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兩會上的又一經典雷語。說此話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女士。面對如此雷人語句,實在令人添堵。很難想象此話竟然出自一位政協委員之口,還官居什么博物館館長?
70年代,在一部電影《決裂》中,似乎聽到過類似的話,“勞動大學”的招考人拒絕農民的孩子報考大學,說是“沒資格”。一位農民大伯氣憤地舉起布滿老繭的雙手說:“資格?這就是資格!”。而今,時過境遷,天地翻轉,反對農民孩子上大學的聲音再次響起,而且竟然堂而皇之地響起在兩會上,響起在人民大會堂里,豈不令人義憤而長思?如果此話出自普通家庭婦女之口,倒是有情可原。可是,堂堂的政協委員竟能噴出這樣的屁話,就不能不叫人問一句:王平委員對農民子女如此鄙視,試圖剝奪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你到底是不是吃糧食長大的?
王平女士何許人士,憑什么能夠身居館長要職,還能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屁股坐在人民大會堂里?可以肯定地說,絕對不是憑借真才實學成為“人上人”的。一個具有最起碼的學識與良知的人,是不會放出如此令人唾棄的屁話的,甚至恐怕連一個小學生也不見得有這般水準。王平女士身為特色精英,看來也不過是一介平庸之輩,坐在代表的交椅上,是對兩會和人民大會堂的巨大羞辱。明年,應該告假了,以免再遭唾罵。
按照王平女士的邏輯,農民就應該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那么,工人是不是也要時代世襲、永做職奴?以此類推,精英們就理所當然地要世代為官,永續豪門?王平女士的千金或公子更當承繼你政協委員的資格?農民的孩子上了大學回不到家鄉,就成了王平女士眼里的悲劇。那么,眾多“裸官”的妻子、兒女,侵吞了人民的血汗,拿著大量的人民幣投奔異國他鄉,在王平女士眼里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呢?你敢在大會堂里放一聲響屁么?農村留不住人才,在于農業生產方式由合作化走向了單干化,使農民子弟失去了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但,這不能成為反對農民子弟上大學的理由。相反,農村要想留得住人才,就必須恢復農業生產集體化、社會化,讓德才兼備的有識之士有用武之地。對此,王平女士為何熟視無睹、不敢直言?
王平女士應該知道,大會堂是為人民發聲的殿堂,不是信口開河、胡言亂語的大酒店。王平女士更應該懂得,自己也是血肉之軀,是農民們辛辛苦苦播種的五谷雜糧喂養長大的。忘恩負義、數典忘祖不是人類應有之德,阻撓農民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更是小人無恥的劣性,情理難容。如果王平女士非要置農家子弟世代蹲守田間地頭而后快,那么,我們還要再問你一次:你是不是吃糧食長大的?你可以反對農民的孩子上大學,農民可不可以反對你吃糧?
附:
3月9日,信息時報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提出““我們也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的觀點,在網上引來一片嘩然,截至昨晚8點,記者在網上瀏覽,網友們已發表上萬評論,參與評論的網友更是超過8萬人。對此,眾多網友呈現一邊倒,并不贊成王平的觀點。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衛生廳巡視員、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林曙光表示,不要將目前城市、農村存在的問題,歸罪于提高他人受教育上來。他說,這種事情要分開來看,改革開放30年,人民群眾的文明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畢業后希望有一個廣闊的天地是正常的。近年來,政府在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下了很多功夫,隨著國家政策的延續性,經濟的不斷發展,將來,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塊寶地,我們不要眼光短淺,只看到農村落后的一面,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了,經濟條件好了,那時候,那里才是風水寶地。這個平臺建設好后,人才自然會往農村流動。不能因為目前有這個那個方面的問題存在,就否認對人的素質教育的作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