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商品社會的破壞力
劉仰
·
2010-09-15
·
來源:烏有之鄉
首先必須指出,商品經濟有它的好處,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一直很發達。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當今西方社會的商品經濟已經越過了這個度,到了無孔不入、無所不及的地步,其負面影響就變得非常突出。關于商品經濟的好處,人們已經說得太多,無需本人畫蛇添足。本文只針對商品經濟的害處,扼要說點看法。
過度的商品經濟首先導致人們道德感的喪失,其主要表現就是金錢成為衡量道德的標準。它往往得出一個結論:有錢才有道德,沒錢就沒有道德。并且,商品經濟還用很多種方式強化這一結論。比方說,一個人在賺錢的時候如何不擇手段,往往不是很重要。等到他賺了錢之后,開始搞點慈善,其道德形象立即改觀,彷佛以前的不道德手段都可以一筆勾銷。這種狀況造成的結果是,一大批還沒有賺到大錢的人,對于自己用不道德手段賺錢,沒有多少內疚,似乎只要等到以后,也搞一點慈善,就可以把自己洗白。商品社會經常認為只有慈善家才有道德,慈善做得越大,道德水準就越高,就越成為社會的榜樣。而要學習這個榜樣,就必須先賺錢,但對于如何賺錢,商品社會卻只有法律標準,沒有道德標準。事實上,一個挨餓的人,讓出自己的部分食品,分給另一個挨餓的人,這個行為所體現的道德感,絲毫不比有錢人的慈善來得差。但是,在商品經濟社會,忍饑挨餓者的道德品行,很少能進入輿論關注的領域,更不會像有錢的慈善家那樣被大力弘揚。
對于更多的普通人來說,商品社會還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于快樂的認識。無數人都把購物、消費當成唯一的快樂,實際上就是把索取當成快樂。而工作,作為一種付出,在金錢價值衡量下,往往總是計算少付出、多獲得。商品社會最華麗、最能制造尊嚴的地方,幾乎都是消費場所,而生產或工作場所則常常是壓抑、機械、沉悶的。然而,消費的快樂總是短暫的,因為商品經濟總是不斷制造新的消費追求,力圖以最快的速度淘汰舊的消費,人們便因為追逐商品消費的快樂,而成為被刺激、被驅使的動物。
人的很多快樂其實來自于人與人的關系,其中,尤以家庭關系最為重要。當家庭關系融洽,家庭生活豐富,一個人便能得到很多無私的幫助。在商品社會看來,如果一個人能夠依賴家庭,那么對于商品消費的依賴就會減少,因此,商品社會總是想方設法地破壞家庭的功能。比方說,一個家庭如果自己做飯,就能減少不少開支,但這樣就不利于飯店、餐館的繁榮。于是,商品經濟總是要引誘人們離開家庭到飯店去吃飯。即便在家里做飯,商品經濟也要提供大量的半成品、制成品,以消費的方式強行介入家庭。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都是自己做酒釀(醪糟),幾乎沒有買過酒釀,自家做的酒釀味道很好,但是,現在已經很多年不做了,因為市場上可以方便地買到。快餐更是以簡捷、規模的方式,向家庭做飯發出最嚴重的挑戰。家庭的堡壘僅從做飯這件事上,就在商品經濟的進攻下,失去了大片領地。再比如說,家庭成員的談話,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內容,但是,商品經濟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的談話大為減少,大家都圍坐在電視前,聽別人說一些與家庭無關的話。父母本來該教育孩子,但是,在商品社會里,父母往往對孩子說:看電視去!電視也確實有強烈吸引孩子的內容,從而讓一個人從小就成為商品經濟的俘虜。
除此之外,家庭本來還具有養老的功能,而商品經濟以養老金、保險等方式取代了家庭養老的功能,養老金、保險本身也成為進一步賺錢的手段。姑且不說養老金、保險能否徹底兌現,就算能夠兌現,它所兌現的也只是吃飽穿暖的物質內容,家庭養老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感情的維系,都在養老金的金錢數額下,蕩然無存。商品經濟對于家庭的破壞是非常巨大的,它的背后是這樣一個邏輯:如果一個人在很多方面能夠依靠家庭的無私,那么,這個人對于商品的需求就會減少。因此,為了商品的繁榮,就必須打破家庭的親密,或者必須讓無數商品直接介入到家庭之中。傳統家庭的很多行為,現在大都成為必須用金錢購買的對象,連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往往都有明顯的金錢成分。商品社會破壞家庭的后果,使得每個人在很多時候都成為無助的個體,要想獲得幫助,便只能依賴各種各樣的商品,例如心理治療。本來由家庭可以支撐的個人生活,不得不靠商品來支撐,商品經濟由此而發達。但是,無數人往往因為失去感情維系而陷入孤獨,連撫平孤獨的安慰都有大量的商品。如果說家庭的穩定是社會的根,那么,商品經濟已經挖掉了這個根,商品經濟社會成為無根的社會,人們成為無根的人。它進一步促使人們所有的欲望都通過購買來滿足,并且把購買的快樂變成唯一的快樂源泉。沒有錢便沒有快樂,更何況道德。
一切,都等到有了錢之后再說吧。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