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美女競逐豪門說明了什么?
據《廣州日報》報道,近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正在舉行一場規模浩大、吸人眼球的征婚選美活動,參與活動的富豪的準入門坎是3000萬元個人資產,報名門票為18萬元。據稱,業已報名參加的有身家數十億元的美籍華人,有金融巨頭和地產大鱷等,其中最低資產也在億元以上。參與競逐活動的5萬名美女則要經過海選、面試等諸多環節層層篩選方能脫穎而出,最后從中選出18人作為富豪們所拋繡球的接球人。5萬名美女競爭18個“富婆”(富人老婆)名額,且不說只有不到萬分之四的入選幾率;且不說富豪們要為此“流失”大筆的銀子;美女們要為此付出時間、精力、金錢的代價,且不說此類活動能產生什么樣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自然是有的,但無疑都流進了主辦方的口袋,國家社會收不到任何效益);單就活動本身的意義,只能說又是一次炫富的噱頭和金錢的游戲。其目的十分明顯:為富者借此嘩眾取寵,炫耀自己顯赫的身份和財富,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抬高自己的地位,獵取欲念中的美色獵物;組織和策劃者借機沽名釣譽,擴大影響,斂財聚錢,名利雙收;競逐者空費時間、精力和錢財,徒增懊惱、沮喪和感傷而已!不是嗎?0.036%的入選率,意味著絕大多數美女只能“望富興嘆”,“干望豪門而不得入”,“一夢醒來終是空”,免不了遭淘汰、被涮掉的命運;最后“苦”的是廣大的普通公眾,如此的炫富、露富、獵奇、獵艷,對他們的心理、心靈和精神所形成的沖擊與傷害將是巨大的、不可磨滅的,除了增加他們對社會貧富不均現象的憂慮和怒憤之外,實在看不出其中還能透視出什么有益和積極的信號。
按理說,富豪們花的是自己的錢,是在行使自己追求愛情的權利,沒有對他人構成侵權,本亦無可厚非;美女們也是在彰顯婚姻自由、自主的婚戀觀念,表達自己追求幸福,嫁入豪門的訴求,輿論和公眾也無權指責。但我想很多人一定會贊成筆者的拙見,即此話只能限于理論意義上的范疇,卻實在是經不住生活實踐和社會效果的推敲和檢驗。
理由如下:一、生命是由細胞構成的,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社會是由家庭組成的,整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從這個角度講,每個個體都寓于整體之中,每個個體行為都會對整體產生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真空之中,不可能游離于社會之外而單獨存在,個體活動無疑要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就是這個道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走在街上,碰到外地游客或外賓,你的言談舉止就代表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的形象,而就不只是你個人的行為了。因此,富豪們炫富的選美行為也必將對社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帶來沖擊的效果。二、愛情、婚姻是人類感情生活的升華,是兩性關系的至高境界,而要實現這種升華和達到這種境界,則必須由雙方在平等、自愿、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礎上共同去開拓、培育和呵護她,才能完成這一神圣的使命。而象為富者采用這種依仗金錢和財富去獵取、攫取愛情的手法,無異于把婚姻和兩性關系等同于一種市場交易的買賣關系;維系在金錢和權勢基礎上的婚姻生活能否得到身心愉悅的幸福?能否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無疑是個未卜的未知數。三、人是社會的人,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萬物之靈。人的所有物資和精神活動都應該受到社會道德力量的制衡和約束,不然的話,這世界還成何體統?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后轉而追求情欲的愿望是人的“食色性也”的本能,本不該苛責,但這種情欲的滿足卻不能凌駕于社會道義和道德準則之上,不能逾越人文理念和公眾輿論的底線,然象富豪們這樣“恃強選美”(財富和權力實質上就是一種強權勢力)的獵艷行動說白了又和古代皇宮大內的選美、掠美有什么兩樣?所不同的是,皇室選美是依仗皇權和金錢強搶明奪,而富豪們則是憑借財富與權勢挑逗利誘;這又和奴隸主在奴隸市場挑選奴隸有什么兩樣?如果沒有身份、地位、背景,僅憑美貌嫁入豪門的美女恐怕也只能淪為人家的性奴。5萬名美女要接受18個富豪挑剔眼光的審視和篩查,據稱其中一個環節就是請了專職的面相師,看你是否有旺夫的面相,沒有這個先天特長,其他條件再好也不會榮幸受到恩寵。這又和 牲口販子在牲畜市場挑選牲畜有什么兩樣?令人驚訝和遺憾的是,女性的人格、自由、尊嚴被蹂躪踐踏到如此程度,而數萬名美女竟甘愿獻身,投懷入保,趨之若鶩,樂此不疲,這是怎樣的一種被嚴重扭曲的人生心態和社會奇觀啊!若筆者猜測不錯的話,這些敢去報名應試的如云美女,恐怕有很多應該是擁有高學歷、高資歷甚至較好家境的白領藍領、知識女性、大家閨秀和富室千金 以她們的學識、
閱歷和見識,應該知道“侯門深似海”的古訓,應該懂得“門當戶對”的婚姻潛規則,但她們卻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著“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的“驚人壯舉”,不能不讓人深切地痛感,這又是一種怎樣的人性的悲哀和社會的悲哀!
富豪們選美、選秀的鬧劇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從上海灘幾十、上百萬元的報刊征婚到雇用男女公關模特到大學校園去獵艷選新;從若干年前富人的自行車尋親隊到今日電視專題節目中名車豪宅的愛情誘惑,此類金錢示愛、財富傳情的征婚鬧劇日漸升溫,愈演愈烈,已成為一種人們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社會常態現象。這除了說明社會拜金猖獗,物欲橫流,道德淪喪,世風日下外,也表明人們久受刺激的神經早已變得麻木、遲鈍,處于渾噩的狀態。“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成了無可奈何的人們給此類現象作的注腳以作為一種自我安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