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來到這個網站,也是應“就秦曉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的公開信”一文的簽名者之一、我的一個鐵哥們兒多次邀請才來這里看看。我看了“就秦曉涉嫌侵吞巨額國有資產的公開信”,也看到有這么多朋友留言表示支持樓主的意見,我也想與留言的朋友們說點意見。
對你們對摟主的支持,我完全理解,但不能茍同!
說理解,是因為世風日下,大眾對于腐敗已經深惡痛絕,一經提及,不管事實如何,不管是否別有用心,腦袋一熱就隨聲附和.從樓主提供的事例表面來看,似乎問題非常嚴重.但稍有點常識的人應該知道,任何一個由國務院管轄的國有大型企業,任何重要決策都不可能是一個人能決定的,即使是董事長或總裁,更何況是涉及十幾億至上百億的交易.凡事不能聽一面之詞.如果秦曉真如樓主所述是個"巨貪",證據確鑿,在目前國內這種形勢下,他再有后臺也無濟于事.
但如果事情有出入或不是事實呢?也好辦,時間可以驗證.俗話說得好: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壞人早晚會得到報應,好人也終能討回清白.網上最近不是一再熱發巨貪秦曉已"潛逃"嗎?可他還是出現在兩會上,謠言不攻自破.相信在這里留言的朋友是能夠看到結果的.因此,我又不敢貿然茍同對這封“公開信”的支持!
我在香港的媒體也看到過有關秦曉的報道,摘錄如下:
在秦曉擔任(招商局)董事長的10年間,招商局集團總資產由496億元增長到2682.76億元,增幅441.2%,年復合增長率20.64%;年利潤總額由12.91億元增長到178.52億元,增幅1282.61%,年復合增長率33.89%。近10年來,在秦曉董事長的帶領下,招商局集團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進行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用3年時間重整了一個招商局、用3年時間再造了一個招商局,并又用了3年多的時間在“新的再造工程”的征途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此期間,招商局集團面對過兩次大的金融危機——秦曉董事長帶領招商局走出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后的陰影,也以“扛”和“看”的方針帶領招商局頂住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得招商局集團基本保持了穩定,并較快地恢復了增長。特別是在2009年,招商局集團成功應對金融危機,實現平穩增長,利潤總額178.52 億元,凈利潤97.99億元,集團利潤總額在央企排名第7位。
2003年,秦曉被《中國企業家》雜志評選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袖”之一。當時的評委們認為,“秦曉對于大型企業集團管理的實踐和理論恐怕走到了很多國有企業領導人的前面,即使與從市場風雨中拼殺出的民營企業家相比也毫不遜色,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家民營企業比中信、招商局集團更大,所以,當秦曉開口談他是如何梳理中信、招商局集團母子公司關系的時候,企業家同行們應該凝神傾聽。”但秦曉一直否認自己是一個企業家,他認為國企沒有企業家,“沒有人認為我是一個堅定的國企支持者。”秦曉認為,“國有企業是遺產,是計劃經濟的遺產,也是有中國特色的。我們現在的任務,從微觀層面看應當把它搞好。從宏觀層面看,應當把它逐步地分散到社會和民眾手里去。”
這兩年來,秦曉或親自撰文,或在接受訪談時,一直在闡述他的中國現代社會轉型觀: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一直是在追求物質層面的“現代化”,而非價值層面的“現代性”。
2010年,秦曉的兩次演講備受關注。
5月9日 ,在劍橋大學中國同學會論壇上,秦曉發表演講時稱,“我不贊同時下的所謂‘中國模式論’,并對其表現出的民族主義和排斥歐美文明的情緒保持警惕和擔憂。”他表示,中國經濟的發展呼喚新的改革議程,在新一輪的經濟改革中應以政府職能轉換為中心,重點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國家資本社會化、土地收益分配公正化”等。
7月19日 ,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畢業典禮上,秦曉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有序地、公平地將龐大的國有資產分散到民眾手中,這是經濟發展的目的、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這樣做也有利于政府將更多的資源配置到公共服務領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