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聲音,那就是朝鮮的金正日在不斷地挑釁半島的安全,這叫我想起了占領東北的日本人,在華北事變中對世界宣布,日本人民無法忍受好戰的中國軍人不斷的挑釁,歷史總會好笑地重演,今日之朝鮮昨日之中國也,弱國無外交,弱國沒有生存權,這歷史叢林法則不斷地重演。也有一種聲音,鼓吹韓國不敢進攻朝鮮,因為韓國犯了現代化病,他的人死不起,用辨證的觀點看問題,這兩種觀點皆是錯誤的。
韓國敢不敢打,這你要分析其總統李,李是投機冒險商人出身,這種性格必然影響國政,那就是投機主義,半島重燃戰火的機會在80%以上,美國也需要這場戰爭,洗刷他老祖宗的恥辱,并且想占據朝鮮,為構成對華O型包圍圈畫上一個句號,同時也希望通過占領朝鮮進一步逼迫中國人產生民族危亡感,徹底摧毀中國人在新中國成立后建立起來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為經濟大發展敲響喪鐘,為其推動顏色革命介入最核心的因子。因此,朝鮮亡,中國危,其沖擊波不亞于鴉片戰爭,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將再一次成為夢想。
對于中國來說,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朝鮮這樣關系著國運,朝鮮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視,隋朝為征服朝鮮半島以至于亡國,盛唐保持了對半島的領導,同時唐政府中的一些重臣是朝鮮民族人士。明代時期中朝人民打敗了侵略的日本民族,使得日本入侵步伐整整推遲了數百年,明亡后,朝鮮高層以恢復大明政權為己任,后被清政府控制,晚清為保證朝鮮的政權穩定,和日本又大打出手,而失去朝鮮的清政府公信力全部喪失,最后不戰而失去全國政權,歷朝歷代沒有更迭如此徹底的例子。新中國成立后,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為我國爭取了數十年的和平發展環境,使得我們擁有了戰略威懾力量。
東北在近代歷史上已經取代了關中的歷史地位,使得東北者得天下成為一種格局,滿清龍興于關外后橫掃天下,近代,張督軍三次問鼎中原,日本以東北為基地,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解放戰爭中林彪率領大軍入關,氣吞萬里如虎。故東北關系全國政局,誰掌握東北就可威脅整個中華民族。
故日本軍國主義制定了,若征服支那,先征服朝鮮的侵華戰略。這自然是各個帝國主義國家深知的,那就是要侵略和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步就是全面占領朝鮮半島,朝鮮亡,則中國危,崛起將是夢,其實黨和政府也無法承擔丟失朝鮮帶來的沖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時局,那么朝鮮危機恰恰是政府凝聚民心的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是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一個起點。
因此,中國人民和解放軍擁有保衛朝鮮的天職,我們已經失去了半島的一端,那么現在的朝鮮必須要是我們的緩沖地,如果爆發第二次朝鮮戰爭,我將志愿入朝作戰,哪怕是充當炮灰也無冤無悔,我也相信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們為了民族的未來,再次踴躍入朝,續寫志愿軍的輝煌。
未雨綢繆,才可悠然自得,管他風云變幻,自可閑情信步。對于我們的敵人,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他們,并有能力消滅他們,在戰術上要有足夠的準備,慶幸的是我們的建軍理念是一切為打贏,因此我們的機動和應變能力,為打贏局部戰爭創造了條件和能力。個人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gaogangfu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