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西安擬建成國際化大都市 要半數西安人會說英語》一文道:“從今年起,西安計劃用10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城市人口達1000萬以上\參照國內外國際化大都市經驗,最后形成“對策”,提供給西安市委、市政府作決策參考\課題組副組長、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員張永春稱:‘這個課題中包含很多具體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認500個繁體漢字和會說900句英語,既要誦讀唐詩、宋詞,也要誦讀歌德、普希金,要弘揚西安偉大的城市精神。’”
那么,什么是國際化大都市呢?又是否有所謂的“國際”標準呢?
相關資料介紹說:“國際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蘇格蘭城市規劃師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來的,目前關于國際化大都市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義”。而不論是“國際上有代表性的兩種解釋定義”,還是國內諸多人士的解釋、或理論定義,關鍵的因素其實就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金融、海\空運中心;或者什么會展中心、創業中心、至少是30個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服務\娛樂業發達、城市人口達到千萬以上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具有影響力,或軟實力。
就西安計劃用10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的報道來看,其不如說是在建國際化大“堵”市,是在逼市民不務正業。
因為,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城市已經意識到所謂的國際化大都市所帶來的一個非常嚴重后果就是“城市病”、“大城市病”;其主要特征就是“公共資源十分緊張,人口與資源的矛盾極其尖銳,環境惡化,并使得相關的教育、衛生、交通、水電氣等公共事業會因為人口的迅猛增長而日益緊缺”。雖然大城市往往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等,但競爭將會更加的慘烈,反而會造成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甚至是產生大量的精神疾病患者;同時,生活等各方面的成本支出也是巨大的,高昂的房價\房租還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這些問題的存在,又在反過來阻礙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而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正如火如荼的的舉行著,諸多國家展示的治療城市病的方法,難道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警鐘嗎?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建設“健康城市”,不就是為了解決“城市化”病的弊端嗎?
匪夷所思的是,所謂“國際化大都市”的眾多弊端、惡果就在我們面前,可我們似乎是視而不見的。況且,從眾多的新聞報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國家都已開始注重城市自身的特點來發展,或打造某種品牌,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如寶萊塢、硅谷、水上威尼斯、巴厘島等。遺憾的是,我們的不少城市卻還在搞包羅萬象、五臟俱全式的所謂“國際化大都市”,這樣的大都市,不就是大“堵”市嗎?而眾多跨國公司之所以要搬遷總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就是不堪忍受大“堵”市所帶來的諸多弊端,進而影響到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和利益嗎?
為什么說是在逼市民不務正業呢?試想,如今在升學、就業、討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是很緊張的,或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城市化病”的具體表現形式,精神壓力大、睡眠不足等也困擾著眾多人士,加班加點對很多人士來說也如家常便飯了吧。那么,面對這樣一個生活現實,有多少人士能夠心無旁鶩的去背誦詩詞歌賦呢?除非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和尸位素餐者吧?況且,對于科技工作者、企業等部門的職工來說,提高研發能力、技術等方面的能力是不是才是應有之義呢?
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么是“西安偉大的城市精神”呢?難道就是裝裱上古文、外語的衣裝嗎?如此,又怎樣的體現現代人的科技、文化、人文思想等各個方面的精神風貌呢?
其實,就城市影響力、或軟實力來說,西安本就是一個有著國際影響力和具有天然競爭力的大都市。因為她有著別人根本就不可能有的秦兵馬俑、半坡遺址、碑林、驪山和保存較完好的古城墻、古建筑等等;真可謂是處處存在著世間獨一無二的古今人文遺存,還有著很深厚的文化積淀... ...套用古人的詩句說:不識西安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城”中?;蛞矐灹怂自捳f的“騎驢找驢”,找來的還是一個“堵驢”。不是嗎?
有意思的是,一說到提高素養、文明等方面的問題,板子總是打到他人身上,就如中國股票市場一說到投機,總是拿中小投資者說事一樣??晌覀儸F眾多城市存在的問題是不是特權的驕橫跋扈?暴力拆遷的不絕于耳?一些政府機構不僅門難進、臉難看,還辦事效率低下呢?甚至某些地方貪污腐敗致使黨和政府聲譽和形象受到嚴重的損害呢?這些問題,是不是都在嚴重的影響著城市的品質、人文素養的培育、美譽度和國際影響力呢?這些恐怕才是影響我們城市國際影響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的障礙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