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旭日陽剛這對農民工組合,他們在出租屋里面光著膀子演唱《春天里》這首歌曲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也包括不少外國人),甚至連省委書記都感動得熱淚盈眶。農民工的這首《春天里》視頻,到底蘊含著什么東西,以至于引發了整個社會的追捧?從“感動”這個詞出發,我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個視頻所蘊含的“五蘊資源”。所謂“感動”,因“感”而“動”,“感”是受蘊,指感官接受到的信息;“動” 是行蘊,指人對這些信息作出的“外在反應”。《春天里》這個視頻,有很多出外打工者非常熟悉的符號:簡陋的出租屋,凌亂的架子床,紙糊的墻壁,灰暗的布簾,斑駁的鐵門,矮方桌,小馬扎、啤酒瓶.......,視頻上的這些背景“符號”所傳遞出來的信息,無一不彰顯出房子主人的生活,原本想在“生活”前加 “苦難”兩個字,但一想想這樣的生活是何其普遍,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這樣活著,實在不忍心在這些人心里再蒙上一層苦難的陰影。幾年前當代的孔學大儒于丹小姐(非指“失足婦女”),呼吁人們將“苦難”煮成“茶香”,粗看似乎頗有道理,細想則會讓人不寒而栗。老僧非常討厭孔儒們的矯情和虛偽,別人在經歷“苦難”時,孔儒們卻忽悠人說今后這一切都會變成“茶香”,讓人安心的呆在爐火上,溫良的等著自己被熬成“茶香”。孔儒用心之刁毒,由此可見一斑。魯迅于禮教之中只看到“吃人”兩個字,作為后人,我們更應該看出他們是如何烹煮之后再吃人的。人們看著的是旭日陽剛的視頻,感受到的卻是自己的生活,相似度越高,感受就越強烈,激發起來的感觸、回憶、想象等思想活動就越豐富,從而對“旭日陽剛”他們的支持度就越高。當然,這些只是視頻背景信息給人的感動,真正打動全中國的卻是他們吶喊出來的一句歌詞:“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在這春天里”——“老無所依”,正是這個時代的群體焦慮。
“老有所依”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期盼,屬于“想蘊”。而旭日陽剛的“春天里”之所以能夠激起這么強烈的共鳴,實在是因為“老有所依”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稀缺資源(想蘊資源)。除了公務員這個群體之外,幾乎所有的人(無論貧富)都對自己能否“老有所依”持懷疑態度。以前有“養兒防老”的說法,而當下的現實卻是“養兒啃老”,何況還有計劃生育政策擋著呢,中國的老齡化已然來臨,“老有所依”實在不易。窮人自不必說了,富人實際上也對自己擁有的金錢是否足夠讓自己“老有所依”缺乏自信。所以,凡是不是公務員的人們,都只有一個念頭,掙更多的錢,占有更多的資源,為自己的未來留下一點保障。很多人削尖腦袋想擠進公務員隊伍,所求無非就是一個“老有所依”的保障罷了。當然,“老有所依”的實質是對未來的保障,而不單單是指退休養老。那么捫心自問,我們現在對自己的未來有把握嗎?我想大多數人都不可能給出肯定的回答。為什么會這樣呢?中國人這么勤勞,是世界上人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實實在在的“人均”第一啊,這么大的人口基數要取得世界第一真不容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了三十多年,怎么反而搞得大家對未來那么恐慌那么無助呢?“老有所依”在當下中國成為稀有資源,這并不奇怪,因為這本來就是設計師們設定的計劃之一。
當年“計劃經濟時代”,讓人“老有所依”是每一個“單位”的天然職責,當然,也是后來改革大師們口中的所謂“包袱”。那時候,每個人都有一個“單位”,無論是村委會、居委會或者工廠、商店、機關,統一的“馬甲”就叫“單位”,不同“單位”享受的社會福利略有不同,但與現在相比,那時候的差距并不大,大大小小的單位擁有相似的組織架構,涉及到“老有所依”的科室主要包括“醫務室”、勞保科、人事科、工會等,只要條件許可,大多數單位都會有老年活動室,里面象棋、撲克、門球等老人娛樂工具總會那么一些,退休的老頭老太們往往會聚集在哪里耗時間。關鍵的是這一切都是免費的,那時候還沒有“消費娛樂”的概念,每到端午、重陽、中秋等節假日,單位會為退休的人組織茶話會,春節時單位大大小小的領導都會給退休“職工”拜年(注意,是職工啊,而且往往是所有的退休職工都會有人專門拜年),現在中央領導的下基層拜年實際上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很不“與世接軌”,建議今后“普世”領導最好帶著家人去北戴河、九寨溝這類風景名勝地過春節,就象奧巴馬帶著家人去戴維營度假一樣,這才算是有徹底 “接軌”的派頭。那時候,即使退休的職工去世了,單位往往也會組織召開追悼會的。以現代企業家的眼光來看,那時候的“單位”領導可真累啊。是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領導是很累的。后來,改革了”小崗“啦,砸“三鐵”了(最終只砸了工人的鐵飯碗、鐵工資,涉及到領導的鐵交椅卻巍然不動),不“養懶人”了、下崗啦、重頭再來啦。于是,一切都不一樣了。人人都“老有所依”,人人都對未來有把握,那不就是“養懶人”嘛?那還怎么激發“效率”呢?就是要逼得大家都對未來很惶恐,這樣才可以逼著每個人都去“競爭”,每個人都去“搶”,都去“逮老鼠”,于是社會整體效率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這就是某些人頭腦中的改革方案。所以,旭日陽剛能有今天的爆紅,那還得好好感謝當年的“地雷陣”,如果沒有他當年勇敢的“砸三鐵”,工人們還有“鐵飯碗”,“老有所依”本不應該成為問題的。
一句“老無所依”,讓整個中國潸然淚下。難道還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嗎?讓人老有所依,比立一萬座孔子像都管用。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