術創新的主體”
(2)“政府也不要指定選擇哪一種技術路線”
這兩個結論真得正確嗎?
建國六十年以來,中國真正有價值的科技成就哪個是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呢?如:氫彈試驗和人造衛星發射回收的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廣等,哪一個是企業的科技成果呢?
中國作為一個后發的技術落后國家,技術追趕的路線往往是很清晰的,這個時候,如果政府不出面選擇技術路線的話,任由民間資本胡作非為,在強大的國際資本面前,中國的技術有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嗎?
三、居心叵測,企圖搞垮社會主義制度。
吳敬璉先生在文章最后,圖窮匕首現。吳先生說:
“經驗表明,改革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個別的政策調整。能否實現各個領域、全面的改革,這是能不能解決當前問題,能不能成功應對現實挑戰的關鍵。轉型成敗,在此一舉。所謂“一舉”不是一個單項動作,而是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進行的全面改革。所有的改革,說到最后,都與政府和國企有關。中國整體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鍵在于政府自身。”
到此,我們明白了吳先生講的全面改革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吳先生所謂的“全面改革”就是“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就是“一舉”,即:對政府和國企實施休克療法,搞死拉倒。
再說白了,就是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最后一擊,搞垮算了。
哈哈哈
吳先生已對過去的“打左燈,向右轉”等零打碎敲、小打小鬧不感興趣,這次要搞大的,要一著致命。
四、中國真走上吳敬璉指出的道路,會有好結果嗎?
吳敬璉先生外號“吳市場”,中國市場經濟的歷史,就是一部社會矛盾激化的歷史,就是一部極度貧富分化的歷史,就是一部逐步住不起房、上不起學、醫不起病的歷史。
面對人們對“市場”的質問,“吳市場”又將市場經濟劃分為“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來糊弄人們。
當市場經濟越來越壞時,“吳市場”又來了個不認賬,搞出個“頂層設計”、“一舉”等,準備將社會主義制度醫死算了。
到了哪時,一切都完蛋了,你們還找得著“吳市場”嗎?
即使找到了,在既成事實面前,你們又能奈“吳市場”何?
五、中國的發展,應歸功于計劃經濟,而不是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的中國,有一個“五年計劃”。
自1953年到2006年,中國搞了十個“五年計劃”。
雖然,自市場經濟以來,“五年計劃”越來越被弱化,但計劃的特征仍然明顯。“五年計劃”,清楚地表明了中國計劃經濟的特征。
自2006年以后,將“五年計劃”改變為“五年規劃”,自此,中國與計劃經濟徹底決裂。也自此以后,中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越來越舉步維艱,經濟危機一浪高過一浪,逐步走入越來越深的困境當中。
至此,人們越來越明白,計劃不是什么壞東西,市場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后發的社會主義中國有市場,更要有計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