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方時空: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用投訴信息牟利》的節目播出后,輿論有些嘩然;題為《315投訴網被指敲詐 多家家電企業大倒“苦水”》一文道:維權網站“勒索門”被曝光后,涉事雙方的態度變化值得玩味。昨日(1月6日),被指敲詐的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仍然惱怒未消,不過已將前一日指責九陽公司“誹謗污蔑”的稿件悄然撤下,替換上了中國電子商會的力挺聲明。而九陽公司在央視出鏡、踢爆“潛規則”之后,出乎意料地低調避人、一言不發。...電子商會呼吁央視提供完整的采訪錄像,以供徹查。(2011年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
然而,這種“老子”查“兒子”的“勒索門”,能有幾分真相呢?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這樣的查處不是拖得輿論關注度下降后不了了之,就是真相之后又涌出更多需要厘清的真相,仿佛真相如“近看成林側成峰”一般。如“李剛門事件”、臺州“房票門”應當并未塵埃落定,浙江“樂清事件”和河南正陽又現“碾死門”就接踵而至了,再加之《媒體列舉2010年真相未被揭開新聞事件》,等等諸如此類的需待解真相,真相又在哪里呢?
而企業又是消費者投訴網站的會員,又怎么不使人產生瓜田李下的聯想呢?又怎不讓人想到當年的“牙防組”呢?
題為《懷寧血鉛之淚:問題項目由環保局引進》報道所述的監管者成為了招商者,這監管能不缺位嗎?由此再來看“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國乳業的困境,又何嘗不是監管者造成的呢?當被監管者成為了監管者的“錢袋子”,或“羊毛”,真相也恐多成為了“雪藏”吧。
諸“神”該歸位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式的監管、或“神游”式的監管,損害大眾利益的監管,這不如說是即在害企業,也在害經濟,還在一點點的瓦解執政基礎和公信力、依法治國的政治基礎,也必將使得我們在眾多方面的競爭力和軟實力大打折扣。近期“最雷人政府網站調查”、“七成人滿意反腐”遭到輿論的廣泛質疑和題為《程維高曾一口氣撤17個縣委書記 坦誠自己很霸道》報道中的如“劉曉回憶,程維高并不覺得自己在河北有太多錯誤,他覺得自己是陷入了一場角力落敗\‘是!我是很霸道。但是,這一切都要放在政治體制上來觀察。這個體制讓我有權力霸道,但是,現在我卻沒有任何機會去申訴、去說明自己的冤屈啊’”等敘述,不就是很好的佐證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