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畢竟是自然的一部分,國家畢竟是組織起來的人們創造的另3類“生命體”[1]。既然是生命體,它就不能脫離自然環境而孤立成長,與中世紀自然農耕經濟不同的只是,近現代以來導致氣候變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又增加了包括由工業“溫室效應”持續增長的因素。農業時代的降溫引起的只是歉收和戰亂,工業時代的氣溫升降變化,卻可改變全球地緣政治結構并對其中的國際關系和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一、IPCC的預測和結論
19世紀80年代始,中國氣溫開始急驟上升。
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其主要任務是為國際社會就氣候變化問題提供科學咨詢。
根據IPCC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地球整體的平均氣溫在20世紀的100年間上升了0.74℃,盡管氣溫不是直線上升的。這一趨勢大于IPCC第三次氣候評估報告給出的0.6℃。[2]從20世紀初開始到40年代,尤其其間的20~30年代,氣溫上升尤為明顯。到20世紀40年代氣溫上升的勢頭開始放緩,至70年代,“地球進入了20世紀相對寒冷的時期”,其間“50年代到60年代為最低點”[3]。70年代后,地球的平均氣溫再度回升,到80年代中期以后,溫暖的趨勢開始變得顯著,其特點是與包括20世紀以來的此前比較,其上升速度“前所未有”[4]。
海平面的逐漸上升與變暖相一致。自1961年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為每年1.8毫米,而從1993年以來平均速率為每年3.1毫米,熱膨脹、冰川、冰帽和極地冰蓋的融化促使海平面上升。已觀測到的積雪和海冰面積減少也與氣候變暖相一致。從1978年以來的衛星資料顯示,北極年平均海冰面積已經以每10年2.7%的速率退縮,夏季的海冰退縮率較大,為每10年7.4%。南北半球的山地冰川和積雪平均面積呈現退縮趨勢。[5]
2013年9月27日,IPCC第一工作組第五次評估報告的《決策者摘要》[6]發布,拉開了IPCC第五次評估系列報告陸續發布的序幕。該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第十二次會議于2013年9月23~2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各國政府代表9月27日在斯德哥爾摩簽署了IPCC第一工作組有關氣候變化的自然科學基礎報告的決策者摘要,隨后報告全文于9月30 日公布。2014年11月2日,IPCC在丹麥哥本哈根發布了第五次評估的《綜合報告》。
在第四次報告的基礎上,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根據新的觀測結果認為:1880年到2012年,全球平均氣溫大約升高了0.85℃,這一趨勢大于第四次報告給出的0.74℃。其間,陸地比海洋增溫快,高緯度地區增溫比中低緯度地區大,冬半年增溫比夏半年明顯,1983年~2012年是過去1400年來最熱的30年。
近20年來,格陵蘭冰蓋和南極的冰儲量一直在減少。1992年到2001年間,格陵蘭冰蓋的冰儲量約減少340億噸,南極冰蓋的冰儲量每年約減少300億噸,2002年以來,格陵蘭和南極冰蓋冰儲量減少的速度明顯加快,每年大約減少2150億噸和1470億噸。1971年到2009年間,山地冰川每年約減少2260億噸。1979年以來,北極海冰范圍每十年縮小3.5%~4.1%。夏季縮小最為明顯。由于臭氧洞、特殊的海陸分布以及巨大的冰儲量等因素,南極海冰范圍卻是以每10年1.2%~1.8%的速度增大。20世紀中葉以來,北半球春季積雪范圍明顯縮小。1967~2012年,北半球春季積雪范圍每十年縮小1.6%。
全球海平面從1901年到2010年上升了0.19米。19世紀中葉以來,海平面上升速度比過去2000年要高,而且還在不斷加速。1901~20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每年1.7毫米,到1993~2010年高達每年3.2毫米,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海平面上升量的3/4是由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熱后膨脹造成的。
第五次評估報告預測,與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全球地表溫度將上升0.3~4.8℃。未來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將超過1971~2010年間每年2.0毫米的速度,到21世紀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26~0.28米。其中的30%~55%來源于海水受熱后的體積膨脹,15%~35%來源于冰川融化。隨著全球地表平均溫度的上升,北極海冰范圍將繼續縮小,北半球春季積雪也將減少,全球冰川體積將進一步縮小。到21世紀末,北極海冰范圍全年都縮小,9月份北極海冰將少43%~94%,2月份將減少8%~34%;北半球春季積雪范圍將減少7%~25%,全球冰川體積將減少15%~85%。[7]
氣候變化對北極地區的影響日益加大。據監測記錄顯示,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北極大部地區氣溫均較往年高出3°C,地面溫度也較往年高。北極氣溫增幅持續高出全球均溫增幅。2015年9月11日,北極海冰面積縮減至441萬平方公里,是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歷史第四低值。歷史第三低值出現在2011年,第二低值出現在2007年,歷史最低值則出現在2012年。2015年的歷史低值水平與2011年十分接近。事實上,在過去的9年間,北極的海冰覆蓋面積是有衛星觀測以來最低的9年。自20世紀80年代后,北極的多年海冰數量急劇下降。1985年,海冰總量中有20%均是多年冰,但2015年3月多年冰僅占總量的3%?,F在北極海冰中一年冰達到70%,而20世紀80年代時一年冰僅占35%左右。2016年3月21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5年氣候狀況聲明,稱2015年全球氣溫再次打破記錄,2015年是自有現代觀測以來最熱的年份,比1961年至1990年平均氣溫高出約0.76℃。其中,93%的熱量被釋放到海洋中,并已經傳遞到2000米深的海洋中,這也創下了一項新的記錄。增加的海洋熱量對過去6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貢獻約為40%,預計還將對未來海平面上升產生同樣的影響。北極海冰面積持續減少。2015年2月25日,北極日最大海冰面積成為有史以來最少,這一記錄在2016年又被刷新。[8]
二、與IPCC相反的預測和結論
當然,也有科學家對IPCC的報告提出質疑。中國學者崔偉宏、承繼成與美國學者S.弗雷德•辛格(S.FredSinger)、法國學者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9]聯合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一書批評“IPCC的氣候模式中的一些參數存在著嚴重的不確定性,因此很多應用氣候模式得到的模擬結果與實踐觀測數據存在重大差異,甚至是互相矛盾”[10];IPCC提出的“20世紀全球變暖的結論不符合事實”[11],而“IPCC報告指出五十年來全球氣候變暖,而且很可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主要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結論既不符合客觀實際,又違背氣候變化歷史發展規律。”[12]作者指出“根據歐洲、美國以及極地等最近15年實際觀測溫度的記錄數據證明,全球溫度并沒有加速上升,而且可以確定氣候變冷的趨勢正在開始”[13]。作者以反潮流的立場得出結論:
在自然界,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地球這個復雜的系統自組織作用形成一種準穩定態的非平衡結構,地球系統在維持與改造著這種非平衡結構的過程中,持續不斷地改變著全球的環境狀態。[14]
大量實驗顯示:在千年的時間尺度上,全球氣溫變化主要驅動因素是自然,包括太陽活動及受其控制的宇宙射線對大氣中云層的驅動、地球的自組織作用、地球系統的演化作用等。古氣候變化規律和現代氣候變化也證實了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同時氣候變化具有波動性、周期性和不確定性特征。[15]
到2014年時,地球溫度將要圍繞著1998~2005年期間的最大值變化,然后小冰期就開始了。我們預測,到21世紀的中期,會發生太陽常數的變化和太陽能量的減少,即下降0.2~0.5℃,按照我們評估,這個情況大約會在2045年(±11年)~2055年(±11年)發生,屆時將會產生深度的小冰期寒冷。我們還沒有計算出到底有多寒冷,從蒙德極小期來推測,當時地球減少了1~1.5℃。對俄羅斯來講,這個溫度具體減少多少我們還在研究。對我們星球來說,1.5℃好像并不是很大,但這是平均溫度。由于地球是一個球形的形狀,同時它又是一個不規則的形狀,在赤道這個溫度減少可能沒有感覺,但在中高緯度,就會明顯地感到寒冷。比如說蒙德極小期時,塞納河等都冰凍了,那時候在俄羅斯量測到的小冰期溫度低于平均溫度4℃。從歷史資料看到,格陵蘭那時候覆蓋了大量的冰層,人們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芬蘭和瑞典丟失了大約一半的居民,其中一部分移民到溫熱的地方和溫度比較高的地方,以便躲避寒冷。[16]
2007年北極冰層的面積開始減少,在未來幾年它的厚度將會增加,冰川覆蓋會擴展,這個變化非常重要。[17]
應該指出,北極地區冰川的面積確實曾經減少過,但是這個現象只是發生在2007年之前,2007年以后,這個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2008年,北極地區冰川面積增大約50萬平方公里,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因此,沒有任何理由再繼續認為由于地球變暖造成北極地區的冰雪融化。2007年以后,北極地區的冰川面積在增加,而2007年以后更高的溫度增長也沒有再出現。[18]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恐慌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海平面出現加速上升及人為因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海平面上升。[19]
但是,上述兩種截然對立的意見,其焦點并不在歷史而在對未來預測及其原因的判斷上。雙方都承認20世紀下半葉世界氣候持續增溫的現象,比如后一種意見也認為“相比于1951~1980年的平均氣溫,1950年和1960年屬于寒冷期;1970年至今屬于溫暖期,其中1990年是20世紀最暖的年代,20世紀年代間最大升溫幅度為0.27℃,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氣溫雖然依舊高于1951~1980年的平均氣溫,但氣溫已出現下降趨勢”[20]。“近60年來,年代際氣溫增加幅度最大的是1990年,21世紀初氣溫雖然仍處于暖期,但已出現下降趨勢。”[21]二者不同的只是對20世紀末出現的升溫原因的解釋和對未來的預測。
三、氣候變化對世界及其中北太平洋地緣政治的影響
筆者無意于討論未來幾十年氣溫可能出現的走勢——因為這已超出了本文的主題,在此我們需要討論的是上述兩種氣候場景的出現將會對世界及中國地緣政治及其安全的影響。而比較而言,兩種前景對世界地緣政治及其安全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IPCC指出的氣候持續升溫的前景對世界地緣政治的影響是結構性的,而后一種趨勢并不影響地緣政治及其國際安全結構。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即IPCC描述的增溫趨勢及其影響。
根據IPCC第五次報告,到21世紀末,全球冰川體積將進一步縮小,北極海冰范圍全年都縮小,9月份北極海冰范圍將減少43%~94%,2月份將減少8%~34%;北半球春季積雪范圍減少7%~25%[22]。
這樣的結果意味著到本世紀下半葉,北極航道將基本開通;而北極航道的開通將使世界地緣政治出現自蘇伊士運河開通以來第二次大變動。
北極除東北航道外,還有西北航道,統稱為北極航道。從海上運輸效率的角度,北極航道較世界其他傳統比如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可減少12~15天航程,所以航海界也把北極航道稱為“黃金水道”。
2009年7月23日,兩艘德國貨輪從韓國東海岸的蔚山港出發一路向北,橫穿北冰洋,最終抵達荷蘭的鹿特丹港。此次航行開創了商業船只利用北冰洋航線連接亞歐大陸的先例。據船主稱,利用北冰洋航線比繞道蘇伊士運河節省成本30萬美元[23]。
2013年7月21日《金融時報》報道,隨著北冰洋冰蓋融化加速、航船增多,北極航線有望成為亞歐貿易新的重要途徑。
據北海航線(沿俄羅斯北部通行)管理機構(Northern Sea Route, NSR)數據,截至7月19日,2013年已批準204艘船經該航線往返于亞歐大陸,較2012年的46艘和2年前的2艘迅速增加。從歐洲鹿特丹至日本神戶或韓國釜山,經由北極航線僅需23天,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縮短10天。若從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出發,與蘇伊士運河航線相比,距離縮短一倍之多,分別為 18天和37天。航線距離大大縮短將為亞歐貨物運輸節省大量成本。
韓國海事研究院預測,未來十年北極航線通行船舶將大大增加,有望成為經蘇伊士運河為主的亞歐航線的重要商業替代路徑,到2030年北極航線貨物占亞歐貿易的比重將達到1/4。[24]
如果IPCC的預測成為事實,那么,這與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北美加利福尼亞的金礦發現曾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一樣,將再次動搖現有的世界地緣政治的力學結構并對俄羅斯地緣政治特點及建立其上的國家安全環境產生重大壓力。因此,北極航道通航條件的改善引起北極國家的高度關注。
2008年9月18日,俄羅斯總統批準俄聯邦發布的《2020年前及更遠的未來俄羅斯聯邦在北極的國家政策原則》的文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第四章“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政策的主要任務和實施辦法”,提出有必要“在北極的俄羅斯部分成立能在各種軍事政治形勢條件下確保軍事安全的常規部隊集群、其他部(分)隊、軍事組織和機構”。[25]
2010年10月4日,俄海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對俄媒體強調說:“俄羅斯將為捍衛北極而斗爭,并且不會拱手相讓哪怕是一分一毫的利益。”[26]盡管已在北冰洋海底插過國旗,但在這位海軍總司令看來,俄羅斯還應該用更明確的姿態和行動維護俄在北極地區的利益。
俄羅斯籌建“北極部隊”的決心和行動大大刺激了西方國家。加拿大、美國、挪威、丹麥等國紛紛發表聲明,表示不會被俄羅斯的武力所嚇倒,決不會放棄對北極有爭議地區的權益。
2009年1月12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簽署了一項有關“北極地區政策”的國家安全總統令(NSPD-66)和本土安全的總統令(HSPD-26),這是自1994年以來美國就北極地區第一個政策聲明。美國北極考察委員會提交的《2005-2008年北極考察的目標和任務》的報告稱:“美國是一個北極國家,介入北極對我們而言,既是一種機會,也是對該地區負有的責任。”[27]2010年4月,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局(NOAA)根據總統令制定了有關北極的戰略文件——《NOAA的北極共識和戰略》。[28]
加拿大聯邦北極委員會,2005年和2006年制訂出了《加拿大在北極和極北地區政策綱要》,綱要中確定了四個主要方向:增進加拿大人的安全與繁榮,首先是所有北部居民和土著人的安全與繁榮;在北部地區全面保障加拿大的絕對主權;將北極地區確定為獨特的“具有脈沖能量的地緣政治體”,使之與可控的全球體系一體化;在北部和北極地區穩定發展的條件下加強國家和公民的安全。[29]2011年8月23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對北極地區進行為期5天的巡視并宣布建設投資,哈珀強調說:北方戰略中最優先考慮的是保衛北極主權,“正如我之前說過很多次,主權的第一要義就是使用它,否則就會失去它。”[30]
挪威于1996年率先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2006年又向聯合國大陸架劃界委員會遞交了申請,要求在北極的第三區域——北冰洋、巴倫支海和挪威海地區擴大自己專屬經濟區的范圍。[31]2004年,丹麥批準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后根據該公約第76條的規定,丹麥隨即向聯合國大陸架劃界委員會遞交申請,要求確定其對格陵蘭群島和法尼群島200海里經濟區之外的5個大陸架地區的管轄權。其中預測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上最多、在國際法領域爭議最大的是羅蒙諾索夫海嶺。[32]。
與此同時,北極國家對北極的爭奪日益升溫。
2007年9月21日,俄國深海潛水艇在考察中爭議地性在北冰洋海底插入國旗。俄官方9月20日宣稱,最近的一次深??疾旖Y果證實,“北冰洋海底屬于俄羅斯”,北極的120萬平方公里地區應屬俄所有[33]。
2011年6月30日,俄羅斯總理普京在俄烏拉爾聯邦區中心城市葉卡捷琳堡說,俄愿意同北極地區的所有鄰國和外國伙伴進行對話,但同時將堅定而持續地捍衛本國的地緣政治利益[34]。7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日前向外界透露了俄羅斯打算在北極地區派駐兩個特種旅的計劃,以維護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利益。這是俄羅斯自2007年8月將一面鈦合金制造的俄羅斯國旗插在北極點下4000多米處的海床上,明確提出對北極的領土要求后,再一次針對北極主權展開行動[35]。
2012年6月,俄羅斯政府已要求北極旅執行巡邏任務,該國空軍正重啟關閉的軍事基地以提供支持。隨著俄羅斯北部邊境地區探明的石油與天然氣儲量不斷增加,俄政府已命令一個北極特種旅編隊巡邏這片廣袤的地區,并隨時準備處理任何需要使用武力解決的問題[36]。俄表示將在研究方面投入巨資,以證明蘊藏豐富油氣和礦產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是其大陸架的一部分。
2015年12月7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布爾加科夫7日表示,北極地區開發對俄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年底前在北極地區將有437處軍事基礎設施項目竣工。據俄羅斯邊防局西北局局長科夏琴科在圣彼得堡論壇上透露,俄計劃投入大約20億盧布(1美元約合69盧布)用于北極站的修復和建設。他說,目前俄羅斯在北極地區共建有21個北極站,多數地處俄羅斯西北聯邦區[37]。
俄羅斯、挪威、美國、加拿大和丹麥在如何劃分北極海床方面意見不一。
與南方沒有工業大國存在的澳大利亞的地緣政治條件不同,沿北極航線的均是歐美工業大國,因而北極氣候變暖在使俄羅斯北方直通大洋的港口數量增加的同時,也必然引起俄羅斯與英美國家在北極航線控制權及沿線資源開采權上的沖突增多。2010年,俄羅斯《空天防御》雜志第3期發表《北極——俄美加三國未來戰爭的爆發地》文章,認為:
“如果全球變暖將是不可逆轉的現實,那北極地區的冰層覆蓋面積將會大為減少。據美日兩國的調查資料宣稱,北極地區的冰層融化速度越來越快,預計數十年后,通往北極地區的道路將變成坦途,北冰洋也將成為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航線之一。”“北極劃界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間糾雜著各種矛盾,牽扯著多方利益,其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不言而喻。當和平手段無法取得預想效果時,戰爭就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據此,我們不難想像,未來北極戰爭爆發的幾率很高,而戰爭一旦爆發,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必是戰爭的主角。”“三國爭的不僅是極地的自然資源,還有北方航線的控制權。”[38]
氣候變暖造成的北極解凍速度加快、北極航道通航時間日益延長將使俄羅斯整個北線破天荒地面臨更大的安全壓力,這種壓力一旦形成,將改變俄羅斯原有的三面防御而無“后顧之憂”的國防結構——這與曾為中國安全提供絕對保障的東海和南海在被擁有蒸汽動力和遠航技術的西方人征服后所引起的中國安全“后院起火”的情形非常相似。鑒于俄羅斯人口增長速度過于緩慢以及北方邊境過于漫長,這種新產生的安全壓力對未來俄羅斯來說將是難以承受的,但這同時又對中俄戰略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若這樣的歷史條件出現,在國境內沒有獨立出??诘拿晒艊慕洕匦募捌渌嚓P要素將不能不對中國做出更多的傾斜。
北極航道通航時間日益延長,也將極大地改變歐亞大陸及北極航道沿岸國家乃至印度洋太平洋的物流版圖。當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分擔了南非好望角航道相當部分的功能并由此改變了隨后的世界地緣政治版圖——它將世界地緣政治大國沖突密集區由南印度洋壓縮至北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未來北極航道通航時間的延長,將使蘇伊士運河的地緣政治作用部分地轉移至白令海峽,與此相應,世界大國的地緣政治沖突密集區也由南至北地移到北太平洋區域。
屆時,日本外交關注點將從南方的釣魚島移至北方四島及東北太平洋區域,日俄在北方四島問題上與俄羅斯的沖突將日益升級,日美在北太平洋上的利益摩擦面更加貼近,臺灣地區在西太平洋的戰略樞紐地區將讓位于日本,琉球群島的戰略通道地位將讓位于千島群島、小笠原諸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東海的戰略地位將為鄂霍次克海及日本以東的海域代替。
最后,中日間的部分地緣政治矛盾,將逐漸讓位于美、俄、日在西北太平洋特別是白令海的爭奪。彼得一世比較早地看到北極的戰略意義,他在重病期間曾召見海軍上將阿普拉辛說“最近我在考慮一件事,這件事在我心里已經惦記好多年了”;“我關心尋找一條經過北極海通往中國和印度的道路”;“誰曉得我們在尋找這樣一條道路上或許會比荷蘭人和英國人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們曾經沿著美洲海岸做了多次這樣的嘗試”。[39]1943年,美國專欄作家李普曼在《美國外交政策》一書中也指出:
日本的勢力消除以后,北太平洋的西部將在蘇聯的控制之下,而東部則將為美國的勢力范圍。要是如大部分飛行家之所信的,未來的北冰洋將反成為主要的航空路線之一,那么,將來控制這些航空線的將是美國、加拿大、聯合王國和蘇聯。[40]
四、氣候變化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ㄒ唬鉁爻掷m上升對中國安全的影響
俄國北線與日本東線在世界地緣格局中的戰略地位上升將使中國成為俄國和日本的戰略后方。北極航道通航時間日益延長,將提高白令海峽的戰略地位,這迫使日本、俄國和美國的外交更加聚焦以白令海峽為中心的白令海區,美國在不放棄南海線路的前提下,如果國力不再衰落,將需要騰出相當的精力從南海線路移至白令海線路。屆時臺灣地區在美國、日本等地緣戰略中的地位將會下降,“臺獨”勢力就成了他們食之無味、棄之無憾的廢子,中國東部安全邊界會進一步向東拓展,屆時,臺灣可能已經回歸中國,如果沒有,那么臺海統一的條件將水到渠成,南海問題解決的條件將更加成熟。這是有利的方面。
當然,氣溫持續上升對中國安全也有不利的方面。
中國近百年來的氣候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基本保持同步。
“近100年(1905~2001年)來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5~0.8℃。近50年(1951~2004年) ,中國增暖尤其明顯,全國年平均地表氣溫增加1.3℃,增溫速率為0.25℃/10年,明顯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溫速率。”[41]
氣溫上升也導致中國海平面的抬升。
“近30年來,中國沿海的海平面上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平均上升速率為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在沿海各海區中,東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較高,達2.9毫米/年,渤海、黃海和南海分別為2.3毫米/年、2.6毫米/年、2.7毫米/年。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沿海地區的海平面上升趨勢明顯,上升速率和地面沉降情況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42]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發表的《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評估及其適應對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領域》報告預計:“未來3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將繼續上升,平均升高幅度均為80~130毫米/年。”[43]
2015年11月20日,中國國家科技部正式發布《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報告顯示:1909年以來中國氣候變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每百年升溫0.9℃到1.5℃之間。我國沿海海平面1980~2012年期間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20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冰川面積退縮約10.1%,凍土面積減少約18.6%。未來中國區域氣溫將繼續上升。到本世紀末,可能增溫1.3~5.0℃。全國降水平均增幅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華南降水變化不顯著[44]。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千米,但海岸帶海拔高度普遍較低,尤其是長江三角洲(28°30N~35°20N,118°00E~123°30E)、環渤海灣周邊地區(36°30N~40°30N,116°00E~120°30E)和珠江三角洲(21°00N~24°20N,112°00E~116°00E)。學者推測: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長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500平方千米的低洼地將受到嚴重影響或淹沒;海平面上升30厘米,渤海灣西岸可能的淹沒面積將達10000平方千米,天津全市泛濫面積將占全市面積的44%,其中塘沽、漢沽被淹面積達100%[45] 。學者推測:
2050年當出現百年一遇水位時中國沿岸可能受到的影響面積為98.30×103km2,約占大陸國土(以960萬平方千米計)總面積1.02%;2080年當出現百年一遇的水位時中國沿岸可能受影響的面積為104.94×103km2,約占國土總面積為1.09%。在相同的極端水位下,由于海平面的垂直運動,2080年中國沿岸可能受影響的面積比2050年多6.64×103km2,這部分面積相當于在沒有疊加極端潮位下,直接由相對海平面的上升而引起的淹沒。中國沿岸海平面上升可能引起的淹沒主要發生在沿海三角洲地區,其中渤海灣沿岸的可能影響范圍最大。[46]
海平面上升至極端水位時,且不論對中國東部生態造成的破壞,僅就社會和政治而言,也是災難性的。首先它將對中國東部沿海經濟“黃金地帶”造成致命的打擊,如果再考慮到在這一地帶分布比較廣泛的核電生產設施,那這種打擊就不僅僅限制在經濟層面,而是具有巨大的生態和社會無法估量的災難性后果。如果以日本“3•11”大地震為場景,那這只是未來海平面上升對中國東部沿岸造成災難的冰山一角,屆時歷史將再現《淮南子》中描述的“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47]的場景:東海上升和高度、海水西浸淹沒華北平原的廣度和深度可能近似距今6000年前的水平。
海平面的上升對中國國家安全,尤其是對國土安全和海洋權益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首先,海平面上升將使其中相當多的島遭遇“滅頂之災”?!堵摵蠂Q蠓üs》的規定,島嶼本身可以擁有面積從領海至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各類海域。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千米,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所屬島嶼超過7300個,其島嶼海岸線超過14000千米。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海平面上升后由這些島嶼產生的專屬經濟區及連帶主權利益,將大為受損,與此相應,在相關海域的國際島嶼之爭也日趨激烈。
海平面的上升將造成我國東部特別是渤海灣、長江三角洲、江蘇浙北沿岸地帶的陸地沿海線大面積西進,與此相應,中國東部海域則大面積擴大。海水向中國中原腹地浸入至北京附近,以泰山為中心,山東有可能成為海水包圍的“島嶼”。這些將導致中國東部海域縱深加大,并對中國海防造成極為巨大的壓力。
屆時,中國海上協調力量必須相應地加強和擴大,海軍軍種的比例必須大幅提升提升。
此外,重新認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三線”布局,大幅提升西北和西南的軍工裝備生產能力,在沿海為海水大幅深入后,西北尤其是西南軍事能力托底作用將尤顯迫切。
(二)另一種可能:氣溫持續變冷對中國安全的影響
但我們也不排除出現另一種非主流意見即前述中國學者崔偉宏、承繼成與美國學者S.弗雷德•辛格、法國學者萬森•庫爾提歐等提出的另一種氣候轉寒的預測。這些學者認為:
大約從2014年開始,深度寒冷的氣候將會到來。為什么說是深度寒冷呢?按照我們的預測太陽能的強度在2042年(±11年),達到最低。這意味著很冷的時期要到來了,這個時期大約是在2055~2060年(±11年),這個時候太陽能將大大減少,也就是所謂的深度的寒冷。按照我們的評價和分析,溫度會下降大約1~1.5℃,這個是很小的值。如果是1℃,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但是1~1.5℃,雖然在赤道地帶感覺不到,但是隨著緯度增加,這將是好幾倍的增加。因此我們會經歷難忍的嚴寒,就像我們過去在1645~1775年所看到的景象一樣。[48]
學者們提出的1645~1775年,在中國正是明朝剛被清王朝取代、在歐洲則是“三十年戰爭”[49]剛剛結束的時段。由于天氣極端寒冷,中國農業尤其是中國北方游牧業陷入極大的危機,這種危機從關外向關內層層橫壓下來。關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大軍的北攻,關外有努爾哈赤勢力的南壓,這些導致1644年明王朝在南北雙雙夾擊中覆滅。同期歐洲發生了近乎世界大戰規模的“三十年戰爭”,戰爭以1648年雙方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50]結束。其后歐洲被和約確立的“主權”原則撕成碎片:一個個至少名義上還屬于神圣羅馬帝國的“國家”被賦予絕對主權意義,主權不容侵犯的絕對原則在這個神圣羅馬帝國名存實亡。
“從1683年到1700年之間的蘇黎世的冬季平均氣溫,與20世紀前半期相比低1.5℃左右。”[51]極寒天氣的出現帶給世界的后果幾乎是毀滅性的。法蘭西在1693年谷物生產量驟減,同年,北法蘭西的死亡人數達一成。尤其是在奧弗涅地區,饑荒造成的死亡率達了20%,整個法蘭西的死亡人數達到200萬人。芬蘭在1697年由于饑荒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52]。同期,中國則處于滿清新政權大規模鎮壓各地反抗、恢復秩序階段。史載當時北方,直隸是“極目荒涼”,“百姓流亡十之六七”,山東“一戶之中止存一二人,十畝之田止種一二畝”。在南方,揚州、嘉定、江陰、松江、漳州、廣州、南昌等城市都受兵火洗劫,湖廣也地區也是“城無完堞,市遍蓬蒿”。[53]
對于當代中國而言,今后如果天氣真的持續轉寒,北極冰層將大面積恢復,北極航道也日益封閉,俄國也由此避免了四面受敵的國防困境;而日本及朝鮮半島國家將面臨更大的困難。與此相應,中國幫助和支援北方牧區人民戰勝嚴寒、穩定社會的工作壓力將會加重。
氣候變冷將加重中國內部社會穩定治理的壓力,這要求中國大幅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建設。中國是一個以小農業和農民為主體的國家,抗災能力較差,為此用制度的方式抵御并戰勝自然災變是有效的方法。毛澤東曾用“隊為基礎,三級所有”制度將農民組織起來并由此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避免了明末流民大規模出現從而造成政權顛覆的可能。“人定兮勝天。”如果極端寒冷的氣候真的到來,我們當汲取明末的教訓和新中國的經驗,探索新形勢下用社會主義制度將勞動者組織起來的新方式,為戰勝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從制度和組織上做好準備。
五、簡短的總結
總之,人定兮勝天,人不定兮天勝。漢初天寒,武帝奮起抵御北方匈奴南犯,使中國避免了已出現的歐洲式碎片化的趨勢,12世紀初的“靖康之恥”是心散的結果,而15世紀中葉“土木之變”后明朝守衛京師的軍民挽狂瀾于既倒,明王朝由此避免了宋朝“靖康”之后茍且江南的厄運。12世紀中葉以來持續上升的暖期沖頂后即將回落,蒙古人扼住命運的咽喉,奮力崛起,通過戰爭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由此避免了在氣溫陡然下降后可能出現的“是后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廷”[54]的下場。
天變不足畏,在遠古生存競爭中,被打敗并從森林落荒逃出的古猿,后來便發展為人類;而昔時勝利并占據森林的,則成了被人類追獵捕殺的猴子。人類從誕生迄今既經歷了大冰期,也經歷了大暖期海水上升引發的“洪水期”,每次災變過后,人類都產生出更加強大的抵御自然災變的能力。參天大樹生長于荒野,曠世英雄誕生于邊緣。不管氣候向哪個方向轉變,逆來順受只能自取滅亡,而積極應對、奮而進取,仍可爭取到光明的前景。
注 釋:
[1]“國家成長與生命成長遵循同一規律”,張文木:《印度與印度洋——基于中國地緣政治視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1頁。
[2]《氣候變化2007:綜合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文版),IPCC,瑞士,日內瓦。
[3]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譯:《氣候文明史》,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頁。
[4]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譯:《氣候文明史》,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頁。
[5]《氣候變化2007:綜合報告•決策者摘要》(中文版),IPCC,瑞士,日內瓦。
[6]參見《氣候變化2013:自然科學基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決策者摘要》,IPCC 2013年10月于瑞士印刷。決策者摘要的電子版見IPCC網站www.ipcc.ch和IPCCWGI AR5網站www.climatechange2013.org。
[7]以上資料來自中國氣象局:《變暖的星球——IPCC第五次評估科學基礎報告解讀》http://www. cma.gov.cn/2011xzt/gqzt/201405/t20140506_245322.html。
[8]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5年氣候狀況聲明》,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3/t20160328_307762.html。
[9]崔偉宏,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地球信息科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遙感應用研究所教授、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組組長。承繼成,北京大學地圖學與遙感專業教授、中國遙感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數字地球導論》《數字中國導論》《數字區域》。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奧地利裔美國物理學家、弗吉尼亞大學環境科學院榮譽教授,著有《自然支配氣候,而非人類》。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巴黎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現任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著有《地球歷史上的災害:大滅絕科學》《通往地球中心的航道》。
[10]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頁。
[11]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頁。
[12]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44頁。
[13]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頁。
[14]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頁。
[15]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頁。
[16]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頁。
[17]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頁。
[18]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219頁。
[19]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93頁。
[20]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頁。
[21]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頁。
[22] [美]戴維•W•泰特里,考特尼•C•圣約翰:《北極安全與美國海軍北極路線圖》(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載于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評論》2010年春季刊,第2冊,第63卷。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9/21/2801.htm。
[23]《韓國實施北極綜合政策推進計劃》,http://finance.huanqiu.com/data/2013-08/4207450.html。
[24]《北極航線有望成為亞歐貿易重要途徑》,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3-07/4168233.html。
[25]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2020年前及更遠的未來俄羅斯聯邦在北極的國家政策原則》,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4/29/2190.htm。
[26]《俄海軍總司令:“將為捍衛北極而斗爭”》,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6/12899962.html。
[27]參閱[美]勞森•布里格姆(Lawson Brigham):《控制海洋時代的新北極》(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0907/11/949.htm。
[28]《北極之爭:資源開發成為重要一環》http://www.csstoday.net/Item/14706.aspx。
[29] [俄]А.巴蘭尼克;И.沃茲紐克:《主要國家北極戰略與政策評述》(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0]《加拿大總理哈珀踏上北極主權宣示之旅》,http://msn.huanqiu.com/world/roll/2010-08/1043167_2.html。
[31] [俄]А.巴蘭尼克;И.沃茲紐克:《主要國家北極戰略與政策評述》(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2] [俄]А.巴蘭尼克;И.沃茲紐克:《主要國家北極戰略與政策評述》(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5/12/2490.htm。
[33]《俄官方宣稱北極120萬平方公里地區屬俄羅斯》,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zj/200709/21/t20070921_12992450.shtml。
[34]《普京稱將堅定捍衛俄在北極地緣政治利益》,http://world.people.com.cn/GB/15044382.html。
[35]《俄羅斯將向北極派駐特種旅 北極爭奪愈發激烈》,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7/1797123.html。
[36]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俄羅斯北極旅開始執行巡邏任務》,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206/15/4535.htm。
[37]《俄加快北極軍事設施建設》,轉載于《寧波日報》,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15-12/09/content_917903.htm?div=-1
[38] [俄]拉里薩•瑪利采娃,斯韋特蘭娜•里巴托娃:《北極:俄美加三國未來戰爭的爆發地》,(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譯),http://www.knowfar.org.cn/html/version/201006/28/2635.htm。
[39]轉引自崔丕著:《近代東北亞國際關系史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頁。
[40] [美]李普曼著,羅吟圃譯:《美國外交政策》,人文出版社1944年版,第76頁。
[4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編著:《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評估及其適應對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領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頁。
[4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編著:《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評估及其適應對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領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頁。
[4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編著:《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評估及其適應對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領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頁。
[44]《我國氣候變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載《高明日報》2015年11月21日,第一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5-11/21/nbs.D110000gmrb_01.htm。
[45]學者觀點轉引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編著:《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評估及其適應對策——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領域》,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頁。
[46]左成軍、杜凌、陳美香、徐青著:《氣候變化背景下海平面變化及其影響與應用》,科學出版社1913年版,第247頁。
[47]張雙棣撰:《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頁。
[48]崔偉宏、[美]S.弗雷德•辛格(S.Fred Singer)、[法]萬森•庫爾提歐(Vincent Courtillot)、承繼成編著:《自然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222頁。
[49]“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間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兩個龐大的強國集團為爭奪歐洲霸權而進行的第一次全歐性戰爭,以德意志為主要戰場。戰爭以神圣羅馬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的失敗告終。雙方締結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規定:德意志境內新教(路德教、加爾文教)地位平等,各邦諸侯在其內地享有內政、外交的自主權;法國取得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并繼續保有洛林的梅斯、土爾、凡爾登等地;瑞典占據整個西波美拉尼亞和東波美拉尼亞的一部分、不來梅和維爾登兩個教區,以及維斯馬城,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和約加深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據局面。
[50]《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象征三十年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圣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而在1648年10月24日簽訂的西荷和約,正式確認了威斯特伐利亞這一系列和約,并象征三十年戰爭結束。此后,歐洲大陸從一個至少名義還在“神圣羅馬帝國”法統下的國家變成幾十個擁有對等主權且力量相對均衡的政治格局。筆者認為,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以對等主權共存的形式破壞了歐洲至少是形式上的統一性,并使歐洲實質性地陷入碎片化時代。這是兩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制度性原因。
[51]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譯:《氣候文明史》,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頁。
[52] [日]田家康著,范春飚譯:《氣候文明史》,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173頁。
[53]引文出自《清世祖實錄》《明清史料丙編》《明會典》《清文獻通考》,參見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第3冊,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62頁。
[54]《漢書•張騫傳》,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史記》,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4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