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不應回避正義之戰南海爭端該打就打
2011年06月29日 07:12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龍韜
6月22日《環球時報》國際論壇版刊登吳建民先生一篇文章《南海爭端,中國克制是種自信》,筆者以為,“克制”和“自信”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詞,怎么被吳先生畫上等號了?
如果這個等號是成立的,首先被顛覆的就是歷史。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先是朝鮮內戰,后是美國干預,但并沒有打到中國境內。
按照吳先生的邏輯,中國出兵顯然是不“克制”,那是不是因為新中國就不“自信”?
隨后美國發動越南戰爭,戰火也沒有燒到中國境內,中國卻嚴正警告美國“不得越過17度線”,這是不是也不克制、不自信呢?
同樣的事例還可以舉出西沙自衛反擊等一系列新中國歷史上“不自信”的戰例。
如果這個等號是成立的,現實也無法得到解釋。面對利比亞內部騷亂,美國沒有“克制”,那美國是不是不自信?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不顧日本激烈抗議,大搖大擺登上有爭議的北方四島,這是不是“不自信”呢?
舉目四顧,這世界上我們還能再找出幾個比美國和俄羅斯更自信的國家嗎?
盡管吳建民先生認為“戰爭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作用下降”,美國照樣還是一仗接著一仗打,在國際事務中不僅一點都不克制,而且根本就是一副尋釁的架勢。
美國不僅沒有“陷入困境”,反而按照自己的全球帝國路線圖,在伊斯蘭世界、中亞戰線和亞太地區,取得整體推進。
美國在三大戰場進退自如,各個擊破,倒是它的對手們在一個個地“陷入困境”。
吳先生在文章中說,“中國的自信來自于……鄧小平同志關于南海問題給我們確立的方針‘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據筆者所知,鄧小平同志在這八個字前面還有“主權在我”四個字。而這恰恰是目前南海爭端的關鍵詞。
文章還說,“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所謂大道理是從人類的總體利益、本地區人民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的”。
吳先生沒有說“人類的總體利益”是什么,但本地區人民的利益倒是說了,那就是“貿易額”。
不能否認這是該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之一,但要說這是各國人民的全部利益,筆者不敢同意。
很顯然,這世界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而為了貿易和投資那樣的“共同利益”,中國就可以置神圣主權于不顧,在領土、領海權益屢次被侵犯的情況下,只能克制,筆者更不敢同意這樣的邏輯延伸。
而且小平同志的原意也不是如此。現在南海的事實是,對方挾美自重,將中方的善意視為可以利用的機會,屢次挑起事端,甚至可以出爾反爾。
正如勝利不是靠撤退贏得的軍事常識所表明的那樣,和平也不能靠單方面的無原則退讓來換取。
面對無理無據且又無禮的要求和挑釁,任何克制都不能無底線,否則便是抱薪救火。
中國是世界上不多見的和平、和善的大國。中國追求和平發展的誠意是堅定不移的,也是舉世皆知的。但這絕不意味著應該絕對回避一切沖突或正義的戰爭。
關于南海問題,是打是和,國家自會依據最高利益定奪,不能一概地說打不好和就好,或者打就好和就不好。
該克制就克制,該出手就出手,這與自信不自信沒有關系,而與有沒有必要、有沒有把握有關系?!?作者是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戰略分析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